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去找姐姐。<br/><br/> 赵崇昭左想右想,心里还是不大舒坦,走进屋想去搂着谢则安睡,推开门却见谢则安坐在那儿,定定地盯着他看。赵崇昭先是有点心虚,然后堆起满脸的笑:“三郎你怎么醒来了?我刚去尿了个尿……”声音越说越小。<br/><br/> 谢则安不咸不淡地提醒:“我耳力还不错。”<br/><br/> 赵崇昭钻进被窝抱紧谢则安,委委屈屈地叫屈:“我只是让她们试试你府里安不安全,没想到你一点都不上心,书信那么容易被人找到,”他讪笑两声,“我只是顺便打听两句,真的是顺便。”<br/><br/> 谢则安挑了挑眉,没打算追究,“既然我们在一起了,我自然不会和别人胡来。你要是还不放心,尽管让人继续盯着好了。”相处这么久,他要是还看不清这家伙的本质那就是瞎了眼。<br/><br/> 赵崇昭忍不住亲谢则安的脸颊。明明两个人已经再亲密不过,他还是想更进一步,想了解谢则安的一切,想让谢则安心里眼里都只有自己。<br/><br/> 他把手臂收紧,紧紧地搂着谢则安:“三郎我知道你不会和别人好,可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br/><br/> 谢则安懒得和他计较,合上眼睡觉。<br/><br/> 谢则安的工作岗位换到礼部,工作地点自然也搬过去了。礼部旁边分别是户部和工部,户部这个曾经特别重要的部门如今门庭冷落,没啥事干。工部呢,关起门瞎倒腾,谁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br/><br/> 谢则安新官上任,底下很多人都不太服气——尤其是有望升迁的那几个,不甘都快写到脸上了。<br/><br/> 谢则安不在意,底下人有气 xi_ng 是好事儿。他最怕遇上没脾气的老油条,你说啥他都呵呵两声瞎应和,真正干起事来屁都憋不出半个。<br/><br/> 谢则安笑眯眯地打招呼:“早啊。”<br/><br/> 其他人神色各异,勉强和他寒暄几句,纷纷上前来介绍本职。<br/><br/> 谢则安简单地记下他们的名字的职位,正正经经地和老尚书做完交接工作,恭敬地送老尚书离开。礼部平时主要管着教育这一块,谢则安早已把手伸过来,正式接手后基本没什么压力。<br/><br/> 处理好当天的事务,谢则安告诉其他人“我出去视察视察”,说完拍拍屁股大摇大摆地走出礼部大门,留下面面相觑的礼部官员。<br/><br/> 谢则安去了百川书院。<br/><br/> 谢则安身着绯色官袍,带着双翅官帽,表情十分严肃,一脸正经地在书院里巡行。等撞上了老山长,他深沉地拍拍老院长的肩膀:“您的任务很重啊,好好干,礼部是您的坚强后盾。”<br/><br/> 老山长呆了呆,回过味来后举起拐杖打向谢则安:“我打死你个臭小子,升官了就跑来我面前耀武扬威了是吧?看我不打死你!”<br/><br/> 谢则安摘下官帽抱在怀里,逃似也地越过栏杆落荒而逃,口里叫屈:“你这老头子怎么回事?我升官了你不替我高兴高兴就算了,还打我!师母,师母,好师母!快来救命啊!”<br/><br/> 一老一少闹得鸡飞狗跳,看得士子们目瞪口呆。后来学政出现把他们劝停,这两货又整理好衣冠,人模狗样地信步走在书院中,一副师徒相得的模样,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别人的幻觉。<br/><br/> 谢则安和老山长坐定,和学政一起商量正事。虽然谢则安在太学更说得上话,但太学的人要么偏向徐君诚,要么偏向姚鼎言,真正做起事来反倒不如百川书院方便。<br/><br/> 女学开了这么多年,也培养出了一批不错的学生,她们不缺才华,只缺机会。<br/><br/> 科举考什么来着?写诗写赋写文章!<br/><br/> 和女孩子比文科成绩?简直弱爆了。顶多只是策论方面拉拉后腿,不过很多士子的策论写作水平也就那样,稍微用点技巧就能拿个保底分数了。