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儿,吃喝玩乐都玩一把,核心目标是“下基层送温暖”“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我要你吃到这桂圆八宝粥就想起太子殿下和小驸马”……那会儿的日子,想想还真是热闹又欢腾。而他那时并不知道自己在赵英心里已经连当太子的资格都够不上了,没心没肺地跟着谢则安到处玩耍。<br/><br/> 想到过去种种,赵崇昭不由抓紧谢则安的手。他和谢则安走过最天真也最纯粹的年少时光,不管发生任何事,他都不会再让谢则安受委屈!<br/><br/> 谢则安笑了笑,转头亲了赵崇昭一口。<br/><br/> 赵崇昭喜不自胜。<br/><br/> 谢则安没给赵崇昭得寸进尺的机会,对赵崇昭说:“坐到窗边去吧,戏快开始了。”<br/><br/> 这年头没有特效,舞台效果还是有点粗糙。不过背景和舞台用的都是上好的布料,背景上的画更是出自名家手笔——从一开始就把他们的胃口养叼,才能在他们心里奠定“梨园最好”的基础!这会儿还没有幕布还没有开启,有几个浓妆重彩的小丑正穿行在各个席位中表演简单的魔术,看得不少人直了眼。<br/><br/> 赵崇昭也兴致勃勃:“要不是不方便,我也想下去玩玩!”<br/><br/> 谢则安说:“以后吧,现在还不行。戏曲可以流行,但不能是你去带领流行,要不然你会被骂的。”在很多人心里除了读书之外其他的都被归为“不入流”,赵崇昭要敢明晃晃地站出来“引领 ch_ao 流”,绝对会被骂得不轻。<br/><br/> ……这一点在赵崇昭还是太子时就已经有过不少血泪教训!如今和他交情不错的马老头马御史是骂人的主力军,连带他这个小小的“配角”都被喷得狗血淋头。<br/><br/> 赵崇昭也想到了马御史那张老脸,一脸的纠结。不能怪他以前看马御史不顺眼,任谁被追在屁股后面骂了一次又一次都不会高兴的。<br/><br/> 赵崇昭犹豫地说:“三郎,你说我该不该让马御史回来?”<br/><br/> 谢则安说:“还是不要了。”<br/><br/> 赵崇昭呆了呆。谢则安不是和马御史挺要好的吗?怎么一口就否决了!他不解地问:“三郎你还怕他会骂你?”<br/><br/> 谢则安说:“京城物价高,老马哪里住得起,还是呆在外地比较好。”<br/><br/> 赵崇昭:“……”<br/><br/> 赵崇昭说:“那我给他赐栋宅子!”<br/><br/> 谢则安说:“宅子太大,没人打理。”<br/><br/> 赵崇昭哭笑不得:“我算是明白了,你是在替马御史讨赏。我给他赐几个仆人总行了吧?”<br/><br/> 谢则安笑而不语。<br/><br/> 赵崇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姚先生当丞相,难免会有不好控制的情况出现。马御史两袖清风,在朝中不结党不营私,却是一个标杆式的重要存在。有他在,想搞事的人都会消停的。”<br/><br/> 谢则安“嗯”的一声,并没有直言夸赞,却伸手回握住赵崇昭的手掌。<br/><br/> 赵崇昭心里高兴,继续说出下一个打算:“三郎,你阿爹守孝也一年多了,怎么说都差不多了。政事堂少了徐先生,我想让你阿爹夺情回朝,补参政的缺。”<br/><br/> 谢则安:“……”<br/><br/> 赵崇昭见谢则安不说话,补充了一句:“三郎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做有点任人唯亲?不是这样的,你阿爹对朝廷的贡献岂是别人能比!单看他改良的火枪和火器在边防起的作用,就足以让他如政事堂了。即使是父皇,当初也对你阿爹颇为倚重,我让你阿爹入政事堂是合情合理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br/><br/> 谢则安笑着说:“陛下你口才越来越好了。”<br/><br/> 赵崇昭说:“那当然,你不知道我刚登基那会儿天天和那些老狐狸磨嘴皮子……”说着说着他又有点委屈,“三郎你那时都不在我身边帮我。”<br/><br/> 谢则安一顿,说道:“没我在我身边你也做得很好。”