郭子仪睡了一个好觉,醒了之后,招过了一个随他前来的随从。<br />
“郭公。”<br />
“来的路上,听你戏唱得好,再唱一段吧。”<br />
“好。”<br />
那年轻随从听了,落落大方地就开了嗓唱了段《西厢》,这种小儿女的戏,郭子仪也是听得津津有味。<br />
末了,他满意地点点头,问道:“路上听旁人都叫你‘萝卜’,你又是杜家的人,可是名叫‘杜萝卜’?”<br />
“回郭公,小人名叫胡罗,因小人的阿娘以前是杜家的厨娘。”<br />
“莫非是丰味楼的掌厨胡十三娘?老夫吃过她的菜。倒没想到妇人也能炒得一手好菜。”<br />
“是。”<br />
“你跟你娘亲姓?”<br />
“是,小人的阿爷是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小人还没出生他就逃租庸去了,是杜家收留了阿娘。”<br />
闲聊着这些,郭子仪带着杜罗离开主屋,走了一段路,回头一看,那些洒扫的婢子已经听不到他们说话了。<br />
他这才开口说道:“仆固怀恩铁了心不奉旨,老夫有心让他见识一下我的手段,便先救出杜五郎吧。”<br />
“多谢郭公。”<br />
“下午,老夫写张清单让你出门采买,出门之后你找个机会去宽石巷,西起第三户,有个挂着‘白’字灯笼的宅子,找一个名为白元光的将领,他会带你去拔野古部,你辨认了杜五郎,将他带回来。”<br />
“就这么简单?”<br />
郭子仪始终有种举重若轻的态度,道:“老夫既到了,就这么简单。”<br />
胡罗得了吩咐,也就依吩咐行事。<br />
午后,他出了门,果然有人盯着,但对方见他是个小人物,去的只是集市,不免有些懈怠。胡罗便在吃汤饼时突然混入了人群,甩脱了对方。<br />
他依着郭子仪给的地址,找到了宽石巷的宅子,敲开门,果然见到魁梧大汉,相问之下,还真是白元光。<br />
白元光得了信,看过,大感惊奇,问道:“郭公怎知我如今正在城中养伤?”<br />
“朔方军中之事,郭公无所不知。”<br />
白元光大感敬畏,又道:“可我并不知杜五郎的下落。”<br />
胡罗道:“郭公说了,仆固怀恩既说五郎被拔野古部落拿了,必然是真将人放在那里,白将军只管带小人去要人,对方不敢不给。”<br />
“好吧。”<br />
白元光点点头,依然好奇郭子仪是如何才入城就知晓他的住处,思来想去,该是哪个同袍说的。<br />
两人当日出了城,夜里宿在城外,次日往北赶了三日,傍晚时便到了一个大寨子前。<br />
“嗖!”<br />
忽然一支箭矢射在他们面前,有一骑吆喝着上前喊道:“来的是什么人?”<br />
白元光便驱马上前,也不报自己的身份,只解开了脸上的挡风沙的缠头巾。<br />
“哈哈哈,郎婿来了!”<br />
那寨子里很快就响起了欢快的声音,白元光招了招手,也不说话,让胡罗跟着他进去。<br />
胡罗不由心想,原来白将军是拔野古部的女婿,郭公用人真是准。<br />
奇怪的是,寨子里这么欢快,白元光脸上却没什么高兴的神色。<br />
路过大片的帐篷,终于,一个身披白袍的老者走了出来,威严地看着白元光,道:“你可算来了。”<br />
“丈翁,我是听郭公的吩咐,来接杜五郎的。”<br />
“怎么?仆固怀恩又改主意了?”<br />
白元光没有说话,用沉默表明这是他个人的立场。<br />
“进来谈吧。”白袍老者便邀请他们进入帐篷。<br />
……<br />
“喂,有人来接你了,起来吧。”<br />
“我吗?”<br />
正蹲在一只母羊旁挤奶的杜五郎站起身来,把手在胯上擦了擦,跟着一个面容黝黑的牧民往大帐方向走去。<br />
他被看押在这里已经有些时日了,因为塞上的风霜,原本白嫩的脸盘也粗糙了许多。<br />
