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          <p> 他揉揉罐罐快要耷拉下来的小肉脸:“好,当真好呢。”</p><p> 罐罐嘿嘿笑了两声,从书箱里掏出笔墨道:“哥哥,你快给罐罐写下来,到时候再去卖钱!”</p><p> 说着又看一眼知文知采,抬着下巴:“罐罐的小竹子都卖了不少钱呢!”</p><p> “小竹子?什么小竹子?”</p><p> 魏承笑道:“夫子曾教过罐罐画竹子,前些日子他画了一副最好的拿去给走商的陈老童生,央着陈老童生帮他卖了。”</p><p> 知文眨眨眼,不可置信道:“卖了?”</p><p> 魏承给知文一个眼色,笑道:“自然是卖了的。”</p><p> 自然是卖不出去的,这事早就过去许久了。</p><p> 当初陈老童生回来第二日罐罐就去问画有没有卖,卖了多少银钱,陈老童生便说卖了,给罐罐买了一堆玩意就是用那银钱买的,又格外给了罐罐五文钱,说是剩下的。</p><p> 可把罐罐美的不轻,他小罐罐现在可是小钱袋里有十文钱的宝宝了!</p><p> 至于那副《胖竹图》早就夹在了魏承的一本诗集里。</p><p> 他精心又仔细地收拢着罐罐幼时的一切玩意,就想着等他长大后再给他瞧。</p><p> 这一路上又吃梨又作诗,说说笑笑间只觉得没一会儿马车就停了。</p><p> 轿帘一掀开,人头攒动中,青色长阶之上,朱门黄墙上方正挂着一个巨大的牌匾,上面书着“寒山寺”三字。</p><p> “哥哥,好多人。”</p><p> 罐罐抱着魏承手臂有点害怕。</p><p> 这寒山寺来往的香客是真的多,怕是周边几个镇的百姓都来了这儿。</p><p> “今儿是什么日子?”</p><p> 魏承问知文师兄。</p><p> 知文打听回来道:“今儿是菩萨的成道日,所以礼佛的人才这么多。”</p><p> 孙览师兄等人也都过来了:“夫子,家父已经到了,请您到方丈室说话。”</p><p> 诸葛秀才点头,又看向魏承和罐罐等人道:“眼下时候还早,你们先逛逛,莫要误了时辰去云会堂后身的清溪台。”</p><p> 几人都拱手道好。</p><p> 孙览便和诸葛秀才一处离去。</p><p> 几个师兄先后走后,李行谦道:“走走,我带你俩去斋堂,那里的素面味道一绝,松树蕈做底,面条筋道顺滑,汤汁十分鲜美,我常陪祖母来寒山寺,最喜欢的就是这口素面!”</p><p> 一听到素面好吃,罐罐忙道:“罐罐要吃!”</p><p> 魏承看一眼他浑圆的小肚,笑道:“罐罐,你这都吃了一路青枣糕点,还能吃下素面?肚子会不会撑?”</p><p> “不会撑!”</p><p> 罐罐抚着肚肚,井井有条道:“这儿放糕糕,这儿放蜜饯儿,这放枣枣,这儿吃素面,罐罐还能吃!”</p><p> 魏承想着今儿早只给小娃吃了个鸡蛋羹,没准他也是真饿了。</p><p> 于是道:“那你是想先随哥哥去添香火,还是先随李师兄去斋堂吃面?”</p><p> “罐罐要和哥哥在一处!”罐罐摇着魏承的手。</p><p> 魏承看一眼李行谦,道:“李师兄,我想着取给寺庙添些香火,给罐罐求个大名,不如你先在斋堂等我们片刻。”</p><p> “好说好说。”</p><p> 李行谦道:“你们快去快回,我就在那处等你们!”</p><p> 寒山寺很大,兄弟俩走了一会儿才遇到个小沙弥,听闻他们要添香火取名,小沙弥便主动给他们带路,走过一片廊庑和群房,便到了人山人海的供养塔。</p><p> 他们前方聚了不少人,魏承带着罐罐从一侧过去,便看清了殿里的情形。</p><p> 只见堂里一尊金佛盘坐,坐下有香花、瓜果等供物,一侧还有布施箱和一些蒲团。</p><p> 听了会儿,魏承才知道这老些人并不都是来添香火的,有许多人囊中羞涩只是在殿外面虔诚礼佛。</p><p> 听闻魏承的来意,有个大和尚便引着他兄弟二人进来,指引他们上香拜佛,又将包着红绸的香火放入布施箱后,大和尚将一个土红签筒送到罐罐手中。</p><p> 魏承低声道:“罐罐,轻轻摇出一支就成。”</p><p> “好!”</p><p> 罐罐小手乖乖抱着签筒,可是摇了一下,两下,三下都不出签。</p><p> 后面传来些窃窃私语,大和尚也觉得惊疑,看一眼魏承道:“不如你与他一道摇取。”</p><p> 魏承手掌拢着罐罐的小手,轻轻那么一摇,只听啪的一声,一支木签顺滑地落在地上。</p><p> 大和尚将签捡起放在一旁的锦囊里,对他们道:“瞧着两位施主背着书箱,不知可是到清溪台作诗会的学子?”</p><p> 魏承道:“正是。”</p><p> “如此两位小施主可先行离去,若是有缘,师父会给令弟取名纳福。”</p><p> 魏承也知道寺庙中的规矩,与大和尚道了谢后便带着罐罐离去了。</p><p> 罐罐小手捧脸:“哥哥,罐罐的名字为什么不能你来取呢。”