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于是一边整理,一边在心中规划起来了之后的经营时间分配,原本安排在琴艺课室和尊经阁的时间,又被他挪了不少到书法上。<br />
至于上午被叶质安拽着,刚了解了个大概的棋,在范愚计划中的位置又一次被往后挪了挪。<br />
安排着之后的时间分配,范愚开始感叹起来时间的不够用。<br />
五个课室,再加上尊经阁两层,整整七个选项供他选择,可若是不在假期,每日里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只有那么点罢了。<br />
若是夜里休息时,意识也能够进到系统空间里边该多好。<br />
不过也只是幻想一下,若是成了真,怕不是下回和叶质安的见面,就要因为昏迷而失约了。<br />
反倒是,等加冠之后便从府学离开,回到族学教书这个想法更切合实际一些。<br />
到时便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拿来经营了。<br />
第62章<br />
一个下午过去, 即便有范愚的帮忙,师徒二人收拾整理的进度也没能过半。<br />
范愚和叶质安是一边整理书籍一边闲聊,又被从架子上、书册中翻找出来的几页纸明显拖慢了速度。<br />
至于宋临, 每从中药柜上抽出来一屉,都能对着他的宝贝药材发上会儿呆,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起来,速度自然快不到哪里去。<br />
看上去,等他们成功将悬济堂搬去平昌县, 这回授衣假估计也得到尾声了, 范愚猜测道。<br />
比起在府学时候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生活, 乍然闲下来半个月时间还让他有点不适应。<br />
于是索性将假期分了分, 小半泡在族学, 小半用来经营,剩下的时间则是恰好可以拿来帮着叶质安和宋临收拾家当。<br />
等到该返回平昌县的日子, 医馆也才收拾好打算搬迁, 倒是正好顺路同行。<br />
师徒多年,叶质安对于自家师傅的喜好可谓了如指掌, 租下的院子自然成功令宋临眼前一亮。<br />
尤其是院里那棵还算高耸挺拔的树, 硕大的树冠吸引住了宋临的视线, 才进门, 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视线去丈量树荫。<br />
还没进屋瞧个仔细,单是院子的位置与那片树荫, 就已经够让宋临露出来满意的笑了。<br />
范愚都能猜出来,这位神医脑中怕是已经出现了躺椅摆放好之后的场景。<br />
收拾悬济堂花费了快半月的功夫,这会儿布置新的医馆自然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br />
好在叶质安先前已经来了一趟平昌县,寻匠人打了新的中药柜,宋临那些个宝贝药材才不用被迫在外边待上几日。<br />
进了屋, 顾不上布置尚且空空荡荡的卧房或是书房,宋临就拽着徒弟,先开始归置药材了。<br />
至于范愚,虽说喝了这么久的药,药材却认不出几株,自然被排除在了一边。<br />
抵达平昌县已经是下午,于是范愚只在边上站了片刻,便掸了掸方才搬下书箱时候被弄皱的衣衫,打算先回到府学去。<br />
临走之前,望着眼前师徒二人忙忙碌碌的动作,他不免开始回忆宋临收拾时候用了多少时间。<br />
再一对比,同情之意猛地窜上了心头——<br />
宋临当时可是整整收拾了三日,虽说要算上其间对着手中药材发呆研究的时间。<br />
这样一来,哪怕这会儿是两个人,等到天黑也收拾不完罢?<br />
不说多半会被爱医成痴的师徒二人忘在脑后的晚饭,卧房也还未收拾出来,这怕不是连夜里休息也得去外边找家客栈对付着过了。<br />
范愚摇了摇头,虽然觉着这会儿的叶质安不会在意外界,还是冲着正在忙碌的少年郎告了声辞。<br />
倒是没想到,这人不止注意到了,还转过身来给了回应。<br />
“阿愚,忘了同你说,既然悬济堂已经挪来了平昌县,往后旬假时不如就直接来医馆罢?”<br />
瞧见范愚点头答应之后,叶质安就又将注意力全部放到了手中的药材上,连范愚离开时候阖上门的声音都没听见。<br />
和范愚料想的一样,等他回到府学,已经用完饭从饭堂里走出的时候,悬济堂的新址,师徒两人依然还在忙着手上的工作。<br />
直到屋里的光线昏暗到再也看不清手中的药材,这两人才抬起酸痛的脖子,意识到自己没有点烛,也还未曾用饭。<br />
到最后,一人手里握了一本医书,寻了家酒楼,对付过去了晚饭和一夜的休息。<br />
