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他在说什么后,倏然抬头,震惊道:“她……你……”<br />
是了。青禾那夜遍寻她不着,曾求到谢昭那里,央他帮忙。纵然崔循令人善后,可他这样一个机敏的人,又岂会毫不知情?<br />
谢昭微微颔首:“公主兴许有所不知。我这位嫡母,与王氏那位夫人昔年曾是闺中手帕交,说是看着王大娘子长大的,并不为过。”<br />
那样阴私的打算,王旖自然不曾将自己的打算全盘托出,胁迫那婢女办事,走的也是旁的路子。可谢夫人身为一家主母,是否对此全然不知?<br />
谢昭曾令人严加看管那婢女,原不该有差池,可没过多久却莫名暴毙,她的家人也死在一场大火中,面目全非。<br />
如果说外边的事情是王氏的手笔,关在谢家的婢女,又是谁下的手?<br />
他心中已有定论。<br />
阳羡长公主实在是个极为敏锐的人,纵然手中不曾有证据,却还是要借机敲打谢夫人。令老夫人心中有数,叫她今后不得随意为难萧窈。<br />
萧窈怔了片刻,恍然大悟:“难怪她方才那般心虚!”<br />
谢昭道:“长公主虽疑心,可长兄到底是谢氏子,不可能见死不救,这才费心安排此事。”<br />
萧窈了然,觑着他的反应,迟疑道:“屈黎医术极好。”<br />
谢昭颔首。<br />
萧窈又问:“若他将你兄长治好了呢?”<br />
她这话问得十分心虚。只觉自己用极阴暗的想法揣测了谢昭,实在不好。<br />
好在谢昭并没同她计较,也没就此澄清,反笑道:“那便是命数如此。”<br />
说话间,已能远远见着设宴的水榭。萧窈道:“剩下的路我认得,自己过去就是,劳你相送至此。”<br />
“无妨。”谢昭应了声,待她走出两步,却又忽而道,“你应允琢玉,是因真心爱重他吗?”<br />
这话问得实在冒昧,失了分寸。<br />
萧窈没回头,也没回答,脚步顿了顿后径直离开。<br />
谢昭看她背影远去,片刻后,拂去肩上落的梅花。<br />
第071章<br />
离了谢家后, 萧窈觑着天色尚早,便打发了内侍回宫传话,自己则带着青禾在市廛闲逛。<br />
她在宴上时并没正经吃多少, 被谢夫人搅合一通后又没了胃口, 在长街上转了会儿, 倒是觉出几分饿来。<br />
便买了些零嘴,与青<br />
禾分食。<br />
时已入冬, 有心思灵巧的商贩用蜜糖熬了浆, 在朹梅上裹了薄薄一层, 一夜冻过之后口感极佳, 又酸又甜, 孩童们极喜欢此物。<br />
萧窈排着队, 及至跟前, 要了十来粒。<br />
油纸包着沉甸甸的, 她从商贩手中接过,喜笑颜开向青禾道:“快来……”<br />
话说到一半, 回头瞥见不知何时停在身后的马车,隔窗对上崔循那双犹带笑意的眼,晃了晃神。<br />
崔循平日所乘车马并非那等镶金饰玉、极尽奢华的,但观其敞阔车厢、拉车的骏马,也知绝非寻常人家能有。<br />
停在这里不过片刻, 已有不少视线打量。<br />
崔循不疾不徐地学她:“快来。”<br />
萧窈惊讶过, 上了车。<br />
她将怀中的油纸包信手撂在崔循书案上,好奇道:“你怎知我在此处?”<br />
“不知, ”崔循为她添了盏茶, “此番实是偶遇。”<br />
今日官署难得清闲,他原还想过, 是否趁此机会去学宫一趟。却不料回来的路上,只是随意向车外看了眼,竟见着了乖乖排队买零嘴的萧窈。<br />
以萧窈的身份,只需遣侍女过来,百姓们便只有让路的份,无人敢说半句。可她不厌其烦,又似是极喜欢此物,叫人只看一眼便能感受到雀跃。<br />
