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文方看清了汉王的面容,年轻且锋锐,那双黑眸里都是自信。<br/><br/>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刘湛的自信,他丝毫不担心杨贤文有异心。<br/><br/> 因为任何背叛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br/><br/> “只要你踏踏实实的给本王做事,不只是七品的官服冠戴。”刘湛锐利的眼直直的盯住他。“等你绘制出完整的海图,本王许你为船队正使。”<br/><br/> 杨贤文哪能想到,半天前自己还是阶下囚,仅仅半天之后,他的命运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br/><br/> 以船为家的他,若能成为船队正使,此生无憾!<br/><br/> “谢谢汉王!”杨贤文忙下跪叩谢,一时高兴得眼眶通红。<br/><br/> 这一天,刘湛宋凤林跟杨贤文长谈了整整一天,也从杨贤文口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海船的事情。<br/><br/> 例如,海船还分三千料、二千料、一千料的形制,其中最大为五千料,这已经是目前匠人技术的极限。<br/><br/> 从杨贤文的概述中,刘湛推断船队最远到过东南亚一带,这也是目前船队能航海的极限。<br/><br/> 不过已经足够了,刘湛的目的意在发展海上商路,吸引各地海船北上市货,从而让北疆的繁荣更上一个台阶。<br/><br/> 至于发展海军,还需要从长计议,并非一朝一夕能成。<br/><br/> 次日宋凤林便拨了一笔资金筹备造船厂,也向天下网罗造船人才。<br/><br/> 一开始自然造不出大海船,那就造一千料的海船,一步一步来总有一天能摸索出一条明路。<br/><br/> 同时刘湛命人加建卢丰码头,也扩建鹿鸣渡口为码头,为日后的海上商路做准备。<br/><br/> 汉国这边打了胜仗又得了宝船,正在如火如荼的新建码头和造船厂,而此事的大梁朝廷,噩耗正一个接一个。<br/><br/> 先是庆军与南军组成的北伐大军全部惨败。<br/><br/> 紧接着西戎攻陷了玉门关!汉中告急!<br/><br/> 庆王在奏折中挑明,正是梁天子要他分兵攻打汉国,这才致使汉中兵力空虚丢了玉门关,为了弥补他的损失,庆王恳请梁天子派兵助他夺回玉门关。<br/><br/> 这本奏折立即引起朝臣哗然,不说梁天子的脸色有多难看,百官当即就吵了起来。<br/><br/> “西戎兵力高达五十万,汉中要抵御外敌已经不易,沛司农伐汉一策害了汉中!”<br/><br/> “陛下!臣当初就说过,伐汉乃下下之策,如今顾此失彼,汉中危矣!”<br/><br/> “臣等恳求陛下夺了沛司农的官职,以平民愤!”<br/><br/> 跟沛公离不对付的朝臣纷纷落井下石。<br/><br/> 但是经过这些年经营,沛公离也有自己的党羽势力,当即反唇相讥。<br/><br/> “庆王伐汉战败,如今又丢了玉门关,兵败责任都在庆王,与沛司农何干!”<br/><br/> “那庆王坐拥汉中,有黎民数百万,区区西戎都抵挡不住,实在是草包将军。”<br/><br/> “启禀陛下,这封奏折就是庆王推卸责任的托词。”<br/><br/> 双方各执一词,最后话题又回到了要不要增兵汉中助庆王。<br/><br/> “哼,汉中又不是没人了,庆王可自行征兵抵抗,动不动便向朝廷请兵,他这个藩王未免当得太轻松了。”<br/><br/> “正是如此,唐氏不拿出点本事如何对得起这超一等的王爵。”<br/><br/> “可若是庆王守不住汉中,一旦西戎南下,帝京危矣!”<br/><br/> “实乃危言耸听!”<br/><br/> 群臣围绕汉中增兵一事争论不休,梁天子只觉得头痛欲裂。<br/><br/> 他在前朝主持国事同样是管着这些人,怎么登上帝位反倒觉得面对这些人时更加疲倦了。