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太子妃不会这样。<br />
当然,除了太子妃,她也没什么可以说话的人了。<br />
丹阳算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景涟不在宫外,丹阳不在宫里,两个人见面的机会终究有限。<br />
想到这里,景涟又觉得有些好笑。<br />
父皇不准她出宫回府,却没考虑过她没有母亲,也没有兄弟姐妹,在宫中什么都做不了。就像他放任自己亲近太子妃,却又在削弱东宫时顺势用了乱党这个理由。<br />
与东宫有关的乱党刺杀了永乐公主,这让她怎么和太子妃相处?<br />
倘若景涟与太子妃的关系不够亲密,即使事后查明真相,已经生出的裂隙也已经很难修补了。<br />
正如丽妃。<br />
小宫女红菱的死,是那么简单。甚至不必宫正司第一时间来向景涟汇报,景涟令兰蕊出去走动半日,再回来掩上宫门从严筛查,已经得出了结论。<br />
红菱是丽妃当年塞进含章宫的一枚闲棋。<br />
她或许从始至终都没有指望真的动用这枚棋子,只是在深宫中浸淫了太多年,本能地随时随地都要布下一记后手。但这枚她并不重视的闲棋,忽然在崇德二十一年的秋叶里撞死在含章宫的殿阶上,将她情理之中却又不宜公之与众的心思暴露在天光之下。<br />
凝香不是丽妃的人。<br />
这是景涟得出的结论,也是她更加怀疑何昭媛的依据。<br />
但无论红菱撞阶的背后推手是谁,都注定景涟与丽妃再也无法全无芥蒂如曾经一般亲近了。<br />
一条人命轻飘飘消逝在秋夜里,唯一的作用只是将景涟极其短暂地卷入风波,从而实现了宫权的完美转移。<br />
然而无论是谁,丽妃依旧是这次宫权转移中的最大得利者。何昭媛与她共掌宫务,昭媛却在妃位之下。<br />
从这一刻起,景涟就不可能再与丽妃交付任何信任了。<br />
她不敢再信丽妃分毫,也同样不敢再信另一个人。<br />
即使这样的想法是忤逆,是不孝,但人心本就不是能够轻易束缚的。<br />
——父皇不可能不知晓。<br />
在权势与利益的交接转移中,她的感受、她的委屈轻如鸿毛。<br />
就连她的未来、她的命运,甚至于她的生死,或许也是一样。<br />
景涟垂着头。<br />
裙角金丝织出的云纹映在眼底,渐渐变得模糊。<br />
父皇待她很好,只是从没有考虑过他不在的时候,景涟该如何自处。<br />
景涟说:“我有点想母妃了。”<br />
裴含绎若有所思:“你想去皇陵祭拜元章贵妃?”<br />
景涟点点头:“我准备过几天就向父皇请旨,年前不回来了。”<br />
去皇陵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在那里她可以放开手脚,查些在宫中不能查的事。况且,皇陵很清静,年节下不必应付接二连三的访客,正是一件大大的好事。<br />
裴含绎道:“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圣上未必会允准。”<br />
他的语气极为自然,仿佛景涟要赶在年前离京去皇陵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br />
景涟的心情就随着裴含绎的话语,忽然平静下来。<br />
“所以我病上一段时间,父皇大概会心软吧。”<br />
从前,景涟一直认为让父皇对她心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现在她话说出口,自己却也不敢确定了。<br />
裴含绎心下无声一叹。<br />
他温声道:“一定要年前去吗,年后再去行不行?”<br />
景涟抬头看他。<br />
裴含绎道:“年前惯例冬狩,定在恒春山,过去两年我分身乏术,要留在惟勤殿主持事务,今年东宫杂事稍微少了些,又没有宫务牵累,好不容易能去一次——我还没去过那里,本来想着和你结伴。”<br />
景涟犹豫了。<br />
裴含绎又道:“年节下你离宫守陵,且不提圣上会不会同意,落在旁人眼里,又要生出些流言来。虽然不痛不痒,终究令人心烦,不如等年后再去。”<br />
景涟说:“我……”<br />
裴含绎继续道:“今年东宫献礼,我替和雅景桥准备了两只鹦鹉,令宫人日日教导那两只鹦鹉说话。现在它们不但会向圣上问安,还会背诗,现在正在学《道德经》,目标是在过年宫宴前教它们完全背会,和雅日日跑去亲自捧着书教它们背,你要不要一起?”<br />
景涟说:“我觉得……”<br />
裴含绎笑吟吟道:“对了,我宫里养了只孔雀,特别机灵,能打得过大鹅,现在会一边开屏一边追着人打。”<br />
景涟说:“我觉得你说得对。”<br />
她轻声道:“那我年后再走,父皇应该会同意。”<br />
裴含绎隔着榻间小几探身,握住了景涟的手。<br />
两只微冷的手贴在一处,景涟像是出神的人猛然惊觉,轻轻一颤。<br />
她笑起来:“时雍。”<br />
裴含绎道:“嗯?”<br />
景涟却没有继续说话。<br />
她握着裴含绎的手,没有放开,整个人慢慢俯身,伏在了小几上,将二人交握的手贴在颊边,久久无声。<br />
随着她倾身的动作,裴含绎只能看见她毛茸茸的发顶,和她裹紧的雪白毯子。
