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所以,京城西边一线,已经彻底被定南军封死。<br />
南有东鼎国,西有定南军,北方是占领天门关的闲王军。<br />
至此,神都被彻底孤立。<br />
情报纷纷飞来,各地忠于朝廷的势力纷纷出手,但,面对东鼎国、定南王军和闲王军三尊庞然大物,宛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br />
最让朝廷将领无奈的是,这三支大军之中,到处都是命术师。<br />
在命术师面前,朝廷各军好像剃了毛的羔羊,一望便知。<br />
无论朝廷在各地使用什么战术战略、阴谋诡计,都起不到任何作用。<br />
三方大军,按部就班出手。<br />
雪崩往往会引发更大的雪崩。<br />
各大势力,已经在明里暗里出手。<br />
八方路断的第二日。<br />
一大早,恪尽职守的朝廷众将们登上城墙,检查城防工事,抚慰浮动的军心,顺便宣扬皇上的圣明。<br />
突然,一道青光冲天而起,一卷白色纸页徐徐展开。<br />
明明很小,但在众人眼中,大如青天。<br />
明明有些人不认字,但只看一眼,便明白字意。<br />
武将们一看到那纸页就暗道不好。<br />
安国末年,曾出现过。<br />
文圣山,天诫书。<br />
众将纷纷望去,上面的字文绉绉的,过去根本看不懂,但现在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就明白了上面的内容。<br />
上面说,天下纷乱,仁义不显,文圣山与四大书院,目前不会加入任何一方,但也不反对读书人匡扶正义,除魔卫道。<br />
文圣山与四大书院,会一如既往保护坚守仁义礼智信的文修。<br />
必要时候,会行大仁大义。<br />
连一帮武将都瞬间明白,文圣山与四大书院,指着太宁帝鼻子骂他不仁不义。<br />
武将们面面相觑,望向那些仰头呆立的士兵,长长一叹。<br />
文修,正式摊牌了。<br />
自己好言好语甚至低三下四好不容易烧起来的士气小火苗,突然遭遇一盆冷水,瞬间熄灭。<br />
京营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散。<br />
随后,一个让武将们如坐针毡的消息在神都城流传。<br />
天诫书一出,数不清的文修加入定南王军或闲王军。<br />
包括各地文官,包括京城文官,包括武将们的文修亲戚儿孙。<br />
第三日。<br />
经历了连续两天的惊心动魄,武将们觉得,今天即便闲王攻到城下,也可以承受了。<br />
士气崩就崩吧,反正以后会习惯的。<br />
武备废弛就废弛吧,差不多就行,城墙再结实,能多扛多少爆裂符缸?<br />
要打就打,反正别的没有,命有一条。<br />
众将领懒懒散散登上城墙,懒懒散散巡查完毕,刚要吃早饭,耳边响起似曾相识的声音。<br />
群雄令的声音。<br />
“今日,古玄山举群雄令,齐邀各路英豪,上京铲灭奸佞,清君侧,还人族一个朗朗乾坤!”<br />
武将们呆若木鸡。<br />
那天诫书主要面对文修,但这群雄令,可是实打实的武林共尊。<br />
上一次李清闲不是用过古玄山的群雄令了吗?这次古玄山的群雄令是谁的?<br />
武王的?<br />
数不清的武将在心里大骂,自己这么想没关系,要是其他武将也这么想,那就坏事了。<br />
武王虽然已经离开中枢,但门生故旧到底多少,谁也数不清。<br />
自从武林入主军方,武王就是最大的山头。<br />
说句难听的,如果武王要真跟着李清闲现身城门外,城墙上至少四分之一的武将倒戈。<br />
正道武修,摊牌了。<br />
天下文武,全反了。<br />
神都城武将们,肚子里已经开锅,但紧紧闭着嘴。<br />
第四日。<br />
武将们登上城墙,什么巡查,什么提振士气,全不在乎了,双手插袖子里,抬头望天。<br />
一张雕刻天下山河的白玉令,大如巨山,高悬中天,十方可见。<br />
上面什么也没写,但武将们都记得这东西。<br />
诸王之乱和太祖起势后,天命宗都使用过。<br />
天命令。<br />
就像看天诫书一样,一眼便看懂了。<br />
天命宗代表天下命宗,宣布太宁帝无道,背弃天命,天下共伐。<br />
武将们明明早有准备,还是被“背弃天命”四个字吓出一身冷汗。<br />
命术师和天命宗,在凡人世界,那就是一帮老神仙,虽然可能有时候做点坏事,那也是坏的老神仙。<br />
