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那虚弱的声音,让朱萧索总能时刻感受到一股悲凉。<br />
“我的后人,没有一个与我同道。”<br />
“所以我死后,他们留在这里,依仗我的声望,便无人能制。”<br />
“我担心,他们会成为程前鹏那样的人,吸百姓们的血。”<br />
朱萧索问道:“杨青荷说的话,他们不听么?”<br />
戒哭道:“青荷是出于对我的感情,才支持我做的一切。”<br />
“我若死了,她大概会因为舐犊之情,不忍让子孙再如现在这般受苦。”<br />
朱萧索又问道:“花倚楼呢?他不会管?”<br />
“戒挠师兄向来只负责百姓的安危,对于内部的事务,基本不插手。更何况,这些都是我的家人,有的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青荷都不阻止他们的事情,戒挠师兄恐怕也不会过问太多。”<br />
“这样下去,就算是我选择的继承衣钵的人,也要避让他们三分。”<br />
“日月消长,潮水起落,我毕生心血维护的这一片净土,终将会有崩解之时。但我不希望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br />
“就算我不在意身后事,可是这里的万万百姓,又该怎么办呢?好不容易脱离了苦海,又要再入深渊?”<br />
“所以,劳烦朱施主,将我的后人们带走。留下我选择的继续贯彻道之所在的人,和戒挠师兄,这里一定可以再有百年的安定。”<br />
朱萧索点点头:“好,你说的我知道了。可是,我要将他们带到哪里去?是拥仙城?还是山鸡县?”<br />
戒哭费力地摇摇头:“去哪里都不重要。他们所求仅仅是富贵显达,在哪里富贵,在哪里显达,都无所谓。”<br />
“请朱施主,如他们所愿,当个富家翁或者小修士。”<br />
“好,我会的。”<br />
“不,朱施主,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知道,如果我托付后人于你,你一定会给他们最好的安排,让他们在修仙道路上一飞冲天。但这并非我所愿。”<br />
戒哭的眼中,又闪过一丝苦意。<br />
“我把他们托付给你,只是希望青荷不用再日日听着子孙的抱怨,暗自泪垂。”<br />
“等到青荷走后……我的子孙是死是活,就全凭缘法吧。”<br />
“他们总不可能一直当个无所事事的蠹虫。”<br />
朱萧索宽慰道:“天下无所事事的蠹虫,成千上万。戒哭,你为平民百姓们做了这么多,就算子孙享享清福,也无可厚非。”<br />
戒哭则回道:“天下无所事事的蠹虫,成千上万。但不应该有我的后人。”<br />
朱萧索听到戒哭的话语,甚为感慨。<br />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br />
多少人忙碌拼搏的源头,就是想让子女能够过上好日子。<br />
到了戒哭这里,反而希望孩子们全都自力更生,不肯分半点荫泽给他们。<br />
人各有志,所有的事情都说不上对错。<br />
但是朱萧索发自内心,佩服戒哭这样的人。<br />
“对了,朱施主。等我死后,请把我的骸骨带回空相寺。我想与师父,还有戒奇师兄葬在一起。”<br />
戒哭说想安葬在空相寺,更让朱萧索感到惊奇。<br />
一来戒哭已经还俗,按照道理来说,可以另开一片祖坟,族谱也从他开始写起。<br />
二来戒哭在腾仙州这片地方耕耘了百余年,这里俨然成为了他的家,安葬在这里也方便百姓们怀念他的恩德。<br />
“戒哭,你……为什么要葬回空相寺?”<br />
“朱施主是认为,我已经漂泊久远,忘了幼年时在空相寺的岁月了么?”<br />
“不。我只是认为,你在这里心安,这便是你的家乡才是。”<br />
“是出自《士论》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么?也有些道理。不过,在我眼中,我不过是漂泊在外了一些岁月。落叶归根,我的根还是在空相寺里。”<br />
戒哭不知道从哪里忽然生出了力气,居然强撑着身体在草席之上坐起,双目忽然也生出了几许光彩。<br />
朱萧索赶忙扶着他,免得他脱力后又倒下。<br />
“朱施主,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虽然我在这里百年余,却时常梦回空相寺。”<br />
说到这里,戒哭的眼中露出了深深的怀念与向往:<br />
“梦见我还是个小和尚的时候,听师父告诫我不要哭,跟着戒奇师兄偷看师父的日记。”<br />
