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王延心想在家里洗洗就得了,干嘛还非得出来泡澡,还得泡到晚膳的时候?</p><p> 然后他就被搓澡师傅教育了,到了时间被叫醒的时候,还打着鼾。</p><p> 常大力赶着一辆驴车等在门口。</p><p> 赵淩把王延扶上车。</p><p> 王延扭头去看澡堂子奇怪的店招,上头绣着一只溜光水滑的滚地锦嘴角弯弯眼睛圆圆:“怎么瞧着那么像你那只丑猫?”</p><p> 赵淩顿时炸毛:“什么丑猫?抹布是绝世大美猫!不接受反驳!”</p><p> 王延眯着眼睛看远去的店招,再看看身边的便宜外孙:“这你家的?怪不得起个这么怪的名字。”</p><p> 什么叫怪?</p><p> 明明是萌!</p><p> 赵淩不想搭理糟老头子。</p><p> 驴车没一会儿就到了赵家。</p><p> 这会儿赵骅他们也回来了,赶紧恭恭敬敬和子女们一起给外祖父磕头。</p><p> 跟着王延一起进京伺候的中年管家张旺,把一个装满了荷包的小篮子放到王延身边,显然是早有准备。</p><p> 王延就见过赵辰、赵缙、赵淩三个外孙,这次见到赵婉清这个外孙女和沈兰这个外孙女婿觉得很高兴。</p><p> 孙子辈磕头完了之后,赵淩就带着曾孙辈过来磕头。</p><p> 王延就看着垫子上整齐摆列的六只猫三条狗。</p><p> 赵淩对它们介绍:“这是曾外祖父。”</p><p> 猫猫和狗狗们认真打量王延,凑过去嗅嗅,重新坐回来。</p><p> “喵~”</p><p> “汪!”</p><p> 赵淩把其中一只金被银床抱走:“这只是编外成员,不用给。”</p><p> 沈兰把愈发壮实的猫抱起来:“这是我堂兄家的猫,就爱往这边来。”</p><p> 还真别说,跟着蹭饭都能蹭得胖一大圈。</p><p> 王延幸亏多准备了一些红包,还真让张旺给了一毛一个红包。</p><p> 赵王氏就看着赵淩他们闹,热闹完,沈兰他们要回去,赵淩也带着王延回新宅。</p><p> 嗯,爹娘在前面带路,用不着他。</p><p> 院子收拾了一下午,已经整理妥当。</p><p> 王延瞧着不大一个院子,连日在船上晃荡,感觉脚底都在波浪起伏,简单洗漱了一下就睡了个人事不知。</p><p> 等他一觉醒来,已经天光大亮。</p><p> 他起床洗漱完,就被带着溜达去对门老宅那儿吃饭,走了没几步,突然觉得不对。</p><p> 他停下脚步,猛地扭头看去,随后脚步加快变成一溜小跑。</p><p> 身后张旺显然早有预料,跟在边上跑:“老爷慢点,那是家里的大书房。”</p><p> 赵淩这天放学回家,就被赵王氏提溜到大书房里,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坐在躺椅上看书的王延。</p><p> 赵淩看不明白:“怎么了?”</p><p> 老头坐那儿看书不挺好的?</p><p> “你外祖父生气了,赶紧去哄。”</p><p> 赵淩顿时嫌弃地别开脸:“他生什么气?”</p><p> 糟老头子又不是八块腹肌的小哥哥,还没豆豆可爱,有什么好哄的?</p><p> 赵王氏指了指窗户:“看到家里那么多琉璃窗,就生气了。快哄,不然你外祖父回去,把你大书房拆了带回去。”</p><p> 啊?这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p><p> 王延把书往身边茶几上重重一拍:“你们娘俩嘀嘀咕咕的声音还可以再大一点?老头子我还没聋呢!”</p><p> 他昨天晕晕乎乎的啥都没看清,等今天反应过来,才发现赵家哪儿哪儿都是琉璃窗,整扇整扇的琉璃窗,连天窗都是老大一块。</p><p> 他,一个外祖父,就巴掌大的一小块天窗!</p><p> 王延感觉到熟悉的血压上升的晕眩感,喝下今天第三壶茶。</p><p> 不打碎研磨,就这么放琉璃壶里泡开的茶叶,瞧着真好看,喝着也清爽。</p><p> 赵淩脚步向后,感觉胳膊一阵剧痛:“嘶——”</p><p> 赵王氏放下掐人的手指:“快去!”</p><p> 赵淩把书包往自己课桌上一放,磨叽到糟老头子身边:“这个嘛,我搞点琉璃也不容易。京城好多达官显贵家里还没有呢。陛下在宫里头盖琉璃殿,琉璃作坊的产量就那么点。”</p><p> 主要是顾潥大概是把玻璃暖棚给整明白了。</p><p> 这东西虽然现在耗费巨大,但用来给农业搞些研究倒不算浪费。</p><p> 另外还得搞几个种反季蔬菜。</p><p> 王延不信:“既然这么紧俏,你是怎么弄到这么多的?”</p><p> “因为现在这种琉璃就是我烧出来的啊。”他多少有点特权。</p><p> “那既然是你烧出来的,就不能给我再弄点儿?”</p><p> 赵淩:“……我明天去问问陛下。”