现在,这帮老神仙宣布皇上被天命抛弃了,天下会如何?<br />
何止天下百姓,武将们自己都有点道心崩溃。<br />
上一次让天命宗这么说的,可是安国末代皇帝啊。<br />
背弃天命这四个字,可比文修骂太宁帝不仁不义更严重。<br />
毕竟历代皇帝都需要“上承天命”,乃是天子。<br />
命术界,剥夺了太宁帝天子的身份。<br />
武将们一个头两个大,所以,他们死死闭上嘴。<br />
一个字都不能多说。<br />
第五日。<br />
武将们双手插袖,横在胸前,望着城墙上东倒西歪的士兵,视若无睹。<br />
然后,齐齐望天。<br />
没有失望。<br />
一张明黄大符,自天而降。<br />
那明黄大符光芒璀璨,上面朱砂线笔走龙蛇,一笔一划乱得让人双眼发蒙。<br />
没人认得上面写写画画了什么,但都知道这是什么。<br />
道门,天下令。<br />
随后,武将齐齐发呆。<br />
因为,那道门天下令,传递了一个比天命令更绝的信息。<br />
三清六御,万界诸帝,十方仙神,向道门下令,宣布太宁帝勾结魔邪,乃无道之君,天人共诛。<br />
道门今日开普天大醮,上请仙神,克咒太宁。<br />
武将们头皮发麻。<br />
非修士可能以为打醮只是普通的祭祀,普天大醮也不过是最高级的祭祀仪式。<br />
但修士们都知道,一个天柱门派,勉强有能力开罗天大醮。<br />
多个大派,勉强可以开周天大醮。<br />
普天大醮,需要绝大部分道修同意且参与,而且,要与上界沟通。<br />
别说诸王之乱没开普天大醮,安朝与齐国交替也没开。<br />
人族唯一一次普天大醮,是当年的诛魔之战。<br />
当时,万魔降临。<br />
外行看热闹,内行冒冷汗。<br />
第1175章 乌鸦人语<br />
神都封门,各大势力反,本就人心惶惶,道门天下令下达后,神都城居民已近乎崩溃。<br />
神都各地,处处哭爹喊娘,偶尔夹杂几句“皇上圣明”。<br />
皇城外,御林军列队,沿着皇城河前行。<br />
突然,大风骤起,刮得御林军兵士双臂遮面,睁不开眼。<br />
只几息,怪风散去,众人纷纷放下手臂,转头一望,大惊失色。<br />
金水桥,断了。<br />
那可是通往皇宫的主桥,乃是傀修建造,法修加持,堪比上品法器。<br />
“快快上报。”</p>
南有东鼎国,西有定南军,北方是占领天门关的闲王军。<br />
至此,神都被彻底孤立。<br />
情报纷纷飞来,各地忠于朝廷的势力纷纷出手,但,面对东鼎国、定南王军和闲王军三尊庞然大物,宛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br />
最让朝廷将领无奈的是,这三支大军之中,到处都是命术师。<br />
在命术师面前,朝廷各军好像剃了毛的羔羊,一望便知。<br />
无论朝廷在各地使用什么战术战略、阴谋诡计,都起不到任何作用。<br />
三方大军,按部就班出手。<br />
雪崩往往会引发更大的雪崩。<br />
各大势力,已经在明里暗里出手。<br />
八方路断的第二日。<br />
一大早,恪尽职守的朝廷众将们登上城墙,检查城防工事,抚慰浮动的军心,顺便宣扬皇上的圣明。<br />
突然,一道青光冲天而起,一卷白色纸页徐徐展开。<br />
明明很小,但在众人眼中,大如青天。<br />
明明有些人不认字,但只看一眼,便明白字意。<br />
武将们一看到那纸页就暗道不好。<br />
安国末年,曾出现过。<br />
文圣山,天诫书。<br />
众将纷纷望去,上面的字文绉绉的,过去根本看不懂,但现在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就明白了上面的内容。<br />
上面说,天下纷乱,仁义不显,文圣山与四大书院,目前不会加入任何一方,但也不反对读书人匡扶正义,除魔卫道。<br />
文圣山与四大书院,会一如既往保护坚守仁义礼智信的文修。<br />
必要时候,会行大仁大义。<br />
连一帮武将都瞬间明白,文圣山与四大书院,指着太宁帝鼻子骂他不仁不义。<br />
武将们面面相觑,望向那些仰头呆立的士兵,长长一叹。<br />
文修,正式摊牌了。<br />
自己好言好语甚至低三下四好不容易烧起来的士气小火苗,突然遭遇一盆冷水,瞬间熄灭。<br />
京营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散。<br />
随后,一个让武将们如坐针毡的消息在神都城流传。<br />