</p><p> “取名一事可马虎不得,哥哥虽说是你的兄长,可才疏学浅,就算翻遍书籍也怕哪个字不妥。”</p><p> 魏承摸摸罐罐小脑瓜,往后</p>        ', ' ')('\n          <p>看了眼悲天悯人的金佛:“但愿佛祖能保佑罐罐,给罐罐取个极好听的名字。”</p><p> “是极好写的名字!”</p><p> 罐罐苦着小脸:“魏罐罐太难写啦!”</p><p> 魏承一笑:“等罐罐有了大名,罐罐可就要好好练字了。”</p><p> 兄弟俩离开供养塔便去了斋堂。</p><p> 李行谦早已经等候多时,他手里端着两碗素面,身后书童也端着两碗,见着他们了,眼睛一亮:“魏承,罐罐,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面刚好你俩就回来了!”</p><p> 罐罐敦敦跑过去,接过李行谦手中一碗面,重重闻了下,哇了声:“真的好香呀!”</p><p> “那是了,师兄还能骗你不成!”</p><p> 四人于长桌坐下,李行谦和罐罐迫不及待的喝了口汤,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好喝!”</p><p> 李行谦又看一眼魏承,道:“诗会可烦人了,一时半会不能吃东西,只能往肚子里灌茶水喝,魏承你就算不饿,也多少吃些。”</p><p> 魏承筷子搅动下面条,笑道:“我只是在想山中师父不理俗世,作何能将这一道素面做的如此之香?”</p><p> 李行谦狼吞虎咽之余还给魏承解释:“那是因为煮面的水用的是茂溪山顶峰流下来的山泉水,说是这泉水就分外香甜。”</p><p> “原来如此。”</p><p> 魏承看一眼寒山寺背靠的巍峨厚重的大山,感慨道:“茂溪山还真是一处神地。”</p><p> 四人将面吃个精光,顺着廊庑走了几圈算作消食,这才提步去了青溪台。</p><p> 清溪台内外已经站了不少书生模样的学子,宽阔廊中置桌置矮椅,一条清澈小溪横在两侧,汩汩水声很是动听。</p><p> 有人在品茶论诗,也有人在提笔作画,还有人三三两两拿着书本在争执些什么。</p><p> 几人见到了其他几位师兄,却不见孙览师兄和诸葛夫子。</p><p> 李行谦的小书童墨砚扬声道:“少爷,魏学子,这儿有空座。”</p><p> 李行谦道:“快快,我的腿都走麻了,我可要去歇歇。”</p><p> 魏承牵着罐罐跟在他身后走,这么一打眼就遇到一位熟人。</p><p> 正是魏家二房之子魏志。</p><p> 魏志见到魏承一怔,似乎是想不通这等诗会,他一个才启蒙半年不到的人怎么会来,但见到魏承跟在李行谦这个一看就是大少爷的人身后,他嘴角微微下扬,露出个嘲讽轻视的笑。</p><p> 魏承却没把魏志放在眼里,只带着罐罐坐在凳儿上。</p><p> 没一会儿,前方一阵喧哗,原来是孙县令等人来了。</p><p> 一群人立即跪拜,却被孙县令及时劝住:“不必如此,今儿尔等可把我也当做文人夫子,大家畅所欲言,尽情而至。”</p><p> 魏承起身时便觉得孙县令与孙览师兄是真的像极。</p><p> 忽然,孙县令的目光落在魏承身上,又看了眼他身边的罐罐,最后又好好看了眼缩着肩膀,连头也不敢抬的李行谦。</p><p> 孙县令一落座,几大私塾的夫子都带着得意门生迎了上去。</p><p> 人群中的魏志见魏承还带着那个捡来的孩子坐在那儿玩手指,心中又一冷笑。</p><p> 这个魏承果真是蹭着李家少爷来的。</p><p> 他还以为魏承有多大能耐,还不是和他一……</p><p> “魏承。”</p><p> 诸葛夫子站在不远处淡声道:“带着你弟弟过来坐。”</p><p> 魏承不敢推脱,忙带着罐罐走到诸葛秀才身后站定。</p><p> 魏志脸色一青,狠狠攥着手掌,心一横也跟着走到他的夫子秋老童生身边。</p><p> 秋老童生看他一眼,似乎是想训斥,可还是咽了回去。</p><p> “既是诗会,必然少不了玩两圈飞花令。”</p><p> 孙县令捋捋胡须,看向一旁的树影枝头,道:“不如以夏蝉为首。”</p><p> 他轻轻拍拍立在他身后的孙览手背:“逐年,你先来。”</p><p> 孙览笑道:“那便是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3</p><p> 众人捧场的应了声好。</p><p> 这是魏承第一遭玩飞花令,一旁的宋师兄对他附耳道:“孙师兄诗句第一个字是蝉,第二人便是诗句第二字是蝉,第三人是第三个字。”他望了一圈,“若是轮到你许是下联,你莫要慌张,慢慢寻摸。”</p>        ', ' ')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邪巫

牛奶少年郎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