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恒同他擦肩而去,只一开口,说的话还是那么不着调:“今天好容易扮回爷,转头就得去宫里装孙子,做人真难啊。”<br />
谢停心头猛跳,总觉得不妥,于是千万叮嘱:“在宫里,无论见到多不可思议的事,都不能忘了规矩,知道吗?”<br />
待到进了宫门,自有严笙迟接引。<br />
严笙迟见了景恒先行礼,又看了眼谢停,谢停后退几步,同严笙迟并肩而行。<br />
奉天殿早朝未散,景恒候在偏殿听宣。偏殿侍奉的宫女,躬身奉茶,头都不抬。<br />
严笙迟与谢停一左一右立在门口,严笙迟便罢,只一面之缘,跟刚才那宫女似的,就当是工作人员,站那儿景恒不在乎。<br />
可谢停与景恒相处月余,同吃同坐从没尊卑忌讳,现在谢停站着,他也坐不住,好像误入了朋友上班打工的地方,叫朋友伺候着,景恒全身都不得劲儿。<br />
想同朋友说话,又怕影响人工作。现代只是丢饭碗,这会儿可能会丢脑袋。<br />
茶换过三次,一小内宦躬身快步走来:“世子爷备着吧,就快宣您了。”<br />
景恒站到奉天殿外,又过了许久,听得一声长长的‘宣’字。<br />
严笙迟与谢停同时推开殿门-<br />
景恒遵着规矩,双手举于胸前,握着请安的折子,垂首疾步踏进大殿。低着头,也看不清谁是谁,文官居左、武官在右,尽看大臣们的皂罗靴。<br />
他从中走过,光是数脚,估摸殿下官员就得有大几百个。他也不知走到哪儿停,觉得差不多了,跪地行礼,三呼万岁。<br />
龙椅传来一声:“十六皇叔,免礼平身。”<br />
声音奶声奶气,怪可爱的。<br />
景俞白在龙椅上伸头看景恒,因离得远,眉毛眼睛都看不大清楚,他悄悄往前探身,仍看不清。<br />
景俞白侧首偷偷问凤明:“能不能让他离近点。”<br />
凤明面若寒霜。<br />
景俞白瞧出凤明脸色不妙,不敢再提,只好按流程问询:“十六皇叔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br />
景恒还没作答,一御史出列上奏:“启奏圣上,臣听闻淮安侯世子曾遭歹人挟持,此事由北镇抚司查办,不知是否有了定论。”<br />
此言一出,殿内中百官像刚知道这么回事似的,纷纷议论起来:<br />
“竟有此事?”<br />
“世子可有受伤?”<br />
“此事如不清查,只怕难给淮安交代。”<br />
“天子脚下,何人敢如此嚣张?”<br />
大理寺卿封山齐道:“那片山林早有古怪,大理寺也曾探查,可惜一无所获,此事搁置下来,竟险些害了世子,锦衣卫能者众多,想必早已查清。”<br />
景俞白看向凤明,见凤明今天是一点不想帮他上朝,有些不开心,语气低落:“宣来问问。”<br />
内侍唱和:“宣锦衣卫同知。”<br />
景恒:……锦衣卫同知不就搁门口呢么,也用得着喊一遍。<br />
严笙迟入殿,将来龙去脉简单讲述,只隐去怪力乱神之处。<br />
百官早知道是查不清,此时刻意为难顾做不知,出言质询:“严同知说来说去,最后却没查出是何人所为?”<br />
“实乃失职!”<br />
景恒听到这儿,咂摸出味来,这是那他作筏子,对付镇抚司呢。<br />
又有人道:“依微臣之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世子早已入京,却迟迟无官员接引,身边又无人保护,才遭此祸事。”<br />
“陈大人此言差矣,世子出行,身边常有位年轻侍卫随行,那侍卫身手不凡,瞧着竟像锦衣卫。”<br />
