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你们手中那柄‘替天行道’的剑。”
易华伟的目光扫过师妃暄,仿佛穿透了她的皮囊,直视着她体内流转的慈航剑气:“封存你们脑中那套‘代天择主’的妄念。”
“然后…,”
他的语气毫无波澜,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走下这帝踏峰,走出你们用‘天道’编织的樊笼。”
“走到你们口中要拯救的‘万民’中间去。不是以高高在上的‘仙子’、‘救世主’的身份,而是以一个……‘人’的身份。”
师妃暄的瞳孔骤然收缩。走下帝踏峰?像一个普通人?
“去亲眼看看,你们扶持的门阀铁骑踏过之处,留下的究竟是‘仁政’的颂歌,还是流民遍野的哀鸿?”
易华伟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铁犁,翻开她认知深处从未真正触及的土壤:“去亲身尝尝,你们口中‘为天下计’所征收的赋税,落在寻常农夫肩头,是几石沉甸甸的粟米?去亲手摸摸,那些被门阀圈占的土地上,佃农枯槁的双手和老茧。”
“去市井坊间,听贩夫走卒如何咒骂这世道,听升斗小民如何为一斗米、一尺布精打细算,听他们心中真正渴望的‘太平’,究竟是什么模样。”
“去乡野田埂,看农夫如何在豪强盘剥与天灾兵祸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看一场春雨或一场冰雹,如何轻易摧毁一个家庭整年的希望。”
“去边关隘口,看戍卒如何枕戈待旦,看烽烟如何燃起又熄灭,看每一次‘王朝大业’的鸿图背后,堆积着多少无名枯骨。”
易华伟的话语,没有慷慨激昂,只有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描绘着红尘俗世最真实、最沉重的画卷。
“用你们的眼睛去看,用你们的耳朵去听,用你们的心去感受。”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而不是用你们那套自以为是的‘天道’去揣度,去安排!”
“若你们真有一丝‘济世’之心,而非执着于‘代天’之名,”
易华伟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更深的穿透力:“那么,当你们真正看清了这世间的苦难根源——那些盘根错节的门阀利益,那些敲骨吸髓的苛捐杂税,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兵戈,那些阻断生机的垄断……”
“你们要做的,不是去选择一个‘明主’来压制这一切,寄希望于他的‘仁德’。因为你们选出的‘明主’,本身就诞生于这腐朽的土壤之中,是这利益链条的一部分!你们要做的,是去思考,如何用你们所拥有的力量、智慧、甚至这帝踏峰千年的积累,去帮助那些最底层的‘尘埃’,一点一滴地撬动这些压在万民头顶的巨石!”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砸在师妃暄摇摇欲坠的心防上:
“去帮助乡民开凿一条能灌溉百亩旱地的水渠,比扶持一个‘明主’更有功德。”
“去研究一种能防治时疫的药方,比‘代天择主’更能活人无数。”
“去斡旋平息一场即将爆发的村寨械斗,比坐看天下烽烟更有价值。”
“去督促官府减少一项盘剥商旅的杂税,比空谈‘仁政’更得民心。”
“甚至,”
易华伟的目光落在师妃暄身上:“去教会几个农家孩童识字算数,让他们未来少受些蒙骗,也比你们在这峰顶空谈‘天道’、拨弄天下棋局,对苍生更有益万倍!”
“此乃‘大仁不仁’。”
易华伟的声音归于沉寂:“真正的天道,在众生生息之间,不在你们静斋的经卷之上,更不在那虚幻的‘和氏璧’天命之中。”
“放下执念,入世,行微末之功,积跬步之德。这才是你们静斋,若真想‘济世’,唯一该走的路。”
他重新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师妃暄僵立在原地,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雷霆劈中。易华伟描绘的那条路——没有神光环绕,没有天命加身,没有宏图霸业,只有琐碎、平凡、甚至卑微的“微末之功”——与她过去二十年所受的教诲、所憧憬的使命,截然相反!那是一条向下走的路,走向泥泞,走向尘埃,走向她从未真正理解过的“万民”。
巨大的冲击让她脑中一片轰鸣。下山?像一个普通人?去开渠?去治病?去教孩童识字?这……这就是他所谓的“济世”?
