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谋士纷纭论战策
('\n\t程昱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主公,属下以为,文若此言虽有道理,但时机稍纵即逝!如今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若长久按兵不动,恐军心涣散,难以挽回。刘备集团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诸葛志虽足智多谋,但根基尚浅,关羽、张飞等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我军应当趁其立足未稳,迅速南下攻打宛城,夺回失地,振奋士气!如此一来,不仅能打击刘备集团的嚣张气焰,更能稳定我军军心,为将来一统天下奠定基础!”<br /><br />程昱话音刚落,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br /><br />一些谋士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认为程昱所言极是,如今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最佳时机,若是错过,恐生变故。<br /><br />“仲德之言甚合我意!”一位谋士激动地站起身,慷慨激昂地说道,“我军将士皆是百战精兵,岂能容忍蜀汉小儿猖狂!主公,请下令出兵,我等愿为先锋,踏平宛城!”<br /><br />另一位谋士也附和道:“是啊,主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何惧蜀汉?”<br /><br />然而,也有一些谋士支持荀彧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应该以稳为主,不宜轻举妄动。<br /><br />一位谋士站出来反驳道:“程昱将军此言差矣!我军虽强,但连番征战,将士疲惫,粮草消耗巨大。此时若贸然南下,恐力有不逮。况且,诸葛志诡计多端,宛城易守难攻,我军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br /><br />另一位谋士也劝谏道:“主公,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对蜀汉的情况了解不足,贸然出兵,风险极大。不如先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br /><br />一时间,书房内争论声此起彼伏,如同炸开了锅一般。<br /><br />支持南下攻打的谋士慷慨激昂,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支持休养生息的谋士则忧心忡忡,担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br /><br />程昱环视众人,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胸有成竹,对自己的判断充满自信。<br /><br />他再次拱手道:“主公,属下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战必胜!”<br /><br />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锵”的一声,剑锋直指地图上的宛城,剑身在烛光下反射着寒光,如同他此刻坚定的眼神。<br /><br />“不出三日,宛城必将插上我大魏的旗帜!”<br /><br />曹操端坐于书案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下,一下,一下,沉稳而有节奏,仿佛一下一下敲击在众谋士的心上。<br /><br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将每个人的神情都尽收眼底。<br /><br />程昱的激昂慷慨,荀彧的沉稳内敛,以及其他谋士的各怀心思,都逃不过他洞察人心的双眼。<br /><br />书房内弥漫着浓重的檀香味,混合着淡淡的墨香,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br /><br />曹操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这紧张的气氛一同呼出体外。<br /><br />他起身,走到悬挂于墙上的巨幅地图前,目光落在代表宛城的那一点殷红之上。<br /><br />宛城,这座曾经属于他的城池,如今却插上了刘备的旗帜,这让他心中如同被针扎一般刺痛。<br /><br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然则,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br /><br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蜿蜒的河流,险峻的山峰,以及密密麻麻的城池。<br /><br />“我军连年征战,将士疲惫,粮草损耗巨大,此时若贸然南下,胜算几何?”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问,也带着一丝警醒。<br /><br />“文若所言,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方为长久之计。”曹操最终做出了决定,他的语气坚定而果断,不容任何人质疑。<br /><br />“传令下去,各部兵马整顿军备,厉兵秣马,待时机成熟,再图霸业!”<br /><br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众谋士,沉声道:“诸位,我大魏的霸业,绝不会止步于此!卧薪尝胆,方能成就大业!”说罢,曹操拂袖而去,只留下一个坚毅的背影,以及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在书房内回荡:“来人,摆驾田间……”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