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那内侍端起碗,皇长孙脱口惊叫:“你干什么!”<br />
那内侍吓了一跳,手顿在空中。<br />
怀贞连忙向皇长孙告罪:“回皇孙的话,按照宫里旧例,太子及太子妃二位殿下一切入口之物,都需经试毒,并不是奴婢们有意冒犯。”<br />
皇长孙面色几乎立刻变了。<br />
这条规矩不是秘密,然而明德太子死的时候皇长孙还幼小不记事,裴含绎又不爱时时刻刻摆出排场,时常越过这些步骤,以至于皇长孙竟忘了还有试毒这一道关卡。<br />
试毒内侍举起碗来,正欲饮下,忽的见怀贞丢了个眼色。但他不比怀贞机灵,一时不能领会深意,动作停住,茫然看着怀贞,只差没有当场问出声来。<br />
怀贞心里骂了句蠢货。<br />
然而试毒内侍这一举动真是错有错着,就在他迟疑时,皇长孙忽的跳起来,抬手打翻了内侍手中小碗,手臂一挥,连带着食盒及其中的汤盏一同跌到地上,稀里哗啦摔得粉碎。<br />
顷刻间动静骤起,杯盘凌乱,满地狼藉。<br />
红漆食盒翻倒在地上,几块碎瓷夹杂其间,微黄清透的汤水汨汨流淌,将那块颇为珍稀的雪绒毯浸出一片难看的污渍。<br />
皇长孙站在翻倒的食盒旁,瘦弱稚嫩的身体不住颤抖,一张小脸上满是惊惶之色,然而望向上首时,眼底仍有难以掩饰的刻骨仇恨。<br />
裴含绎缓缓站起身来。<br />
那张秀美冷淡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唯有触及皇长孙饱含怨恨的目光时,眼梢压出锋利的弧度。<br />
“景檀。”裴含绎语气平平念出皇长孙的名字,“你这是什么意思?”<br />
皇长孙身体不住颤抖,稚气未脱的小脸上惊惶、心虚、无措、恐惧轮番上演,最终定格成恨意。<br />
他猛然蹲下身,竟捡起一块锋利的碎瓷,紧紧握在手中。<br />
殿中宫人惊呼声中,皇长孙举起碎瓷不住挥舞,目光警惕地四处张望,像只走投无路的年幼野兽,尖声大喊:“你这个恶毒的女人!你杀了我阿娘,你杀了我阿娘!”<br />
殿内人人刹那间变色。<br />
这指控何其不敬,何其诛心!<br />
裴含绎神情不变,不动声色摆手,止住了想要上前的怀贤,肃声道:“何出此言,赵良娣承蒙圣恩,居于别馆休养,你身为人子,怎能口口声声诅咒生母。”<br />
怀贞不欲刺激皇长孙,向后退去两步,同时抬头看向皇长孙身后。<br />
两个宫人被怀贞以目光示意,悄无声息自皇长孙后方上前,想要制住手持瓷片双目通红的皇长孙。<br />
然而皇长孙虽然体质柔弱,惊恐关头极度紧张之下,竟然异常警觉。还不待两个宫人扑上来,已经猛地转身。<br />
三人几乎是立刻打了个照面。<br />
惊惧之下,皇长孙越发激动,挥动着手中碎瓷尖叫:“狗奴才!滚开,滚开!”<br />
裴含绎面色骤然沉了下去。<br />
宫中贵人讲究居移体养移气,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优雅矜持,连垂泪或动怒都要姿态好看。<br />
裴含绎自幼虽不长于宫廷,但信国公夫妇教养他尽心竭力,宫廷礼数更精益求精。皇长孙口中说出的这几句恶言,是裴含绎宁死也不会出口的。<br />
他入东宫三年,为了掩饰身份,对待明德太子遗留下的三个皇孙,自问一应衣食教养并无疏漏,尤其待皇长孙,更是自开蒙起便为其延请名师,时时过问学业。<br />