荒谬!卑微!甚至……亵渎!
这个念头本能地在她心中尖叫。但易华伟那冰冷洞彻的话语,如同魔咒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她动摇的信念上。她试图抓住过去那神圣的使命感来抵御,却发现那信念早已千疮百孔,只剩下一个华丽的空壳。
殿内只剩下松脂燃烧的声音和窗外永恒的风声。师妃暄的脸色在火光映照下变幻不定,苍白、茫然、挣扎、抗拒……最终,都化为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一丝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对那“微末之功”的……茫然探询?
她缓缓转过身,步履有些虚浮,如同踩在云端,一步步走向紧闭的殿门,月白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无比单薄而萧索。
………………
翌日,清晨的寒意比昨日更甚。
帝踏峰顶的积雪反射着惨白的天光,映得广场一片清冷。易华伟依旧裹着那件不起眼的灰色袍,立于偏殿前的石阶上,目光投向峰下缥缈的云雾,似乎在等待什么。
他没有等到和氏璧,也没有等到慈航剑典。
一阵清风毫无征兆地拂过广场,卷起几片细碎的雪沫。风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空”意,仿佛融入了天地本身。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一个身影,如同从虚空中走出,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广场中央。
来人一身洗得发白、宽大异常的灰色道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如婴儿,脸上挂着温和甚至有些天真的笑意。他身形不高,微微佝偻着背,双手拢在宽大的袖袍里,乍一看如同山间随处可见的和蔼老农。
目光落在易华伟身上,那温和的笑意不变,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以他臻至“散手八扑”大成、几近天人合一的境界,竟也无法完全看透眼前这沉默男子的深浅。对方站在那里,气息内敛到极致,仿佛一块亘古不变的岩石,却又隐隐散发着一种与这片天地格格不入的沉寂感。
“贫道宁道奇,见过先生。”
宁道奇的声音平和舒缓,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山泉流过青石,自然而然地抚平人心中的躁动:
“清惠师妹传讯,言及帝踏峰来了一位眼界超凡的奇人,言语发人深省。贫道心痒难耐,特来拜会,望先生不吝赐教。”
易华伟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迎向宁道奇。那目光深邃依旧,没有因对方的身份或那身融于天地的气度而有丝毫波动。
“无名!”
他嘶哑的声音平淡地吐出两个字,算是回应。
宁道奇笑容可掬,拢着袖子向前踱了两步,姿态闲适:“听闻先生对我静斋‘代天择主’之举颇多微词,言及此乃乱源,甚至……有‘邪’之嫌?”
他语气温和,仿佛在讨论一件稀松平常的趣事,但话语中的分量却重逾千斤。
“事实而已。”
易华伟的回答言简意赅,毫无修饰。
宁道奇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眼神中的温和褪去,多了一丝审视的意味:“先生之言,未免过于武断。天道渺渺,人心叵测。静斋千年传承,以剑心通明体察天心,择明主以定鼎乾坤,止戈息武,解万民倒悬之苦,此乃大慈悲,大功德。何‘邪’之有?”
“慈悲?功德?”
易华伟的嘴角似乎牵动了一下:
“以苍生为棋,视人命如草芥,以自身意志凌驾众生之上,假天道之名行独裁之实。此等行径,若称慈悲,那屠城灭国之举,亦可称救赎了。”
宁道奇拢在袖中的手指微微一动,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凝重。
易华伟的言语,如冰冷的匕首,直刺静斋立世之基,更隐隐触及了他道家“无为”之道的边界。
“先生偏激了。天道运行,自有其理。静斋所为,亦是顺势而为,导引大势向善……”
“顺势?”
易华伟打断他,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穿透力:“顺的是你们解读的‘势’,还是众生求生的本能之势?导引向善?善的标准由谁而定?是你们手中那柄自诩正义的剑吗?”
