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n <p> 苏林瑾尴尬地牵了牵嘴角:“他不负责珠宝玉器,可能不太懂。”</p><p> “没事,给我掌掌眼就行。”</p><p> 被刘爱玲惦记上的阮令齐,则跟着李阳爱人张秀珠买菜去了。</p><p> 这几天基地菜市开始试运营,。</p><p> 食堂每天采买新鲜的菜肉,多出来的便形成了内部的菜场,每天多出来的量不多,所以都是抢手货。</p><p> 军嫂们每天的下午四点钟,就会准时等在食堂后门,等着炊事班把剩下多余的菜一字排开。</p><p> 这是隐形福利。</p><p> 基地的统一采购的菜虽然也需要票,但比外面便宜得多,而且用的是内部的饭票,不是粮票和肉票。</p><p> 张秀珠讷讷地上门在苏林瑾家敲了敲门,出乎她意料的是,来应门的是最近很多人讨论的“姜团长家的穷亲戚”。</p><p> 阮令齐瑟缩地往后半步,把着门:“你找谁?”</p><p> 张秀珠也不遑多让,不好意思地说:“我找苏同志。”</p><p> “她去供销社买东西了。”</p><p> 说完,阮令齐就要把门关上。</p><p> 张秀珠今天是被李阳硬逼着出来找苏林瑾的。</p><p> 早上吃完早饭,他语重心长地给她下了个命令:“姜团长家困难啊,咱们家占了他家便宜,你多跟人家媳妇儿来往,帮她挑挑菜,我看他这媳妇儿啊,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楚。”</p><p> 所以,她怎么也得做点什么,于是伸手挡住门:“哎,等等,待会儿四点钟食堂卖菜,她要买点菜和肉么自己做饭么?”</p><p> 阮令齐关门的动作停顿了下来:“这里有卖菜的?”</p><p> 他讲一口纯正的老北燕话,张秀珠听着分外亲切,拘谨也少了:“”可不?是食堂没用完的菜,都是当天的,麻烦您等她回来给她带个话,就说李阳的媳妇儿待会儿过来叫她。”</p><p> “好。”</p><p> 门关上了。</p><p> 四点到了,苏林瑾还没有回,阮令齐便说:“我去。”</p><p> 张秀珠有些呆:“你买菜?”</p><p> 无论在她娘家还是婆家,男人都不下厨,更别说买菜了。</p><p> 让李阳去买菜,他能把人家马上要扔掉的烂叶子全包圆,让人气死。</p><p> 阮令齐目光躲闪着看着前方:“对,我会买菜。”</p><p> 听他这么说,张秀珠咽了咽:“那待会儿我帮你挑。”</p><p> 别的本事没有,她家是北燕郊区数一数二的菜农出身,无论什么菜过一眼就知道泡没泡过水,什么时候采的,成熟度几分。</p><p> 阮令齐没搭话,两人一前一后几步路就到了食堂后门。</p><p> 那里已经聚了不少人,木头长桌上藤编的篮筐里,摆着今天早上送来还没用完的菜。</p><p> 张秀珠看了一眼,飞快筛出了今天这些菜的一二三等,正要给阮令齐使眼色,只见他眼疾手快地已经把她看好成色最好的菜拿在手上。</p><p> 张秀珠一呆,连忙也下手把剩下为数不多的菜也搂进菜篮子里,还没等问他要不要买肉,阮令齐已经目光如炬地精准挑出肉案上最好的一块梅花肉。</p><p> 这是巧合吗?</p><p> 没有几年软磨硬泡的功夫,万万做不到像阮令齐这样眼疾手快。</p><p> “我买完了。”阮令齐花光了苏林瑾给他的饭票,买了十斤大米,油盐酱醋。</p><p> 张秀珠又挑了条鱼,跟阮令齐一道离开食堂。</p><p> 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起连人家名字都还没问:“还没问你贵姓?”</p><p> “阮令齐。”他买到菜肉,心情舒畅。</p><p> 她夸得贫乏:“你买菜的眼光,真好。”</p><p> “买多了就知道了。”面对他熟悉的东西,阮令齐表现得跟常人无二。</p><p> 张秀珠刹住脚,目露惊诧:“家里您做饭?”</p><p> “对。今天多谢你。”</p><p> 阮令齐回到家开始收拾。</p><p> 院子里有口井,挤压上水。</p><p> 但家里没有洗菜的菜篓,他只好用水桶洗。</p><p> 洗切好后,他看着时间开始下锅做饭。</p><p> 一直到五点多,门口才想起吉普车轮胎擦地的声音,苏林瑾的声音从前院传来。</p><p> 只见门打开,她手上提了满满一袋子东西,身后还跟了个背着棉花被的小伙子。</p><p> 她笑着说:“阮叔,瞧我给你买了什么?今天晚上你能好好睡了。”</p><p> 她顿住脚步闻了闻,奇道,“阮叔你做饭了?”</p><p> 这可是红烧肉的香味,什么时候买的肉?</p><p> 刘爱玲夸张得猛猛翕动鼻子:“姐,你家的饭也太香了吧!”