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可是——这话不说,儿臣这里,憋得难受!”魏玄极说着,捶了两下胸口。<br />
别说魏玄极难受,满朝文武,亲见他这两年的经历,都替他憋得难受。<br />
眼看着魏玄极目光如剑,剑锋直迫向自己,满朝文武又都沉默,只作壁上观,没一个出来说话——开平帝就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后退,放任交锋进行下去,不利的恐怕会是自己。<br />
“罢了,你既然这么想见魏玄通,你就去见吧,杨太师,你带着他去!”开平帝冷声道。<br />
杨太师颤巍巍道:“老臣……遵命。”<br />
所以说最后给开平帝擦屁股的还是杨太师,杨太师心中暗暗叹息,真是一点都不意外。<br />
开平帝妥协了一步之后,只觉得面上无光,心头的火气又升了起来,再看向魏玄极,这个儿子一脸的狼子野心,没让他继承皇位真是明智之举。<br />
“武亲王,这下你满意了吧?你的这些非分的要求,朕也答应了,朕是顾念着你初次就藩,才这样容忍你,你可不要再闹事,让朕失望!”开平帝不快地说道,“三天之内,启程前往东阳,一刻也不许耽误。”<br />
魏玄极看着开平帝,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微微欠身,道:“儿臣,知道了。”<br />
开平帝摆了摆袖子:“朕累了,退朝!”<br />
*<br />
一场危机在变化为正面冲突前,就此瓦解。<br />
交锋过后,朝臣们仍然心有余悸,从承天殿台阶上走下来时,三三两两成团,议论着大朝会上发生的事情。<br />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开平帝都是老谋深算,出手毒辣果决,不减当年。<br />
这武亲王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年轻气盛,势头正好,可是却太稚嫩了些,还是在这场交锋中被挑动火气,乱了阵脚,把矛头错误地指向魏玄通,以至于失去了最重要的阵地。<br />
但是,假如把任何一个朝臣放在武亲王的位置上,也想不出更好的应对之法。<br />
说到底,还是开平帝太老谋深算了,一般人哪里算得过靠着朝政斗争颠覆旧朝、创立新朝的开平帝呢。<br />
众臣不禁惋惜,他们本以为手腕强势、年轻有为的武亲王会登太子之位,现在看来……局面又变得扑朔迷离,而且,他们也想不出有哪位皇子更适合这个位置。这对于朝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br />
魏玄极和杨太师并排走下台阶,魏玄极的步伐不紧不慢,杨太师倒是有些心浮气动,步伐先开始装着老态,走得极慢,后来又憋不住魏玄极也跟他一样慢,加快了几分。<br />
眼下,他要带着魏玄极去见魏玄通。<br />
这是什么样的差事,杨太师想想就头痛。<br />
魏玄极和魏玄通之间的仇恨有多么深,没有人比杨太师更清楚,尤其是在杨太师假借金满堂之名,用周元亨威胁过魏玄极之后,这份仇恨已经变成了血海深仇。<br />
两人见面之后,会发生什么事,谁都无法预料。<br />
唯一庆幸的是,天牢至少是杨文渊的地盘,杨太师还能震的住,有个三长两短,也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br />
杨太师默默无声地将魏玄极带到了天牢。<br />
重兵把守之下,杨文渊分开一条通路,从里面走出来,显然,他已经提前接到线报,知道杨太师带着武亲王来了。<br />
“殿下,太师。”杨文渊向两人行礼,叫兵士们闪开一条道,将两人让了进去。<br />
魏玄极什么都没说,似乎早就知道,开平帝在朝堂说的什么魏玄通不在天牢,都是骗人的鬼话。<br />
他越是平静,杨太师心中便越是不安。<br />
来到后院之前,再往前一步就是魏玄通的居所了。<br />
杨太师站住脚,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您想见的人,就在里面了,只是,他身份紧要,您也知道,这……不能随便和人当面交谈,您有什么想说的,便告诉杨司狱,让杨司狱进去替您传话吧。”<br />
魏玄极瞥了一眼院墙,笑道:“太师,皇上可不是这么说的,皇上允许我当面和大哥告别,要不然,我还来这里一趟做什么?”<br />
“这……”杨太师面露难色,他就知道魏玄极不会轻易答应。<br />
“这实在是……”<br />
两相僵持之下,魏玄极分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与以往知礼仪、懂进退的武王不同了,现在的魏玄极,看起来就像是当初那个莽起来什么都不顾的二皇子。<br />
他已经要离开京城了,何必再端什么武王架子。<br />
杨太师闭上眼睛,叹道:“罢了,老臣陪您进去,但是,您不能进屋,只能在院子里跟他告别,如何?”<br />
“我要亲眼见到他,在哪里告别,无所谓。”魏玄极道。<br />
“……这,好罢。”<br />
在杨太师的带领下,魏玄极进了关押魏玄通的小院。<br />
这院子的环境,比冷宫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常年有人清理,所以院子里没什么杂草,窗棂上也没有积灰,窗户开着一条五指宽的通风口,能看见屋里朴素的陈设。<br />
杨太师向杨文渊一点头,杨文渊来到门前,敲了敲门。<br />
屋里传来轻微的动静。<br />
杨文渊站在门首,沉声说道:“罪人魏玄通,武王殿下来向你辞行了。”<br />
屋内静了片刻。<br />
杨文渊又重复了一遍,加上一句:“请您到窗前一见。”<br />