他便没打扰,静静等了片刻。<br />
萧窈吃了些甜食,此时确实有些口渴,捧着茶盏向他道:“何时是你有意为之?”<br />
崔循笑而不语。<br />
萧窈横他一眼,又点了点那包朹梅:“要尝尝吗?”<br />
“我不大喜爱甜食。”崔循并没动,只向她解释。<br />
萧窈便回头给了青禾。<br />
青禾自被萧窈带上车后,便避在车厢一角,如今只觉被崔少卿扫了眼,更是恨不得当自己不存在。<br />
好在不多时,马车便在幽篁居外停下。<br />
青禾忙不迭地下了车,正欲搀扶自家公主,抬眼却见崔循已经侍立在侧,只得讪讪退开。<br />
萧窈含着粒朹梅,登楼后,含糊道:“我头回来此处时,便想,在此看风景必定心旷神怡……”<br />
只是她那时在崔循面前多少有些紧张,又不自在,并没好好看过。而今登楼远眺,只觉天高地阔,仿佛所有郁结之气都能随之一扫而空。<br />
“既喜欢,今后可随时来此。”崔循抚过她被风吹起的长发,顿了顿,有意无意道,“你身上似乎沾染了梅香。”<br />
萧窈微怔,同他解释:“今日是谢娘子的生辰,邀我赴宴赏早梅,许是在林间留得久了些。”<br />
说完又有些难以置信:“怎么这也能察觉?”<br />
她甚至莫名有些心虚,不知崔循是否也会发觉,自己与谢昭同行聊了许久。<br />
转念一想,虽说谢昭确实问了逾矩的问题,但她既没说什么,更没做什么,又有什么好心虚的?<br />
便挺了挺肩,理直气壮起来。<br />
崔循将她这点微妙的变化看在眼中,低笑了声:“我自然熟悉你的气息。”<br />
这话就不大禁得起细想。<br />
萧窈咳了声,努力端出一本正经的态度,同他讲了谢夫人之事。<br />
崔循在红泥小炉中添了炭火,静静听着。<br />
萧窈见他并无诧异之色,不由问道:“难不成你也知道谢夫人在其中动过手脚?”<br />
她自问不算蠢笨之人。可这件事阳羡长公主猜到,谢昭知情,如今连崔循都一副了然模样,仿佛蒙在鼓中的只她一人。<br />
实在有些挫败。<br />
“你心性纯善,轻易不会将人往恶处想,难以觉察也是情理之中。”崔循安慰她。<br />
萧窈懊恼道:“早知如此,她问我借屈黎之时不该应得那样顺遂,应多刁难刁难她才是。”<br />
崔循道:“她自有苦果。”<br />
萧窈知他并非信口开河之人,垂眼想了想,小声问:“在你看来,屈黎治不好谢晗的病?”<br />
谢夫人只这么一个嫡子,看得如眼珠子似的。谢公其他几个庶子皆不成器得很,难当大任,唯有谢昭出类拔萃,她这些年牢牢把控家中要事,不准谢昭沾染半分。<br />
谢公从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此事。<br />
可若谢晗真有个三长两短,谢夫人失了命根子,便是再怎么强势也无济于事,只能坐看权柄旁落。<br />
“谢潮生并非善男信女,”崔循深深看她一眼,“你对他的品性未免太过信任。”<br />
萧窈:“……”<br />
她先前只是怀疑谢昭会因此失落,到崔循这里,几乎已经是明晃晃说谢昭要置长兄于死地了。<br />
她一时也说不好,究竟是自己当真太过信任谢昭,还是崔循想得阴暗,只得专心致志地吃东西。<br />
崔循的目光始终在萧窈身上,见她脸颊鼓起,唇角沾染了些许糖渍,不由得有些意动。<br />
自定亲后,明面上需得避嫌,原就不算多的见面机会愈发少,距上回这般独处对坐,仿佛已经过去许久。<br />
萧窈才吃了粒朹梅,下一刻,便觉唇上一重。<br />
崔循的拇指落在她唇角,抚过,迎着她惊讶的视线解释:“此处沾了糖渍。”<br />
