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邬长筠拉下帽檐,快速走近坐了进去。<br />
车里只有杜召一个人。<br />
颓废的身影,周遭充斥一股浓浓的压抑,他只字不言,单手掌方向盘,开出闹市。<br />
“白解呢?”<br />
“去医院了。”<br />
“他怎么了?”邬长筠看向他。<br />
“头受了点伤。”<br />
“严重吗?”<br />
杜召侧眸,对她露出些笑意:“鬼门关都走过,对于我们而言,任何伤都不算什么。”<br />
“你去哪里了?怎么弄成这样?”<br />
“这些天,我在东北。”杜召顿了几秒,又开口,“我一个朋友战死了。”<br />
邬长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br />
“我去是给他报仇,还有收尸,我把他,”杜召又顿了顿,“他的手,送回了老家。”他自嘲地轻笑声,“可这仇,哪是杀一个敌人,一个分队,小队,中队,就能报完的。”<br />
邬长筠看向他吊在脖子上的绷带:“你和关东军交手了。”<br />
杜召默认了。<br />
三月底,倒春寒,春风刺骨。<br />
杜召将两侧窗户按上去,隔绝了呼啸的风声。<br />
他注视着喧闹繁华的街市。<br />
眼里,却是硝云弹雨、白骨露野。<br />
“可政府不是不抵抗政策吗?”<br />
“仍有很多不愿屈服的爱国志士,为了捍卫领土,浴血奋战。”<br />
“我听说过,东北抗联军。”<br />
“是的。日寇侵占东三省多年,残害我无数同胞,政府充耳不闻,只能靠军民自发抗日,孤悬东北,没有援助,没有足够的物资,艰苦到吃野菜、树皮、草根充饥,无数军队拼到弹尽粮绝,最后被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他松松紧握方向盘的手指,在心里叹了一声,“时局不稳,日军蠢蠢欲动,我可以派人一直暗地保护你,却无法帮你挡住炮弹。”<br />
“筠筠,你离开是正确的,我不留你。”<br />
车子忽然停下,前面,是一堵废铁堆成的墙。<br />
杜召走神了,导致进了一条死路。<br />
两人皆沉默。<br />
杜召将车往后倒,开进正轨,不想把那些悲伤的情绪带给她,强逼着自己扯出一丝笑:“我本也想干脆地死在战场,可还想再回来赚点物资,多造几颗子弹,再亲几口漂亮姑娘。”说着,看她一眼,“脸伸过来,让我亲一口。”<br />
“开你的车。”邬长筠一点心情都没有,她知道,那些话只有前面两句是真,最后那句,带着玩笑。<br />
她不忍看杜召,目光落在车窗外,入眼的,确是空茫茫的一片。<br />
那风声似乎裹挟了无数烈士的呐喊,将她也击得体无完肤。<br />
……<br />
车子停在邬长筠公寓楼下。<br />
她紧握着那鲜红的玫瑰,看向旁边的男人:“不上来吗?”<br />
“身上太脏了,明天吧。”<br />
“没关系。”<br />
“明天吧。”<br />
“楼上有你的睡衣。”<br />
杜召弯了弯唇角:“我身上有伤,怕吓到你。”<br />
“我不怕。”<br />
“我怕。”杜召手绕到她后颈,将人拉近,轻吻下她的脸颊,“明天见。”<br />
留了三次。<br />
她再开不了口。<br />
杜召下车,为她打开车门,两人连拥抱都没有,便分了别。<br />
邬长筠浑浑噩噩地回到屋里,看到玻璃窗上打扮明艳的自己,忽然觉得这一身有点可笑。<br />
她脱下毛茸茸的外套,随手撂在沙发上,找了个花瓶,将玫瑰插进去,拿进卧室。<br />
夜里,下雪了。<br />
这是两年来沪江的第一场雪,夹了雨,落在身上,不是那么温柔。<br />
邬长筠披着斗篷来到杜家院外。<br />
门锁了,她不想按铃,去吵醒上上下下,便从栏杆翻了过去。<br />
大棕认得她,颠颠地走过来。<br />
这次,邬长筠没嫌弃,摸了摸它的头:“外面冷,回窝吧。”<br />
大棕目送她翻进窗户。<br />
杜召正沉睡,听到动静,警觉地从枕下拿枪,立到门后。<br />
听上去,是熟悉的脚步声。<br />
他放下心,将枪藏好,躺回被子里。<br />
邬长筠轻声进来,掩上门,站在床尾杵了许久,才来到床畔,蹲下去,看他的睡颜。<br />
良久,她起身到床另一边躺下,又起来,反覆两次,还是决定离开。<br />
刚落地,一只温暖的掌心抓住她的手。<br />
邬长筠回眸看向床另一边的男人:“你醒了。”<br />