天诫书一出,数不清的文修加入定南王军或闲王军。<br />
包括各地文官,包括京城文官,包括武将们的文修亲戚儿孙。<br />
第三日。<br />
经历了连续两天的惊心动魄,武将们觉得,今天即便闲王攻到城下,也可以承受了。<br />
士气崩就崩吧,反正以后会习惯的。<br />
武备废弛就废弛吧,差不多就行,城墙再结实,能多扛多少爆裂符缸?<br />
要打就打,反正别的没有,命有一条。<br />
众将领懒懒散散登上城墙,懒懒散散巡查完毕,刚要吃早饭,耳边响起似曾相识的声音。<br />
群雄令的声音。<br />
“今日,古玄山举群雄令,齐邀各路英豪,上京铲灭奸佞,清君侧,还人族一个朗朗乾坤!”<br />
武将们呆若木鸡。<br />
那天诫书主要面对文修,但这群雄令,可是实打实的武林共尊。<br />
上一次李清闲不是用过古玄山的群雄令了吗?这次古玄山的群雄令是谁的?<br />
武王的?<br />
数不清的武将在心里大骂,自己这么想没关系,要是其他武将也这么想,那就坏事了。<br />
武王虽然已经离开中枢,但门生故旧到底多少,谁也数不清。<br />
自从武林入主军方,武王就是最大的山头。<br />
说句难听的,如果武王要真跟着李清闲现身城门外,城墙上至少四分之一的武将倒戈。<br />
正道武修,摊牌了。<br />
天下文武,全反了。<br />
神都城武将们,肚子里已经开锅,但紧紧闭着嘴。<br />
第四日。<br />
武将们登上城墙,什么巡查,什么提振士气,全不在乎了,双手插袖子里,抬头望天。<br />
一张雕刻天下山河的白玉令,大如巨山,高悬中天,十方可见。<br />
上面什么也没写,但武将们都记得这东西。<br />
诸王之乱和太祖起势后,天命宗都使用过。<br />
天命令。<br />
就像看天诫书一样,一眼便看懂了。<br />
天命宗代表天下命宗,宣布太宁帝无道,背弃天命,天下共伐。<br />
武将们明明早有准备,还是被“背弃天命”四个字吓出一身冷汗。<br />
命术师和天命宗,在凡人世界,那就是一帮老神仙,虽然可能有时候做点坏事,那也是坏的老神仙。<br />
现在,这帮老神仙宣布皇上被天命抛弃了,天下会如何?<br />
何止天下百姓,武将们自己都有点道心崩溃。<br />
上一次让天命宗这么说的,可是安国末代皇帝啊。<br />
背弃天命这四个字,可比文修骂太宁帝不仁不义更严重。<br />
毕竟历代皇帝都需要“上承天命”,乃是天子。<br />
命术界,剥夺了太宁帝天子的身份。<br />
武将们一个头两个大,所以,他们死死闭上嘴。<br />
一个字都不能多说。<br />
第五日。<br />
武将们双手插袖,横在胸前,望着城墙上东倒西歪的士兵,视若无睹。<br />
然后,齐齐望天。<br />
没有失望。<br />
一张明黄大符,自天而降。<br />
那明黄大符光芒璀璨,上面朱砂线笔走龙蛇,一笔一划乱得让人双眼发蒙。<br />
没人认得上面写写画画了什么,但都知道这是什么。<br />
道门,天下令。<br />
随后,武将齐齐发呆。<br />
因为,那道门天下令,传递了一个比天命令更绝的信息。<br />
三清六御,万界诸帝,十方仙神,向道门下令,宣布太宁帝勾结魔邪,乃无道之君,天人共诛。<br />
道门今日开普天大醮,上请仙神,克咒太宁。<br />
武将们头皮发麻。<br />
非修士可能以为打醮只是普通的祭祀,普天大醮也不过是最高级的祭祀仪式。<br />
但修士们都知道,一个天柱门派,勉强有能力开罗天大醮。<br />
多个大派,勉强可以开周天大醮。<br />
普天大醮,需要绝大部分道修同意且参与,而且,要与上界沟通。<br />
别说诸王之乱没开普天大醮,安朝与齐国交替也没开。<br />
人族唯一一次普天大醮,是当年的诛魔之战。<br />
当时,万魔降临。<br />
外行看热闹,内行冒冷汗。<br />
第1175章 乌鸦人语<br />
神都封门,各大势力反,本就人心惶惶,道门天下令下达后,神都城居民已近乎崩溃。<br />
神都各地,处处哭爹喊娘,偶尔夹杂几句“皇上圣明”。<br />
皇城外,御林军列队,沿着皇城河前行。<br />
突然,大风骤起,刮得御林军兵士双臂遮面,睁不开眼。<br />
只几息,怪风散去,众人纷纷放下手臂,转头一望,大惊失色。<br />
金水桥,断了。<br />
那可是通往皇宫的主桥,乃是傀修建造,法修加持,堪比上品法器。<br />
“快快上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