相处日久,萧窈已经能清楚辨别出崔循情动的迹象。<br />
哪怕他面上再怎么不动声色,声音再怎么平静,幽深的目光总叫她觉着自己要被拆吃入腹。<br />
她心中一动,想起那些流言蜚语,问道:“你可知眼下都说我是以色事人?靠着这张脸,讨了你的喜欢。”<br />
因口中含着东西,萧窈的声音便显得有些含糊,嫣红的唇开合间,仿佛含了他的指尖。<br />
崔循眸色愈深,言简意赅道:“无稽之谈。”<br />
“可我却觉着有几分道理,”萧窈指责道,“若不然,你为何总想着这些……”<br />
崔循有些无奈,叹道:“纵使要说以色事人,难道不是我以色事你?”<br />
毕竟萧窈曾明明白白说过,初见之时,就看中了他这张脸。<br />
萧窈笑了起来:“这话也有道理。”<br />
夕阳余晖洒下,远处的秦淮河浮光跃金。她多看了崔循两眼,施施然起身:“时辰不早,我该回去了。”<br />
六安在外等候,她并没要崔循相送,提着衣摆轻巧地下了楼。<br />
脚步声回响在琴阁中,不过须臾便已远去,仿佛全无留恋不舍之意。<br />
崔循碾过指尖沾染的浅淡唇脂,无声地叹了口气。<br />
-<br />
萧窈惦记着谢家之事,待屈黎回来,亲自问了他。<br />
屈黎如实道:“谢公子的病已是回天乏术,小人能做的,也不过是用药吊着,多撑些时日罢了。”<br />
屈黎告知谢家时,话说得要委婉许多,但惯于往来交际的士族中人又岂会听不出背后的深意?<br />
谢夫人几近昏厥。<br />
谢公叹息不已,却还没忘了叫人谢屈黎,叫他多多费心。<br />
与之相对应的是谢昭能分给学宫的精力越来越少,再也无法如初时那般几乎整日住在学宫,倒是与崔循越来越像。<br />
好在诸事走上正轨,近来要忙的,唯有即将到来的雅集罢了。
是了。青禾那夜遍寻她不着,曾求到谢昭那里,央他帮忙。纵然崔循令人善后,可他这样一个机敏的人,又岂会毫不知情?<br />
谢昭微微颔首:“公主兴许有所不知。我这位嫡母,与王氏那位夫人昔年曾是闺中手帕交,说是看着王大娘子长大的,并不为过。”<br />
那样阴私的打算,王旖自然不曾将自己的打算全盘托出,胁迫那婢女办事,走的也是旁的路子。可谢夫人身为一家主母,是否对此全然不知?<br />
谢昭曾令人严加看管那婢女,原不该有差池,可没过多久却莫名暴毙,她的家人也死在一场大火中,面目全非。<br />
如果说外边的事情是王氏的手笔,关在谢家的婢女,又是谁下的手?<br />
他心中已有定论。<br />
阳羡长公主实在是个极为敏锐的人,纵然手中不曾有证据,却还是要借机敲打谢夫人。令老夫人心中有数,叫她今后不得随意为难萧窈。<br />
萧窈怔了片刻,恍然大悟:“难怪她方才那般心虚!”<br />
谢昭道:“长公主虽疑心,可长兄到底是谢氏子,不可能见死不救,这才费心安排此事。”<br />
萧窈了然,觑着他的反应,迟疑道:“屈黎医术极好。”<br />
谢昭颔首。<br />
萧窈又问:“若他将你兄长治好了呢?”<br />
她这话问得十分心虚。只觉自己用极阴暗的想法揣测了谢昭,实在不好。<br />
好在谢昭并没同她计较,也没就此澄清,反笑道:“那便是命数如此。”<br />
说话间,已能远远见着设宴的水榭。萧窈道:“剩下的路我认得,自己过去就是,劳你相送至此。”<br />
“无妨。”谢昭应了声,待她走出两步,却又忽而道,“你应允琢玉,是因真心爱重他吗?”<br />
这话问得实在冒昧,失了分寸。<br />
萧窈没回头,也没回答,脚步顿了顿后径直离开。<br />