掀开帐帘,杜五郎便愣了一下,欢喜道:“胡罗?你怎么来了。”<br />
“五郎,我是得了郭公的吩咐来接你回去的。”<br />
“郭公终于到灵武了。”<br />
杜五郎大喜,却不急着走,而是把手里的奶盆往矮案上一放,看了眼白袍老者,又看向白元光,问道:“敢问将军大名?”<br />
“这位是白元光将军。”胡罗道,“就是他带小人来救五郎的。”<br />
“多谢将军高义。”杜五郎道:“我能否与拔野古首领再说几句?”<br />
“白元光,你把他带走吧。”那白袍老者显然并不想听杜五郎啰嗦。<br />
“且听我说。”杜五郎道:“仆固怀恩不杀我,显然是对朝廷还心存畏惧,不敢真反。他要的是让仆固玚继承节度使之位,但这对拔野古部有什么好处呢?”<br />
“铁勒人本是一族,自己人当家,有何不好的?”<br />
“已经内附一百多年了,说的都是一样的话。”杜五郎道:“你还把女儿嫁给了白将军,难道与汉人不是一家吗?”<br />
“闭嘴,因为是郭公开口我才放了你,闭上嘴老实离开。”<br />
杜五郎偏不走,道:“曹将军还没放呢。”<br />
就连胡罗都知道事情要一步步做,附耳对杜五郎小声道:“五郎,不一样的,你被拔野古部捉了是误会。扣押曹将军却是大罪……”<br />
“你别说话。”<br />
杜五郎推了胡罗一把,道:“首领啊,我和陛下很熟悉,知道他的心意。仆固怀恩无非是想裹挟你们闹事,威胁朝廷,这样闹下去不会有好下场。你可别被他牵连,害了族人,现在与他划清界限,对拔野古一族有好处,也是让仆固怀恩没了倚仗,尽早听旨入京,这是救他。朔方这一片地,铁勒人占不了,但陛下也绝不会亏了铁勒人。”<br />
“白元光,把这个叽叽喳喳的小鸟带走。”<br />
“丈翁,我觉得可以听他说说。”<br />
白元光一直在想,既然郭子仪到了,自己也该重归其麾下,正愁没有立功的机会。<br />
他没听说过那“曹将军”之事,有心要仔细听听。<br />
杜五郎道:“还有,陛下肯定是不会让安西、北庭与大唐隔绝,很快就会打通河西走廊,到时候,你们扣押曹将军的事还是瞒不住,与其被仆固怀恩连累,不如现在立功。等西域的商路通了,首先受益的是你们啊。我在你们这里住了几日,真是什么都没有,毕竟商路堵死了,商旅不来了啊。”<br />
“再敢说,你就不要走了!”<br />
“首领不要发怒嘛,你马上要嫁女儿,总不能连漂亮的丝绸也没有……”<br />
“仆固怀恩自然会拿来。”<br />
“依靠别人能过好吗?”杜五郎话赶话,继续道:“你今天靠得了仆固怀恩,明天还靠得了仆固玚吗?你帮他争节度使的位置,他把最要命的罪都推给你担!”<br />
“来人!把他再押回羊圈里!”<br />
白元光站起身来,拉过杜五郎,小声劝道:“五郎,且先去见郭公吧,丈翁这边,我会晓以利害。”<br />
正此时,却有牧民慌张奔入帐中,道:“首领,回纥人派使者来了。”<br />
一听这话,杜五郎也有些心慌,知道若是碰上移地健的使者,到时想走都难了。回纥人必然是会杀他,以逼迫仆固怀恩叛乱的。<br />
于是,他点点头,准备老实与白元光一起离开。<br />
“慢着。”<br />
忽然,身后那苍老的声音响起。<br />
杜五郎背上当即吓出冷汗来,他用手扶着胡罗的胳膊,转过身,道:“首领这是要留住我?那有多大意思,倒不如让回纥人杀了我,等仆固玚当了节度使,看看拔野古部是跟着鸡犬升天,还是被降罪剿灭。”<br />
***<br />
灵武。<br />
仆固怀恩知道不能放任郭子仪与朔方将士相见,因此派人将他的住处围得水泄不通。<br />
这样,他就是公然抗拒朝廷的调令,就看朝廷是兴兵讨伐,还是服软授官了,前者的可能性极低,大概率薛白会僵持一段时间,等到拖不住了再授官。<br />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达扎鲁恭、移地健的使者相继到了,告诉了他一个大消息。<br />