等范愚又结束了一回旬考,搬来平昌县之后一直悄无声息的悬济堂,才头一回开业。<br />
而当范愚照着叶质安的提议,独自一人上医馆赴约,才猛地意识到自己似乎还有点路痴的属性在。<br />
明明是个已经去过两趟的院子,这会儿却怎么也找不着所在。<br />
完全忽视了头一次有牙人带路,上一回去也是有叶质安在前边领着。<br />
在江南民居之间深深浅浅的巷子里穿梭了许久,范愚才终于找见了当时牙人的热情介绍中曾提及到的酒家。<br />
顺着并不大清楚的记忆再往里找,才终于认出来了条熟悉的巷子。<br />
好不容易站到了木门前边,范愚已经在心中抱怨了片刻宋临闹中取静的爱好,闹是闹了,可实在难找了些。<br />
尤其是医馆才刚搬来,平昌县并没有几个人知晓它的存在,于是连想要问路都无处可以求助。<br />
门内,宋临果真正在他喜欢的树荫底下,架起来张躺椅,悠哉悠哉地捧着医书在读。<br />
说是开张,却并没有病人上门。<br />
宋临倒也不急,整日仰躺在舒适的躺椅上边,顺便放任自家徒弟的小爱好,心情好了,还偶尔给折腾新口味遇上瓶颈的叶质安指点一句。<br />
范愚的到来,倒是成了悬济堂在平昌县的头一个上门诊脉的病人。<br />
才进门,就正好撞上了这场景。<br />
也是至此,范愚才知道折磨过自己好一段时间的奇怪口味药方,还有着这位神医的出力。<br />
不过反正叶质安至今没研究出来他得了什么病症,这爱好能转移点注意力,倒也勉强算得上是件好事。<br />
起码不至于因为研究新口味,再搞出来眼下一片青黑。<br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药便是研究出来了,被折腾的也不会是范愚自己。<br />
若不是不通医术,没准范愚还会帮着出谋划策,努力让更多人尝一尝神医弟子的手艺。<br />
旬假向来没什么安排,考虑到叶质安对“古怪病症”的那点研究执念,悬济堂索性就成了范愚固定消磨时光的地方。<br />
宋临虽然永远记不住他的存在,但自己帮着寻到的院子呆起来却还算舒服。<br />
就是状元楼的掌柜同侍者兴许会对这状况不大满意,毕竟自打两人约好见面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位小三元便再也没在旬假时候去呆过哪怕一日了。<br />
若不是悬济堂所在的巷子离着状元楼还算得上近,范愚每回路过时还会带上一食盒的点心走,掌柜怕是就要问出口,是不是哪里得罪到他了。<br />
但对于范愚而言,倒却还有点好处——<br />
客栈掌柜忧心的结果,便是催着厨子越发上进,努力研究全新的点心,免得范愚厌弃。<br />
同样是新口味,出自状元楼厨子手的,和出自叶质安之手的,给人的感受可是天差地别。<br />
久而久之,随着悬济堂的名声逐渐为平昌县人所知晓,状元楼的点心也越发出名了起来。<br />
唯一一点范愚不大满意的,便是等众人都知晓了悬济堂时,他已经能够熟练地找见那条巷子,再不会迷路了。<br />
偶尔一次撞见上门求医之人问路,不免回想起来自己头一次迷路却无处求助的场景,再看眼前人轻易便从个孩童口中得到了答案,范愚自然感到了一丝遗憾。<br />
天气渐冷,不知不觉间,又一次到了冬日。<br />
范愚的身体已经调理好了许多,但江南的冬天,便是完全健康之人,其实也不大扛得住。<br />
寒意刺骨,衣裳裹得再厚,也会有丝湿冷的感觉从脚下一直窜上来。<br />
不过相比起幼时,哪怕手脚照旧偏凉,对范愚而言,近来的冬天也确实好过了不少。<br />
身体状况好转是一个原因,小有积蓄之后舍得挥霍了也占了些因素。<br />
平日吃住都在府学,不算多的开销里,一大笔支出便是被冬衣占了去。<br />
厚实却不算笨拙的冬衣,配上足够将寒意遮挡在外的斗篷,再捧上个小巧的手炉,若是无视时不时原地跺脚的动作,如今的范愚瞧上去已经活脱脱像个同白洛一般的富家小公子了。<br />
曾经不喜欢难捱的冬日,境况逐渐好转之后,范愚却对雪生出来点向往。<br />
古人诗词中写过的场景,在江南一点不算常见。<br />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旬假,范愚裹紧了身上的被褥,还打算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赖上一会儿,却被难得早起的祝赫给喊了起来。<br />
惊讶于友人的兴奋,取了厚实的衣裳胡乱裹上身,范愚便被拽到了窗旁。<br />
于是自己也跟着惊讶地睁大了眼睛。<br />
在他不算长的人生里,还是头一回见到满目银装素裹的场景,窗外的世界被雪覆盖,而同样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同窗,早已经不顾形象冲出了各自的屋门。</p>