谢昭看她背影远去,片刻后,拂去肩上落的梅花。<br />
第071章<br />
离了谢家后, 萧窈觑着天色尚早,便打发了内侍回宫传话,自己则带着青禾在市廛闲逛。<br />
她在宴上时并没正经吃多少, 被谢夫人搅合一通后又没了胃口, 在长街上转了会儿, 倒是觉出几分饿来。<br />
便买了些零嘴,与青<br />
禾分食。<br />
时已入冬, 有心思灵巧的商贩用蜜糖熬了浆, 在朹梅上裹了薄薄一层, 一夜冻过之后口感极佳, 又酸又甜, 孩童们极喜欢此物。<br />
萧窈排着队, 及至跟前, 要了十来粒。<br />
油纸包着沉甸甸的, 她从商贩手中接过,喜笑颜开向青禾道:“快来……”<br />
话说到一半, 回头瞥见不知何时停在身后的马车,隔窗对上崔循那双犹带笑意的眼,晃了晃神。<br />
崔循平日所乘车马并非那等镶金饰玉、极尽奢华的,但观其敞阔车厢、拉车的骏马,也知绝非寻常人家能有。<br />
停在这里不过片刻, 已有不少视线打量。<br />
崔循不疾不徐地学她:“快来。”<br />
萧窈惊讶过, 上了车。<br />
她将怀中的油纸包信手撂在崔循书案上,好奇道:“你怎知我在此处?”<br />
“不知, ”崔循为她添了盏茶, “此番实是偶遇。”<br />
今日官署难得清闲,他原还想过, 是否趁此机会去学宫一趟。却不料回来的路上,只是随意向车外看了眼,竟见着了乖乖排队买零嘴的萧窈。<br />
以萧窈的身份,只需遣侍女过来,百姓们便只有让路的份,无人敢说半句。可她不厌其烦,又似是极喜欢此物,叫人只看一眼便能感受到雀跃。<br />
他便没打扰,静静等了片刻。<br />
萧窈吃了些甜食,此时确实有些口渴,捧着茶盏向他道:“何时是你有意为之?”<br />
崔循笑而不语。<br />
萧窈横他一眼,又点了点那包朹梅:“要尝尝吗?”<br />
“我不大喜爱甜食。”崔循并没动,只向她解释。<br />
萧窈便回头给了青禾。<br />
青禾自被萧窈带上车后,便避在车厢一角,如今只觉被崔少卿扫了眼,更是恨不得当自己不存在。<br />
好在不多时,马车便在幽篁居外停下。<br />
青禾忙不迭地下了车,正欲搀扶自家公主,抬眼却见崔循已经侍立在侧,只得讪讪退开。<br />
萧窈含着粒朹梅,登楼后,含糊道:“我头回来此处时,便想,在此看风景必定心旷神怡……”<br />
只是她那时在崔循面前多少有些紧张,又不自在,并没好好看过。而今登楼远眺,只觉天高地阔,仿佛所有郁结之气都能随之一扫而空。<br />
“既喜欢,今后可随时来此。”崔循抚过她被风吹起的长发,顿了顿,有意无意道,“你身上似乎沾染了梅香。”<br />
萧窈微怔,同他解释:“今日是谢娘子的生辰,邀我赴宴赏早梅,许是在林间留得久了些。”<br />
说完又有些难以置信:“怎么这也能察觉?”<br />
她甚至莫名有些心虚,不知崔循是否也会发觉,自己与谢昭同行聊了许久。<br />
转念一想,虽说谢昭确实问了逾矩的问题,但她既没说什么,更没做什么,又有什么好心虚的?<br />
便挺了挺肩,理直气壮起来。<br />
崔循将她这点微妙的变化看在眼中,低笑了声:“我自然熟悉你的气息。”<br />
这话就不大禁得起细想。<br />
萧窈咳了声,努力端出一本正经的态度,同他讲了谢夫人之事。<br />
崔循在红泥小炉中添了炭火,静静听着。<br />
萧窈见他并无诧异之色,不由问道:“难不成你也知道谢夫人在其中动过手脚?”<br />
她自问不算蠢笨之人。可这件事阳羡长公主猜到,谢昭知情,如今连崔循都一副了然模样,仿佛蒙在鼓中的只她一人。<br />