不要说裴含绎与皇帝这一脉本就隔着似海血仇,即使只以嫡母教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也恪尽了一切职守。<br />
裴含绎看着失态的皇长孙,眉心终于蹙起:“本宫不知你受何人挑唆,竟在惟勤殿中胡言乱语,体统全无。你现在放下瓷片,本宫不与你计较。”<br />
他声音平缓,俨然是一幅宽容大度的模样。<br />
唯有怀贤、怀贞等近身侍奉裴含绎多年的旧人才知道,裴含绎现在已经很不耐烦了。<br />
他每一句话都温温和和,每一句话都无用至极。除了使得皇长孙更加紧张惊恐之外,没有任何作用。<br />
规劝年幼受惊的小孩子,本不该是这个劝法。<br />
果然,裴含绎的话丝毫没有任何作用,皇长孙反而更加紧张恐惧,只凭本能挥动着手中碎瓷:“你这个坏女人!你害死了我娘!我要杀了你给娘报仇!”<br />
或许是殿内宫人已经受过了一轮惊吓,此刻,宫人们已经没有任何异动了。<br />
裴含绎面色无喜无悲。<br />
只凭皇长孙敢对嫡母说出这句话,倘若裴含绎有心做文章,皇长孙不要说此生与大位无缘,身为先太子长子,将来连个末等郡王的位子都不可能捞到。<br />
他没有耐心再在皇长孙身上浪费时间,信手抄起手边案上一只杯盏,轻轻掂量两下。<br />
紧接着,裴含绎目光掠过殿内众多宫人,有些不满意。<br />
他撂下杯盏,一手不动声色从腰间摘了颗珍珠,袖底指尖微弹。<br />
珍珠无声破空而去。<br />
扑通!<br />
皇长孙膝头忽的一阵酸麻,身不由己重重跪倒。就在这刹那之间,惟勤殿训练有素的宫人疾步上前,夺走皇长孙手中瓷片,将皇长孙按在地上。<br />
此刻也顾不得什么尊卑上下了,怀贤带着人上前,先灌了皇长孙一碗安神汤,然后将他押进厢房中,七手八脚收拾起地面上跌碎的瓷碗、浸透汤汁的毯子。
那内侍吓了一跳,手顿在空中。<br />
怀贞连忙向皇长孙告罪:“回皇孙的话,按照宫里旧例,太子及太子妃二位殿下一切入口之物,都需经试毒,并不是奴婢们有意冒犯。”<br />
皇长孙面色几乎立刻变了。<br />
这条规矩不是秘密,然而明德太子死的时候皇长孙还幼小不记事,裴含绎又不爱时时刻刻摆出排场,时常越过这些步骤,以至于皇长孙竟忘了还有试毒这一道关卡。<br />
试毒内侍举起碗来,正欲饮下,忽的见怀贞丢了个眼色。但他不比怀贞机灵,一时不能领会深意,动作停住,茫然看着怀贞,只差没有当场问出声来。<br />
怀贞心里骂了句蠢货。<br />
然而试毒内侍这一举动真是错有错着,就在他迟疑时,皇长孙忽的跳起来,抬手打翻了内侍手中小碗,手臂一挥,连带着食盒及其中的汤盏一同跌到地上,稀里哗啦摔得粉碎。<br />
顷刻间动静骤起,杯盘凌乱,满地狼藉。<br />
红漆食盒翻倒在地上,几块碎瓷夹杂其间,微黄清透的汤水汨汨流淌,将那块颇为珍稀的雪绒毯浸出一片难看的污渍。<br />
皇长孙站在翻倒的食盒旁,瘦弱稚嫩的身体不住颤抖,一张小脸上满是惊惶之色,然而望向上首时,眼底仍有难以掩饰的刻骨仇恨。<br />
裴含绎缓缓站起身来。<br />
那张秀美冷淡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唯有触及皇长孙饱含怨恨的目光时,眼梢压出锋利的弧度。<br />
“景檀。”裴含绎语气平平念出皇长孙的名字,“你这是什么意思?”<br />
皇长孙身体不住颤抖,稚气未脱的小脸上惊惶、心虚、无措、恐惧轮番上演,最终定格成恨意。<br />
他猛然蹲下身,竟捡起一块锋利的碎瓷,紧紧握在手中。<br />