朝廷的兵马西进,收复被吐蕃占据的失地,吐蕃、回纥正在迫切地希望他能起兵反唐。<br />
仆固怀恩不惊反喜,拿着这吐蕃、回纥的盟书就准备去见郭子仪。<br />
一方面,他已经有了很多施压的筹码,另一方面,既然朝廷的意图在河西,而他只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儿子,只要好好谈,相信还是能够谈成的。<br />
第594章 松动<br />
“长安那个天子对郭子仪不算厚待,郭子仪却不遗余力支持他,你可知为何?”仆固玚走在城中破旧的石板路上,忽问了任盆一句。<br />
“小人不知。”任盆道。<br />
“嘴里说的是社稷安稳,大公无私。”仆固玚道:“他家出自太原郭氏的分支,华阴郭氏,在华州坐拥良田无数,其祖墓在长安城郊的凤栖原。所以,哪怕他领兵在外,手握重权,也不曾起过割据之心。”<br />
说着,仆固玚拍了拍任盆的肩。<br />
“你还年轻,莫信他们心忧天下苍生、忠肝义胆的那一套,能沾上权术的人,嘴里说的是道义,心里算的全是利益。”<br />
“大郎看得通透,小人受教了。”<br />
“与你说这些,是让你知道名震天下的郭子仪也是人,不必仰视他、惧怕他。”仆固玚云淡风轻地说道。<br />
任盆依旧是俯首恭听的模样,老老实实应了个“是”。<br />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惧怕郭子仪,反而觉得仆固玚一天到晚就是说这些,未免显得太心虚了些。<br />
很快,他们到了郭子仪的住处,跟在仆固怀恩身后入内。<br />
“郭公。”<br />
“你来了。”郭子仪本是端坐着,作势起身道:“走吧,交割军务。”
“郭公。”<br />
“来的路上,听你戏唱得好,再唱一段吧。”<br />
“好。”<br />
那年轻随从听了,落落大方地就开了嗓唱了段《西厢》,这种小儿女的戏,郭子仪也是听得津津有味。<br />
末了,他满意地点点头,问道:“路上听旁人都叫你‘萝卜’,你又是杜家的人,可是名叫‘杜萝卜’?”<br />
“回郭公,小人名叫胡罗,因小人的阿娘以前是杜家的厨娘。”<br />
“莫非是丰味楼的掌厨胡十三娘?老夫吃过她的菜。倒没想到妇人也能炒得一手好菜。”<br />
“是。”<br />
“你跟你娘亲姓?”<br />
“是,小人的阿爷是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小人还没出生他就逃租庸去了,是杜家收留了阿娘。”<br />
闲聊着这些,郭子仪带着杜罗离开主屋,走了一段路,回头一看,那些洒扫的婢子已经听不到他们说话了。<br />
他这才开口说道:“仆固怀恩铁了心不奉旨,老夫有心让他见识一下我的手段,便先救出杜五郎吧。”<br />
“多谢郭公。”<br />
“下午,老夫写张清单让你出门采买,出门之后你找个机会去宽石巷,西起第三户,有个挂着‘白’字灯笼的宅子,找一个名为白元光的将领,他会带你去拔野古部,你辨认了杜五郎,将他带回来。”<br />
“就这么简单?”<br />
郭子仪始终有种举重若轻的态度,道:“老夫既到了,就这么简单。”<br />
胡罗得了吩咐,也就依吩咐行事。<br />
午后,他出了门,果然有人盯着,但对方见他是个小人物,去的只是集市,不免有些懈怠。胡罗便在吃汤饼时突然混入了人群,甩脱了对方。<br />
他依着郭子仪给的地址,找到了宽石巷的宅子,敲开门,果然见到魁梧大汉,相问之下,还真是白元光。<br />
白元光得了信,看过,大感惊奇,问道:“郭公怎知我如今正在城中养伤?”<br />