“还有,认识朱施主后,与朱施主一同念轮回经,被小时候脾气暴躁的青荷敲脑袋,跟戒挠师兄一起讨论人生该怎么活。”<br />
“那段岁月,明明已经过去了很久,可因为总是入我梦中,让我感觉恍如昨日。”<br />
“我时常想,如果我选择留在了空相寺,做个还俗的弟子,待在朱施主的身旁,又会是怎样活过一生?”<br />
“应当,也有别样风采。”<br />
戒哭笑了笑:“我的心念不够清净,不像师父、戒奇师兄和戒挠师兄那般,本来就不适合出家礼佛。如此折腾了百年,倒是走了条不负此生的道路。”<br />
朱萧索点头:“是,你活的很精彩。”<br />
“精彩么?或许吧。朱施主,你知道我现在最后悔什么事吗?”<br />
“什么事?”<br />
“戒奇师兄去世的时候,我选择在这里照顾病重的百姓,而没有去见他最后一面。”<br />
朱萧索摇摇头:“你不必介怀。戒奇大师走的时候,十分释然。他放着延年益寿的丹药不肯用,对我笑着说,自己似是参透了几分佛法。”<br />
“参透了几分佛法?”戒哭不禁点头:“那倒要恭喜戒奇师兄了。他一直以来认为自己的佛性不够,终于在临终前开悟了。”<br />
“是。临终开悟,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幸运。”<br />
戒哭又叹了口气:“可我还是觉得,后悔没有见戒奇师兄最后一面。”<br />
“待我死后,将我葬在空相寺,与师父和戒奇师兄一起。让我在九泉之下,跟他们两人赔个不是。”<br />
“嗯,我知道了。”<br />
“朱施主,你能再摸摸我的头顶么?”<br />
“好。”<br />
朱萧索伸出手,在枯瘦皱褶的头顶上轻轻抚摸。<br />
“果然,还是那时候好……”<br />
戒哭嘿然一笑,倒在了朱萧索的怀中。<br />
第53章 管氏代周<br />
戒哭死后,朱萧索按照他的意愿,将他带回了空相寺。<br />
念了三天三夜的轮回经,又祭奠了下其他故人,朱萧索才默默离去。<br />
空相寺在山鸡县内,杨青荷与戒哭又都是山鸡县出身的。<br />
所以,朱萧索又将杨青荷及她与戒哭的后人,也都带回了山鸡县。<br />
山鸡县的杨家,因为朱萧索的照顾和杨乐的缘故,已经发展成了北境名声显著的家族。<br />
家主已经是尊古境修为,平日里会去求仙城书院学习乐艺知识,偶尔回家族主持大局。<br />
当杨青荷回到杨家的时候,被杨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惊住了。<br />
离家时,还只是个山鸡县的普通家族。<br />
现在怎么居然都修建了气派的府邸!<br />
看府内人来人往的繁盛景象,杨青荷几次都没有敢开口问门人。<br />
只是望着府邸大门上高高悬挂的“杨府”牌匾痴痴出神。<br />
而她的子孙,也站在杨青荷的身后,愣愣地望着杨家大门,不敢迈入一步。<br />
自幼在茅屋瓦舍中长大的子孙们,从未离开过腾仙州百姓聚集的那片土地。<br />
在他们印象中,最富丽堂皇的,就是在中心区域的那些屋舍了。<br />
如果不是戒哭不允许,他们早就可以人手一间,享享清福。<br />
现如今,他们看着杨青荷娘家的模样,才知道天高海阔,自己之前是井底之蛙罢了。<br />
朱萧索已经告诉杨家家主,杨青荷带着后辈来杨家投亲,希望她能适当照顾一下。<br />
朱萧索的要求,杨家家主自然不敢怠慢。<br />
但是朱萧索在托付杨青荷一家时,跟她说的是,必须要把杨青荷照顾好。<br />
至于她的子孙,朱萧索的态度似乎稍显冷淡。<br />
这让杨家家主有些摸不着头脑。<br />
“这位是青荷姑姑吧?”<br />
一名雍容富贵的妇人从府中走出,身后跟着两排佣人。<br />
杨青荷瞧着自己略显落魄的衣衫,又看了看对面妇人那珠光宝气的服饰,不免有些胆怯。<br />
她虽然在乡间田舍闲适地过了百年,却都因为是和戒哭在一起,仍旧被保护得非常好。<br />
或者说,她从容生活的底气,就是来自于那个曾经爱哭的小和尚。<br />
如果戒哭在此,定然会与杨家家主谈笑风生,对于两人之间的贫富鸿沟丝毫不以为意。<br />
可是杨青荷做不到。<br />
她希望戒哭能挽着她的手,告诉她一切都没事。<br />
可是看着空空如也的身旁,以及在身后畏畏缩缩的子孙们,她心中又是一痛。<br />
只得撑起百岁身骨,强装镇定说道:“是我。你是?”<br />
“我是杨家家主杨玉荣,我的母亲是前杨家家主杨青萏。”<br />
杨青荷点点头:“原来是青萏堂姐的女儿。青萏姐姐还好么?”
