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周瀚的项目之后,陆晨又接着看着下面的几个项目,<br />
下面几个项目分别是人工重力计划,电磁偏转立场计划,极寒高分子材料,内星系大型量子通讯技术,还有一个量子雷达计划,<br />
这些计划中,极寒高分子材料计划有曹兴和方媛两人在实验室里面参加,<br />
而其他几个项目都是龙科院自己的实验室,<br />
至于给陆晨这份报告,是为了让陆晨知道各个实验室目前的研究项目,<br />
因为前往陆晨的基地进行研究是和陆晨做了协议的,<br />
陆晨在当中也负责提供一些资源以及技术支持,比如第三代离子发动机和量子芯片,<br />
在方青等人完成对第二代离子发动机的研究之后,成功使性能达到了第三代离子发动机80%的性能,所以已经将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技术交给了三人,让他们进行研究,<br />
而原始的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推力在一千吨,最大速度每秒60公里,<br />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在利用新型材料和改进结构之后,离子发动机的推力已经达到了两千吨,最大速度提升到了80km/s,<br />
可以说推力性能直接提升了差不多一倍,<br />
而陆晨和他们说要让他们自行研究出来第四代离子发动机,<br />
性能要达到以下要求:<br />
推力不少于一万吨,<br />
最大速度要达到300km/s<br />
体积上面,<br />
长度不能超过50米<br />
宽度不能超过20米,<br />
高度不能超过10米<br />
最大重量不能超过50吨<br />
对于这个要求,重量和体积还好说,但是推力和速度的要求可就难坏了三个人,<br />
好在陆晨也和官方达成了共识,在交易給官方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技术之后,研究离子发动机的人员需要在陆晨的实验室里面,带着方青三人一起研究第四代技术,<br />
所以这次的报告上面就没有第四代技术的提报,因为这项研究已经在几天前正式开始了,<br />
还有量子芯片,陆晨利用这项技术换回来了大型量子通讯技术的共享,以及这次的内星系量子通讯技术,量子雷达技术,<br />
至于其他的两个人工重力场实验和电磁偏转力场,官方也和陆晨达成了协议,由陆晨提供部分实验材料和场地,研究成功进行技术共享,<br />
所以看了一下这些项目之后,陆晨全部批准,让零将自己可以准备的实验所需材料准备好,提供给这几个实验室,<br />
在吩咐完之后,陆晨调出了人工重力场和电磁偏转力场的理论资料开始研究起来,<br />
其中电磁力场利用的是电磁转移原理,通过特制的电磁设备,在物体表面产生强大电磁场,可以将一切进入磁场范围的金属物体进行方向偏离,然后飞出磁场,<br />
原理看似很简单,但是想要完成设想则需要巨大的能量供给线圈产生巨大的磁场,<br />
而如此巨大的磁场又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即使是经过强化的人体也会赶到不适,所以如何在不影响内部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将电磁力场成功的运转起来,就是目前研究的重点,<br />
而人工重力场实验才用的方法是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br />
因为人类生活在蓝星,一直处于1g的重力下,<br />
而长时间的失重状态会导致骨质疏松变脆,肌肉萎缩变软,甚至由于没有重力帮助身体判定上下左右,人类会失去空间感和方向感。<br />
这里指的是失重状态是我们所说的完全失重,<br />
而空间站里面的宇航员所处的失重严格来说是处于一种微重力状态,和完全失重是两个概念,<br />
同样的,由于月球重力只有蓝星的六分之一,所以这里的人长期处于一种弱重力状态,<br />
而注射过强化剂的人员短时间还没有问题,一但时间长了以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现象,<br />
所以如果想要在月球长期驻扎,就需要解决重力问题,滚筒式的旋转重力场也是比较靠谱的一种重力产生方式,<br />
在大致了解了原理之后,陆晨也准备参与到这项研究里面,<br />
重力问题还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因为以后到达其他星球也需要考虑重力的问题,<br />
看完了所有资料之后,路程也有了直观的了解,当即和周院长沟通了起来,<br />
“周院长,我是陆晨,有个事情需要和您申请一下,”<br />
“陆小子有什么事还要我来批准啊?”<br />