“朔方军中之事,郭公无所不知。”<br />
白元光大感敬畏,又道:“可我并不知杜五郎的下落。”<br />
胡罗道:“郭公说了,仆固怀恩既说五郎被拔野古部落拿了,必然是真将人放在那里,白将军只管带小人去要人,对方不敢不给。”<br />
“好吧。”<br />
白元光点点头,依然好奇郭子仪是如何才入城就知晓他的住处,思来想去,该是哪个同袍说的。<br />
两人当日出了城,夜里宿在城外,次日往北赶了三日,傍晚时便到了一个大寨子前。<br />
“嗖!”<br />
忽然一支箭矢射在他们面前,有一骑吆喝着上前喊道:“来的是什么人?”<br />
白元光便驱马上前,也不报自己的身份,只解开了脸上的挡风沙的缠头巾。<br />
“哈哈哈,郎婿来了!”<br />
那寨子里很快就响起了欢快的声音,白元光招了招手,也不说话,让胡罗跟着他进去。<br />
胡罗不由心想,原来白将军是拔野古部的女婿,郭公用人真是准。<br />
奇怪的是,寨子里这么欢快,白元光脸上却没什么高兴的神色。<br />
路过大片的帐篷,终于,一个身披白袍的老者走了出来,威严地看着白元光,道:“你可算来了。”<br />
“丈翁,我是听郭公的吩咐,来接杜五郎的。”<br />
“怎么?仆固怀恩又改主意了?”<br />
白元光没有说话,用沉默表明这是他个人的立场。<br />
“进来谈吧。”白袍老者便邀请他们进入帐篷。<br />
……<br />
“喂,有人来接你了,起来吧。”<br />
“我吗?”<br />
正蹲在一只母羊旁挤奶的杜五郎站起身来,把手在胯上擦了擦,跟着一个面容黝黑的牧民往大帐方向走去。<br />
他被看押在这里已经有些时日了,因为塞上的风霜,原本白嫩的脸盘也粗糙了许多。<br />
掀开帐帘,杜五郎便愣了一下,欢喜道:“胡罗?你怎么来了。”<br />
“五郎,我是得了郭公的吩咐来接你回去的。”<br />
“郭公终于到灵武了。”<br />
杜五郎大喜,却不急着走,而是把手里的奶盆往矮案上一放,看了眼白袍老者,又看向白元光,问道:“敢问将军大名?”<br />
“这位是白元光将军。”胡罗道,“就是他带小人来救五郎的。”<br />
“多谢将军高义。”杜五郎道:“我能否与拔野古首领再说几句?”<br />
“白元光,你把他带走吧。”那白袍老者显然并不想听杜五郎啰嗦。<br />
“且听我说。”杜五郎道:“仆固怀恩不杀我,显然是对朝廷还心存畏惧,不敢真反。他要的是让仆固玚继承节度使之位,但这对拔野古部有什么好处呢?”<br />
“铁勒人本是一族,自己人当家,有何不好的?”<br />
“已经内附一百多年了,说的都是一样的话。”杜五郎道:“你还把女儿嫁给了白将军,难道与汉人不是一家吗?”<br />
“闭嘴,因为是郭公开口我才放了你,闭上嘴老实离开。”<br />
杜五郎偏不走,道:“曹将军还没放呢。”<br />
就连胡罗都知道事情要一步步做,附耳对杜五郎小声道:“五郎,不一样的,你被拔野古部捉了是误会。扣押曹将军却是大罪……”<br />
“你别说话。”<br />
杜五郎推了胡罗一把,道:“首领啊,我和陛下很熟悉,知道他的心意。仆固怀恩无非是想裹挟你们闹事,威胁朝廷,这样闹下去不会有好下场。你可别被他牵连,害了族人,现在与他划清界限,对拔野古一族有好处,也是让仆固怀恩没了倚仗,尽早听旨入京,这是救他。朔方这一片地,铁勒人占不了,但陛下也绝不会亏了铁勒人。”<br />
“白元光,把这个叽叽喳喳的小鸟带走。”<br />
“丈翁,我觉得可以听他说说。”<br />
白元光一直在想,既然郭子仪到了,自己也该重归其麾下,正愁没有立功的机会。<br />
他没听说过那“曹将军”之事,有心要仔细听听。<br />