<br/><br/> 赵崇昭也只是说说而已,他才不想破坏目前的大好气氛。他笑眯眯地说:“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就让<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你阿爹回朝!”<br/><br/> 谢则安说:“也好,正好把小妹的婚事办一办。”<br/><br/> 赵崇昭见自己的提议得到了谢则安的肯定,心里别提有多欢喜。他把注意力放回戏台上:“那几个小丑都走了,是不是要开始了?”<br/><br/> 谢则安说:“对。”<br/><br/> 大红色的幕布缓缓拉开。<br/><br/> 正是入夜时分,所有的灯光都集中在戏台上,营造出一种明丽如仙境的气氛。开场的第一幕戏是比较明快的,同样是时下流行的才子佳人戏码,用浓丽的妆容演绎出来却有种令人心向往之的美好感觉。等到第一幕尾声时气氛斗转直下,女驸马冯素珍的母亲去世,继母嫌贫爱富、棒打鸳鸯,未婚夫被诬下狱。<br/><br/> 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br/><br/> 这样的情节在这个时代太常见了。正因为常见,所以代入感很强,中场休息时间到处都是骂声和讨论声。<br/><br/> 气氛非常热烈。<br/><br/> 赵崇昭也说:“这女人实在太可恶了,怎么能因为李家衰败就悔婚!还陷害人家下狱,可怜痴情的冯素珍!”<br/><br/> 谢则安说:“婚姻之事,靠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父母不靠谱,一辈子也毁了。”<br/><br/> 赵崇昭颇为赞同。但他又有不同意见:“但是不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办法,难道还能靠他们自己?一般成亲时都才那么小一点儿,总不能由着他们自己胡来。”<br/><br/> 谢则安说:“你的考虑也有道理。”他没再多说什么。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现在就高呼“恋爱自由”,难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br/><br/> 任何一种思想、制度,都是依附于时代的。时代没发展到那个程度,提出再先进的东西都是白瞎——顶多是几百年有有人把你的观点挖出来说“哇哦好超前啊,这人是穿的”!<br/><br/> 所以慢慢来,不着急。<br/><br/> 现在先搞搞吃吃喝喝玩玩什么的多安全,大家都会欣然接受。至于这些吃喝玩乐的“新项目”有没有夹带啥私货,他不知道啊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他是一个纯洁的人,善良的人,正直又无私的人!<br/><br/> 第189章<br/><br/> 乡试进行得并不算顺利。<br/><br/> 至少《旬报》上掀起了一阵粉黑大战热 ch_ao 。谢则安找到了久违的热情,不管是粉是黑,经历一场大战之后估计都会牢牢地记住“谢衡”两个字。作为朝廷中粉粉嫩嫩的“新面孔”,他迫需打响知名度!<br/><br/> 谢则安趁热打铁,洋洋洒洒地写了篇中心思想为“我们的征途是整个世界”的鼓吹文。先从肯定的角度讲述大庆远比其他文明要先进要牛逼,吹得大伙心里十分舒坦,越想越觉得咱就是第一大国。紧接着谢则安笔锋一转,开始宣扬“狄国威胁论”,表示“可是啊,隔壁的北狄比我们更加强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女人都能上马打仗,一换算,他们就比我们多了一倍的人”……<br/><br/> 这种滑稽的论调当然只能引人发笑。<br/><br/> 攻击点太多,一堆人蜂拥而上,撩起袖子准备围殴谢则安。<br/><br/> 谢则安十分兴奋,叫上富延年和一堆狐朋狗友一合计,在《京野画报》上画了个专版,专门介绍北狄的武器<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