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宫女后头替她们做事,或接个灯罩或拿个托盘,不多时便同几个宫女搭上了话。<br/><br/> 姜善沿着湖上长廊回到厅里,那小太监亲自端了茶奉上来。姜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br/><br/> “奴才名叫火青。”<br/><br/> 姜善笑了,“涌溪火青,倒还是个茶的名字,有几分雅致。既如此,你日后跟着我这里的人学泡茶,留在我身边伺候吧。”<br/><br/> 火青大喜过望,连忙跪下来谢恩。姜善摆摆手叫他起来,又叫碧玉进来,让火青跟着碧玉学学规矩。<br/><br/> 碧玉正收拾了东西过来,将姜善要的东西交给跟着姜善的小太监,姜善同尚意诚一道出宫。<br/><br/> 用过晚膳,姜善一头扎进书房,灯直点到深夜。尚意诚抱着自己的小本子坐在一旁,也不说话也没动笔,好像是在发呆。<br/><br/> 姜善揉了揉眉心,面上透着疲累。他看尚意诚无事可做,想了想,道:“你若是困了,便先去睡吧。”<br/><br/> 尚意诚摇摇头,“不困。”<br/><br/> 姜善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那你过来,给我做点事。”<br/><br/> 尚意诚张了张嘴没说话,走到近前,道:“什么事?”<br/><br/> “我看你一天到晚抱着自己的小本子,写字倒是挺快的。”姜善起身,给他让了位子,又指指桌子上的东西,“这些都是东厂搜罗的情报信息,分别整理到这三种折子里。朱色的折子上达天听,青色的折子下发给诸人,玄色的折子留作存档。”<br/><br/> 姜善走到一边的长榻上,“你念给我听,我说什么你记下来就是了。”<br/><br/> 尚意诚便在姜善方才的位子上坐了,姜善倚在长榻上,长发很早的时候就散开了,用一根缎子绑着,穿着柔软宽松的长衫,素色更显他身上的柔和。下人送来点心茶水,姜善命给尚意诚也送一份。<br/><br/> 尚意诚打开一份书信,念道:“松阳县生员张氏状告县中富户之子勾结松阳县丞改换生员名单,公然科举舞弊。”<br/><br/> “着掌班一名领五人赴松阳县查证,一经证实即刻回报。”<br/><br/> 尚意诚在青色的折子上落笔。他写字快,下笔极稳,很快就处理了不少密报,令他惊讶的事,每当他念完一件事,姜善几乎迅速就做出了反应,大到家国大事小到鸡毛蒜皮。平心而论,有些事有些做法是尚意诚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来的。<br/><br/> 他打开另一封书信,要念时忽然停住了,姜善看向他,“怎么?”<br/><br/> 尚意诚抿了抿嘴,念道:“国子监司业,大理寺右少卿,通政司给事中等一行若干人,昨日巳时于满春院相聚,席间斥骂厂公。”<br/><br/> 满春院是青楼,这一帮人倒还真有兴致。<br/><br/> 姜善端起茶,“留作存档。”<br/><br/> 尚意诚看了他一眼,没说话,自这封信开始,底下都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怎么说姜善,总之都不是什么好话。这些东西姜善全都留作存档。<br/><br/> “你不生气吗?”尚意诚一边抄录下来,一边问姜善。<br/><br/> “骂我的人多了,有什么好生气的。”<br/><br/> “那你为什么还要把这些都留作存档,”尚意诚道:“今天是我来抄,平时的时候,这些不都是由你来的么,你看着这些人骂你,都不生气?”<br/><br/> 姜善揉了揉眼,“你看着这些都是骂我的,但事实上,这些都是信息,一个人什么时间去什么地方同什么人做什么事,这些都是东厂职责所在。”<br/><br/> 尚意诚默了默,“平日里都要你一个人做吗?”<br/><br/> “自然。”姜善看了一眼尚意诚,“你以为我这个东厂厂公是做什么的?每日里只要给陛下进进谗言就罢了?”