“一派胡言,锦衣卫行走御前,守卫天子,怎会出现在淮安侯世子身边。”<br />
景俞白一听,这群老家伙竟然拐着弯的坑他十六叔,他定是不从,忙道:“是朕叫去的,爱卿可有何不满?”<br />
那人跪地忙称不敢。<br />
严笙迟见这些人越咬越多,忙道:“臣办事不利,请圣上治罪。”<br />
景俞白自然不愿罚严笙迟,眼珠一转:“十六皇叔远道而来,朕都没好好同皇叔说上几句,尽听你等聒噪。”<br />
百官躬身请罪:“臣等有罪。”<br />
正这时甄岐出列,景俞白退朝二字到了口中,又不得不往回一咽。<br />
只听甄岐问:“不知九千岁有何高见?”<br />
凤明寒着脸:“但凭皇上定夺。”<br />
这熟悉的声音是……<br />
第13章 奉天殿前<br />
景恒遽然抬头。<br />
凤明站在龙椅旁,身着赤金蟒袍,蟒袍的样式比景恒的世子冕服更加华贵,他居高临下,云蟒冠帽上朱红垂绦荡在脸旁。<br />
漂亮的过分,也高贵的过分。<br />
【你不知缘何而起,我却知会缘何而灭。】<br />
这便是灭了吗?<br />
还不够。<br />
只听凤明淡淡道:“严笙迟、谢停护卫不利,杖八十。”<br />
殿前四名当值锦衣卫听旨,飒沓上前,将二人拖下大殿,另外四人取来廷杖。<br />
景恒勃然大怒,心说:好,这边是你的答复。<br />
“凤明!”景恒反手把奏折甩在地上,奏折翻滚着转出好远:“你厌烦我,何必牵扯旁人!”<br />
“拖下去。”凤明站在高堂之上,同民间传闻一般无情决绝:“请世子观刑。”<br />
百官之前攀咬的欢,现下见凤明发作,个个垂头装聋作哑,像湿了毛的鹌鹑,再也支棱不起来了。<br />
凤明却不肯轻易饶了他们:“封山齐,你既早知那山林古怪,却不上报,岂非有意谋害世子?”
谢停心头猛跳,总觉得不妥,于是千万叮嘱:“在宫里,无论见到多不可思议的事,都不能忘了规矩,知道吗?”<br />
待到进了宫门,自有严笙迟接引。<br />
严笙迟见了景恒先行礼,又看了眼谢停,谢停后退几步,同严笙迟并肩而行。<br />
奉天殿早朝未散,景恒候在偏殿听宣。偏殿侍奉的宫女,躬身奉茶,头都不抬。<br />
严笙迟与谢停一左一右立在门口,严笙迟便罢,只一面之缘,跟刚才那宫女似的,就当是工作人员,站那儿景恒不在乎。<br />
可谢停与景恒相处月余,同吃同坐从没尊卑忌讳,现在谢停站着,他也坐不住,好像误入了朋友上班打工的地方,叫朋友伺候着,景恒全身都不得劲儿。<br />
想同朋友说话,又怕影响人工作。现代只是丢饭碗,这会儿可能会丢脑袋。<br />
茶换过三次,一小内宦躬身快步走来:“世子爷备着吧,就快宣您了。”<br />
景恒站到奉天殿外,又过了许久,听得一声长长的‘宣’字。<br />
严笙迟与谢停同时推开殿门-<br />
景恒遵着规矩,双手举于胸前,握着请安的折子,垂首疾步踏进大殿。低着头,也看不清谁是谁,文官居左、武官在右,尽看大臣们的皂罗靴。<br />
他从中走过,光是数脚,估摸殿下官员就得有大几百个。他也不知走到哪儿停,觉得差不多了,跪地行礼,三呼万岁。<br />
龙椅传来一声:“十六皇叔,免礼平身。”<br />
声音奶声奶气,怪可爱的。<br />
景俞白在龙椅上伸头看景恒,因离得远,眉毛眼睛都看不大清楚,他悄悄往前探身,仍看不清。<br />
景俞白侧首偷偷问凤明:“能不能让他离近点。”<br />
凤明面若寒霜。<br />