<br/><br/> 只要这批“女学生”有了和士子一起求学、一起考试的机会,结果绝对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第一批人推了上去,后面的人自然会跟上,形成一个良 xi_ng 循环。<br/><br/> 谢则安说<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山长您千万担待些,多在山长位置上呆个十年八年……”<br/><br/> 老山长脸皮抖了抖,瞪着谢则安说:“你个小混蛋,就知道给我找麻烦!”<br/><br/> 谢则安说:“您以前不也常常说要是师母可以参加科举早当官了吗?您想想,真要可以的话,指不定现在师母已经给您挣了个一品诰命!”<br/><br/> 老山长本来边听边点头,听到最后脸色一黑,抄起拐杖大骂:“什么叫挣个一品诰命!我打死你个臭小子!(╯‵□′)╯︵┻━┻”<br/><br/> 第180章<br/><br/> 所谓怕什么来什么。<br/><br/> 谢则安风风火火挑起礼部担子没多久,徐君诚约谈他了。<br/><br/> 约谈是委婉的说辞,在数次叫人来找都找不着人之后,徐君诚直接派两个人去把谢则安“请”到政事堂。徐君诚当值,其他人都不在,谢则安大咧咧地问安:“先生找我?”<br/><br/> 徐君诚说:“对,找了好几回,你都出去‘巡视’了。”<br/><br/> 谢则安说:“先生你知道我这个人虚荣心膨胀,难得升了官当然得出去得瑟得瑟。当上大官怎么能不出去走走?到了外面说不定还能遇上以前的对头,到时人模狗样地走到他面前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嘉勉几句,想想就很爽对不对?”<br/><br/> 徐君诚:“……”<br/><br/> 他毫不犹豫地出手,姿态优雅、动作流利地……在谢则安脑袋上敲了一记。<br/><br/> 瞧着谢则安捂头喊痛,徐君诚一下子想到了从前的事。这小子虽然不着调,但做事向来很有分寸。思及此,徐君诚看向谢则安:“你打的是什么主意?”<br/><br/> 谢则安见徐君诚没有打人的意图了,狗腿地替徐君诚添茶。等徐君诚把茶送到嘴边,谢则安才说:“如今局势不明,我这么做就是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自己也喝了口茶,“我知道先生觉得我这个提议很鲁莽,但做任何事都会有反对的声音,即使是再正确的想法都一样。是不是只要有人反对的事就不应该去做?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话的覆盖面很广,包括人品啊行为啊意见啊。反对的声音要听,但不能因为有人反对就止步不前。”<br/><br/> 徐君诚皱起眉头。<br/><br/> 并不是因为谢则安的话没道理,而是谢则安的话让他想起姚鼎言的主张。他说道:“你这想法倒是和你姚先生一脉相承。”<br/><br/> 谢则安说:“也与先生您一脉相承。”他看向徐君诚,“先生当初教给我的一门课,叫‘变通’。穷则变,变则通,穷而不思变,脚步永远都迈不出去。”<br/><br/> 徐君诚想到初见时还是个小娃娃的谢则安,一时有些出神。那时他还觉得姚鼎言的主张是有可能实现的,所以不愿与老师秦老联袂攻讦姚鼎言,可经过这几年在朝堂上的交锋,他越发觉得姚鼎言做的事已经偏离了他的预期,甚至渐渐有些理解秦老为什么不顾一切地阻挡姚鼎言。<br/><br/> 听到谢则安把自己教过的东西拿了出来,徐君诚说:“你小子歪理太多,那时我是教你写文章,不是教你别的。”<br/><br/> 谢则安不要脸地自夸:“我这人最擅长的就是举一反三。”<br/><br/> 徐君诚觉得自己又有点手痒。<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