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长孙仇才在陷马坑全部塌陷之前得以逃脱,否则,此刻长孙仇就算不搭上性命,恐怕也会被摔个半死了。<br/><br/> 当然,武曌救了人,也老实不客气地夺了长孙仇手里攥着的另外半截断箭。<br/><br/> 如此便意味着,长孙仇彻底失败了。<br/><br/> 婉儿都能想象得到当时的情景。<br/><br/> 武曌猜到了她的心思,圆了眼睛道:“朕可没抢她的!是她自己没了气力攥不住,掉落在朕的手里的。这可算不得朕抢的。”<br/><br/> 很是很是,不是太后你抢的,是长孙仇自己攥不住。<br/><br/> 婉儿应景儿地点点头:太后您说得太对了。<br/><br/> 武曌难得地朝她横嗔了一眼。<br/><br/> 小东西越来越会敷衍她了,哼!<br/><br/> “朕腿疼!”武曌突然皱了眉。<br/><br/> 婉儿果然紧张起来,慌忙掀了她腿上的锦被。<br/><br/> 口中一边问着:“哪里疼?要不要传太医?”<br/><br/> 她没有得到武曌的回应。<br/><br/> 婉儿这才后知后觉起来:这人故意的!<br/><br/> 她瞪武曌,恼她觑准自己对她心软,骗自己。<br/><br/> 武曌的右腿被她按在掌下,不曾受伤的左腿,则得寸进尺地贴向了婉儿的腰……<br/><br/> 婉儿心头警铃大作。<br/><br/> 这人要做什么?<br/><br/> 之前不是还好好说话的吗?<br/><br/> 婉儿于是决定好好煞一煞这股子歪风邪气——<br/><br/> “太后打算今夜一个人入眠吗?”婉儿警告道。<br/><br/> 武曌腿上使不上力,闻言不屑地哼声。<br/><br/> 婉儿也知道自己平素在她面前绵软惯了,对她没什么威慑力。<br/><br/> 若是平时,婉儿没准就纵容她、由着她了。可是这人受了伤,还不肯安分,若任由她胡闹,以后还不定要如何呢!<br/><br/> 婉儿正色:“太后再不说正事,我可真走了!”<br/><br/> 孰料,武曌听了,不仅不怕,还用那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瞧着婉儿。<br/><br/> 婉儿顿觉哪里不对劲儿起来。<br/><br/> 蓦地听到身后一声不自然地轻咳声,接着是太平不自然的声音:“无意搅扰母亲,儿臣告退。”<br/><br/> 婉儿大窘——<br/><br/> 太平何时来的?<br/><br/> 她、她一定是以为自己和武曌在……在调、情吧?<br/><br/> ※※※※※※※※※※※※※※※※※※※※<br/><br/> 太平:你们继续,打扰了~<br/><br/> 第129章<br/><br/> “太平来了?”武曌已经看到了门口的太平。<br/><br/> 这么说话的时候,她的手还拉着婉儿的手。<br/><br/> 婉儿微窘,只得向太平点了点头:“殿下。”<br/><br/> 既然都被发现了,再直通通地要走,就显得太着痕迹了,太平硬着头皮进来,向武曌行礼:“儿臣听闻母亲伤了腿。母亲觉得怎样?”<br/><br/> 从马球场比试,到后来出了事,再到后来回到紫宸殿,召太医令来看,已经很长时间过去了。<br/><br/> 武曌无意特别遮掩这件事,莫说被太平知道,就是被朝臣们知道了,也属正常。<br/><br/> “你有心了。”武曌含笑道。<br/><br/> 婉儿看得出,面对女儿的时候,她是真心实意地在笑着。<br/><br/> “太医令怎么说?母亲可还疼?”太平说着,凑近了来,想看看武曌的伤处。<br/><br/> “不妨事,没伤筋骨。将养两日就好了。”武曌平静地拒绝了女儿想要细看的动作。<br/><br/> 她素性强硬,不喜欢将自己软弱的地方示之以人,哪怕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br/><br/> 太平明白,便不再强求。<br/><br/> “母亲有上官陪着,伤都能好得更快些。”太平道。