实在有些挫败。<br />
“你心性纯善,轻易不会将人往恶处想,难以觉察也是情理之中。”崔循安慰她。<br />
萧窈懊恼道:“早知如此,她问我借屈黎之时不该应得那样顺遂,应多刁难刁难她才是。”<br />
崔循道:“她自有苦果。”<br />
萧窈知他并非信口开河之人,垂眼想了想,小声问:“在你看来,屈黎治不好谢晗的病?”<br />
谢夫人只这么一个嫡子,看得如眼珠子似的。谢公其他几个庶子皆不成器得很,难当大任,唯有谢昭出类拔萃,她这些年牢牢把控家中要事,不准谢昭沾染半分。<br />
谢公从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此事。<br />
可若谢晗真有个三长两短,谢夫人失了命根子,便是再怎么强势也无济于事,只能坐看权柄旁落。<br />
“谢潮生并非善男信女,”崔循深深看她一眼,“你对他的品性未免太过信任。”<br />
萧窈:“……”<br />
她先前只是怀疑谢昭会因此失落,到崔循这里,几乎已经是明晃晃说谢昭要置长兄于死地了。<br />
她一时也说不好,究竟是自己当真太过信任谢昭,还是崔循想得阴暗,只得专心致志地吃东西。<br />
崔循的目光始终在萧窈身上,见她脸颊鼓起,唇角沾染了些许糖渍,不由得有些意动。<br />
自定亲后,明面上需得避嫌,原就不算多的见面机会愈发少,距上回这般独处对坐,仿佛已经过去许久。<br />
萧窈才吃了粒朹梅,下一刻,便觉唇上一重。<br />
崔循的拇指落在她唇角,抚过,迎着她惊讶的视线解释:“此处沾了糖渍。”<br />
相处日久,萧窈已经能清楚辨别出崔循情动的迹象。<br />
哪怕他面上再怎么不动声色,声音再怎么平静,幽深的目光总叫她觉着自己要被拆吃入腹。<br />
她心中一动,想起那些流言蜚语,问道:“你可知眼下都说我是以色事人?靠着这张脸,讨了你的喜欢。”<br />
因口中含着东西,萧窈的声音便显得有些含糊,嫣红的唇开合间,仿佛含了他的指尖。<br />
崔循眸色愈深,言简意赅道:“无稽之谈。”<br />
“可我却觉着有几分道理,”萧窈指责道,“若不然,你为何总想着这些……”<br />
崔循有些无奈,叹道:“纵使要说以色事人,难道不是我以色事你?”<br />
毕竟萧窈曾明明白白说过,初见之时,就看中了他这张脸。<br />
萧窈笑了起来:“这话也有道理。”<br />
夕阳余晖洒下,远处的秦淮河浮光跃金。她多看了崔循两眼,施施然起身:“时辰不早,我该回去了。”<br />
六安在外等候,她并没要崔循相送,提着衣摆轻巧地下了楼。<br />
脚步声回响在琴阁中,不过须臾便已远去,仿佛全无留恋不舍之意。<br />
崔循碾过指尖沾染的浅淡唇脂,无声地叹了口气。<br />
-<br />
萧窈惦记着谢家之事,待屈黎回来,亲自问了他。<br />
屈黎如实道:“谢公子的病已是回天乏术,小人能做的,也不过是用药吊着,多撑些时日罢了。”<br />
屈黎告知谢家时,话说得要委婉许多,但惯于往来交际的士族中人又岂会听不出背后的深意?<br />
谢夫人几近昏厥。<br />
谢公叹息不已,却还没忘了叫人谢屈黎,叫他多多费心。<br />
与之相对应的是谢昭能分给学宫的精力越来越少,再也无法如初时那般几乎整日住在学宫,倒是与崔循越来越像。<br />
好在诸事走上正轨,近来要忙的,唯有即将到来的雅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