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303章 在中国,在美国(二)
    另一边,沪市的虹桥机场,一架前往美国的飞机还差一位旅客。航站楼一遍遍询问一名叫“宫雪”的旅客,但她没有动身,因为她在今早的报纸上看到一篇名为“作家余切前往哥伦比亚,调查大屠杀案”的新闻。
    画面中的余切腰间露出那把著名的“哥伦比亚之枪”,马尔克斯在餐馆内和他对话。
    余切不在美国了,她去美国干啥?
    哥伦比亚?
    那是个什么地方,不值得去。她一个女人过去,被害了怎么办?
    宫雪思来想去,心中天人交战:去还是不去?
    这是她一生中做出过的最重大的决定之一。四个月前,宫雪被卷进“高干子弟流氓案”,尽管其中的人和她毫无关联,但她就是被认定为受害者。
    这种新闻让她十分痛苦,她想抛下一切选择离开,正好,她发觉余切正在美国,有个美国的亲戚又联系了宫雪,宫雪就打算在美国避避风头。
    还能见到余切呢!
    宫雪其实有点怀念在老山那段日子:那时候啥也不需要想,只要完成好任务就行。
    但现在余切不在美国了。
    宫雪只能选择写一封信,向余切说明自己现在的情况。并且,在美国等待转机。
    妹妹宫莹曾说过的话浮现在宫雪脑海:“你以后遇见了大麻烦,就去找他,你们是战友,余切不会不管你的。”
    是啊,全国人都相信余切,他真要说什么,大家肯定会相信的。
    他肯为了战士的一句话,背着竹帘子穿越火线,为了朋友的嘱托,捐献了数百万!就算是他也帮不了我,至少不会对我恶语相向。
    宫雪在信中阐述了自己现在的困境。随后选择在沪市寄出这一封信,登上飞机。
    ……
    余切接到信的时候已经过去两个月,现在是八月份。
    哥伦比亚地处热带,不分四季,只有暴雨和非暴雨的区别。这个地方的四五月份和九到十一月份是雨季,下起雨起来,可以在单日内轻松淹死数十人。
    暴雨之后,地上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尸体和碎片,往往被认为是雨季所导致的。
    由于这沟槽的无能政府,在这个地方,死人被认为是正常的,除非是死上百个千个人。
    不,不能这么说话。
    贝坦库尔是个好同志,他是我的书迷。他看起来像是在为这个国家而努力。
    而且,作为一个前翻译家和诗人,贝坦库尔翻译了余切的小说《落叶归根》,在其中增加了一些涩涩情节后,使得这一小说意外在哥国大卖,两人都分到了不菲的稿酬。
    上个月一场位于东太平洋的台风袭来,不幸带来了大量雨水,使得当地死了23个人。有消息称,因为基建的匮乏,哥伦比亚自以来已经因此多死了五千个人——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总之它出现在了国家新闻当中。
    当地报纸《观察家报》采访余切的看法,余切说:“这不是一个数字五千,而是死亡这件事情,发生了五千次。”
    这句话令余切博得了哥伦比亚人的巨大好感,现在他在哥伦比亚暂时享受了和马尔克斯一样的待遇:出门打车、理发、吃饭都不需要给钱。
    余切从波哥大的一家酒店中出来,附近有两位安保看守。
    “余先生!”
    这两位壮汉向他打招呼。
    “欧拉!hola!”
    瞧,如果只听声音,余切都已经很像个本地人。
    他走出门之后,这两个男人跟在他的身后,警惕的左右张望。
    这两个人是哥国给余切安排的保镖。
    餐馆大屠杀后,政府决定把这一事件栽到大毒枭巴勃罗身上,因为那个退伍兵确实是因为吸食了巴勃罗手下卖的粉才狂性大作,滥杀无辜。
    政府借此扣押巴勃罗旗下的产业,令他损失不少财产。余切写的《2666》又大肆夸耀“餐馆大屠杀”,于是余切也因此登上悬赏名单。
    现在想要杀他的人,从越南排到了哥伦比亚,一道铁幕,已经横跨太平洋,横亘在所有余切书迷的面前。
    上个月,他从阿根廷那边拿到年度文学奖项,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这是个在后世看来名头不大的奖项,但实质上很有含金量。国内作家鲜有走出国门的,因此这个奖项被当做余切的一个主要成就。
    《2666》这本小说集结成册后,已经登上美国的畅销榜,排名第十五名——对于文学类书籍,已经很了不得了。
    多亏了这帮拉美作家天天吹嘘自己。
    这些人有事儿是真上啊!