至于上午被叶质安拽着,刚了解了个大概的棋,在范愚计划中的位置又一次被往后挪了挪。<br />
安排着之后的时间分配,范愚开始感叹起来时间的不够用。<br />
五个课室,再加上尊经阁两层,整整七个选项供他选择,可若是不在假期,每日里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只有那么点罢了。<br />
若是夜里休息时,意识也能够进到系统空间里边该多好。<br />
不过也只是幻想一下,若是成了真,怕不是下回和叶质安的见面,就要因为昏迷而失约了。<br />
反倒是,等加冠之后便从府学离开,回到族学教书这个想法更切合实际一些。<br />
到时便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拿来经营了。<br />
第62章<br />
一个下午过去, 即便有范愚的帮忙,师徒二人收拾整理的进度也没能过半。<br />
范愚和叶质安是一边整理书籍一边闲聊,又被从架子上、书册中翻找出来的几页纸明显拖慢了速度。<br />
至于宋临, 每从中药柜上抽出来一屉,都能对着他的宝贝药材发上会儿呆,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起来,速度自然快不到哪里去。<br />
看上去,等他们成功将悬济堂搬去平昌县, 这回授衣假估计也得到尾声了, 范愚猜测道。<br />
比起在府学时候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生活, 乍然闲下来半个月时间还让他有点不适应。<br />
于是索性将假期分了分, 小半泡在族学, 小半用来经营,剩下的时间则是恰好可以拿来帮着叶质安和宋临收拾家当。<br />
等到该返回平昌县的日子, 医馆也才收拾好打算搬迁, 倒是正好顺路同行。<br />
师徒多年,叶质安对于自家师傅的喜好可谓了如指掌, 租下的院子自然成功令宋临眼前一亮。<br />
尤其是院里那棵还算高耸挺拔的树, 硕大的树冠吸引住了宋临的视线, 才进门, 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视线去丈量树荫。<br />
还没进屋瞧个仔细,单是院子的位置与那片树荫, 就已经够让宋临露出来满意的笑了。<br />
范愚都能猜出来,这位神医脑中怕是已经出现了躺椅摆放好之后的场景。<br />
收拾悬济堂花费了快半月的功夫,这会儿布置新的医馆自然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br />
好在叶质安先前已经来了一趟平昌县,寻匠人打了新的中药柜,宋临那些个宝贝药材才不用被迫在外边待上几日。<br />
进了屋, 顾不上布置尚且空空荡荡的卧房或是书房,宋临就拽着徒弟,先开始归置药材了。<br />
至于范愚,虽说喝了这么久的药,药材却认不出几株,自然被排除在了一边。<br />
抵达平昌县已经是下午,于是范愚只在边上站了片刻,便掸了掸方才搬下书箱时候被弄皱的衣衫,打算先回到府学去。<br />
临走之前,望着眼前师徒二人忙忙碌碌的动作,他不免开始回忆宋临收拾时候用了多少时间。<br />
再一对比,同情之意猛地窜上了心头——<br />
宋临当时可是整整收拾了三日,虽说要算上其间对着手中药材发呆研究的时间。<br />
这样一来,哪怕这会儿是两个人,等到天黑也收拾不完罢?<br />
不说多半会被爱医成痴的师徒二人忘在脑后的晚饭,卧房也还未收拾出来,这怕不是连夜里休息也得去外边找家客栈对付着过了。<br />
范愚摇了摇头,虽然觉着这会儿的叶质安不会在意外界,还是冲着正在忙碌的少年郎告了声辞。<br />
倒是没想到,这人不止注意到了,还转过身来给了回应。<br />
“阿愚,忘了同你说,既然悬济堂已经挪来了平昌县,往后旬假时不如就直接来医馆罢?”<br />
瞧见范愚点头答应之后,叶质安就又将注意力全部放到了手中的药材上,连范愚离开时候阖上门的声音都没听见。<br />
和范愚料想的一样,等他回到府学,已经用完饭从饭堂里走出的时候,悬济堂的新址,师徒两人依然还在忙着手上的工作。<br />
直到屋里的光线昏暗到再也看不清手中的药材,这两人才抬起酸痛的脖子,意识到自己没有点烛,也还未曾用饭。<br />
到最后,一人手里握了一本医书,寻了家酒楼,对付过去了晚饭和一夜的休息。<br />
等范愚又结束了一回旬考,搬来平昌县之后一直悄无声息的悬济堂,才头一回开业。<br />
而当范愚照着叶质安的提议,独自一人上医馆赴约,才猛地意识到自己似乎还有点路痴的属性在。<br />