景俞白瞧出凤明脸色不妙,不敢再提,只好按流程问询:“十六皇叔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br />
景恒还没作答,一御史出列上奏:“启奏圣上,臣听闻淮安侯世子曾遭歹人挟持,此事由北镇抚司查办,不知是否有了定论。”<br />
此言一出,殿内中百官像刚知道这么回事似的,纷纷议论起来:<br />
“竟有此事?”<br />
“世子可有受伤?”<br />
“此事如不清查,只怕难给淮安交代。”<br />
“天子脚下,何人敢如此嚣张?”<br />
大理寺卿封山齐道:“那片山林早有古怪,大理寺也曾探查,可惜一无所获,此事搁置下来,竟险些害了世子,锦衣卫能者众多,想必早已查清。”<br />
景俞白看向凤明,见凤明今天是一点不想帮他上朝,有些不开心,语气低落:“宣来问问。”<br />
内侍唱和:“宣锦衣卫同知。”<br />
景恒:……锦衣卫同知不就搁门口呢么,也用得着喊一遍。<br />
严笙迟入殿,将来龙去脉简单讲述,只隐去怪力乱神之处。<br />
百官早知道是查不清,此时刻意为难顾做不知,出言质询:“严同知说来说去,最后却没查出是何人所为?”<br />
“实乃失职!”<br />
景恒听到这儿,咂摸出味来,这是那他作筏子,对付镇抚司呢。<br />
又有人道:“依微臣之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世子早已入京,却迟迟无官员接引,身边又无人保护,才遭此祸事。”<br />
“陈大人此言差矣,世子出行,身边常有位年轻侍卫随行,那侍卫身手不凡,瞧着竟像锦衣卫。”<br />
“一派胡言,锦衣卫行走御前,守卫天子,怎会出现在淮安侯世子身边。”<br />
景俞白一听,这群老家伙竟然拐着弯的坑他十六叔,他定是不从,忙道:“是朕叫去的,爱卿可有何不满?”<br />
那人跪地忙称不敢。<br />
严笙迟见这些人越咬越多,忙道:“臣办事不利,请圣上治罪。”<br />
景俞白自然不愿罚严笙迟,眼珠一转:“十六皇叔远道而来,朕都没好好同皇叔说上几句,尽听你等聒噪。”<br />
百官躬身请罪:“臣等有罪。”<br />
正这时甄岐出列,景俞白退朝二字到了口中,又不得不往回一咽。<br />
只听甄岐问:“不知九千岁有何高见?”<br />
凤明寒着脸:“但凭皇上定夺。”<br />
这熟悉的声音是……<br />
第13章 奉天殿前<br />
景恒遽然抬头。<br />
凤明站在龙椅旁,身着赤金蟒袍,蟒袍的样式比景恒的世子冕服更加华贵,他居高临下,云蟒冠帽上朱红垂绦荡在脸旁。<br />
漂亮的过分,也高贵的过分。<br />
【你不知缘何而起,我却知会缘何而灭。】<br />
这便是灭了吗?<br />
还不够。<br />
只听凤明淡淡道:“严笙迟、谢停护卫不利,杖八十。”<br />
殿前四名当值锦衣卫听旨,飒沓上前,将二人拖下大殿,另外四人取来廷杖。<br />
景恒勃然大怒,心说:好,这边是你的答复。<br />
“凤明!”景恒反手把奏折甩在地上,奏折翻滚着转出好远:“你厌烦我,何必牵扯旁人!”<br />
“拖下去。”凤明站在高堂之上,同民间传闻一般无情决绝:“请世子观刑。”<br />
百官之前攀咬的欢,现下见凤明发作,个个垂头装聋作哑,像湿了毛的鹌鹑,再也支棱不起来了。<br />
凤明却不肯轻易饶了他们:“封山齐,你既早知那山林古怪,却不上报,岂非有意谋害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