“是这样的,我看了一下人工重力实验项目,也想参与进去进行研究,不知道可不可以,”<br />
“这是好事啊,不过你的四代引擎和可控核聚变不管了?”<br />
“这些我都把一些研究资料交给了实验室,够他们研究一段时间了,正好趁着这段时间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工重力研究出来,”<br />
“那行,既然你有自己的计划,那你就加入这个项目研究吧,”<br />
“那就谢谢周院长了,对了,还想向您借两个人,”<br />
“你要借谁?”<br />
“周鹏和周雪,”<br />
“你要他俩干嘛?你还准备研究生物学吗?忙得过来吗?”<br />
“不是的,不知道周院长有没有看过环大西洋这部科幻片!周瀚准备制造类似的机甲,首先对标的就是拳击手号!”<br />
“周瀚不会想造这个吧?以现在的技术有可能实现吗?”<br />
“其实说起来,其他技术都没什么问题,就是里面的神经元链接没有研究过,这次向您借周鹏周雪也是为了研究这个,<br />
况且现在也只是制造一种工业机甲,不需要多么快的反应速度,只要能够正常走路就行,以机甲的高度,一步都顶得上别人走几十步了,”<br />
“那行,我和周鹏他们说一下,要是愿意过来的话,你就去接他们吧!”<br />
“好,谢谢周院长,我等你消息!”<br />
“嗯,那就先这样,我去联系他们,你先忙吧,有进展了通知你,”<br />
“好的,周院长再见!”<br />
挂断电话之后,陆晨来到了人工重力实验室,<br />
而研究人工重力的专家夏洋也接到了地面龙科院的通知,知道了陆晨要加入研究的事情,<br />
此时他也非常高兴,旋转人工重力说白了还是关于电磁力的应用,而研究出离子发动机和电磁枪的陆晨,无疑是这方面的专家,如果两人合作,相信这项技术很快就会产生突破,<br />
在实验室门口,夏洋接待了陆晨,在进入实验室之后,在场的研究人员也知道了陆晨参加实验的消息,众人非常高兴,<br />
而陆晨也不和他们客套,直接进入研究状态,<br />
在快速的看完当前的实验数据之后,陆晨将磁线圈里面的一些节点进行了修改,等到修改完成之后,夏洋也重新看向了磁线圈,<br />
然后看到陆晨在全息平台开始进行实验,发现经过测试,数据要比原本提高了10%,<br />
夏洋非常高兴:“陆总,果然不愧是电磁方面的专家,随便改动几个地方久可以产生这么好的效果,”<br />
“哪里哪里,只是旁观者清罢了,而且没有你之前的数据支撑,我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br />
接下来还需要我们通力合作,一起完成这个项目,”<br />
“好,陆总,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这个方案,”<br />
“好!”<br />
……<br />
就在陆晨和夏洋探讨着下一个方案的时候,离子发动机项目组里面,方青和韩龙正在探讨第三代离子发动机的改进方案,<br />
原本两人已经把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提高到了2000吨的推力,<br />
不过当陆晨提出四代离子发动机的基本数据之后,两人就开始了闭关研究状态,<br />
而石伦和程浩则是研究完二代离子发动机之后,突然对离子炮非常感兴趣,在经过陆晨的同意之后,重开了一个实验室,转而研究起了这种大杀器,<br />
此时两人正在月球的一处山谷里面,整个三谷直径在三百米的距离,在山谷的一边,一个直径三米的圆柱形设备被架设在地面上,这个就是离子大炮的发射主体,在这个圆柱体上面,一条条手臂粗的电缆连接着后方的高压储电设备,<br />
而在山谷的另一边,一个巨大的标靶,除了一处大型的金属块之外,还有一栋两层高的混凝土建筑,在建筑中间,摆放了几具新鲜的牛羊尸体,<br />
此刻,两人正在调试设备,准备进行第一次离子炮实验,<br />
准备完成之后,两人来到了控制台,首先启动了电磁屏蔽装置,然后启动按钮,<br />
只见前方的炮口开始汇聚青色的光芒,在经过两分钟的蓄能之后,一道圆柱形的光柱射向了对面的目标,<br />
已经带上墨镜的两人看着眼前壮观的景象,非常沉醉,<br />
攻击结束之后,两人开始查看离子炮的状态,发现高压储电设备已经使用了10%的电量,要知道这一套储电设备可是能够存储一百万度电的,刚刚那一发直接就没了十万度电,<br />
检查了一下炮口,发现内部的防护涂层完好无损之后,松了一口气,看来离子发动机喷射口地涂层还是很给力的,没有损坏炮管,<br />
这时候两人才前往标靶处查看毁伤效果,<br />
靠近标靶后,首先发现的就是已经变成红色铁板的金属块,由于离子炮的打击,原本方方正正的金属快已经被融化,然后又被月表极低的温度凝固,而前面的建筑墙壁内的钢筋也全部被融化掉,内部的牛羊尸体已经成了焦炭,<br />
对于这次离子炮的威力,两人还是非常满意的,<br />
实验结束之后,两人上传了实验数据到零那里,并申请对此地修建大型实验场地,用来继续实验离子炮,<br />
