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母亲,当年之事另有隐情,他们的母亲被掳走,也是一场意外。”<br />
“至于谢荼,的的确确是我的女儿。”谢愉恩出言下定论,“若是母亲不信,大可滴血认亲。”<br />
“童妈妈,取一碗水来。”<br />
立在一旁的童妈妈闻言,看了谢荼一眼,立刻去取了一碗水来,放在桌上。<br />
谢愉恩从袖袋中取出一把匕首,割破手指,滴了几滴血进去,又叫来谢荼,割破她的手指,挤了几滴血滴进去。<br />
两方血滴入水中,如线如雾,在水中游动。<br />
不过顷刻间,两方血液便互相融汇在一处,再也分不开。<br />
“这……这……这怎么可能!”谢老夫人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地扑在那水碗面前,“怎么可能!你和那野种的血怎么可能融在一起!”<br />
她目眦欲裂,脸涨得通红,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情形。<br />
“不可能,谢荼怎么可能是你的女儿!她明明就是杜一南那个贱人和歹人怀的孩子!”<br />
谢老夫人怒火攻心,险些就要晕过去。<br />
“谢荼本就是我谢愉恩的女儿。”谢愉恩面带坚毅神色,语气不容置疑,“杜一南是什么样的人,我自己清楚。”<br />
“无论母亲如何贬低,我也相信她。”<br />
“当年之事有诸多细节母亲不知道,首先第一条,杜一南就是怀着身孕被人掳走的。”<br />
“那时候月份小,阿南不愿声张,可就是因为她的谨慎,竟然在十多年之后,让她背负了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让我们的女儿受了这样的污蔑。”<br />
“若今后我还在别人的口中听到这般污蔑我女儿身世的事情,听见一次打死一次绝对不姑息。”<br />
“母亲,你就期盼着谢芸最好不要昏了头脑,将这件事闹出去。”<br />
“否则,我谢愉恩在此发誓,有我一日,绝对让她和她的家人,生不如死!”<br />
谢老夫人一身怒气刹那间消失殆尽,整个人颓然坐到椅子上,半晌没有吭声。<br />
跟着来的谢英一时捂着胸口直喘气,心情大起大落,脑袋差点儿来不及反应。<br />
至于谢荼本人,却是一直冷静地看着父亲和祖母二人对擂,只是伸手奉献了一点儿血而已。<br />
“母亲,若您能规规矩矩在府里养老,我能保证您晚年的生活富足无忧。”<br />
“可若是您还由着谢芸以及他一家子趴在我们父子三人身上吸血,折腾些不知所谓的幺蛾子,可就别怪儿子狠心,送您兖州老家了!”<br />
谢老夫人僵硬着身躯,只会转动着眼珠子看向谢愉恩。<br />
“今日芸丫头大喜,我已经派人给她添妆,添妆的单子是直接放在她的嫁妆中送到了游家。”<br />
“若是三日后回门风平浪静,那出添妆的田庄,我会命人带着她去府衙办理手续,若三日回门她还嚷嚷着要换亲,那可别怪我这个做伯父的心狠,直接将她在夫婿面前撵出府去了!”<br />
童妈妈见谢老夫人仍然不吭声,连忙上前道:“是,老爷放心,这几日奴婢陪着老夫人,一定能劝说好老夫人,让老夫人明白,整个谢家,到底谁是真心实意地孝敬她。”<br />
谢愉恩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儿子和女儿出了益晖堂的大门。<br />
益晖堂门口有几名眼生的婆子看守,就连院子里的下人也全部更换了一遍。<br />
谢愉恩的书房里,他面带歉意地对着谢荼道:<br />
“之前几日,为父被一桩陈年旧事扰了心绪,忽略了你的事情,但是你放心,凡事都有父亲在,不必忧心。”<br />
“还有你哥哥,我们永远是你的家人!”<br />
第90章 殿试<br />
一顶花轿抬着昏迷的谢芸从谢府而出。<br />
一路敲敲打打、吵吵闹闹、摇摇晃晃,都没能惊醒她。<br />
喜娘得了谢愉恩的好处,只当新娘子身子不适,一路上搀扶着送进游宅。<br />
而游乾只当是谢家姑娘身子还未恢复如常,或许正像他和母亲猜想的那般,已经怀了身子,便是娇气一些也没什么。<br />
因此,拜堂时,游乾甚至出面呵止了一些乡里乡亲要看谢家嫡女相貌的粗鄙要求,仪式一切从简。<br />
直到进了洞房,喜娘将谢芸安置在喜床上,这才悠悠转醒。<br />
“这……这是哪儿?”<br />
她被蒙着红盖头,一时看不清眼前的情形,整个人还在发蒙状态。<br />
“少夫人是睡糊涂了,这便是您以后的新房了。”<br />
游乾去前院敬酒了,此时的新房内,只有陪嫁过来的几个婢女陪着。<br />
喜娘怕她一个新嫁娘身子不适,又心生怯意,一直陪在一旁,见她终于转醒,这才笑出声来。<br />
谢芸大惊,一把扯过盖在头上的红盖头:<br />
“什么少夫人?什么新房?采露!采雪!人呢!”<br />
入眼看去,都是些眼生的婢女,她的贴身丫鬟一个都不在。<br />
“少夫人有何吩咐,奴婢们伺候。”<br />
婢女之中,有位年长些的,姿容艳丽些且衣着华丽的,壮着胆子站出来回答。<br />
“你是什么东西,敢随意回我的话!”谢芸眼看事情不太对劲,连忙要找自己的贴身人,“我的婢女呢?怎么都不在屋子里?”<br />
“回少夫人的话。”那婢女显然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主儿,立马阴阳怪气起来,“您出嫁,只带了我们这些个下人,您说的什么贴身婢女,奴婢没有见到过。”