“我的后人,没有一个与我同道。”<br />
“所以我死后,他们留在这里,依仗我的声望,便无人能制。”<br />
“我担心,他们会成为程前鹏那样的人,吸百姓们的血。”<br />
朱萧索问道:“杨青荷说的话,他们不听么?”<br />
戒哭道:“青荷是出于对我的感情,才支持我做的一切。”<br />
“我若死了,她大概会因为舐犊之情,不忍让子孙再如现在这般受苦。”<br />
朱萧索又问道:“花倚楼呢?他不会管?”<br />
“戒挠师兄向来只负责百姓的安危,对于内部的事务,基本不插手。更何况,这些都是我的家人,有的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青荷都不阻止他们的事情,戒挠师兄恐怕也不会过问太多。”<br />
“这样下去,就算是我选择的继承衣钵的人,也要避让他们三分。”<br />
“日月消长,潮水起落,我毕生心血维护的这一片净土,终将会有崩解之时。但我不希望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br />
“就算我不在意身后事,可是这里的万万百姓,又该怎么办呢?好不容易脱离了苦海,又要再入深渊?”<br />
“所以,劳烦朱施主,将我的后人们带走。留下我选择的继续贯彻道之所在的人,和戒挠师兄,这里一定可以再有百年的安定。”<br />
朱萧索点点头:“好,你说的我知道了。可是,我要将他们带到哪里去?是拥仙城?还是山鸡县?”<br />
戒哭费力地摇摇头:“去哪里都不重要。他们所求仅仅是富贵显达,在哪里富贵,在哪里显达,都无所谓。”<br />
“请朱施主,如他们所愿,当个富家翁或者小修士。”<br />
“好,我会的。”<br />
“不,朱施主,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知道,如果我托付后人于你,你一定会给他们最好的安排,让他们在修仙道路上一飞冲天。但这并非我所愿。”<br />
戒哭的眼中,又闪过一丝苦意。<br />
“我把他们托付给你,只是希望青荷不用再日日听着子孙的抱怨,暗自泪垂。”<br />
“等到青荷走后……我的子孙是死是活,就全凭缘法吧。”<br />
“他们总不可能一直当个无所事事的蠹虫。”<br />
朱萧索宽慰道:“天下无所事事的蠹虫,成千上万。戒哭,你为平民百姓们做了这么多,就算子孙享享清福,也无可厚非。”<br />
戒哭则回道:“天下无所事事的蠹虫,成千上万。但不应该有我的后人。”<br />
朱萧索听到戒哭的话语,甚为感慨。<br />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br />
多少人忙碌拼搏的源头,就是想让子女能够过上好日子。<br />
到了戒哭这里,反而希望孩子们全都自力更生,不肯分半点荫泽给他们。<br />
人各有志,所有的事情都说不上对错。<br />
但是朱萧索发自内心,佩服戒哭这样的人。<br />
“对了,朱施主。等我死后,请把我的骸骨带回空相寺。我想与师父,还有戒奇师兄葬在一起。”<br />
戒哭说想安葬在空相寺,更让朱萧索感到惊奇。<br />
一来戒哭已经还俗,按照道理来说,可以另开一片祖坟,族谱也从他开始写起。<br />
二来戒哭在腾仙州这片地方耕耘了百余年,这里俨然成为了他的家,安葬在这里也方便百姓们怀念他的恩德。<br />
“戒哭,你……为什么要葬回空相寺?”<br />
“朱施主是认为,我已经漂泊久远,忘了幼年时在空相寺的岁月了么?”<br />
“不。我只是认为,你在这里心安,这便是你的家乡才是。”<br />
“是出自《士论》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么?也有些道理。不过,在我眼中,我不过是漂泊在外了一些岁月。落叶归根,我的根还是在空相寺里。”<br />
戒哭不知道从哪里忽然生出了力气,居然强撑着身体在草席之上坐起,双目忽然也生出了几许光彩。<br />
朱萧索赶忙扶着他,免得他脱力后又倒下。<br />
“朱施主,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虽然我在这里百年余,却时常梦回空相寺。”<br />
说到这里,戒哭的眼中露出了深深的怀念与向往:<br />
“梦见我还是个小和尚的时候,听师父告诫我不要哭,跟着戒奇师兄偷看师父的日记。”<br />
“还有,认识朱施主后,与朱施主一同念轮回经,被小时候脾气暴躁的青荷敲脑袋,跟戒挠师兄一起讨论人生该怎么活。”<br />