<br/><br/> “朝廷应当以大局为重,汉中到中原一马平川,绝对不能失去屏障,得把玉门关夺回来。”<br/><br/> “这是庆王应该考虑的事情,朝廷事事替他完成,还要他这藩王做什么!”<br/><br/> 异姓封王已经让部分世家大族十分不满,增兵一事成了他们爆发的导火索。<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说白了就是眼红,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异姓封王打破了世家之间的等级规则,令人心涌沸,世家之间更加不和。<br/><br/> 第122章一统北疆<br/><br/> 汉军击溃了大梁二十万北伐联军,于汉国百姓而言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于岱州瑞昌两城的世家而言则是噩耗。<br/><br/> 自从刘湛建国称王,他们就没有一天安稳觉。<br/><br/> 谁能想到岱州瑞昌会成为边境?<br/><br/> “沛司农还没有消息回来吗?”现任的沛氏家主也是瑞昌郡守沛公明愁得两鬓都生了斑白。<br/><br/> 他去信要沛公离请求陛下允许沛氏设藩镇募兵,信送出去了,却犹如泥牛入海。<br/><br/> 这封信早已送到了沛公离手中,也已经被烧成灰。<br/><br/> 他好不容易才将这些人踩在脚下,试问他又怎么可能让家族嫡系设藩强大?<br/><br/> “还没有消息,已经差人去问了。”沛管家也愁。<br/><br/> 近日湟川对岸在大兴土木建造码头,还停泊了巨船,每日在船上操演,那些明晃晃的大刀,隔江遥望都觉得骇人。<br/><br/> 沛公明越想越坐不住。“让黎副将继续增兵,务必尽快增到五万。”<br/><br/> 管家忙答应,一出书房却满脸难色。<br/><br/> 瑞昌军户就这么多,能征来三万便不错了征到五万谈何容易。<br/><br/> 同样瑞昌的异动也每日递送到刘湛跟前。<br/><br/> 庆军与南军战败,庆军丢了玉门关,朝廷正围绕增兵汉中争吵不休,瑞昌想要圈地设藩?<br/><br/> 这两年刘湛一直有往岱州和瑞昌的兵营里安插钉子,或重金收买或威逼利诱,他拿下这两座城只是缺一个契机,如今契机来了。<br/><br/> 第二天刘湛的王令递送到洮河关。<br/><br/> 庆军早就退兵了,但是刘湛一直没召回李小连及临时进驻洮河关的大军。<br/><br/> 当李小连接到刘湛王令才终于恍然大悟。<br/><br/> “一万兵驻守洮河关继续封关不出,其余七万兵随本将军夺下岱州!”<br/><br/> 岱州在齐云山的双子岭东侧平原,辖三县之地,刘湛立国之后,岱州方氏毁了数条通向齐云山的路,只留了一条官道设了关防。<br/><br/> 那城关只有两丈高,在汉军士兵眼里就是个石堆子。<br/><br/> 就在汉军拆城关的这一天,正是方氏家主的寿辰。<br/><br/> 岱州城里的方府宾客盈门,搭了戏台唱戏,又摆了流水席宴请城中豪强氏族。<br/><br/> 跟沛氏家主的忧愁比起来,方氏家主完全没有被汉军异动影响。<br/><br/> 在方氏家主看来,他是皇族宗亲,梁天子亲封的岱侯,这汉王再横也掂量掂量。<br/><br/> 午时正是宾客最多的时候,方氏家主一身花团锦簇的侯爵袍服端坐在高堂上,接受宾客的见礼。<br/><br/> 却在这时士兵跌跌撞撞的冲进了宴会现场。<br/><br/> “侯爷!汉军!汉军进入我岱州地界,已经过了横塘县!”那士兵显然吓破了胆。“很多人,很多人,看都看不到头啊!”<br/><br/> 这一声喊叫立即让宴会现场炸了锅,宾客无不仓惶哗然。<br/><br/> 方氏家主整个人都愣了,他自己都没留意自己握着酒杯的手把酒都抖洒了。“老夫,老夫与天子同宗!乃宗室宗亲,他怎么敢……”<br/><br/> “汉王号称有四十万大军,他有什么不敢!”一豪族家主忙拱手告辞。“侯爷,请恕我等无礼。”<br/><br/> 那豪族家主立即带着亲眷仓惶离开<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