宁道奇沉默了。广场上的风似乎也凝滞了。那双原本温和澄澈的眼眸,此刻精光内蕴,如同两口深潭,倒映着易华伟冷漠的身影。易华伟的话语,剥开了所有冠冕堂皇的外衣,直指最核心的权力本质——定义“善”与“势”的权力。
这是任何超然势力都无法回避的原罪。
良久,宁道奇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无奈,更有一丝决然:“先生之论,如惊雷贯耳,振聋发聩。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静斋之道,乃贫道与清惠师妹一生所持之信念,纵有瑕疵,亦非先生三言两语可全盘否定。”
他缓缓抬起一直拢在袖中的双手。那双干枯的手掌,此刻却蕴含着令整个广场空气都为之凝滞的恐怖力量。宽大的道袍无风自动,鼓胀如云。
“先生见识超凡,修为更是深不可测。贫道不才,愿以这双‘散手’,向先生‘请教’一番。言语或有未尽之处,手底或可见真章。”
宁道奇的声音依旧平和,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青石板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他已明白,言语无法动摇对方分毫,唯有以武论道,方能一探这神秘人的深浅,亦是为静斋,为自身信念,做最后的捍卫!
话音未落,宁道奇动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他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缕清风,足尖在覆雪的青石板上轻轻一点,身形便已如鬼魅般出现在易华伟身前丈许之地。动作之快,之轻,仿佛融入了空间本身,毫无烟火气。宽大的灰色道袍如同流云般舒卷,一只枯瘦的手掌自袍袖中无声探出,五指微曲成爪,掌心内陷,仿佛蕴含着一个无形的漩涡,朝着易华伟胸前轻飘飘地按来!
这一按,看似轻描淡写,毫无力道。但易华伟身前的空气却骤然塌陷,发出低沉的呜咽!方圆数丈内的风雪仿佛被无形之力牵引,疯狂地旋转着涌向那只手掌!这正是宁道奇“散手八扑”的起手式——【虚怀若谷】!看似空门大开,实则引动天地之势,化万钧之力于无形一按之中!
易华伟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在那蕴含着天地巨力的手掌即将触及他胸前袍的刹那,他动了。动作同样简洁到了极致——他只是平平抬起右手,同样五指微张,迎向宁道奇按来的手掌。没有真元激荡,没有气劲勃发,只有一种纯粹到极致的沉稳与精准。
砰!
一声沉闷到令人心悸的撞击声响起!
没有想象中惊天动地的爆炸,两人的手掌如同两块最普通的木头撞在一起。然而,以两人手掌接触点为中心,一股无形的、沛然莫御的冲击波骤然扩散开来!
轰——!
广场上坚硬的青石板如同被无形的巨犁狠狠犁过,瞬间寸寸龟裂、翻卷!覆盖其上的积雪被狂暴地掀起,化作漫天雪粉,如同白色的怒潮般向四面八方狂涌!靠近广场边缘的几棵虬劲古松剧烈摇晃,针叶如暴雨般簌簌落下!远处偏殿的窗棂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宁道奇身体猛地一震!他那张红润如婴儿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容!他感觉自己按上的不是一只手掌,而是一座亘古不变的巍峨山岳!那沛然莫御的反震之力,纯粹、浩大、沉重如山!更令他心神剧震的是,他引以为傲、足以牵引天地之力的【虚怀若谷】,在接触到对方手掌的瞬间,那凝聚的天地之势竟如同撞上礁石的浪,瞬间溃散!对方体内仿佛一片沉寂的深渊,根本不为外力所动!
易华伟身形稳如磐石,甚至连衣角都未曾拂动一下。他接住宁道奇手掌的右手,五指微微收拢,如同铁钳般扣住了对方的手腕!
宁道奇眼中精光爆射!低喝一声,体内精纯无比、几近天地本源的道家真元轰然爆发!被扣住的手腕猛地一旋、一抖!一股圆融无碍、却又蕴含着恐怖螺旋撕扯之力的真元透体而出,试图挣脱钳制!同时,他空着的左手并指如剑,快如闪电般点向易华伟眉心!指尖未至,一道凝练如实质、足以洞穿金石的指风已然破空!