“那段岁月,明明已经过去了很久,可因为总是入我梦中,让我感觉恍如昨日。”<br />
“我时常想,如果我选择留在了空相寺,做个还俗的弟子,待在朱施主的身旁,又会是怎样活过一生?”<br />
“应当,也有别样风采。”<br />
戒哭笑了笑:“我的心念不够清净,不像师父、戒奇师兄和戒挠师兄那般,本来就不适合出家礼佛。如此折腾了百年,倒是走了条不负此生的道路。”<br />
朱萧索点头:“是,你活的很精彩。”<br />
“精彩么?或许吧。朱施主,你知道我现在最后悔什么事吗?”<br />
“什么事?”<br />
“戒奇师兄去世的时候,我选择在这里照顾病重的百姓,而没有去见他最后一面。”<br />
朱萧索摇摇头:“你不必介怀。戒奇大师走的时候,十分释然。他放着延年益寿的丹药不肯用,对我笑着说,自己似是参透了几分佛法。”<br />
“参透了几分佛法?”戒哭不禁点头:“那倒要恭喜戒奇师兄了。他一直以来认为自己的佛性不够,终于在临终前开悟了。”<br />
“是。临终开悟,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幸运。”<br />
戒哭又叹了口气:“可我还是觉得,后悔没有见戒奇师兄最后一面。”<br />
“待我死后,将我葬在空相寺,与师父和戒奇师兄一起。让我在九泉之下,跟他们两人赔个不是。”<br />
“嗯,我知道了。”<br />
“朱施主,你能再摸摸我的头顶么?”<br />
“好。”<br />
朱萧索伸出手,在枯瘦皱褶的头顶上轻轻抚摸。<br />
“果然,还是那时候好……”<br />
戒哭嘿然一笑,倒在了朱萧索的怀中。<br />
第53章 管氏代周<br />
戒哭死后,朱萧索按照他的意愿,将他带回了空相寺。<br />
念了三天三夜的轮回经,又祭奠了下其他故人,朱萧索才默默离去。<br />
空相寺在山鸡县内,杨青荷与戒哭又都是山鸡县出身的。<br />
所以,朱萧索又将杨青荷及她与戒哭的后人,也都带回了山鸡县。<br />
山鸡县的杨家,因为朱萧索的照顾和杨乐的缘故,已经发展成了北境名声显著的家族。<br />
家主已经是尊古境修为,平日里会去求仙城书院学习乐艺知识,偶尔回家族主持大局。<br />
当杨青荷回到杨家的时候,被杨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惊住了。<br />
离家时,还只是个山鸡县的普通家族。<br />
现在怎么居然都修建了气派的府邸!<br />
看府内人来人往的繁盛景象,杨青荷几次都没有敢开口问门人。<br />
只是望着府邸大门上高高悬挂的“杨府”牌匾痴痴出神。<br />
而她的子孙,也站在杨青荷的身后,愣愣地望着杨家大门,不敢迈入一步。<br />
自幼在茅屋瓦舍中长大的子孙们,从未离开过腾仙州百姓聚集的那片土地。<br />
在他们印象中,最富丽堂皇的,就是在中心区域的那些屋舍了。<br />
如果不是戒哭不允许,他们早就可以人手一间,享享清福。<br />
现如今,他们看着杨青荷娘家的模样,才知道天高海阔,自己之前是井底之蛙罢了。<br />
朱萧索已经告诉杨家家主,杨青荷带着后辈来杨家投亲,希望她能适当照顾一下。<br />
朱萧索的要求,杨家家主自然不敢怠慢。<br />
但是朱萧索在托付杨青荷一家时,跟她说的是,必须要把杨青荷照顾好。<br />
至于她的子孙,朱萧索的态度似乎稍显冷淡。<br />
这让杨家家主有些摸不着头脑。<br />
“这位是青荷姑姑吧?”<br />
一名雍容富贵的妇人从府中走出,身后跟着两排佣人。<br />
杨青荷瞧着自己略显落魄的衣衫,又看了看对面妇人那珠光宝气的服饰,不免有些胆怯。<br />
她虽然在乡间田舍闲适地过了百年,却都因为是和戒哭在一起,仍旧被保护得非常好。<br />
或者说,她从容生活的底气,就是来自于那个曾经爱哭的小和尚。<br />
如果戒哭在此,定然会与杨家家主谈笑风生,对于两人之间的贫富鸿沟丝毫不以为意。<br />
可是杨青荷做不到。<br />
她希望戒哭能挽着她的手,告诉她一切都没事。<br />
可是看着空空如也的身旁,以及在身后畏畏缩缩的子孙们,她心中又是一痛。<br />
只得撑起百岁身骨,强装镇定说道:“是我。你是?”<br />
“我是杨家家主杨玉荣,我的母亲是前杨家家主杨青萏。”<br />
杨青荷点点头:“原来是青萏堂姐的女儿。青萏姐姐还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