屋里传来“咚”的一声响,仿佛有人仓促之间行动,撞倒了小件的家具。
别说魏玄极难受,满朝文武,亲见他这两年的经历,都替他憋得难受。<br />
眼看着魏玄极目光如剑,剑锋直迫向自己,满朝文武又都沉默,只作壁上观,没一个出来说话——开平帝就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后退,放任交锋进行下去,不利的恐怕会是自己。<br />
“罢了,你既然这么想见魏玄通,你就去见吧,杨太师,你带着他去!”开平帝冷声道。<br />
杨太师颤巍巍道:“老臣……遵命。”<br />
所以说最后给开平帝擦屁股的还是杨太师,杨太师心中暗暗叹息,真是一点都不意外。<br />
开平帝妥协了一步之后,只觉得面上无光,心头的火气又升了起来,再看向魏玄极,这个儿子一脸的狼子野心,没让他继承皇位真是明智之举。<br />
“武亲王,这下你满意了吧?你的这些非分的要求,朕也答应了,朕是顾念着你初次就藩,才这样容忍你,你可不要再闹事,让朕失望!”开平帝不快地说道,“三天之内,启程前往东阳,一刻也不许耽误。”<br />
魏玄极看着开平帝,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微微欠身,道:“儿臣,知道了。”<br />
开平帝摆了摆袖子:“朕累了,退朝!”<br />
*<br />
一场危机在变化为正面冲突前,就此瓦解。<br />
交锋过后,朝臣们仍然心有余悸,从承天殿台阶上走下来时,三三两两成团,议论着大朝会上发生的事情。<br />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开平帝都是老谋深算,出手毒辣果决,不减当年。<br />
这武亲王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年轻气盛,势头正好,可是却太稚嫩了些,还是在这场交锋中被挑动火气,乱了阵脚,把矛头错误地指向魏玄通,以至于失去了最重要的阵地。<br />
但是,假如把任何一个朝臣放在武亲王的位置上,也想不出更好的应对之法。<br />
说到底,还是开平帝太老谋深算了,一般人哪里算得过靠着朝政斗争颠覆旧朝、创立新朝的开平帝呢。<br />
众臣不禁惋惜,他们本以为手腕强势、年轻有为的武亲王会登太子之位,现在看来……局面又变得扑朔迷离,而且,他们也想不出有哪位皇子更适合这个位置。这对于朝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br />
魏玄极和杨太师并排走下台阶,魏玄极的步伐不紧不慢,杨太师倒是有些心浮气动,步伐先开始装着老态,走得极慢,后来又憋不住魏玄极也跟他一样慢,加快了几分。<br />
眼下,他要带着魏玄极去见魏玄通。<br />
这是什么样的差事,杨太师想想就头痛。<br />
魏玄极和魏玄通之间的仇恨有多么深,没有人比杨太师更清楚,尤其是在杨太师假借金满堂之名,用周元亨威胁过魏玄极之后,这份仇恨已经变成了血海深仇。<br />
两人见面之后,会发生什么事,谁都无法预料。<br />
唯一庆幸的是,天牢至少是杨文渊的地盘,杨太师还能震的住,有个三长两短,也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br />
杨太师默默无声地将魏玄极带到了天牢。<br />
重兵把守之下,杨文渊分开一条通路,从里面走出来,显然,他已经提前接到线报,知道杨太师带着武亲王来了。<br />
“殿下,太师。”杨文渊向两人行礼,叫兵士们闪开一条道,将两人让了进去。<br />
魏玄极什么都没说,似乎早就知道,开平帝在朝堂说的什么魏玄通不在天牢,都是骗人的鬼话。<br />
他越是平静,杨太师心中便越是不安。<br />
来到后院之前,再往前一步就是魏玄通的居所了。<br />
杨太师站住脚,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您想见的人,就在里面了,只是,他身份紧要,您也知道,这……不能随便和人当面交谈,您有什么想说的,便告诉杨司狱,让杨司狱进去替您传话吧。”<br />
魏玄极瞥了一眼院墙,笑道:“太师,皇上可不是这么说的,皇上允许我当面和大哥告别,要不然,我还来这里一趟做什么?”<br />
“这……”杨太师面露难色,他就知道魏玄极不会轻易答应。<br />
“这实在是……”<br />
两相僵持之下,魏玄极分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与以往知礼仪、懂进退的武王不同了,现在的魏玄极,看起来就像是当初那个莽起来什么都不顾的二皇子。<br />
他已经要离开京城了,何必再端什么武王架子。<br />
杨太师闭上眼睛,叹道:“罢了,老臣陪您进去,但是,您不能进屋,只能在院子里跟他告别,如何?”<br />
“我要亲眼见到他,在哪里告别,无所谓。”魏玄极道。<br />
“……这,好罢。”<br />
在杨太师的带领下,魏玄极进了关押魏玄通的小院。<br />
这院子的环境,比冷宫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常年有人清理,所以院子里没什么杂草,窗棂上也没有积灰,窗户开着一条五指宽的通风口,能看见屋里朴素的陈设。<br />
杨太师向杨文渊一点头,杨文渊来到门前,敲了敲门。<br />
屋里传来轻微的动静。<br />
杨文渊站在门首,沉声说道:“罪人魏玄通,武王殿下来向你辞行了。”<br />
屋内静了片刻。<br />
杨文渊又重复了一遍,加上一句:“请您到窗前一见。”<br />
屋里传来“咚”的一声响,仿佛有人仓促之间行动,撞倒了小件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