杜五郎道:“还有,陛下肯定是不会让安西、北庭与大唐隔绝,很快就会打通河西走廊,到时候,你们扣押曹将军的事还是瞒不住,与其被仆固怀恩连累,不如现在立功。等西域的商路通了,首先受益的是你们啊。我在你们这里住了几日,真是什么都没有,毕竟商路堵死了,商旅不来了啊。”<br />
“再敢说,你就不要走了!”<br />
“首领不要发怒嘛,你马上要嫁女儿,总不能连漂亮的丝绸也没有……”<br />
“仆固怀恩自然会拿来。”<br />
“依靠别人能过好吗?”杜五郎话赶话,继续道:“你今天靠得了仆固怀恩,明天还靠得了仆固玚吗?你帮他争节度使的位置,他把最要命的罪都推给你担!”<br />
“来人!把他再押回羊圈里!”<br />
白元光站起身来,拉过杜五郎,小声劝道:“五郎,且先去见郭公吧,丈翁这边,我会晓以利害。”<br />
正此时,却有牧民慌张奔入帐中,道:“首领,回纥人派使者来了。”<br />
一听这话,杜五郎也有些心慌,知道若是碰上移地健的使者,到时想走都难了。回纥人必然是会杀他,以逼迫仆固怀恩叛乱的。<br />
于是,他点点头,准备老实与白元光一起离开。<br />
“慢着。”<br />
忽然,身后那苍老的声音响起。<br />
杜五郎背上当即吓出冷汗来,他用手扶着胡罗的胳膊,转过身,道:“首领这是要留住我?那有多大意思,倒不如让回纥人杀了我,等仆固玚当了节度使,看看拔野古部是跟着鸡犬升天,还是被降罪剿灭。”<br />
***<br />
灵武。<br />
仆固怀恩知道不能放任郭子仪与朔方将士相见,因此派人将他的住处围得水泄不通。<br />
这样,他就是公然抗拒朝廷的调令,就看朝廷是兴兵讨伐,还是服软授官了,前者的可能性极低,大概率薛白会僵持一段时间,等到拖不住了再授官。<br />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达扎鲁恭、移地健的使者相继到了,告诉了他一个大消息。<br />
朝廷的兵马西进,收复被吐蕃占据的失地,吐蕃、回纥正在迫切地希望他能起兵反唐。<br />
仆固怀恩不惊反喜,拿着这吐蕃、回纥的盟书就准备去见郭子仪。<br />
一方面,他已经有了很多施压的筹码,另一方面,既然朝廷的意图在河西,而他只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儿子,只要好好谈,相信还是能够谈成的。<br />
第594章 松动<br />
“长安那个天子对郭子仪不算厚待,郭子仪却不遗余力支持他,你可知为何?”仆固玚走在城中破旧的石板路上,忽问了任盆一句。<br />
“小人不知。”任盆道。<br />
“嘴里说的是社稷安稳,大公无私。”仆固玚道:“他家出自太原郭氏的分支,华阴郭氏,在华州坐拥良田无数,其祖墓在长安城郊的凤栖原。所以,哪怕他领兵在外,手握重权,也不曾起过割据之心。”<br />
说着,仆固玚拍了拍任盆的肩。<br />
“你还年轻,莫信他们心忧天下苍生、忠肝义胆的那一套,能沾上权术的人,嘴里说的是道义,心里算的全是利益。”<br />
“大郎看得通透,小人受教了。”<br />
“与你说这些,是让你知道名震天下的郭子仪也是人,不必仰视他、惧怕他。”仆固玚云淡风轻地说道。<br />
任盆依旧是俯首恭听的模样,老老实实应了个“是”。<br />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惧怕郭子仪,反而觉得仆固玚一天到晚就是说这些,未免显得太心虚了些。<br />
很快,他们到了郭子仪的住处,跟在仆固怀恩身后入内。<br />
“郭公。”<br />
“你来了。”郭子仪本是端坐着,作势起身道:“走吧,交割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