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这么辛苦,当然要美食来抚慰人心!<br/><br/> 听季时说,自从马车服务开通以后,现在每天下山吃夜宵或者是让书童小厮带夜宵上来的学子多了许多。<br/><br/> 苏晏听罢眼睛一转,这又是个商机啊!<br/><br/> 前世哪个中小学、大学门口不是美食一条街的?!<br/><br/> 烤冷面、关东煮、炸鸡柳、章鱼小丸子、奶茶......我好想念你们啊,乌乌。<br/><br/> 苏晏正觉得这些天来来回回都是吃这几家食铺的夜宵都有些吃腻了。<br/><br/> 正好小舅舅还呆在扬州,不如顺便在云山脚下把美食街给搞一搞。<br/><br/> 就像云州城的夜市那般,在云山脚下搞一个迷你夜市,满足学子们的夜宵需求,也顺便带动周围的经济发展!<br/><br/> 苏晏想着,加快速度吃完夜宵,拿出锦帕擦干净嘴,开始给小舅舅写信——关于云山脚下美食一条街的规划。等等,甚至不需要一条街,只需要一个大铺子,里头可以划分成多间小食铺,邀请小吃店家入驻,主打外卖业务。<br/><br/> 他写着写着,想到日后的夜宵丰富的种类,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br/><br/> ***<br/><br/> 沉迷于学习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明天马上就要迎来休沐日了,真是不容易啊。<br/><br/> 苏晏原本想着明天下山去买古琴,下课后突然被同在上舍的一位学子谭明诚给拦住了。这谭明诚是上一届的学生。<br/><br/> “谭兄可有何事?”苏晏礼貌地行礼问候道。<br/><br/> “苏贤弟,我这是来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潇湘诗社?”谭明诚诚恳地说道。<br/><br/> 潇湘诗社?<br/><br/> 苏晏之前就有听闻过云山书院还有各种社团,不过这些社团貌似都是采取邀请制,由社团里原本的成员向自己看好的同窗或者后辈发出邀请。<br/><br/> 苏晏没想到自己这就被潇湘诗社给看上了,不过他的试帖诗写的挺一般的呀。<br/><br/> 文豪红包群里大佬还为此发愁,怎么苏晏在写诗这方面仍是没有开窍,除了偶尔灵光一现,别的时候写出来的诗句都有些干巴巴。<br/><br/> 大佬们还专门开会研究了教学方法,企图让苏晏吃饭睡觉喝水都作诗,直到系统发布了“兼通五经”的常规任务,见苏晏学习已经够辛苦了,他们才消停了一阵子。<br/><br/> “谢谢谭兄抬爱,但是我的诗实在是写的挺一般......”苏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br/><br/> “哎哎哎,没事。我们虽然名字是叫潇湘诗社,实际上也不光光只是研习诗作,毕竟举业才是正道,平日聚会时我们也会讨论经义文章。”谭明诚爽然一笑,解释道。<br/><br/> “你也不用急着答应。明日休沐日,我们潇湘诗社会在书院南边的流觞亭举行秋日宴,苏贤弟可愿意一同前来?刚好见见社里的同窗,一同曲水流觞,共享雅趣。”谭明诚热情地邀请道。<br/><br/> 秋日宴?听起来有点儿意思。<br/><br/> 谭明诚见苏晏脸上似乎有些期待的神情,笑了笑,道:“这次的秋日宴算是开放的宴会,苏贤弟有什么好友愿意的话,也可以一同前来,大家一起饮酒吟诗!”<br/><br/> 苏晏想到自己的几个小伙伴,点了点头,朝谭明诚行了一礼道谢。<br/><br/> 谭明诚摆摆手,接着去邀请其他人了。<br/><br/> 苏晏回到了寝舍里,跟小伙伴们都说了这件事。<br/><br/> 谢临风对于不是搞学习的各种活动都很感兴趣,自是欣然答应了。<br/><br/> 宋子修也点了点头,他在这一旬里加班加点地写完了话本第一册的草稿,总觉得还得修改不少,这次秋日宴或许可以给他一些灵感。<br/><br/> 周允文倒是对于潇湘诗社其他人的学识水平有些好奇,想去见识见识前辈们的诗作。<br/><br/> 于是四人便约好明日一同去往这秋日宴。<br/><br/> ***<br/><br/> 第二天,风轻云淡,秋高气爽。<br/><br/> 苏晏一行人前往书院南边的流觞亭。