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渔心里闪过一丝心虚,但让她道歉是万万不能的,跳起来道:“果然,你们这些上边儿的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阿浮你现在也是!”<br />
她一路狂奔出去。<br />
遇刺这件事,祈福是不必了,皇帝不出意外地又要震怒,下令彻查此事。<br />
姜浮跟这位名义上的父亲,根本没说几句话,关系可谓是疏远,自然不太到她面前说话。<br />
不过这件事,究竟是谁做得呢?<br />
目标究竟是她还是岳为轻?<br />
姜浮觉得,在这个节骨眼,岳为轻要比她重要得多。<br />
可事情到底没真的披露出来,幕后真凶到底是谁,也不好轻易下结论。<br />
云陵之战倒是很顺心如意,岳回风将军带领陈军,大败魏国。岳为轻的地位更加水涨船高起来,宫中有消息传来,今上有意破格封她为郡主。<br />
她的婚事更加炙手可热,岳将军不在玉京,现在的岳夫人是继室,知道岳将军看中这个女儿,也不敢随意许下承诺。<br />
姜浮其实,挺希望她能遇见自己的良人,或者是像应逐星一样,把目光放在事业上。<br />
岳为轻将门出身,又武艺高超,若是能当个女将军,不也是个好事吗?阿兄实在是块木头,追在他身后,恐怕也不能得到圆满的结局,倒不如活出她自己的一番天地。<br />
可惜每次看到岳为轻的目光,姜浮就有所感觉,她这个人,真的是一心扑在阿兄身上了。<br />
魏国节节败退,封岳为轻为郡主的圣旨还没正式下来,就夭折在翰林院中。<br />
云陵之战又有了新的转机。<br />
岳将军用兵如神,战无不胜,魏节节败退,便要乘胜追击,不光守住了云陵,一连拿下魏三座城池,对魏军穷追不舍。<br />
可由魏国太子,带领的另一支魏军,居然一直潜伏在阳州城外,放言岳回风立刻退兵,要不然,阳州一草一木,皆要焚烧殆尽。<br />
陈军精锐,皆调到了岳回风麾下,留在阳陵的,对外宣称两千人,其实不过几百老弱病残而已。<br />
统领之人,正是霍尧,他和应遥关系亲近,岳回风和应遥虽然不怎么熟识,但同为武将,今上还有意提拔应遥来制衡岳家,岳回风心里自然是不满已久。<br />
太子妃的位子,本来是他为爱女看中的,他和皇帝从小一起长大,他的女儿才应该嫁太子。没想到,居然让不声不响的姜家抢了先。是以,姜氏子弟,他也一概不用。<br />
知道魏太子发出此召令,岳回风心中十分不屑。<br />
阳州虽无精兵强将,但倚仗天险,撑个数日也不算什么难事。兵之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讲究的就是一个一鼓作气。<br />
别说是一个阳州,如今已经打下了魏三个城池,士气大涨,他本意直捣魏国都而去,就算不能一战亡了魏国,让魏元气大伤也是十分不错的。<br />
小小一个阳州算什么?不过区区一个中州,又不富庶,并非什么重要的地方。<br />
是以,即使今上连发十六条帝令,岳回风也并未改变自己的想法,回头去看一看阳州。<br />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没人比他还知道如何打仗,他就是天生的将星。<br />
他也并不如何担心怪罪,他和皇帝的交情,那可是从出生就认识,再说了,等他立下了大功,阳州的损失,不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吗?<br />
捷报不断传回玉京,皇帝的脸色却越来越吓人。<br />
第145章 阿耶<br />
姜浮已经感知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这朝堂中,要改天换地了。<br />
她有预感,岳家, 最起码是岳回风的死期不远了。<br />
阳州城灭的消息很快传了回来, 魏军说到做到, 真的屠了城池, 连个投降的机会都不给。<br />
无论是陈的军队,还是无辜百姓, 俱做了刀下亡魂。<br />
三叔父姜英在亲卫的护送下逃到了隔壁州,只为上血书请求皇帝给岳回风定罪。<br />
书罢,无颜苟且偷生, 自刎于奏水侧谢罪。<br />
皇帝一声令下, 岳夫人和岳为轻都住进了东宫,名为照料,实则软禁。<br />
岳夫人还不知道外面的消息,以为是因为上次遇刺之事, 皇帝特意接入宫中保护。<br />
岳为轻心里清楚得很, 但看着继母的笑颜, 居然什么也说不出。就算要岳夫人知道,又有办法呢?她不过一个无知妇人罢了。<br />
阳州几万人性命, 那该是怎样一笔巨债,要不是阿耶好大喜功, 又怎会如此呢……<br />
等岳回风回过神来, 不再带兵深入魏国, 往回赶的时候, 魏军已经要阳城百姓屠戮殆尽了。<br />
虽然在东宫,姜浮这几日也顾不上她。<br />
阳州一战, 全军覆没,三叔父死了,二堂兄死了,霍尧也死了。<br />
姜家还有爷娘操持,她还能松快些。可霍尧在京中并无父母兄弟,只有一个妻子。夏令窈得知了丈夫死讯,连蹒跚学步的女儿都没顾得上,直接昏死了过去。她身体一向就不好。<br />
应遥不在玉京,应逐星和阿兄也都随了谢闻前去扶月,能为霍尧操持丧礼的,也只有姜浮了。<br />
她看着披麻戴孝的夏令窈,对着衣冠冢哭得凄惨,不由想起了远在云陵的姜溶。<br />