这一招两式,正是散手八扑中的【圆转如意】与【指天划地】!攻守兼备,精妙绝伦!(本章完)
易华伟的目光扫过师妃暄,仿佛穿透了她的皮囊,直视着她体内流转的慈航剑气:“封存你们脑中那套‘代天择主’的妄念。”
“然后…,”
他的语气毫无波澜,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走下这帝踏峰,走出你们用‘天道’编织的樊笼。”
“走到你们口中要拯救的‘万民’中间去。不是以高高在上的‘仙子’、‘救世主’的身份,而是以一个……‘人’的身份。”
师妃暄的瞳孔骤然收缩。走下帝踏峰?像一个普通人?
“去亲眼看看,你们扶持的门阀铁骑踏过之处,留下的究竟是‘仁政’的颂歌,还是流民遍野的哀鸿?”
易华伟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铁犁,翻开她认知深处从未真正触及的土壤:“去亲身尝尝,你们口中‘为天下计’所征收的赋税,落在寻常农夫肩头,是几石沉甸甸的粟米?去亲手摸摸,那些被门阀圈占的土地上,佃农枯槁的双手和老茧。”
“去市井坊间,听贩夫走卒如何咒骂这世道,听升斗小民如何为一斗米、一尺布精打细算,听他们心中真正渴望的‘太平’,究竟是什么模样。”
“去乡野田埂,看农夫如何在豪强盘剥与天灾兵祸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看一场春雨或一场冰雹,如何轻易摧毁一个家庭整年的希望。”
“去边关隘口,看戍卒如何枕戈待旦,看烽烟如何燃起又熄灭,看每一次‘王朝大业’的鸿图背后,堆积着多少无名枯骨。”
易华伟的话语,没有慷慨激昂,只有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描绘着红尘俗世最真实、最沉重的画卷。
“用你们的眼睛去看,用你们的耳朵去听,用你们的心去感受。”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而不是用你们那套自以为是的‘天道’去揣度,去安排!”
“若你们真有一丝‘济世’之心,而非执着于‘代天’之名,”
易华伟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更深的穿透力:“那么,当你们真正看清了这世间的苦难根源——那些盘根错节的门阀利益,那些敲骨吸髓的苛捐杂税,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兵戈,那些阻断生机的垄断……”
“你们要做的,不是去选择一个‘明主’来压制这一切,寄希望于他的‘仁德’。因为你们选出的‘明主’,本身就诞生于这腐朽的土壤之中,是这利益链条的一部分!你们要做的,是去思考,如何用你们所拥有的力量、智慧、甚至这帝踏峰千年的积累,去帮助那些最底层的‘尘埃’,一点一滴地撬动这些压在万民头顶的巨石!”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砸在师妃暄摇摇欲坠的心防上:
“去帮助乡民开凿一条能灌溉百亩旱地的水渠,比扶持一个‘明主’更有功德。”
“去研究一种能防治时疫的药方,比‘代天择主’更能活人无数。”
“去斡旋平息一场即将爆发的村寨械斗,比坐看天下烽烟更有价值。”
“去督促官府减少一项盘剥商旅的杂税,比空谈‘仁政’更得民心。”
“甚至,”
易华伟的目光落在师妃暄身上:“去教会几个农家孩童识字算数,让他们未来少受些蒙骗,也比你们在这峰顶空谈‘天道’、拨弄天下棋局,对苍生更有益万倍!”
“此乃‘大仁不仁’。”
易华伟的声音归于沉寂:“真正的天道,在众生生息之间,不在你们静斋的经卷之上,更不在那虚幻的‘和氏璧’天命之中。”
“放下执念,入世,行微末之功,积跬步之德。这才是你们静斋,若真想‘济世’,唯一该走的路。”
他重新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师妃暄僵立在原地,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雷霆劈中。易华伟描绘的那条路——没有神光环绕,没有天命加身,没有宏图霸业,只有琐碎、平凡、甚至卑微的“微末之功”——与她过去二十年所受的教诲、所憧憬的使命,截然相反!那是一条向下走的路,走向泥泞,走向尘埃,走向她从未真正理解过的“万民”。
巨大的冲击让她脑中一片轰鸣。下山?像一个普通人?去开渠?去治病?去教孩童识字?这……这就是他所谓的“济世”?