殿中宫人惊呼声中,皇长孙举起碎瓷不住挥舞,目光警惕地四处张望,像只走投无路的年幼野兽,尖声大喊:“你这个恶毒的女人!你杀了我阿娘,你杀了我阿娘!”<br />
殿内人人刹那间变色。<br />
这指控何其不敬,何其诛心!<br />
裴含绎神情不变,不动声色摆手,止住了想要上前的怀贤,肃声道:“何出此言,赵良娣承蒙圣恩,居于别馆休养,你身为人子,怎能口口声声诅咒生母。”<br />
怀贞不欲刺激皇长孙,向后退去两步,同时抬头看向皇长孙身后。<br />
两个宫人被怀贞以目光示意,悄无声息自皇长孙后方上前,想要制住手持瓷片双目通红的皇长孙。<br />
然而皇长孙虽然体质柔弱,惊恐关头极度紧张之下,竟然异常警觉。还不待两个宫人扑上来,已经猛地转身。<br />
三人几乎是立刻打了个照面。<br />
惊惧之下,皇长孙越发激动,挥动着手中碎瓷尖叫:“狗奴才!滚开,滚开!”<br />
裴含绎面色骤然沉了下去。<br />
宫中贵人讲究居移体养移气,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优雅矜持,连垂泪或动怒都要姿态好看。<br />
裴含绎自幼虽不长于宫廷,但信国公夫妇教养他尽心竭力,宫廷礼数更精益求精。皇长孙口中说出的这几句恶言,是裴含绎宁死也不会出口的。<br />
他入东宫三年,为了掩饰身份,对待明德太子遗留下的三个皇孙,自问一应衣食教养并无疏漏,尤其待皇长孙,更是自开蒙起便为其延请名师,时时过问学业。<br />
不要说裴含绎与皇帝这一脉本就隔着似海血仇,即使只以嫡母教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也恪尽了一切职守。<br />
裴含绎看着失态的皇长孙,眉心终于蹙起:“本宫不知你受何人挑唆,竟在惟勤殿中胡言乱语,体统全无。你现在放下瓷片,本宫不与你计较。”<br />
他声音平缓,俨然是一幅宽容大度的模样。<br />
唯有怀贤、怀贞等近身侍奉裴含绎多年的旧人才知道,裴含绎现在已经很不耐烦了。<br />
他每一句话都温温和和,每一句话都无用至极。除了使得皇长孙更加紧张惊恐之外,没有任何作用。<br />
规劝年幼受惊的小孩子,本不该是这个劝法。<br />
果然,裴含绎的话丝毫没有任何作用,皇长孙反而更加紧张恐惧,只凭本能挥动着手中碎瓷:“你这个坏女人!你害死了我娘!我要杀了你给娘报仇!”<br />
或许是殿内宫人已经受过了一轮惊吓,此刻,宫人们已经没有任何异动了。<br />
裴含绎面色无喜无悲。<br />
只凭皇长孙敢对嫡母说出这句话,倘若裴含绎有心做文章,皇长孙不要说此生与大位无缘,身为先太子长子,将来连个末等郡王的位子都不可能捞到。<br />
他没有耐心再在皇长孙身上浪费时间,信手抄起手边案上一只杯盏,轻轻掂量两下。<br />
紧接着,裴含绎目光掠过殿内众多宫人,有些不满意。<br />
他撂下杯盏,一手不动声色从腰间摘了颗珍珠,袖底指尖微弹。<br />
珍珠无声破空而去。<br />
扑通!<br />
皇长孙膝头忽的一阵酸麻,身不由己重重跪倒。就在这刹那之间,惟勤殿训练有素的宫人疾步上前,夺走皇长孙手中瓷片,将皇长孙按在地上。<br />
此刻也顾不得什么尊卑上下了,怀贤带着人上前,先灌了皇长孙一碗安神汤,然后将他押进厢房中,七手八脚收拾起地面上跌碎的瓷碗、浸透汤汁的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