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p> 观看完了整个海船,石华英微微皱着眉,却也没说什么。<br />
毕竟用她自己的眼光看,眼前的这艘海船她是不满意的,可是放在这个时代里,此海船的各项性能,都已经达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最高水平。<br />
看过海船后,石华英也有了一点构思,她问:“这艘海船用的全是木头,如果用铁,你们能做出类似的海船吗?”<br />
听到这话,老村长的大儿子瞪大眼睛看着石华英,眼里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br />
用铁做船!<br />
不仅是他,往上数几代坐船的人都想过用铁,可一来铁是管制物品,二来,用铁做船需要的数量庞大,并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人可以得到的。<br />
所以用铁做船只是设想,从未有人实现过。<br />
他不知道眼前的夫人是怎么能问出这样的话,不过他还是老实的回答道:“用铁做船是可以的,只是我们世代用的都是木头,对锻铁这方面并不熟悉,且用铁做一艘海船出来并不容易,所以我们村并不能做到用铁制出一艘海船。”<br />
石华英也知道她问的天真了,所以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br />
第72章 第一次下江南<br />
再次见到老村长, 石华英交了前几年的维护费用,及停泊费用,又续交了接下来两年的其他费用才离开了村子。<br />
不是她不想现在就将海船拉走, 实在是有心而无力。<br />
如今她手下的人严重不足,想要凑齐一艘船人的数量, 更是差距甚远。<br />
所以有了船的她就要开始培养人手,顺便将两个孩子养大,等时机到了, 就离开大清。<br />
她看着远处的河流, 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坚毅和果敢, 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br />
然而, 她也明白现实中的困难。<br />
一艘海船是不够的, 她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手。<br />
购买一艘海船的银子, 如果制造的话, 同样的银子可以做两艘。<br />
所以比起够买一艘海船, 还是再制作一艘比较划算。<br />
反正她手中有海船图纸,这些村民都已经熟悉海船的制造流程, 只要花银子请他们帮忙, 就可以再造一艘海船。<br />
但是,她并不急于行动。<br />
因为光有船是不行的,还要有人。<br />
回到了城里, 石华英坐在房间里静静地看着海船说明书。<br />
直到翻到最后一页, 她才看到了制作整艘海船所花费的费用。<br />
一艘海船做下来竟然用了12万两银子,这比普通的海船贵了不止三分之一。<br />
然而, 她并不感到惊讶或失望, 毕竟,她有1000万两银票在身, 想要再做一艘海船并不是什么压力。<br />
一村子的人就那么多,石华英还是先做一艘看看,如果有时间了再做第二艘。<br />
从现在开始培养人手,怎么也得尽可能多的培养,而古代最不缺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吃不饱饭,卖儿卖女的人。<br />
至于培养的时间,石华英不确定,只能交给暗十二去做,反正她的两个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能长时间坐海船的时候,也是十岁以后了,这期间足够她培养出一批势力了。<br />
四年后……<br />
在江南的一处二进院子里,一个年仅四岁的小女孩,小手拿着长鞭在院子里,对着树立的稻草人努力的甩着手上的鞭子。<br />
突然不知道是力度控制得不太好,还是稻草人用久了,绑着稻草的麻绳老化。<br />
小女孩一鞭子甩下去,绑着稻草的麻绳突然被鞭子甩得裂开,稻草也被鞭子甩过来的力道给爆开,几根稻草也因着力道而飞出了老远,落到了一旁大树底下拿着书看的小男孩书上。<br />
看着书上的几根稻草,以及还往自己这边飞过来的草沫子,小男孩气鼓鼓的放下书,站起来走到小女孩身边。<br />
“大姐,你能不能小心一点,都打扰到我看书了。”<br />
小女孩听了,收起了鞭子,撇撇嘴说道:“不就是几根稻草弄到你了吗?又没弄疼你。”<br />
“再说了,那本《三字经》有什么好看的?都那么久了,我都会背会写了,你还看它做什么?别告诉我你到现在还背不出《三字经》?”<br />
说话的两个小孩正是石华英的一双儿女,姐姐叫石翎嫣,弟弟叫石文景。<br />
为了能让他们有聪明过人的头脑,以及强健的体魄,石华英给他们喂了启智丹,健体丹,就连灵泉水,也没少在他们身上用。<br />
担心他们过于聪明,引来别人的注意,石华英很少教他们一些书上的内容,只偶尔拿《三字经》上的字来应付他们。<br />
只是孩子太过聪明,就算石华英教得不是很勤,且平时让孩子玩得比较多,一年下来,一本《三字经》他们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连上面的字也都熟知。<br />
石文景看一眼姐姐没说话,而是拿起那本书,打开书的内容让石翎嫣看。<br />
待看到书的内容,石翎嫣瞪大了她那一双美丽的眼眸,在她想要伸手抓住书的时候,早已知晓姐姐下一步动作的石文景就立马把书给收了起来。<br />