荒谬!卑微!甚至……亵渎!
这个念头本能地在她心中尖叫。但易华伟那冰冷洞彻的话语,如同魔咒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她动摇的信念上。她试图抓住过去那神圣的使命感来抵御,却发现那信念早已千疮百孔,只剩下一个华丽的空壳。
殿内只剩下松脂燃烧的声音和窗外永恒的风声。师妃暄的脸色在火光映照下变幻不定,苍白、茫然、挣扎、抗拒……最终,都化为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一丝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对那“微末之功”的……茫然探询?
她缓缓转过身,步履有些虚浮,如同踩在云端,一步步走向紧闭的殿门,月白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无比单薄而萧索。
………………
翌日,清晨的寒意比昨日更甚。
帝踏峰顶的积雪反射着惨白的天光,映得广场一片清冷。易华伟依旧裹着那件不起眼的灰色袍,立于偏殿前的石阶上,目光投向峰下缥缈的云雾,似乎在等待什么。
他没有等到和氏璧,也没有等到慈航剑典。
一阵清风毫无征兆地拂过广场,卷起几片细碎的雪沫。风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空”意,仿佛融入了天地本身。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一个身影,如同从虚空中走出,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广场中央。
来人一身洗得发白、宽大异常的灰色道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如婴儿,脸上挂着温和甚至有些天真的笑意。他身形不高,微微佝偻着背,双手拢在宽大的袖袍里,乍一看如同山间随处可见的和蔼老农。
目光落在易华伟身上,那温和的笑意不变,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以他臻至“散手八扑”大成、几近天人合一的境界,竟也无法完全看透眼前这沉默男子的深浅。对方站在那里,气息内敛到极致,仿佛一块亘古不变的岩石,却又隐隐散发着一种与这片天地格格不入的沉寂感。
“贫道宁道奇,见过先生。”
宁道奇的声音平和舒缓,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山泉流过青石,自然而然地抚平人心中的躁动:
“清惠师妹传讯,言及帝踏峰来了一位眼界超凡的奇人,言语发人深省。贫道心痒难耐,特来拜会,望先生不吝赐教。”
易华伟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迎向宁道奇。那目光深邃依旧,没有因对方的身份或那身融于天地的气度而有丝毫波动。
“无名!”
他嘶哑的声音平淡地吐出两个字,算是回应。
宁道奇笑容可掬,拢着袖子向前踱了两步,姿态闲适:“听闻先生对我静斋‘代天择主’之举颇多微词,言及此乃乱源,甚至……有‘邪’之嫌?”
他语气温和,仿佛在讨论一件稀松平常的趣事,但话语中的分量却重逾千斤。
“事实而已。”
易华伟的回答言简意赅,毫无修饰。
宁道奇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眼神中的温和褪去,多了一丝审视的意味:“先生之言,未免过于武断。天道渺渺,人心叵测。静斋千年传承,以剑心通明体察天心,择明主以定鼎乾坤,止戈息武,解万民倒悬之苦,此乃大慈悲,大功德。何‘邪’之有?”
“慈悲?功德?”
易华伟的嘴角似乎牵动了一下:
“以苍生为棋,视人命如草芥,以自身意志凌驾众生之上,假天道之名行独裁之实。此等行径,若称慈悲,那屠城灭国之举,亦可称救赎了。”
宁道奇拢在袖中的手指微微一动,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凝重。
易华伟的言语,如冰冷的匕首,直刺静斋立世之基,更隐隐触及了他道家“无为”之道的边界。
“先生偏激了。天道运行,自有其理。静斋所为,亦是顺势而为,导引大势向善……”
“顺势?”
易华伟打断他,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穿透力:“顺的是你们解读的‘势’,还是众生求生的本能之势?导引向善?善的标准由谁而定?是你们手中那柄自诩正义的剑吗?”
