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n <p> <dt css="rd"></p><p> &esp;&esp;那皇上到底想让推举谁啊?</p><p> &esp;&esp;废太子?</p><p> &esp;&esp;怕也未必吧。</p><p> &esp;&esp;谁推谁死,打死也不推了。</p><p> &esp;&esp;就在这时梁九功出来,代传口谕:“李大人,皇上有话问你。朕日前召卿问话,卿与朕说了很多肺腑之言,为何在今日成了锯嘴的葫芦?”</p><p> &esp;&esp;李光地感觉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头在他的身上了,一时间大汗淋漓,抬袖子擦了擦额头才说道:“皇上召见臣所问都是与废太子的身体有关的,臣只说,废太子的身体应该慢慢的调养才能见效果。”(3)</p><p> &esp;&esp;反正就是皇上您跟我说的事跟今天的事情关系不大,所以我觉得没什么好跟大家说的。</p><p> &esp;&esp;梁九功深深地看了李光地一眼,转身进去回话。</p><p> &esp;&esp;李光地这才虚脱的向后趔趄一步,张廷玉伸手扶了下,关切道:“李大人?”</p><p> &esp;&esp;李光地摆摆手。</p><p> &esp;&esp;有人冷冷的嗤笑一声。</p><p> &esp;&esp;李光地这一辈子的脸都在今天丢尽了。</p><p> &esp;&esp;皇上让梁九功出来就是问责的,是跟你说废太子的身体吗?</p><p> &esp;&esp;领侍卫内大臣侯巴浑德走出来问道:“还要二次推举吗?依我看今天就是个笑话。”</p><p> &esp;&esp;几个与他交好的人纷纷过来拉他。</p><p> &esp;&esp;侯巴浑德就是很不理解的大声嚷嚷:“咱们大清的哪一位皇子不是人中龙凤,不就是从中选一位确立储君吗?有这么难吗?再说我们这么多人都选八阿哥,那八阿哥总有可取之处吧。”</p><p> &esp;&esp;凭什么一句八阿哥戴罪之身就不认了?皇上怎么能食言,如何面对臣子,又让臣子以后如何听命?</p><p> &esp;&esp;没人管他了,一个个离他八丈远,你想死我们拦不住,但也别连累我们。</p><p> &esp;&esp;声音传到东次间,胤祝拳头痒痒了,“皇阿玛,您手底下怎么尽是些这么大胆的臣子?”</p><p> &esp;&esp;简直是要再在皇帝脸上打一巴掌。</p><p> &esp;&esp;康熙歪在枕头上,有点生无可恋的感觉,看向儿子问道:“你以为你皇阿玛是个皇帝,底下这些臣子就不敢怎么样?他们的胆子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大,胆大包天都不为过。皇帝想要治他们,也要拿到切实的能够让人心服口服的证据。”</p><p> &esp;&esp;胤祝:“那这皇帝当的也太窝囊了。”</p><p> &esp;&esp;康熙笑了笑,突然咳嗽起来,胤祝赶紧倒一杯茶递过去,压住喉间的咳意,问道:“十五啊,你觉得皇帝该是什么样的?”</p><p> &esp;&esp;“嗯,”胤祝想了想,“别说想砍谁就砍谁吧,至少说话得有人听啊。”</p><p> &esp;&esp;就说这次的推举吧,胤祝就不信底下的人一个都看不出老头的真实想法。</p><p> &esp;&esp;这一句话结结实实扎心了。</p><p> &esp;&esp;康熙咳嗽得更加厉害。</p><p> &esp;&esp;胤祝让李玉去拿止咳的枇杷膏,康熙阻止了:“一点小咳而已,用不着。”</p><p> &esp;&esp;【词条第十七,扎心。</p><p> &esp;&esp;扎心,网络流行语,用鲜明而具体的描述来形容抽象的令人伤心到呕血的事情。】</p><p> &esp;&esp;儿子脑袋上出现红红的大字。</p><p> &esp;&esp;康熙觉得胸口更痛,但还想表示,我可没有被扎心。</p><p> &esp;&esp;被儿子看成是脆弱的人,这很有损他的皇帝威严,不过今天让他这个皇帝没面子的事已经有了很典型的一件了。</p><p> &esp;&esp;【做题要求,根据实际情景造句。完成奖励,可食用小苏打一包。】</p><p> &esp;&esp;胤祝的确在很早就之前就想过小苏打,不过现在的药铺子里有这玩意,没想到词条系统这儿给出了,正好他前两天还想喝苏打水,还是不要放弃了。</p><p> &esp;&esp;其实就算给一把布头,胤祝都不会放弃。</p><p> &esp;&esp;这些简直都是白给的东西,不要的是傻子。</p><p> &esp;&esp;【我说话不注意,让皇阿玛扎心了,不过对比皇阿玛,更扎心的应该是明明得票最多却还是被皇阿玛一票否决的八哥吧。】</p><p> &esp;&esp;康熙:你可太会说了。</p><p> &esp;&esp;“说到底,都是这些大臣坏了朕和你二哥的情分。这个太子,朕还不能立。”但朝野上下都是要求</p> ', ' ')('\n <p>立太子的声音,没有太子似乎就人心惶惶,康熙不得不想个办法啊。</p><p> &esp;&esp;胤祝还是同意老头这个说法的,不过从来都是这样,太子和皇帝之间很难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平衡,尤其是在老皇帝特别能活的时候,皇权接力棒的传递中总会染上鲜血。</p><p> &esp;&esp;康熙让胤祝出去看一看大臣们重新推举的情况。</p><p> &esp;&esp;梁九功这时才上前把李光地的应答回复了。</p><p> &esp;&esp;康熙说道:“本以为他是个敢于担当的人,还是老了啊。朕也老了---”</p><p> &esp;&esp;刚才那一瞬间,竟然有些害怕。</p><p> &esp;&esp;胤祝出去溜了一圈,回来说道:“皇阿玛,大家都不敢写了。”</p><p> &esp;&esp;坐在后排那些人现在都还在发抖呢。</p><p> &esp;&esp;康熙又是一阵沉默。</p><p> &esp;&esp;胤祝都着急,您想要复立太子或者不立太子就直说吧,这样隐晦的表示,面圣机会少的那部分大臣根本猜不着您的心思。</p><p> &esp;&esp;再加上的确也有阿灵阿那样的投机派,而投机派的实力又很强,这样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p><p> &esp;&esp;康熙心累地摆摆手道:“让他们都回去吧,如果有什么意见,私底下给朕上折子。”</p><p> &esp;&esp;胤祝又出去传达了皇上的意思,众臣赶紧跟十五爷表示:“没有,我们都不敢有什么意见。”</p><p> &esp;&esp;谁再上奏说什么立储稳定民心的话,谁就是傻缺。</p><p> &esp;&esp;一时之间,汉大臣们纷纷簇拥着李光地走了出去。</p><p> &esp;&esp;留下来的都是满大臣。</p><p> &esp;&esp;胤祝看出来了,满大臣们完全是把立储君当做他们家门内的事情在干的,一个个都很有当家做主的范儿啊。</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