<br/><br/> 流觞<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亭在书院的里侧一处清幽僻静的地方,亭内有一屏,上悬一匾“曲水邀欢处”。<br/><br/> 亭子周围有茂林修竹,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清澈小溪流,景致优美。<br/><br/> 流觞亭背后便是云山的绚丽秋景。<br/><br/> 放眼望去,满山红遍,层林尽染。<br/><br/> 这温润饱满的枫叶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br/><br/> 此时流觞亭里已经坐了三五成群的年轻学子们,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和谐,朝气蓬勃。<br/><br/> 亭内的桌子上,也摆放了茶水糕点、酒器酒令、笔墨纸砚、丝竹管弦等事物,为今日宴会泼墨挥毫、咏诗论文的活动做足了准备。<br/><br/> 见着苏晏一行人前来,邀请苏晏的谭明诚忙上前来,将苏晏他们介绍给其他人。<br/><br/> 其他学子见苏晏一行人身姿挺拔,气质清清朗朗,如芝兰玉树,气度不凡,也是心生好感,热情相迎。<br/><br/> 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学子赶来了,苏晏倒是借此机会认识了不少学子。<br/><br/> 大家相互寒暄之后,由潇湘诗社的社长孟正青,也是最为年长的一位二十五六左右的青年人赋诗一首,咏这秋日宴之欢喜,算是正式宣布了活动的开始。<br/><br/> “孟某人不才,只能说是抛砖引玉,还请诸位同窗移步到这清流曲水处!等会期待诸位的高超才艺!”孟正青笑了笑,做了个邀请的姿势。<br/><br/> 随后孟正青举起一只觞,大致介绍了一下这曲水流觞游戏的规则。<br/><br/> 他手中的觞为青瓷所制,十分小巧玲珑,质量很轻,底部有托,因而能平稳地浮在水面上。<br/><br/> 这曲水流觞游戏便是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觞由上游浮水顺流而下,经过这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流,若是在谁面前的位置打转或者停下,谁就得拿起这觞,将其中的酒一饮而尽,并赋诗、作画、奏乐亦或是展示其他的才艺。<br/><br/> 若是一时心生紧张、手足无措,也没关系,罚酒三杯便是。<br/><br/> 总的来说,不过是尽一份闲情逸趣。<br/><br/> 众学子兴致勃勃地在这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旁各自找了个地儿坐下。<br/><br/> “我暂且不参与这流觞之乐,先为各位吹奏一曲助兴!”有一位身穿浅蓝色长袍的学子朝众人拱了拱手,微微一笑,在众人的叫好声中拿起他自带的玉笛吹奏了起来。<br/><br/> 笛声悠扬清越,绵延回响,与偶尔刮过的山间秋风交织在一起,更显得清雅脱俗。<br/><br/> 此时游戏开始了。<br/><br/> 学子们的目光盯着那从上游徐徐而下的觞,这觞似乎是明白大家的心思,一点儿也不着急,施施然在水中流淌,直叫人心痒痒,不知道它会停在何处。<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弦之哥哥出场啦!<br/><br/> 古琴的选择来自互联网,加了合眼缘的私设。<br/><br/> 流觞曲水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写的是春日宴,正文里是秋日宴哈。<br/><br/> 第67章<br/><br/> 当这觞缓缓路过一个拐弯之处时,似乎是有些许要停下来不再往前的意味。<br/><br/> 不禁有学子开始起哄,开玩笑地高声喊道:“停停停!”<br/><br/> 然而这觞似乎也只是跟他们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一摇一摆晃动身体,又继续往<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