而蓝星上面的几个大国此时也都动作了起来,
下面几个项目分别是人工重力计划,电磁偏转立场计划,极寒高分子材料,内星系大型量子通讯技术,还有一个量子雷达计划,<br />
这些计划中,极寒高分子材料计划有曹兴和方媛两人在实验室里面参加,<br />
而其他几个项目都是龙科院自己的实验室,<br />
至于给陆晨这份报告,是为了让陆晨知道各个实验室目前的研究项目,<br />
因为前往陆晨的基地进行研究是和陆晨做了协议的,<br />
陆晨在当中也负责提供一些资源以及技术支持,比如第三代离子发动机和量子芯片,<br />
在方青等人完成对第二代离子发动机的研究之后,成功使性能达到了第三代离子发动机80%的性能,所以已经将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技术交给了三人,让他们进行研究,<br />
而原始的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推力在一千吨,最大速度每秒60公里,<br />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在利用新型材料和改进结构之后,离子发动机的推力已经达到了两千吨,最大速度提升到了80km/s,<br />
可以说推力性能直接提升了差不多一倍,<br />
而陆晨和他们说要让他们自行研究出来第四代离子发动机,<br />
性能要达到以下要求:<br />
推力不少于一万吨,<br />
最大速度要达到300km/s<br />
体积上面,<br />
长度不能超过50米<br />
宽度不能超过20米,<br />
高度不能超过10米<br />
最大重量不能超过50吨<br />
对于这个要求,重量和体积还好说,但是推力和速度的要求可就难坏了三个人,<br />
好在陆晨也和官方达成了共识,在交易給官方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技术之后,研究离子发动机的人员需要在陆晨的实验室里面,带着方青三人一起研究第四代技术,<br />
所以这次的报告上面就没有第四代技术的提报,因为这项研究已经在几天前正式开始了,<br />
还有量子芯片,陆晨利用这项技术换回来了大型量子通讯技术的共享,以及这次的内星系量子通讯技术,量子雷达技术,<br />
至于其他的两个人工重力场实验和电磁偏转力场,官方也和陆晨达成了协议,由陆晨提供部分实验材料和场地,研究成功进行技术共享,<br />
所以看了一下这些项目之后,陆晨全部批准,让零将自己可以准备的实验所需材料准备好,提供给这几个实验室,<br />
在吩咐完之后,陆晨调出了人工重力场和电磁偏转力场的理论资料开始研究起来,<br />
其中电磁力场利用的是电磁转移原理,通过特制的电磁设备,在物体表面产生强大电磁场,可以将一切进入磁场范围的金属物体进行方向偏离,然后飞出磁场,<br />
原理看似很简单,但是想要完成设想则需要巨大的能量供给线圈产生巨大的磁场,<br />
而如此巨大的磁场又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即使是经过强化的人体也会赶到不适,所以如何在不影响内部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将电磁力场成功的运转起来,就是目前研究的重点,<br />
而人工重力场实验才用的方法是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br />
因为人类生活在蓝星,一直处于1g的重力下,<br />
而长时间的失重状态会导致骨质疏松变脆,肌肉萎缩变软,甚至由于没有重力帮助身体判定上下左右,人类会失去空间感和方向感。<br />
这里指的是失重状态是我们所说的完全失重,<br />
而空间站里面的宇航员所处的失重严格来说是处于一种微重力状态,和完全失重是两个概念,<br />
同样的,由于月球重力只有蓝星的六分之一,所以这里的人长期处于一种弱重力状态,<br />
而注射过强化剂的人员短时间还没有问题,一但时间长了以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现象,<br />
所以如果想要在月球长期驻扎,就需要解决重力问题,滚筒式的旋转重力场也是比较靠谱的一种重力产生方式,<br />
在大致了解了原理之后,陆晨也准备参与到这项研究里面,<br />
重力问题还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因为以后到达其他星球也需要考虑重力的问题,<br />
看完了所有资料之后,路程也有了直观的了解,当即和周院长沟通了起来,<br />
“周院长,我是陆晨,有个事情需要和您申请一下,”<br />
“陆小子有什么事还要我来批准啊?”<br />
“是这样的,我看了一下人工重力实验项目,也想参与进去进行研究,不知道可不可以,”<br />