“一直醒着。”<br />
“……那你装睡。”<br />
杜召弯起唇角,另一手不方便,用脚踢开被子:“进来。”<br />
邬长筠躺进去,靠到他身边。<br />
杜召拉着她冰凉的手放到自己腹部。<br />
真温暖,她往里伸了伸,顺势搂住他。<br />
“想我了?这么晚偷偷跑过来。”<br />
“不是,”她矢口狡赖,“我在家无聊,包了小馄饨。”听他没说话,又道:“包多了,吃不完,送点给你,放厨房了。”<br />
杜召将她的头按进怀里:“筠筠,别对我这么好,像以前那样就行。”<br />
“那你想吃吗?”<br />
“我更想抱着你。”<br />
……<br />
第69章<br />
这是大半个月以来,最安稳的一次觉。<br />
一醒来,爱人就在眼前,比他此生见过所有景都要美好。<br />
邬长筠正坐在窗户边,借窗帘的一丝缝隙看书——放在床头的一本《资本论》,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政治经济学书籍,也挺有意思。<br />
她逐字逐句认真阅读,翻页时,朝床上看一眼,却见杜召侧身躺着,正注视自己,她问:“什么时候醒的?”<br />
“有一会了。”<br />
邬长筠合起书:“闲着无聊,就拿来翻翻。”<br />
“看得懂吗?”<br />
“懂,又不太懂。”<br />
杜召伸手:“过来。”<br />
邬长筠坐到他身边:“你还睡吗?”<br />
“不睡了。”<br />
“吃不吃馄饨?”<br />
“吃你。”说完,他的手臂圈住她的腰,把人拉下来抱着。<br />
邬长筠不敢完全伏在他身上,怕压到受伤的小臂,双手撑着柔软的床褥,笑着说:“你都残了,还想这些。”<br />
杜召没说话,亲了亲她的下巴,逐渐向下。<br />
“来月事了。”<br />
杜召顿住,脸埋在她颈边深嗅:“那就让我闻一下。”<br />
邬长筠拽他的耳朵:“闻什么?你是小狗吗?”<br />
“不小,大狗。”<br />
她失笑起来:“都快中午了,起床吧,刚回来,不去忙忙生意上的事吗?”<br />
“有人管。”<br />
“那就出去晒晒太阳。”<br />
杜召懒懒地躺着,不想动弹。<br />
邬长筠拽开他的手,直起身,去拉开窗帘。</p>
车里只有杜召一个人。<br />
颓废的身影,周遭充斥一股浓浓的压抑,他只字不言,单手掌方向盘,开出闹市。<br />
“白解呢?”<br />
“去医院了。”<br />
“他怎么了?”邬长筠看向他。<br />
“头受了点伤。”<br />
“严重吗?”<br />
杜召侧眸,对她露出些笑意:“鬼门关都走过,对于我们而言,任何伤都不算什么。”<br />
“你去哪里了?怎么弄成这样?”<br />
“这些天,我在东北。”杜召顿了几秒,又开口,“我一个朋友战死了。”<br />
邬长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br />
“我去是给他报仇,还有收尸,我把他,”杜召又顿了顿,“他的手,送回了老家。”他自嘲地轻笑声,“可这仇,哪是杀一个敌人,一个分队,小队,中队,就能报完的。”<br />
邬长筠看向他吊在脖子上的绷带:“你和关东军交手了。”<br />
杜召默认了。<br />
三月底,倒春寒,春风刺骨。<br />
杜召将两侧窗户按上去,隔绝了呼啸的风声。<br />
他注视着喧闹繁华的街市。<br />
眼里,却是硝云弹雨、白骨露野。<br />
“可政府不是不抵抗政策吗?”<br />
“仍有很多不愿屈服的爱国志士,为了捍卫领土,浴血奋战。”<br />
“我听说过,东北抗联军。”<br />
“是的。日寇侵占东三省多年,残害我无数同胞,政府充耳不闻,只能靠军民自发抗日,孤悬东北,没有援助,没有足够的物资,艰苦到吃野菜、树皮、草根充饥,无数军队拼到弹尽粮绝,最后被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他松松紧握方向盘的手指,在心里叹了一声,“时局不稳,日军蠢蠢欲动,我可以派人一直暗地保护你,却无法帮你挡住炮弹。”<br />
“筠筠,你离开是正确的,我不留你。”<br />
车子忽然停下,前面,是一堵废铁堆成的墙。<br />
杜召走神了,导致进了一条死路。<br />
两人皆沉默。<br />
杜召将车往后倒,开进正轨,不想把那些悲伤的情绪带给她,强逼着自己扯出一丝笑:“我本也想干脆地死在战场,可还想再回来赚点物资,多造几颗子弹,再亲几口漂亮姑娘。”说着,看她一眼,“脸伸过来,让我亲一口。”<br />