宁道奇沉默了。广场上的风似乎也凝滞了。那双原本温和澄澈的眼眸,此刻精光内蕴,如同两口深潭,倒映着易华伟冷漠的身影。易华伟的话语,剥开了所有冠冕堂皇的外衣,直指最核心的权力本质——定义“善”与“势”的权力。
这是任何超然势力都无法回避的原罪。
良久,宁道奇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无奈,更有一丝决然:“先生之论,如惊雷贯耳,振聋发聩。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静斋之道,乃贫道与清惠师妹一生所持之信念,纵有瑕疵,亦非先生三言两语可全盘否定。”
他缓缓抬起一直拢在袖中的双手。那双干枯的手掌,此刻却蕴含着令整个广场空气都为之凝滞的恐怖力量。宽大的道袍无风自动,鼓胀如云。
“先生见识超凡,修为更是深不可测。贫道不才,愿以这双‘散手’,向先生‘请教’一番。言语或有未尽之处,手底或可见真章。”
宁道奇的声音依旧平和,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青石板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他已明白,言语无法动摇对方分毫,唯有以武论道,方能一探这神秘人的深浅,亦是为静斋,为自身信念,做最后的捍卫!
话音未落,宁道奇动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他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缕清风,足尖在覆雪的青石板上轻轻一点,身形便已如鬼魅般出现在易华伟身前丈许之地。动作之快,之轻,仿佛融入了空间本身,毫无烟火气。宽大的灰色道袍如同流云般舒卷,一只枯瘦的手掌自袍袖中无声探出,五指微曲成爪,掌心内陷,仿佛蕴含着一个无形的漩涡,朝着易华伟胸前轻飘飘地按来!
这一按,看似轻描淡写,毫无力道。但易华伟身前的空气却骤然塌陷,发出低沉的呜咽!方圆数丈内的风雪仿佛被无形之力牵引,疯狂地旋转着涌向那只手掌!这正是宁道奇“散手八扑”的起手式——【虚怀若谷】!看似空门大开,实则引动天地之势,化万钧之力于无形一按之中!
易华伟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在那蕴含着天地巨力的手掌即将触及他胸前袍的刹那,他动了。动作同样简洁到了极致——他只是平平抬起右手,同样五指微张,迎向宁道奇按来的手掌。没有真元激荡,没有气劲勃发,只有一种纯粹到极致的沉稳与精准。
砰!
一声沉闷到令人心悸的撞击声响起!
没有想象中惊天动地的爆炸,两人的手掌如同两块最普通的木头撞在一起。然而,以两人手掌接触点为中心,一股无形的、沛然莫御的冲击波骤然扩散开来!
轰——!
广场上坚硬的青石板如同被无形的巨犁狠狠犁过,瞬间寸寸龟裂、翻卷!覆盖其上的积雪被狂暴地掀起,化作漫天雪粉,如同白色的怒潮般向四面八方狂涌!靠近广场边缘的几棵虬劲古松剧烈摇晃,针叶如暴雨般簌簌落下!远处偏殿的窗棂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宁道奇身体猛地一震!他那张红润如婴儿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容!他感觉自己按上的不是一只手掌,而是一座亘古不变的巍峨山岳!那沛然莫御的反震之力,纯粹、浩大、沉重如山!更令他心神剧震的是,他引以为傲、足以牵引天地之力的【虚怀若谷】,在接触到对方手掌的瞬间,那凝聚的天地之势竟如同撞上礁石的浪,瞬间溃散!对方体内仿佛一片沉寂的深渊,根本不为外力所动!
易华伟身形稳如磐石,甚至连衣角都未曾拂动一下。他接住宁道奇手掌的右手,五指微微收拢,如同铁钳般扣住了对方的手腕!
宁道奇眼中精光爆射!低喝一声,体内精纯无比、几近天地本源的道家真元轰然爆发!被扣住的手腕猛地一旋、一抖!一股圆融无碍、却又蕴含着恐怖螺旋撕扯之力的真元透体而出,试图挣脱钳制!同时,他空着的左手并指如剑,快如闪电般点向易华伟眉心!指尖未至,一道凝练如实质、足以洞穿金石的指风已然破空!
这一招两式,正是散手八扑中的【圆转如意】与【指天划地】!攻守兼备,精妙绝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