</p><p> 现在琉璃作坊被顾潥严格管控,账都是赵骅亲自做的,各种物料进出严格得像是里头在铸造铜钱,而不是琉璃。</p><p> 赵王氏听着赵淩的语气,顿时对老父亲不满,两步上前:“好了。差不多就得了。回头从我屋里拆两扇窗户给你带回去。”</p><p> 反正他们家现在读书什么的都来大书房,</p> ', ' ')('\n <p>正房那边的书房不怎么用得到,拆了就拆了,原先的旧窗户还在,拿出来换上就行。</p><p> 王延今天其实去琉璃铺子转过了。</p><p> 那货架上叫一个空空如也。</p><p> 也不能说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摆了几件美轮美奂的样品。</p><p> 样品,不卖的。</p><p> 他瞅着还比不上赵淩送给他的琉璃茶具,问了一下价钱,差点失态。</p><p> 要知道王延虽然在王家已经是旁支了,但毕竟殷富数代,家底是很厚的。</p><p> 当年赵王氏一个庶女出嫁,王延给出的嫁妆,除了在泸阳县置办的大宅和全套红木家具之外,还包含了供给赵骅进京赶考的全部费用,甚至还有小家庭的启动资金,算下来两千两打不住。这还不算各种添妆和压箱底的钱。</p><p> 王延家有钱可不是占了多大的地,当了多大的地主,而是经营了数代的缫丝生意。</p><p> 能让他都觉得昂贵的东西……嗯,怎么说呢?</p><p> 他其实对赵家满屋子的琉璃窗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生气,就是也想要一个这么敞亮的书房。</p><p> 他要是有这么个书房,立马致仕当先生,都不敢想能在这么一个书房里教书读书得多幸福。</p><p> 要不,他还是致仕了,来女儿家?</p><p> 正好赵家的几个小子都还在考学,他可以指导。</p><p> 赵辰和赵淩的成绩是不错,可还有进步空间。</p><p> 赵缙那小子就不行了,得鞭策。</p><p> 赵茂年纪还小了点,倒是看得出很聪明,就是小小年纪似乎有点迂腐,得好好矫正。</p><p> 老头子越想越心动,对自己便宜外孙扔给他一只猫讨好,都没在意,下意识接过,一下一下撸着小胖柔润的毛发,听着猫的呼噜声。</p><p> 赵淩悄咪咪走回来,眼神示意:哄好了吧?</p><p> 赵王氏不太确定:大概?</p><p> 算了,不理这老头。</p><p> 赵王氏要编书,赵淩要写作业。</p><p> 过了没一会儿,赵辰他们也都来了,各自在自己书桌前奋笔疾书写作业。</p><p> 心里盘算着要指导外孙功课的王延,这会儿已经睡着了。</p><p> 赵淩倒是把琉璃窗的事情放在了心上,也不等下午去御书房了,等午膳的时候,就跟顾潥提要求:“陛下,现在琉璃作坊里的琉璃窗紧张吗?能不能匀点儿给学生?”</p><p> 琉璃殿其实差不多都盖完了。</p><p> 剩下的宫中其他几个地方想要盖阳光房的,都被顾潥给叫停了。</p><p> 他后宫的嫔妃不多,但也不可能每人都给盖一个。</p><p> 他自己、太后、皇后和太子的宫殿中有一个小小的就行了。</p><p> 剩下的还是把宫中主要宫殿的窗户换成琉璃的……琉璃作坊现在已经能够烧制稍微大块一点的琉璃了,整个皇宫全部更换琉璃窗,还是再等等。</p><p> 主要是光给自己换,没钱。</p><p> 现在琉璃作坊其实存了不少现成的琉璃,只是放量少。</p><p> 物以稀为贵,就指着这赚钱呢。</p><p> 他可知道那些达官显贵情愿把串铜钱的绳子都放烂了,都不拿出来花。</p><p> 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顾潥期望的是最好把钱通通都拿出来花,而不是藏起来,造成市面上流通的钱币越来越少。</p><p> 难得有这么一个能让他们玩了命的买的东西,他不可着劲往死里薅,都对不起自己。</p><p> 当然,顾潥对自家祥瑞还是很和蔼的:“要多少?”</p><p> “整上两扇窗户?”再多他也不敢开口。</p><p> 顾潥觉得问题不大,答应下来,问他:“又要用哪儿?”</p><p> 赵淩老实回答:“给学生的外祖父书房里换两扇。他岁数大了,看东西眼睛不好使。”哦,对了,“学生之前给您提过的西洋人雷奥那多,现在安排在鸿胪寺的客馆里。您要见见他吗?”</p><p> “就是你说过的带来香料种子的商人?”</p><p> “是的。”</p><p> 顾潥还没见过和那么遥远国家的人,有点兴趣但不多,对赵淩说道:“你先替朕看看他带来了什么。”</p><p> “是。”赵淩领命,“那学生下午就去鸿胪寺,不去御书房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