<br/><br/> 这话说的,颇带了几分奉承之意。<br/><br/> 想到武曌还想让自己那么“陪着”,刚刚还想胡闹来着,婉儿的脸上发热。<br/><br/> “服侍太后,原就是妾的本分。”婉儿道。<br/><br/> 太平笑<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笑。<br/><br/> 她忽的想起什么来,又向婉儿道:“前日我得了一块好白玉。人说‘玉有五德,好比君子’,我深觉那块白玉唯有送与上官,才不可惜。却又不知道上官喜欢什么样的饰物,不好妄测。上官就告诉我喜欢什么样式的,我让他们做去。”<br/><br/> 白玉……<br/><br/> 婉儿的脑中闪过了那枚上辈子上官昭容墓中,那枚白玉戒指的照片,心神一阵恍惚。<br/><br/> 武曌却先她开口了:“且不说喜欢什么,你先把那块白玉拿来我们瞧瞧,看其材质、形状适合做什么,再定。”<br/><br/> 这就是替婉儿做主收下那玉的意思。<br/><br/> 太平乐见母亲如此的“借花献佛”,忙笑道:“如此,那儿臣马上就让他们送入宫来。”<br/><br/> 武曌心里受用,看女儿怎么都比儿子好。<br/><br/> “你从哪里来?”她寻常聊家常般问道。<br/><br/> “儿臣从公主府中来。”太平答道。<br/><br/> 她素日就是住在公主府中的,至于公主府中是否有驸马薛绍同住,那就另当别论了。<br/><br/> “虎头可好?”武曌竟然难得地关心起自己唯一的外孙来。<br/><br/> 太平微诧,忙回道:“是。多谢母后关心。”<br/><br/> “自家母女,客气什么?”<br/><br/> 武曌想了想,又道:“燕王一直与你们同住在府里?”<br/><br/> 婉儿在旁边听着,心里“咯噔”一声:燕王,便是李隆基。<br/><br/> 想到穿越来的历史上的上官婉儿与李隆基之间的纠葛,婉儿心里的这块大石头便落不了地。<br/><br/> “儿臣在府中另辟了独院与他住,”太平道,“他到底是弘哥的独子,是燕王。”<br/><br/> 他是先太子唯一的骨血,是敕封的亲王,哪怕只有几岁,住在公主府中,恐怕在旁人看来,也委屈了他吧?<br/><br/> 武曌听出了太平话中的意味。<br/><br/> 其实,当初,先帝将太平嫁于薛绍就是错的,将燕王寄养在太平膝下,更是错的。<br/><br/>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错还在继续着。<br/><br/> 武曌不想看到这样局面了。<br/><br/> “燕王如今,三四岁了吧?”武曌实在不曾关心过自己的这个孙子,别说年纪,连他的存在都几乎忘却了。<br/><br/> “将满四岁了。”太平回道。<br/><br/> “等他再长大些,由着他继续住在你府中,不合规矩。”武曌的手指轻轻点了点锦被,若有所思。<br/><br/> “朕的意思,就把他过继给旦儿,兼祧两房,你觉得如何?旦儿无子,又是皇帝,如此也不委屈了他们。”武曌道。<br/><br/> 此言既出,婉儿和太平都惊怔住了。<br/><br/> 新科皇帝李旦膝下只有两女,没有儿子,可是他还不及弱冠之年,身边正妃、侧妃好几房,将来总是会有儿子的。可武曌这么一说,倒成了李旦以后都不会有儿子的意思,那不就是意味着……<br/><br/> 婉儿的唇抿成了一条线,脸色瞬间白了:难道这就是不可逆转的结局?这个同样叫做李隆基的小儿,无论在哪个时空之中,都注定是未来大唐的皇帝?而这个叫做李隆基的小儿,将来是不是也会如她所熟悉的那段历史上一般,要了她的命?<br/><br/> 和婉儿的关心则乱相比,太平想的是另一件事——<br/><br/> “母亲的决断自然是好的,可是……旦会不会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br/><br/> “良苦用心?”武曌闻言,呵呵一笑。<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