“这是好事啊,不过你的四代引擎和可控核聚变不管了?”<br />
“这些我都把一些研究资料交给了实验室,够他们研究一段时间了,正好趁着这段时间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工重力研究出来,”<br />
“那行,既然你有自己的计划,那你就加入这个项目研究吧,”<br />
“那就谢谢周院长了,对了,还想向您借两个人,”<br />
“你要借谁?”<br />
“周鹏和周雪,”<br />
“你要他俩干嘛?你还准备研究生物学吗?忙得过来吗?”<br />
“不是的,不知道周院长有没有看过环大西洋这部科幻片!周瀚准备制造类似的机甲,首先对标的就是拳击手号!”<br />
“周瀚不会想造这个吧?以现在的技术有可能实现吗?”<br />
“其实说起来,其他技术都没什么问题,就是里面的神经元链接没有研究过,这次向您借周鹏周雪也是为了研究这个,<br />
况且现在也只是制造一种工业机甲,不需要多么快的反应速度,只要能够正常走路就行,以机甲的高度,一步都顶得上别人走几十步了,”<br />
“那行,我和周鹏他们说一下,要是愿意过来的话,你就去接他们吧!”<br />
“好,谢谢周院长,我等你消息!”<br />
“嗯,那就先这样,我去联系他们,你先忙吧,有进展了通知你,”<br />
“好的,周院长再见!”<br />
挂断电话之后,陆晨来到了人工重力实验室,<br />
而研究人工重力的专家夏洋也接到了地面龙科院的通知,知道了陆晨要加入研究的事情,<br />
此时他也非常高兴,旋转人工重力说白了还是关于电磁力的应用,而研究出离子发动机和电磁枪的陆晨,无疑是这方面的专家,如果两人合作,相信这项技术很快就会产生突破,<br />
在实验室门口,夏洋接待了陆晨,在进入实验室之后,在场的研究人员也知道了陆晨参加实验的消息,众人非常高兴,<br />
而陆晨也不和他们客套,直接进入研究状态,<br />
在快速的看完当前的实验数据之后,陆晨将磁线圈里面的一些节点进行了修改,等到修改完成之后,夏洋也重新看向了磁线圈,<br />
然后看到陆晨在全息平台开始进行实验,发现经过测试,数据要比原本提高了10%,<br />
夏洋非常高兴:“陆总,果然不愧是电磁方面的专家,随便改动几个地方久可以产生这么好的效果,”<br />
“哪里哪里,只是旁观者清罢了,而且没有你之前的数据支撑,我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br />
接下来还需要我们通力合作,一起完成这个项目,”<br />
“好,陆总,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这个方案,”<br />
“好!”<br />
……<br />
就在陆晨和夏洋探讨着下一个方案的时候,离子发动机项目组里面,方青和韩龙正在探讨第三代离子发动机的改进方案,<br />
原本两人已经把第三代离子发动机提高到了2000吨的推力,<br />
不过当陆晨提出四代离子发动机的基本数据之后,两人就开始了闭关研究状态,<br />
而石伦和程浩则是研究完二代离子发动机之后,突然对离子炮非常感兴趣,在经过陆晨的同意之后,重开了一个实验室,转而研究起了这种大杀器,<br />
此时两人正在月球的一处山谷里面,整个三谷直径在三百米的距离,在山谷的一边,一个直径三米的圆柱形设备被架设在地面上,这个就是离子大炮的发射主体,在这个圆柱体上面,一条条手臂粗的电缆连接着后方的高压储电设备,<br />
而在山谷的另一边,一个巨大的标靶,除了一处大型的金属块之外,还有一栋两层高的混凝土建筑,在建筑中间,摆放了几具新鲜的牛羊尸体,<br />
此刻,两人正在调试设备,准备进行第一次离子炮实验,<br />
准备完成之后,两人来到了控制台,首先启动了电磁屏蔽装置,然后启动按钮,<br />
只见前方的炮口开始汇聚青色的光芒,在经过两分钟的蓄能之后,一道圆柱形的光柱射向了对面的目标,<br />
已经带上墨镜的两人看着眼前壮观的景象,非常沉醉,<br />
攻击结束之后,两人开始查看离子炮的状态,发现高压储电设备已经使用了10%的电量,要知道这一套储电设备可是能够存储一百万度电的,刚刚那一发直接就没了十万度电,<br />
检查了一下炮口,发现内部的防护涂层完好无损之后,松了一口气,看来离子发动机喷射口地涂层还是很给力的,没有损坏炮管,<br />
这时候两人才前往标靶处查看毁伤效果,<br />
靠近标靶后,首先发现的就是已经变成红色铁板的金属块,由于离子炮的打击,原本方方正正的金属快已经被融化,然后又被月表极低的温度凝固,而前面的建筑墙壁内的钢筋也全部被融化掉,内部的牛羊尸体已经成了焦炭,<br />
对于这次离子炮的威力,两人还是非常满意的,<br />
实验结束之后,两人上传了实验数据到零那里,并申请对此地修建大型实验场地,用来继续实验离子炮,<br />
而蓝星上面的几个大国此时也都动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