<br/><br/> 尚意诚悻悻的收回了目光,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道:“我看家国大事你处理起来也很熟练,既如此,为何不当当正正的做个良臣,而偏要以色侍人。”后面的话声音小了一些,“以色侍人,能有几时好。”<br/><br/> 姜善拢了拢衣袖,手腕上的血玉镯子露出一星半点<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他想了想,声音在这静谧的夜里尤为明显,“处理家国大事不是我的本意,你所说的以色侍人才是我的目的。我是先做了他的枕边人,再学着替他处理这些事。”<br/><br/> 姜善的目光倏地变得柔和起来,他低下头敛衣裳,嘴角都带着笑意。<br/><br/> 尚为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低下头写字。<br/><br/> 姜善无所事事,在一边的桌子上看到了尚意诚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他看了看尚意诚,尚意诚低着头不言语,他就伸手把那本子拿了来。<br/><br/> 掀开一页,上面写着:申时初,帝午睡醒,命善近前伺候,挽就榻中,红帐遮掩,戏谑不断。<br/><br/> 姜善脸色腾的红了,尚意诚才发现他翻了自己的本子,忙上前来夺。<br/><br/> 姜善指着他骂道:“你个读书人,写这些东西,也不嫌臊得慌!”<br/><br/> 尚意诚梗着脖子,“你们敢做,我怎么就不敢写了!”<br/><br/> 作者有话说:出书吧,名字我都想好了,《红帐实录》<br/><br/> 第55章遇险<br/><br/> 千佛寺在城外一座山上,寺庙建在半山腰,峰峦翠幕掩映,古刹幽深,游人络绎不绝。山涧流水潺潺,在山脚下汇成一个翡翠般的湖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br/><br/> 尚意诚跟着姜善一道去了千佛寺,进得寺中,是几重门廊掩映着的一道长廊,大雄宝殿还在里面。殿上设着一座三尺高的经坛,宝相庄严的佛相端坐正中。面前一只长案,供着诸佛菩萨的神马,一截齐摆了九只铜香炉,炉中香烟缥缈。<br/><br/> 殿下放着三个蒲团,姜善上前跪在蒲团上,颇为虔诚的拜了三拜。他的动作有条不紊,眼中也很平静,并没有求神问佛惯有的焦虑和渴求。尚意诚在一边看着,都觉得他不像是拜佛的那个,像是被人们供起来的那个。<br/><br/> 不多时,姜善起身,接过僧众递来的香,插进香炉里。绛檀烟气了了,在姜善手中过一遭,染了他满身的檀香。<br/><br/> 拜过佛祖,姜善同尚意诚往后边去,走进殿内,只见殿内满是佛像,俱是大理石凿成,诸天神佛,或喜或骂,或坐或卧,形态逼真,各不相同。<br/><br/> 他们都雕刻的很高很大,需要人仰着去看,看的久了,不自觉的就带上了三分虔诚。<br/><br/> 尚意诚听见旁边一个男子对着佛像祈求自家妻子这一胎是个男孩儿,另一边一位男子,约摸是行商的,祈求财源广进。<br/><br/> 尚意诚有些无语,他与姜善对视了一眼,眼里俱是好笑。<br/><br/> 姜善转身走出了佛殿,殿后一座丈余的莲池,池中白莲朵朵,圣洁安谧。姜善走到桥中间,停了下来。<br/><br/> 他穿了一件月白的绸衫子,衣摆绣了些云纹,虽不显得华贵却自有一番气度。他常常将手袖在衣袖之中,显出一种温和。端献平日里也会装着一副温和的样子,那是为了引着旁人在他面前说真话。但是姜善的不同,他的温和让人觉得舒服,说话也可以,不说话就在他身边待着,也可以。<br/><br/> 尚意诚站在一边,他越来越难把面前的这个人同传说中的东厂厂公联系在一起了。<br/><br/> “我看旁人求神拜佛都有所求,你呢?”尚意诚问姜善,“你如此地位,还有烦心事吗?”<br/><br/> 姜善想了想,道:“我只是习惯了,来求个心安而已。”<br/><br/> 尚意诚同他并肩,听他说话,“我年幼之时,有一位长辈十分笃信神佛,我跟着她听了不少佛经。长大之后,拜佛是为了修身养性,以<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