尽管书被收了起来,石翎嫣还是看到了书页上那三个写着“三字经”的大字。</p>
毕竟用她自己的眼光看,眼前的这艘海船她是不满意的,可是放在这个时代里,此海船的各项性能,都已经达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最高水平。<br />
看过海船后,石华英也有了一点构思,她问:“这艘海船用的全是木头,如果用铁,你们能做出类似的海船吗?”<br />
听到这话,老村长的大儿子瞪大眼睛看着石华英,眼里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br />
用铁做船!<br />
不仅是他,往上数几代坐船的人都想过用铁,可一来铁是管制物品,二来,用铁做船需要的数量庞大,并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人可以得到的。<br />
所以用铁做船只是设想,从未有人实现过。<br />
他不知道眼前的夫人是怎么能问出这样的话,不过他还是老实的回答道:“用铁做船是可以的,只是我们世代用的都是木头,对锻铁这方面并不熟悉,且用铁做一艘海船出来并不容易,所以我们村并不能做到用铁制出一艘海船。”<br />
石华英也知道她问的天真了,所以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br />
第72章 第一次下江南<br />
再次见到老村长, 石华英交了前几年的维护费用,及停泊费用,又续交了接下来两年的其他费用才离开了村子。<br />
不是她不想现在就将海船拉走, 实在是有心而无力。<br />
如今她手下的人严重不足,想要凑齐一艘船人的数量, 更是差距甚远。<br />
所以有了船的她就要开始培养人手,顺便将两个孩子养大,等时机到了, 就离开大清。<br />
她看着远处的河流, 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坚毅和果敢, 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br />
然而, 她也明白现实中的困难。<br />
一艘海船是不够的, 她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手。<br />
购买一艘海船的银子, 如果制造的话, 同样的银子可以做两艘。<br />
所以比起够买一艘海船, 还是再制作一艘比较划算。<br />
反正她手中有海船图纸,这些村民都已经熟悉海船的制造流程, 只要花银子请他们帮忙, 就可以再造一艘海船。<br />
但是,她并不急于行动。<br />
因为光有船是不行的,还要有人。<br />
回到了城里, 石华英坐在房间里静静地看着海船说明书。<br />
直到翻到最后一页, 她才看到了制作整艘海船所花费的费用。<br />
一艘海船做下来竟然用了12万两银子,这比普通的海船贵了不止三分之一。<br />
然而, 她并不感到惊讶或失望, 毕竟,她有1000万两银票在身, 想要再做一艘海船并不是什么压力。<br />
一村子的人就那么多,石华英还是先做一艘看看,如果有时间了再做第二艘。<br />
从现在开始培养人手,怎么也得尽可能多的培养,而古代最不缺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吃不饱饭,卖儿卖女的人。<br />
至于培养的时间,石华英不确定,只能交给暗十二去做,反正她的两个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能长时间坐海船的时候,也是十岁以后了,这期间足够她培养出一批势力了。<br />
四年后……<br />
在江南的一处二进院子里,一个年仅四岁的小女孩,小手拿着长鞭在院子里,对着树立的稻草人努力的甩着手上的鞭子。<br />
突然不知道是力度控制得不太好,还是稻草人用久了,绑着稻草的麻绳老化。<br />
小女孩一鞭子甩下去,绑着稻草的麻绳突然被鞭子甩得裂开,稻草也被鞭子甩过来的力道给爆开,几根稻草也因着力道而飞出了老远,落到了一旁大树底下拿着书看的小男孩书上。<br />
看着书上的几根稻草,以及还往自己这边飞过来的草沫子,小男孩气鼓鼓的放下书,站起来走到小女孩身边。<br />
“大姐,你能不能小心一点,都打扰到我看书了。”<br />
小女孩听了,收起了鞭子,撇撇嘴说道:“不就是几根稻草弄到你了吗?又没弄疼你。”<br />
“再说了,那本《三字经》有什么好看的?都那么久了,我都会背会写了,你还看它做什么?别告诉我你到现在还背不出《三字经》?”<br />
说话的两个小孩正是石华英的一双儿女,姐姐叫石翎嫣,弟弟叫石文景。<br />
为了能让他们有聪明过人的头脑,以及强健的体魄,石华英给他们喂了启智丹,健体丹,就连灵泉水,也没少在他们身上用。<br />
担心他们过于聪明,引来别人的注意,石华英很少教他们一些书上的内容,只偶尔拿《三字经》上的字来应付他们。<br />
只是孩子太过聪明,就算石华英教得不是很勤,且平时让孩子玩得比较多,一年下来,一本《三字经》他们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连上面的字也都熟知。<br />
石文景看一眼姐姐没说话,而是拿起那本书,打开书的内容让石翎嫣看。<br />
待看到书的内容,石翎嫣瞪大了她那一双美丽的眼眸,在她想要伸手抓住书的时候,早已知晓姐姐下一步动作的石文景就立马把书给收了起来。<br />
尽管书被收了起来,石翎嫣还是看到了书页上那三个写着“三字经”的大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