当然,除了太子妃,她也没什么可以说话的人了。<br />
丹阳算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景涟不在宫外,丹阳不在宫里,两个人见面的机会终究有限。<br />
想到这里,景涟又觉得有些好笑。<br />
父皇不准她出宫回府,却没考虑过她没有母亲,也没有兄弟姐妹,在宫中什么都做不了。就像他放任自己亲近太子妃,却又在削弱东宫时顺势用了乱党这个理由。<br />
与东宫有关的乱党刺杀了永乐公主,这让她怎么和太子妃相处?<br />
倘若景涟与太子妃的关系不够亲密,即使事后查明真相,已经生出的裂隙也已经很难修补了。<br />
正如丽妃。<br />
小宫女红菱的死,是那么简单。甚至不必宫正司第一时间来向景涟汇报,景涟令兰蕊出去走动半日,再回来掩上宫门从严筛查,已经得出了结论。<br />
红菱是丽妃当年塞进含章宫的一枚闲棋。<br />
她或许从始至终都没有指望真的动用这枚棋子,只是在深宫中浸淫了太多年,本能地随时随地都要布下一记后手。但这枚她并不重视的闲棋,忽然在崇德二十一年的秋叶里撞死在含章宫的殿阶上,将她情理之中却又不宜公之与众的心思暴露在天光之下。<br />
凝香不是丽妃的人。<br />
这是景涟得出的结论,也是她更加怀疑何昭媛的依据。<br />
但无论红菱撞阶的背后推手是谁,都注定景涟与丽妃再也无法全无芥蒂如曾经一般亲近了。<br />
一条人命轻飘飘消逝在秋夜里,唯一的作用只是将景涟极其短暂地卷入风波,从而实现了宫权的完美转移。<br />
然而无论是谁,丽妃依旧是这次宫权转移中的最大得利者。何昭媛与她共掌宫务,昭媛却在妃位之下。<br />
从这一刻起,景涟就不可能再与丽妃交付任何信任了。<br />
她不敢再信丽妃分毫,也同样不敢再信另一个人。<br />
即使这样的想法是忤逆,是不孝,但人心本就不是能够轻易束缚的。<br />
——父皇不可能不知晓。<br />
在权势与利益的交接转移中,她的感受、她的委屈轻如鸿毛。<br />
就连她的未来、她的命运,甚至于她的生死,或许也是一样。<br />
景涟垂着头。<br />
裙角金丝织出的云纹映在眼底,渐渐变得模糊。<br />
父皇待她很好,只是从没有考虑过他不在的时候,景涟该如何自处。<br />
景涟说:“我有点想母妃了。”<br />
裴含绎若有所思:“你想去皇陵祭拜元章贵妃?”<br />
景涟点点头:“我准备过几天就向父皇请旨,年前不回来了。”<br />
去皇陵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在那里她可以放开手脚,查些在宫中不能查的事。况且,皇陵很清静,年节下不必应付接二连三的访客,正是一件大大的好事。<br />
裴含绎道:“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圣上未必会允准。”<br />
他的语气极为自然,仿佛景涟要赶在年前离京去皇陵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br />
景涟的心情就随着裴含绎的话语,忽然平静下来。<br />
“所以我病上一段时间,父皇大概会心软吧。”<br />
从前,景涟一直认为让父皇对她心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现在她话说出口,自己却也不敢确定了。<br />
裴含绎心下无声一叹。<br />
他温声道:“一定要年前去吗,年后再去行不行?”<br />
景涟抬头看他。<br />
裴含绎道:“年前惯例冬狩,定在恒春山,过去两年我分身乏术,要留在惟勤殿主持事务,今年东宫杂事稍微少了些,又没有宫务牵累,好不容易能去一次——我还没去过那里,本来想着和你结伴。”<br />
景涟犹豫了。<br />
裴含绎又道:“年节下你离宫守陵,且不提圣上会不会同意,落在旁人眼里,又要生出些流言来。虽然不痛不痒,终究令人心烦,不如等年后再去。”<br />
景涟说:“我……”<br />
裴含绎继续道:“今年东宫献礼,我替和雅景桥准备了两只鹦鹉,令宫人日日教导那两只鹦鹉说话。现在它们不但会向圣上问安,还会背诗,现在正在学《道德经》,目标是在过年宫宴前教它们完全背会,和雅日日跑去亲自捧着书教它们背,你要不要一起?”<br />
景涟说:“我觉得……”<br />
裴含绎笑吟吟道:“对了,我宫里养了只孔雀,特别机灵,能打得过大鹅,现在会一边开屏一边追着人打。”<br />
景涟说:“我觉得你说得对。”<br />
她轻声道:“那我年后再走,父皇应该会同意。”<br />
裴含绎隔着榻间小几探身,握住了景涟的手。<br />
两只微冷的手贴在一处,景涟像是出神的人猛然惊觉,轻轻一颤。<br />
她笑起来:“时雍。”<br />
裴含绎道:“嗯?”<br />
景涟却没有继续说话。<br />
她握着裴含绎的手,没有放开,整个人慢慢俯身,伏在了小几上,将二人交握的手贴在颊边,久久无声。<br />
随着她倾身的动作,裴含绎只能看见她毛茸茸的发顶,和她裹紧的雪白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