姜溶之前来信的时候,还说等孩子剩下来后,要带着一起去见三叔父,没想到,只是不到两个月,一切就天翻地覆了。
她一路狂奔出去。<br />
遇刺这件事,祈福是不必了,皇帝不出意外地又要震怒,下令彻查此事。<br />
姜浮跟这位名义上的父亲,根本没说几句话,关系可谓是疏远,自然不太到她面前说话。<br />
不过这件事,究竟是谁做得呢?<br />
目标究竟是她还是岳为轻?<br />
姜浮觉得,在这个节骨眼,岳为轻要比她重要得多。<br />
可事情到底没真的披露出来,幕后真凶到底是谁,也不好轻易下结论。<br />
云陵之战倒是很顺心如意,岳回风将军带领陈军,大败魏国。岳为轻的地位更加水涨船高起来,宫中有消息传来,今上有意破格封她为郡主。<br />
她的婚事更加炙手可热,岳将军不在玉京,现在的岳夫人是继室,知道岳将军看中这个女儿,也不敢随意许下承诺。<br />
姜浮其实,挺希望她能遇见自己的良人,或者是像应逐星一样,把目光放在事业上。<br />
岳为轻将门出身,又武艺高超,若是能当个女将军,不也是个好事吗?阿兄实在是块木头,追在他身后,恐怕也不能得到圆满的结局,倒不如活出她自己的一番天地。<br />
可惜每次看到岳为轻的目光,姜浮就有所感觉,她这个人,真的是一心扑在阿兄身上了。<br />
魏国节节败退,封岳为轻为郡主的圣旨还没正式下来,就夭折在翰林院中。<br />
云陵之战又有了新的转机。<br />
岳将军用兵如神,战无不胜,魏节节败退,便要乘胜追击,不光守住了云陵,一连拿下魏三座城池,对魏军穷追不舍。<br />
可由魏国太子,带领的另一支魏军,居然一直潜伏在阳州城外,放言岳回风立刻退兵,要不然,阳州一草一木,皆要焚烧殆尽。<br />
陈军精锐,皆调到了岳回风麾下,留在阳陵的,对外宣称两千人,其实不过几百老弱病残而已。<br />
统领之人,正是霍尧,他和应遥关系亲近,岳回风和应遥虽然不怎么熟识,但同为武将,今上还有意提拔应遥来制衡岳家,岳回风心里自然是不满已久。<br />
太子妃的位子,本来是他为爱女看中的,他和皇帝从小一起长大,他的女儿才应该嫁太子。没想到,居然让不声不响的姜家抢了先。是以,姜氏子弟,他也一概不用。<br />
知道魏太子发出此召令,岳回风心中十分不屑。<br />
阳州虽无精兵强将,但倚仗天险,撑个数日也不算什么难事。兵之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讲究的就是一个一鼓作气。<br />
别说是一个阳州,如今已经打下了魏三个城池,士气大涨,他本意直捣魏国都而去,就算不能一战亡了魏国,让魏元气大伤也是十分不错的。<br />
小小一个阳州算什么?不过区区一个中州,又不富庶,并非什么重要的地方。<br />
是以,即使今上连发十六条帝令,岳回风也并未改变自己的想法,回头去看一看阳州。<br />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没人比他还知道如何打仗,他就是天生的将星。<br />
他也并不如何担心怪罪,他和皇帝的交情,那可是从出生就认识,再说了,等他立下了大功,阳州的损失,不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吗?<br />
捷报不断传回玉京,皇帝的脸色却越来越吓人。<br />
第145章 阿耶<br />
姜浮已经感知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这朝堂中,要改天换地了。<br />
她有预感,岳家, 最起码是岳回风的死期不远了。<br />
阳州城灭的消息很快传了回来, 魏军说到做到, 真的屠了城池, 连个投降的机会都不给。<br />
无论是陈的军队,还是无辜百姓, 俱做了刀下亡魂。<br />
三叔父姜英在亲卫的护送下逃到了隔壁州,只为上血书请求皇帝给岳回风定罪。<br />
书罢,无颜苟且偷生, 自刎于奏水侧谢罪。<br />
皇帝一声令下, 岳夫人和岳为轻都住进了东宫,名为照料,实则软禁。<br />
岳夫人还不知道外面的消息,以为是因为上次遇刺之事, 皇帝特意接入宫中保护。<br />
岳为轻心里清楚得很, 但看着继母的笑颜, 居然什么也说不出。就算要岳夫人知道,又有办法呢?她不过一个无知妇人罢了。<br />
阳州几万人性命, 那该是怎样一笔巨债,要不是阿耶好大喜功, 又怎会如此呢……<br />
等岳回风回过神来, 不再带兵深入魏国, 往回赶的时候, 魏军已经要阳城百姓屠戮殆尽了。<br />
虽然在东宫,姜浮这几日也顾不上她。<br />
阳州一战, 全军覆没,三叔父死了,二堂兄死了,霍尧也死了。<br />
姜家还有爷娘操持,她还能松快些。可霍尧在京中并无父母兄弟,只有一个妻子。夏令窈得知了丈夫死讯,连蹒跚学步的女儿都没顾得上,直接昏死了过去。她身体一向就不好。<br />
应遥不在玉京,应逐星和阿兄也都随了谢闻前去扶月,能为霍尧操持丧礼的,也只有姜浮了。<br />
她看着披麻戴孝的夏令窈,对着衣冠冢哭得凄惨,不由想起了远在云陵的姜溶。<br />
姜溶之前来信的时候,还说等孩子剩下来后,要带着一起去见三叔父,没想到,只是不到两个月,一切就天翻地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