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及威仪的顶戴心潮澎湃。<br/><br/> “谢谢大哥,不,感谢刘将军赏识,感谢宋先生赏识!”李小连也没有比曹壮好多少,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br/><br/> “继续吧。”刘湛示意。<br/><br/> 余下的人眼里都是紧张和期待。<br/><br/> 宋凤林继续道:“韦成贵、姜长林为左军营校尉,曹鸣、黄午时为右军营校尉。”<br/><br/> 四人同时出列叩谢刘湛,同时复刻了曹壮的话也叩谢宋凤林。<br/><br/> “通天关一战,曹鸣表现优异,本将军很满意。”刘湛备注道。<br/><br/> “谢、谢谢头儿,不,谢将军!”曹鸣都快激动哭了。<br/><br/> 以上六人算是刘湛班底的核心将领,各有各的特长但是无一例外综合能力都比较全面。<br/><br/> 刘湛与宋凤林多次商议,两人都一致认为将领不需要个人能力特别强,而是要足够稳重能在危难时刻守住军心。<br/><br/> 基本上最早跟着刘湛的兄弟们都受了官,就连闻青山都有一个县令的大位虚位以待,一直没听到自己名字的张小满紧张得直搓手。<br/><br/> 他觉得自己应该授不上七品以上的正经官职了,心里既遗憾又觉得不意外。<br/><br/> “张小满为军中参事。”这时宋凤林念道。<br/><br/> 张小满呆住了,傻愣愣同手同脚的出列,小心翼翼的问。“敢问宋先生,参事是什么官?”<br/><br/> “参事主管军中粮草辎重各类军需录入分配,为七品官职。”<br/><br/>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负责后勤的官职。<br/><br/> 一旁的亲卫递上参事的官服,跟校尉官服顶戴一样,这时张小满才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当官了!<br/><br/> 他一直有自知之明,自己武艺一般身体也不强壮也没有带兵的才能,平日只能跟着刘湛跑跑腿,怎想原来跑腿也是有跑腿的官职。<br/><br/> 张小满嗷一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作为刘湛身边最早的兄弟,大家都那么出色,他心里一直有很大的失落感,此时此刻他觉得什么都值了。<br/><br/> “好了好了,你怎么这么丢脸。”曹壮没好气的将他提溜回座,张小满还是哭得直打嗝。<br/><br/> 授官继续。<br/><br/> 宋凤林再次念。“李福田、周子明为左军营副尉,郭东虎、郑风田为右军营副尉,胡旭令为武源县尉,孙志福为章台县尉,姜长富为山阴县尉,张元为永宁县尉,王树才为定边县尉,朱庆为山阳县尉。”<br/><br/> 至于县尉之下的千户就不一一罗列。<br/><br/> 这次提拔的兵官几乎都出自刘湛的亲卫,都是从最开始就陪伴着刘湛打基础的兄弟,只有少数个别是刘湛后来相中提拔的人才。<br/><br/> 刘湛命李小连领右军营驻扎岑州,曹壮领左军营驻扎通天关,至此刘湛班底的官职全部落实,第二天新官上任年轻人们各归各位。<br/><br/> 第65章凛冬<br/><br/> 就在齐云山上的百姓都忙着秋收时,燕军再次集结骚扰给阳关,很快一封要粮的手令递送到岑州府衙,沛万善哪敢擅自决定立即差人来问刘湛。<br/><br/> “周澶该不会以为我是软柿子吧?我没找他要粮就不错了,他还有脸来我的地盘要粮?”刘湛都气笑了。<br/><br/> 岑州是刘湛的地盘,周澶摆明了知道会吃闭门羹依然派人来要粮,也足以证明北军粮饷问题确实严峻。<br/><br/> 宋凤林想起日前刘成传回的消息。“据说兵部北上的军粮还没开拔,也许会赶不上在大雪封山前到达晋阳城。”<br/><br/> 这事宋凤林正准备跟刘湛说,因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他一忙就给放到一边了。<br/><br/> 刘湛哈哈大笑。“周氏不是把持着兵部吗,这算不算周澶被自己老子坑了?”