“开你的车。”邬长筠一点心情都没有,她知道,那些话只有前面两句是真,最后那句,带着玩笑。<br />
她不忍看杜召,目光落在车窗外,入眼的,确是空茫茫的一片。<br />
那风声似乎裹挟了无数烈士的呐喊,将她也击得体无完肤。<br />
……<br />
车子停在邬长筠公寓楼下。<br />
她紧握着那鲜红的玫瑰,看向旁边的男人:“不上来吗?”<br />
“身上太脏了,明天吧。”<br />
“没关系。”<br />
“明天吧。”<br />
“楼上有你的睡衣。”<br />
杜召弯了弯唇角:“我身上有伤,怕吓到你。”<br />
“我不怕。”<br />
“我怕。”杜召手绕到她后颈,将人拉近,轻吻下她的脸颊,“明天见。”<br />
留了三次。<br />
她再开不了口。<br />
杜召下车,为她打开车门,两人连拥抱都没有,便分了别。<br />
邬长筠浑浑噩噩地回到屋里,看到玻璃窗上打扮明艳的自己,忽然觉得这一身有点可笑。<br />
她脱下毛茸茸的外套,随手撂在沙发上,找了个花瓶,将玫瑰插进去,拿进卧室。<br />
夜里,下雪了。<br />
这是两年来沪江的第一场雪,夹了雨,落在身上,不是那么温柔。<br />
邬长筠披着斗篷来到杜家院外。<br />
门锁了,她不想按铃,去吵醒上上下下,便从栏杆翻了过去。<br />
大棕认得她,颠颠地走过来。<br />
这次,邬长筠没嫌弃,摸了摸它的头:“外面冷,回窝吧。”<br />
大棕目送她翻进窗户。<br />
杜召正沉睡,听到动静,警觉地从枕下拿枪,立到门后。<br />
听上去,是熟悉的脚步声。<br />
他放下心,将枪藏好,躺回被子里。<br />
邬长筠轻声进来,掩上门,站在床尾杵了许久,才来到床畔,蹲下去,看他的睡颜。<br />
良久,她起身到床另一边躺下,又起来,反覆两次,还是决定离开。<br />
刚落地,一只温暖的掌心抓住她的手。<br />
邬长筠回眸看向床另一边的男人:“你醒了。”<br />
“一直醒着。”<br />
“……那你装睡。”<br />
杜召弯起唇角,另一手不方便,用脚踢开被子:“进来。”<br />
邬长筠躺进去,靠到他身边。<br />
杜召拉着她冰凉的手放到自己腹部。<br />
真温暖,她往里伸了伸,顺势搂住他。<br />
“想我了?这么晚偷偷跑过来。”<br />
“不是,”她矢口狡赖,“我在家无聊,包了小馄饨。”听他没说话,又道:“包多了,吃不完,送点给你,放厨房了。”<br />
杜召将她的头按进怀里:“筠筠,别对我这么好,像以前那样就行。”<br />
“那你想吃吗?”<br />
“我更想抱着你。”<br />
……<br />
第69章<br />
这是大半个月以来,最安稳的一次觉。<br />
一醒来,爱人就在眼前,比他此生见过所有景都要美好。<br />
邬长筠正坐在窗户边,借窗帘的一丝缝隙看书——放在床头的一本《资本论》,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政治经济学书籍,也挺有意思。<br />
她逐字逐句认真阅读,翻页时,朝床上看一眼,却见杜召侧身躺着,正注视自己,她问:“什么时候醒的?”<br />
“有一会了。”<br />
邬长筠合起书:“闲着无聊,就拿来翻翻。”<br />
“看得懂吗?”<br />
“懂,又不太懂。”<br />
杜召伸手:“过来。”<br />
邬长筠坐到他身边:“你还睡吗?”<br />
“不睡了。”<br />
“吃不吃馄饨?”<br />
“吃你。”说完,他的手臂圈住她的腰,把人拉下来抱着。<br />
邬长筠不敢完全伏在他身上,怕压到受伤的小臂,双手撑着柔软的床褥,笑着说:“你都残了,还想这些。”<br />
杜召没说话,亲了亲她的下巴,逐渐向下。<br />
“来月事了。”<br />
杜召顿住,脸埋在她颈边深嗅:“那就让我闻一下。”<br />
邬长筠拽他的耳朵:“闻什么?你是小狗吗?”<br />
“不小,大狗。”<br />
她失笑起来:“都快中午了,起床吧,刚回来,不去忙忙生意上的事吗?”<br />
“有人管。”<br />
“那就出去晒晒太阳。”<br />
杜召懒懒地躺着,不想动弹。<br />
邬长筠拽开他的手,直起身,去拉开窗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