明明是个已经去过两趟的院子,这会儿却怎么也找不着所在。<br />
完全忽视了头一次有牙人带路,上一回去也是有叶质安在前边领着。<br />
在江南民居之间深深浅浅的巷子里穿梭了许久,范愚才终于找见了当时牙人的热情介绍中曾提及到的酒家。<br />
顺着并不大清楚的记忆再往里找,才终于认出来了条熟悉的巷子。<br />
好不容易站到了木门前边,范愚已经在心中抱怨了片刻宋临闹中取静的爱好,闹是闹了,可实在难找了些。<br />
尤其是医馆才刚搬来,平昌县并没有几个人知晓它的存在,于是连想要问路都无处可以求助。<br />
门内,宋临果真正在他喜欢的树荫底下,架起来张躺椅,悠哉悠哉地捧着医书在读。<br />
说是开张,却并没有病人上门。<br />
宋临倒也不急,整日仰躺在舒适的躺椅上边,顺便放任自家徒弟的小爱好,心情好了,还偶尔给折腾新口味遇上瓶颈的叶质安指点一句。<br />
范愚的到来,倒是成了悬济堂在平昌县的头一个上门诊脉的病人。<br />
才进门,就正好撞上了这场景。<br />
也是至此,范愚才知道折磨过自己好一段时间的奇怪口味药方,还有着这位神医的出力。<br />
不过反正叶质安至今没研究出来他得了什么病症,这爱好能转移点注意力,倒也勉强算得上是件好事。<br />
起码不至于因为研究新口味,再搞出来眼下一片青黑。<br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药便是研究出来了,被折腾的也不会是范愚自己。<br />
若不是不通医术,没准范愚还会帮着出谋划策,努力让更多人尝一尝神医弟子的手艺。<br />
旬假向来没什么安排,考虑到叶质安对“古怪病症”的那点研究执念,悬济堂索性就成了范愚固定消磨时光的地方。<br />
宋临虽然永远记不住他的存在,但自己帮着寻到的院子呆起来却还算舒服。<br />
就是状元楼的掌柜同侍者兴许会对这状况不大满意,毕竟自打两人约好见面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位小三元便再也没在旬假时候去呆过哪怕一日了。<br />
若不是悬济堂所在的巷子离着状元楼还算得上近,范愚每回路过时还会带上一食盒的点心走,掌柜怕是就要问出口,是不是哪里得罪到他了。<br />
但对于范愚而言,倒却还有点好处——<br />
客栈掌柜忧心的结果,便是催着厨子越发上进,努力研究全新的点心,免得范愚厌弃。<br />
同样是新口味,出自状元楼厨子手的,和出自叶质安之手的,给人的感受可是天差地别。<br />
久而久之,随着悬济堂的名声逐渐为平昌县人所知晓,状元楼的点心也越发出名了起来。<br />
唯一一点范愚不大满意的,便是等众人都知晓了悬济堂时,他已经能够熟练地找见那条巷子,再不会迷路了。<br />
偶尔一次撞见上门求医之人问路,不免回想起来自己头一次迷路却无处求助的场景,再看眼前人轻易便从个孩童口中得到了答案,范愚自然感到了一丝遗憾。<br />
天气渐冷,不知不觉间,又一次到了冬日。<br />
范愚的身体已经调理好了许多,但江南的冬天,便是完全健康之人,其实也不大扛得住。<br />
寒意刺骨,衣裳裹得再厚,也会有丝湿冷的感觉从脚下一直窜上来。<br />
不过相比起幼时,哪怕手脚照旧偏凉,对范愚而言,近来的冬天也确实好过了不少。<br />
身体状况好转是一个原因,小有积蓄之后舍得挥霍了也占了些因素。<br />
平日吃住都在府学,不算多的开销里,一大笔支出便是被冬衣占了去。<br />
厚实却不算笨拙的冬衣,配上足够将寒意遮挡在外的斗篷,再捧上个小巧的手炉,若是无视时不时原地跺脚的动作,如今的范愚瞧上去已经活脱脱像个同白洛一般的富家小公子了。<br />
曾经不喜欢难捱的冬日,境况逐渐好转之后,范愚却对雪生出来点向往。<br />
古人诗词中写过的场景,在江南一点不算常见。<br />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旬假,范愚裹紧了身上的被褥,还打算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赖上一会儿,却被难得早起的祝赫给喊了起来。<br />
惊讶于友人的兴奋,取了厚实的衣裳胡乱裹上身,范愚便被拽到了窗旁。<br />
于是自己也跟着惊讶地睁大了眼睛。<br />
在他不算长的人生里,还是头一回见到满目银装素裹的场景,窗外的世界被雪覆盖,而同样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同窗,早已经不顾形象冲出了各自的屋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