“至于谢荼,的的确确是我的女儿。”谢愉恩出言下定论,“若是母亲不信,大可滴血认亲。”<br />
“童妈妈,取一碗水来。”<br />
立在一旁的童妈妈闻言,看了谢荼一眼,立刻去取了一碗水来,放在桌上。<br />
谢愉恩从袖袋中取出一把匕首,割破手指,滴了几滴血进去,又叫来谢荼,割破她的手指,挤了几滴血滴进去。<br />
两方血滴入水中,如线如雾,在水中游动。<br />
不过顷刻间,两方血液便互相融汇在一处,再也分不开。<br />
“这……这……这怎么可能!”谢老夫人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地扑在那水碗面前,“怎么可能!你和那野种的血怎么可能融在一起!”<br />
她目眦欲裂,脸涨得通红,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情形。<br />
“不可能,谢荼怎么可能是你的女儿!她明明就是杜一南那个贱人和歹人怀的孩子!”<br />
谢老夫人怒火攻心,险些就要晕过去。<br />
“谢荼本就是我谢愉恩的女儿。”谢愉恩面带坚毅神色,语气不容置疑,“杜一南是什么样的人,我自己清楚。”<br />
“无论母亲如何贬低,我也相信她。”<br />
“当年之事有诸多细节母亲不知道,首先第一条,杜一南就是怀着身孕被人掳走的。”<br />
“那时候月份小,阿南不愿声张,可就是因为她的谨慎,竟然在十多年之后,让她背负了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让我们的女儿受了这样的污蔑。”<br />
“若今后我还在别人的口中听到这般污蔑我女儿身世的事情,听见一次打死一次绝对不姑息。”<br />
“母亲,你就期盼着谢芸最好不要昏了头脑,将这件事闹出去。”<br />
“否则,我谢愉恩在此发誓,有我一日,绝对让她和她的家人,生不如死!”<br />
谢老夫人一身怒气刹那间消失殆尽,整个人颓然坐到椅子上,半晌没有吭声。<br />
跟着来的谢英一时捂着胸口直喘气,心情大起大落,脑袋差点儿来不及反应。<br />
至于谢荼本人,却是一直冷静地看着父亲和祖母二人对擂,只是伸手奉献了一点儿血而已。<br />
“母亲,若您能规规矩矩在府里养老,我能保证您晚年的生活富足无忧。”<br />
“可若是您还由着谢芸以及他一家子趴在我们父子三人身上吸血,折腾些不知所谓的幺蛾子,可就别怪儿子狠心,送您兖州老家了!”<br />
谢老夫人僵硬着身躯,只会转动着眼珠子看向谢愉恩。<br />
“今日芸丫头大喜,我已经派人给她添妆,添妆的单子是直接放在她的嫁妆中送到了游家。”<br />
“若是三日后回门风平浪静,那出添妆的田庄,我会命人带着她去府衙办理手续,若三日回门她还嚷嚷着要换亲,那可别怪我这个做伯父的心狠,直接将她在夫婿面前撵出府去了!”<br />
童妈妈见谢老夫人仍然不吭声,连忙上前道:“是,老爷放心,这几日奴婢陪着老夫人,一定能劝说好老夫人,让老夫人明白,整个谢家,到底谁是真心实意地孝敬她。”<br />
谢愉恩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儿子和女儿出了益晖堂的大门。<br />
益晖堂门口有几名眼生的婆子看守,就连院子里的下人也全部更换了一遍。<br />
谢愉恩的书房里,他面带歉意地对着谢荼道:<br />
“之前几日,为父被一桩陈年旧事扰了心绪,忽略了你的事情,但是你放心,凡事都有父亲在,不必忧心。”<br />
“还有你哥哥,我们永远是你的家人!”<br />
第90章 殿试<br />
一顶花轿抬着昏迷的谢芸从谢府而出。<br />
一路敲敲打打、吵吵闹闹、摇摇晃晃,都没能惊醒她。<br />
喜娘得了谢愉恩的好处,只当新娘子身子不适,一路上搀扶着送进游宅。<br />
而游乾只当是谢家姑娘身子还未恢复如常,或许正像他和母亲猜想的那般,已经怀了身子,便是娇气一些也没什么。<br />
因此,拜堂时,游乾甚至出面呵止了一些乡里乡亲要看谢家嫡女相貌的粗鄙要求,仪式一切从简。<br />
直到进了洞房,喜娘将谢芸安置在喜床上,这才悠悠转醒。<br />
“这……这是哪儿?”<br />
她被蒙着红盖头,一时看不清眼前的情形,整个人还在发蒙状态。<br />
“少夫人是睡糊涂了,这便是您以后的新房了。”<br />
游乾去前院敬酒了,此时的新房内,只有陪嫁过来的几个婢女陪着。<br />
喜娘怕她一个新嫁娘身子不适,又心生怯意,一直陪在一旁,见她终于转醒,这才笑出声来。<br />
谢芸大惊,一把扯过盖在头上的红盖头:<br />
“什么少夫人?什么新房?采露!采雪!人呢!”<br />
入眼看去,都是些眼生的婢女,她的贴身丫鬟一个都不在。<br />
“少夫人有何吩咐,奴婢们伺候。”<br />
婢女之中,有位年长些的,姿容艳丽些且衣着华丽的,壮着胆子站出来回答。<br />
“你是什么东西,敢随意回我的话!”谢芸眼看事情不太对劲,连忙要找自己的贴身人,“我的婢女呢?怎么都不在屋子里?”<br />
“回少夫人的话。”那婢女显然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主儿,立马阴阳怪气起来,“您出嫁,只带了我们这些个下人,您说的什么贴身婢女,奴婢没有见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