    如今余切之所以在哥伦比亚长待两个月,也是受马尔克斯所托。这是当年那场屠杀案水落石出的最后机会。现在查这个事情的主要是贝坦库尔,这是贝坦库尔做总统的最后一年,下一年该国要换一个总统上来,到时候就不会再追查这一事情了。
    余切和马尔克斯则负责给贝坦库尔唱票,发挥他们作为文学家的影响力。
    文学家在拉美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主要受到早前那一批文豪积极参政所影响,属于当地的政治旋转门:比如之前卡门手底下那个“落魄”的女作家阿连德,这人实际上是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侄女。
    她伯父被枪杀后,阿连德就流亡海外,靠写小说刷名声,积极参加政治。
    略萨,就是那个被马尔克斯ntr的苦主,这人后来曾试图参与智利的总统竞选,而且从一个左翼变成了右翼。
    拉美作家参与政治的程度很深。
    同样的,总统们也会给作家们背书,马尔克斯的新书发布之后,拢共先后有四位小国总统提到“我正在看马尔克斯的书。”
    现在变成了“我正在看余切的书”。
    余切最近不断的在哥伦比亚演讲,不断陪同马尔克斯参加宴会,每当谈论起那一场大屠杀,余切都言之凿凿的支持马尔克斯,实质上是在支持贝坦库尔。
    抓住机会啊!
    马尔克斯之所以在公众眼中,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另一个拉美文豪博尔赫斯,并不是因为他更厉害十倍,而是因为马尔克斯比博尔赫斯更会炒作,他更有故事。
    这让马尔克斯成为“佐罗”一样的孤胆英雄,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巴黎,他的崇拜者都会提到1928年的香蕉大屠杀。制造屠杀案的联合果品公司是一个美国公司,而根据马尔克斯的回忆,后来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奥巴马,先后都在私下里向他表达过“我很遗憾”。
    现在余切也能参与到这件事情了,他当然不会放弃。
    下午,余切看到了宫雪两个月前的信。
    打开一看:老战友已经在美国了。
    &lt;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a href="https:///game/gameads.html" target="_blank">https:///game/gameads.html</a>?count=5&amp;amp;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gt;&lt;/iframe&gt;
    靠!忘记了这回事!
    宫雪是八十年代最热门的女星,双料影后,但后来许多人不知道她。就是因为宫雪陷入了“流氓案”风波,宫雪个性刚硬,干脆远走他乡,九十年代后才回来拍摄电视剧,那时候已经不是她的天下了,她只好隐退。
    战友啊战友,你不该来美国的!
    这事儿大概是这样的:有一批流氓被逮到,供词陈述中,说到有一个知名的宫姓沪市女星也被他们侵犯了,而且后来成为他们的帮凶。
    由于此时沪市姓宫的女星,最容易联系到宫雪,这事儿就摊到她头上了。
    然而,这事儿九成九为口嗨。
    因为这会儿宫雪正在日本拍电视剧《不知其名》。她整个期间,一直在日本东京的酒店居住。
    宫雪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她就像后世有个被认为是“变性人”的女星刘一菲一样,做出了同样的洒脱举动:让他们说去吧,难道这种离奇的事情,竟然也有人相信吗?