</p><p> 她第一反应这是不是食堂飘过来的味道,但下一秒就否定了,她还不清楚炊事班的水平?</p><p> 阮令齐探头:“做了,等小望回来开饭。”</p><p> “咣”的一下,帮忙背东西的司机撞上了院墙,慌忙低着头把已经到嘴边的口水咽下去。</p><p> 东西放下,刘爱玲还恋恋不舍地猛吸着空气中的肉香:“给我一碗白饭,我能就着这股香味吃一碗。”</p> ', ' ')('\n <p> 苏林瑾清点完给阮令齐买的东西回到前院,看到桌上摆的菜和饭,露出惊喜的神色:“阮叔,肉是哪买的?”</p><p> 这色面,这香味,真的绝了啊!</p><p> “今天有个叫张秀珠的人找你,她带我去买的。这些花了一块二,我另外买了调料大米,把你给我的钱和票都花完了。每天都有菜卖,你要喜欢我就接着做。”</p><p> 苏林瑾今天留给他的票只是给他吃食堂用的,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能用来买菜!</p><p> “还用问么阮叔,当然喜欢了!你做的饭就是最好吃的!明天想吃鱼……”</p><p> “好,那我明天买鱼。”</p><p> 两人说着,姜望回来了。</p><p> 跟苏林瑾反应一样,先是在院子里愣了半天才进门:“阮叔做饭了?”</p><p> “对,惊不惊喜意不意外?”</p><p> 姜望看着她站贼门廊下眯起双眼的笑颜,缓缓露出笑意:“惊喜,意外。”</p><p> 这一天,来食堂吃饭的人无一例外,都怀着巨大的希望走进食堂,带着破碎的表情离开。</p><p> 有人直接在食堂嚷嚷上了:</p><p> “咱就是说,不求多好吃,至少别太差吧?看看人家的手艺,咱们大厨好意思自称炊事班么?”</p><p> 炊事班长大婶叉腰:“咱们做饭是根据营养食谱来的,少油少盐追求原味,不爱吃那就自己做去!”</p><p> 她也觉得隔壁香啊,可她们不会做。</p><p> 基地的炊事班是本地军属,滇南口味重,为了迎合大部分北方军官的口味,她们尽量不放辣,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给的营养食谱来做。</p><p> 结果就是这么不尽如人意。</p><p> 表情最含蓄丰富的,便是李阳。</p><p> 他本想通过“军嫂外交”拉近和姜望的关系,谁知道他们家“穷亲戚”又会买菜又会做饭的?</p><p> 往常喷香的菜包子,他都觉得味儿不香了!</p><p> 第二天,李阳抬眼看着大窗户前正在看文件的姜望,呲呲两声,说:“姜团长,你家那亲戚什么来路?我家媳妇儿说他很会买菜?”</p><p> 姜望没抬头:“他以前食品厂的。”</p><p> 从食品厂到文物局?</p><p> 这个跨度可真够大的,可人家介绍信千真万确,负责背调的同事也反馈过来的确有这么号人。</p><p> 人家文物局还怪好嘞,问基地能不能代发阮令齐的工资……</p><p> 正说着,发劳防用品的刘爱玲小旋风一样吹进他们办公室,把肥皂草纸和花露水分好后,笑吟吟地对姜望说:“姜团长,我待会儿要赶班车出基地,帮我给苏姐带个话呗,她那个报名批下来了,月底就开班!她和潘浩浩一块儿搭伴负责。”</p><p> 姜望缓缓抬头,什么班?谁是潘浩浩?</p><p> 关于去扫盲班上课这件事,苏林瑾是真忘了跟姜望说。</p><p> 那天答应完刘爱玲,回家就被红烧肉勾了魂,彻底把这件事忘到了后脑勺去。</p><p> 而且,她总觉得不一定能成,那么多军属呢,又不是就她一个人上过学。</p><p> 晚上,姜望在桌上把刘爱玲让他转达的话告诉苏林瑾:“想去?可你不是要复习么?”</p><p> “一周才三个小时,而且我能出去走走不是么?”</p><p> 姜望拧着眉,三季度就会确定重启高考,她哪有时间给人扫盲?</p><p> “还是好好复习吧。”</p><p> “不着急,你在基地少说还要干两年嘛,我不赶着参加高考。”</p><p> 白炽灯落下暖黄暖黄的光,穿堂的风掠过灯泡,带来悠悠晃晃的光影,一圈圈荡漾开。</p><p> 苏林瑾眼中,这一圈圈荡漾开的光化成了碎金,沉淀在眼底。</p><p> 姜望抿着唇,久久地看着她的双眼。</p><p> 他心底怦然而动,一个念头呼啸着砸中他——她为了他,宁愿推迟一年高考!</p><p> “嗯。”他心里涌动起难言的情绪,哑着声垂眼继续吃饭。</p><p> 吃完饭,姜望自动承担了洗碗的重任,让苏林瑾回房:“去学习吧。小刘说月底就开班,让你想想怎么教,教些什么。”</p><p> 她已经在房里坐下摊开了纸笔,明亮的台灯照出她非常俏丽的侧影:“跟我搭班的军属是谁啊?我看看认不认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