<br/><br/> 可不是被周氏坑了,估计周澶这会已经暴躁得逮谁骂谁。<br/><br/> 没有军粮过冬可是大事,宋凤林问:“北军营缺粮,周澶定会不折手段在北疆征粮,你打算如何应对?”<br/><br/> 刘湛面色一沉。“一句话,没粮。”<br/><br/> 这事刘湛只能<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来横的,如今刘湛手中的兵加起来超过一万五千人,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全靠岑州当地征粮还有宋凤林经营刘记商行贴补。<br/><br/> 他自己都过得紧巴巴,怎么可能会让步。<br/><br/> 从周澶把刘湛从北军分了出去开始,刘湛便不打算再跟周澶虚与委蛇,他敢这么硬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麾下的士兵不需要吃北军一颗军粮。<br/><br/> 回绝了晋阳城来的人,刘湛去了一趟通天关视察防务,同时安排曹壮再一次扩建通天关。<br/><br/> 现有的通天关在通天峰顶的一处平台上,这里已经没有位置再扩建了,想要扩建只能往外再圈一道城墙,最终形成内城和外城。<br/><br/> 通天关,刘湛的书房。<br/><br/> 曹壮韦成贵姜长林三人跟刘湛一起研究齐云山北面沿线如何布置防务。<br/><br/> 通天关所在的通天峰位于齐云山最北边,却不是最险要的山峰,通天峰南边还有一座险峰叫牛脊峰。<br/><br/> 早年还有一座城关,后来一场暴雨之后山体滑坡把通往燕国的路给毁了,自那以后便没有路下山,那座城关便也废弃了。<br/><br/> 还有齐云山最南面的剑石峰也有一座古城关,废弃的原因跟牛脊峰一样。<br/><br/> 北疆气候恶劣齐云山上更甚,许多山路一场大雨或大雪便毁得七七八八,也就只有通天关四周条件稍好因此依旧通行。<br/><br/> 虽然大家都说两关已经废弃,刘湛还是派韦成贵带人到实地走一趟确定是否属实。<br/><br/> 齐云山上除了通天关那条山路能行军走马,别的山头都是密林山路。<br/><br/> 大军不可能走山路进山,耗时费力不说一旦被伏击就是死路一条,如果只是小股燕兵走山路上山更不必惧怕。<br/><br/> 刘湛很快就不再把目光放在防务上,齐云山这么大,林中小路千千万条,如何防守?<br/><br/> 总不能建一条长城把齐云山围起来,这不现实,还不如把警报机制完善,敌兵来犯时能提前预警,做到各县之间彼此策应。<br/><br/> 因此不能一味的想着防守,进攻也是防守的策略之一。<br/><br/> 说起进攻刘湛就想到了武器,他要兵工坊开发的武器还没有音讯,燕军铁骑所向披靡,如果没有应对的武器铠甲兵种,两军交战他们就是送死的炮灰。<br/><br/> 说起军需辎重刘湛便想起钱粮的问题,往年他在前线打仗不知家里油盐酱醋的难,此时刘湛才切身感受到宋凤林掌家的不易。<br/><br/> 刘湛只在通天关待了一夜便下山,他想找宋凤林商量,结果才到县衙就被告知宋凤林下乡视察秋收去了,预计要去七八天后才回来。<br/><br/> 彼时岑州六县各地秋收正如火如荼。<br/><br/> 今年岑州取消苛捐杂税,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老百姓秋收的喜悦,这是真真切切的喜悦。<br/><br/> 宋凤林一身霜白儒衫行走在半山腰的田埂上,七八名侍卫不远不近的坠着。<br/><br/> 放眼望去稻子黄灿灿的缀满一片,田里的水都已经放干了等待收割。<br/><br/> 有汉子妇人在前面割稻子,割好一捆扎起,三个小孩跟在后面,大的有八九岁帮忙码放,小的只有四五岁蹲在地上捡掉落的稻谷。<br/><br/> 但见那小童用衣服下摆兜着不一会就捡了一兜,然后屁颠屁颠的倒进簸箕里。<br/><br/> 这样一家老小在田里忙碌的场景随处可见。<br/><br/> 宋凤林初来齐云山时也跟着下过地,之后刘湛便不许他做,再之后云中书院慢慢壮<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