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起抢答环节的规则:“因为肉眼比较难判断抢题的先后,我还准备了几个小按钮。”<br/><br/> 他把在商城里买到的“团建大礼包”中的抢答器分发给小朋友们。<br/><br/> “这个是怎么用的啊?”叶良辰好奇地打量着自己手上的按钮,“直接按下去吗?”<br/><br/> 说话的同时他还不忘点击面前的按钮,与此同时,被修改好的投影仪上显示出几个大字——“二号选手提前抢答,五分钟内禁止再次抢答。”<br/><br/> “二号选手是叶良辰?”艾可暗中观察,“看来不能在题目说出来之前抢答,不然还会被停止五分钟的活动时间。”<br/><br/> 鉴于叶良辰这手快的操作,陆仁嘉不得不把比赛延后五分钟。<br/><br/> 等所有人都准备好以后,他站在控制台附近,一声令下:“比赛开始!”<br/><br/> 因为这个班会是科普性质的,陆仁嘉准备的题目都不算难。<br/><br/> 而抢到题目的小朋友们也不会出现答不出来的情况,所以他们的积分排名基本上和抢答速度挂钩。<br/><br/> 运动神经比较发达、有小助手作弊的叶良辰和苏玛丽就在这方面占了优势。尽管他们有的时候手速太快,让系统判定为非法抢答,但抢到的题量并不算少。<br/><br/> 而对时间和数字比较敏感的龙傲天兵行险着,通过预判的方式,提前按下抢答的按钮,竟然也抢到了好几道题。<br/><br/> 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前三名分别是龙傲天、叶良辰和苏玛丽。<br/><br/> “今天能够多吃一块饭后点心了!”叶良辰高兴地道。<br/><br/> 陆仁嘉:……<br/><br/> 陆仁嘉:“难道重点不是你在班会上的学习效果很不错吗?你可长点心吧。”<br/><br/> 叶良辰:“长点心好吃的话,饭后吃这个也可以。”<br/><br/> 陆仁嘉:…………<br/><br/> 陆仁嘉放弃掰扯,他转头看向其余几个小朋友,发现他们要么是在期待着今晚的甜点,要么是在计算着按按钮的速度,试图在下次活动时能够占到优势。<br/><br/> 陆仁嘉:“……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吧,这词班会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呀?”<br/><br/> “反应速度一定要快!”<br/><br/> “身体素质其实也很重要……”<br/><br/>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br/><br/> 听了一耳朵这些乱七八糟的总结,陆仁嘉正想说些什么,就听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答案:“努力坚持是很有用的!”<br/><br/> 他看向发声者叶良辰,后者注意到这一目光,更是抬头挺胸:“看我坚持锻炼,不就在这次比赛里多赢了半块甜品?”<br/><br/> 陆仁嘉:?<br/><br/> 其余几个小朋友:“有道理啊……这就是书里说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吗?我们也要匀点时间去锻炼了。”<br/><br/> 陆仁嘉:……???<br/><br/> 根据小朋友们的反应,不难他这次主题班会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行动大失败了。<br/><br/> 对此陆仁嘉痛定思痛,在当天晚饭的时候,又宣布了一件新的事情:“我观察过了,最近大家的作业完成程度和课堂参与度都有点下降,是不是觉得学过的都会了?”<br/><br/> 说完这句话,他也觉得自己的语气有点阴阳怪气,连忙添补道:“我能理解大家不愿意做一些无意义的机械重复,但有没有意义还是要有严格的判定的。如果大家都觉得学的都会了,那我就让老师们加快学习进度,怎么样?”<br/><br/> “这个严格的判定是什么?”早就厌烦了机械重复,然而抄写……不对,作业机器人助手还没研发出来的艾可第一个应声,“有评判标准吗?”<br/><br/> “有的,”陆仁嘉早就做好了准备,对此一点都不慌,“就像你们期末考试一样,这次考核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法律意识测试,对应的是基础培训班;随后的是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相处能力。后三样对应的是实操作业、阅读作业和每个培训课程里都自带的沟通拓展课。<br/><br/> “评<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分标准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列好了,到时候我会根据你们的表现一一对应,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分数达标的可以选择跳级或者取消部分作业,不达标的还是要认真上课。结果出来以后对成绩有异议的,可以私底下来找我看评分表。”<br/><br/> 几个小朋友对此并没有异议,他们还没有参加过正式的考试,都将这件事类比成“比赛”一类的活动,自信满满地应答下来。<br/><br/> 陆仁嘉想到自己准备好的那几份试卷,心里想的却是今晚要记得回去搜搜,怎么安慰收到了打击的小朋友。<br/><br/> 为了能够尽快光明正大地少做或者是不做作业,小朋友们催促着陆仁嘉赶紧开始考试。<br/><br/> 在确定过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后,他索性把第一场考试安排在第二天的早上。<br/><br/> “因为这门课的毕业要求是让大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所以考卷上主要是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还会有一些简答题。”陆仁嘉宣布完考试规则,把考卷一一分发下去。<br/><br/> 他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胸有成竹的模样,开始怀疑自己之前搜索到的资料是不是有些多余。<br/><br/> “大家做题的时候都很流畅啊,”他在心中暗道,“看来他们的确掌握好了相关的知识。”<br/><br/> 只是等到改卷的时候,陆仁嘉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br/><br/> 看看这道题——<br/><br/> 小红有一辆车,她在知道小强不会开车的情况下,还是把车借给了他。明明不会开车还要开,路上出了车祸,有责任的人是______。<br/><br/> 这道题看起来并不难,题干强调了小红知道小强并不会开车,所以她也是责任人。然而出来的答案真的人陆仁嘉吃惊。<br/><br/> 看看叶良辰写的是什么:【明明】。<br/><br/> 类似于他这样理解错题干的还有高锋。<br/><br/> 他做错的是这一道题:小明去买包,小红和他在口头上商定(有录音证据),让小明帮他买两个大包;如果有小包的话,就买三个。小明回来把五个包都交给小红,但小红不愿意给钱,也不愿意归还那些包,小明一气之下,进入小红房间把这些包抢了回来。小红把小明告上法庭,如果你是法官的话,你会判谁做错了什么?<br/><br/> 高锋的答案简洁明了:判小明做错了,因为他应该买三个大包,而不是五个。<br/><br/> 从程序语言来吧“如果有小包”看做触发条件的话倒也不能算错,但问题是现在考的是法律啊!<br/><br/> 这些都只是理解性的问题,最神奇的是,在一些简答题里,作为“法官”的小朋友们要给案例里的人定罪,陆仁嘉发现里面的人违反了各种各样的罪。<br/><br/> 什么“胡说八道罪(实际上是诽谤和造谣)”、“捣乱罪(扰乱社会安定)”暂且不说,他甚至还看到一个人因为盗窃,而被某个小朋友判定为“穷到没钱付账罪”。<br/><br/> 陆仁嘉:……<br/><br/> 虽然也不需要小朋友们记得哪个罪叫什么名字,但也不至于这样合力把星际联合法重写一遍吧。<br/><br/> 为了不让他们的成绩太过难看,他认认真真地从他们的卷子上抠分数。只要写对了“做错了什么”,都给一点分。<br/><br/> 看着眼前一溜烟的五十二三四分,陆仁嘉开始理解大学时教授给同学们打五十九分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了。<br/><br/> 他已经尽力了。<br/><br/> 为了避免影响到接下来的考试,陆仁嘉没有公布分数,直接推<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