    结果真的有很多人相信,而且越传越夸张。宫雪这时候吓坏了,回国刊登广告,详细解释自己的时间线,不可能参与到这种事情上。
    但是没有什么卵用,众口铄金。宫雪家的电话成了热线,常常有人打电话来骂她“不要脸”,还有的阴阳怪气问“多少钱”。
    沪影厂的收发室里面,全是宫雪的检举信,信件里面夹杂刀片。宫雪家门口被泼油漆,已经签约的电影《秋瑾》被换角,广告代言纷纷解约,百货商店下了她的宣传画报。
    宫雪跑去电影局申诉,被人指指点点,她就崩溃了,谁也没告诉,就连她妹妹也没告诉,就跑美国来了。
    ……
    余切摸了摸下巴,立马给宫雪出招:你不该来美国的,你也不应该回沪市,你应该去老山前线,用不怕死的决心表明你的人品。
    但你现在已经来了美国,事情就不太妙了。
    你住在什么地方?没有住处,可以找波士顿大学的华人学生组织,他们都认识我,我给你寄一笔钱,你暂时在那住下!
    你是否看过小说《阮玲玉》?你现在赶紧去看,把你的心得体会写成稿子,发到国内。因为阮玲玉和你一样,是个被诬陷的倒霉蛋——她后来自杀身亡,留下“人言可畏”几个字!
    你写《阮玲玉》的读后感,多写几篇,每篇都发到国内,足以表达你的志向。
    将来你一被翻案,大家会同情你。
    余切写了封信,马尔克斯来余切这串门,看见余切在写东西。
    他以为是在写小说。
    “余,你的核子文学写完了?那本《地铁》?不得不说,你太勤奋了!”
    “我碰到一个麻烦。”余切说,“准确的说,是我的一个女性朋友碰到麻烦……”
    “哦?女性朋友!”马尔克斯流露出“你终于上道了”的表情。
    他说:“会写拉美小说,你不是一个真正的拉美作家,但现在……我敢打包票,你现在是一个真正的拉美作家了。”
    别扯淡了!
    余切摇头:“她是个女军人,被人诬陷和流氓案件有关,她的处理方式是当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面,你觉得这样可行吗?”
    “哦,这当然不行。”马尔克斯严肃起来,谈到了历史上被搞死的好朋友聂鲁达,“你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你的存在,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之前,提前行动。”
    “我不太明白聂鲁达最后那几天怎么样了?你能说说吗?”
    马尔克斯沉痛道:“智利政变之后,很多人告诉他必须尽快离开智利,他以后应该在另一个国度发表他的看法,但他坚持要在离开前写完一篇稿子,处理完他的工作……”
    “然后呢?”
    “在离开的前一天,他忽然腹痛难忍,被送往医院。几小时后,他死了。死因是癌症。”马尔克斯道。
    然后,他又补充道:“智利当时的官方报道是聂鲁达因伤心而死,是不是很滑稽?”
    余切说:“我认为聂鲁达很明显被毒害了。”
    “你说得对,但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我们没有证据,于是只好接受这种可笑的结果。”
    “不能开棺验尸吗?”
    马尔克斯忽然深吸一口气,叹道:“我们考虑过,但这不可行。”
    “为什么?”
    “假如他被人毒杀的概率是一半,那么还有一半是聂鲁达确实因病身亡。如果是后者呢?我们怎么去面对聂鲁达的亲人,怎么面对他?”
    此话在理。
    不能因为你一个怀疑,就把人的遗体弄出来化验毒剂含量。就算这件事情后世已经被证明是真的,在当下也不可行。
    而且,智利政府如今仍然是政变后上台的那一届,他们掌控有舆论的引导权,全国所有报纸都听他们的话。聂鲁达在民众中是圣人一样的人物,大众不会允许轻易开棺。
    怪不得这事儿拖了几十年。
    聂鲁达被证明是被毒杀的时候,当初那一帮政变的人物都特么善终了,啥事儿也没发生。
    宫雪,聂鲁达,1928年大屠杀的线索,毒枭巴勃罗……啊,还有那沟槽的顾华死没死?
    余切现在的思绪如同一团乱麻,他一时间不知道先处理哪一件事情。
    写小说当然是余切的重中之重,但实际上,光是写小说是不够解决这些事情的。
    算了,还是打两把牌吧。
    马尔克斯领余切到了作家们常常聚会的地方,在这里,他们打上了国际桥牌。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继父是恶毒驸马(古言h)(继父女)

公子缺斤少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