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          <p> “我是由我爷爷带大的,爷爷去世后,便一直在天极派生活,如今天极派就是我的家。”</p><p> 皇后闻言一顿,她呆呆地看着宁清。少女那一双眸子光彩湛湛,如同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极了她曾经看到过的一双眼睛。</p><p> “姑娘的双眸,生得特别像吾的一位妹妹。”皇后感叹道。</p><p> 宁清听后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言。</p><p> 皇后还想要拉着宁清说些什么,她的贴身宫女在这时寻来,在她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皇后听后脸色微微一变。</p><p> “抱歉各位,吾还有些事要处理,怕是不能和大家一起聊了。”</p><p> 皇后略显遗憾地开口,她冲着宁清几人道别后,跟着宫女离开了临华殿。</p><p> 目送着皇后的背影渐渐远去,百里均明又接着为大家继续介绍册封大典的流程。</p><p> 几人在临华殿呆了大半个时辰后,这才返回华清园。</p><p> 距离册封大典还有三日的时间,这天晌午,宁清前往若晨宫找夏有仪,快到若晨宫时,刚好看到皇后从宫殿里走出来。</p><p>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宁清总感觉皇后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p><p> 这边皇后刚从若晨宫出来,正沉浸在自己的心情里,陡然间看到不远处的宁清,忍不住愣了一下。</p><p> 她很快回过神来,上前冲着宁清道:“陛下正在里面和有仪谈话,有仪这会估计也不方便见你。”</p><p> “如果你不介意,愿意到吾宫里坐一会吗?”</p><p> 宁清没有拒绝,跟着皇后一同前往她的宫殿。</p><p> 一路上,二人遇到了不少宫女。宫女们见到皇后都恭敬地向她请安问好,待皇后叫她们起身后,才接着忙自己的事。</p><p> 皇后将宁清带到自己的寝殿,让她在桌案旁坐下,随后便往外走去。</p><p> 桌案上摆放着当季的水果,宁清坐在椅子上,一边吃着果盘里的水果,一边等待皇后的回归。</p><p> 皇后将她带到这里,跟她简单说了几句话后,便让她坐着等候,说是要去拿一些东西。</p><p> 宁清暗自打量着这偌大的寝殿,寝殿华丽而别致,极尽奢华。殿中宝顶悬着一枚巨大的明珠,光彩夺目,不自觉就能吸引人的视线。周围的墙壁栋梁与柱子皆雕刻着海棠花纹,美轮美奂。</p><p> 没过多久,皇后从外面回来,手上还捧着一个小小的檀木盒子。</p><p> 这木盒看上去有些年岁,宁清看着皇后将木盒放在桌上,从里面拿出一枚玉佩。</p><p> 玉佩只有半个手掌大小,以翡翠雕刻而成,通体温润,玲珑剔透,此时正在皇后的手中闪着莹莹光泽。</p><p> “这是……”宁清看着皇后手里玲珑剔透的玉佩,好奇地问道。</p><p> “这玉佩是吾妹妹之前送给我的。”皇后看着宁清,轻声道,“也许是吾太过想念家中妹妹了,每次看到姑娘,都觉得姑娘身上有一股熟悉的感觉,让吾不自觉地想要亲近你。”</p><p> “吾一直珍藏着这枚玉佩,到现在也快二十年了。姑娘与吾颇为有缘,不若就将这枚玉佩送予姑娘。有这玉佩在,定能保佑姑娘平安顺遂。”</p><p> 皇后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玉佩,这是当年沈婉妤前来探望她时,一并带来的。时隔多年,皇后至今还记得沈婉妤将玉佩送给她时说的话。</p><p> “这是我在寺庙里求来的玉佩,僧人说将它送给我最重要的人,可以保佑其一辈子平安喜乐。”</p><p> “阿姐,你在这深宫之中,身边少不了尔虞我诈之人。我将这玉佩送给你,希望你以后万事顺遂。”</p><p> 自皇后出嫁后,沈婉妤就没怎么见过她了。因此在探望皇后之前,她特意去寺庙里求了两枚平安玉佩,一枚给了皇后,另一枚则自己留着。</p><p> 这块玉佩,承载了沈婉妤对皇后的无尽情义。沈婉妤去世之后,皇后便将玉佩收起,珍藏在木盒之中。偶尔想念沈婉妤时,就会将玉佩拿出来看看。</p><p> 宁清一听玉佩的来历,再看皇后就要将玉佩系到她腰间,吓得连忙出声。</p><p> “皇后娘娘不可,这玉佩既是您妹妹送给您的,我又怎么能接受?”</p><p> 可皇后听后却只是直直地看着她:“姑娘,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巧合之事,吾也相信吾的感觉不会有错。”</p><p> “这玉佩与你有缘,姑娘你就收下吧,就当是全了吾想念妹妹多年的心意。”</p><p> 宁清对上皇后的眼神,女子正认真地看着她,仿佛在通过她,与自己妹妹对视。她不再拒绝,默默地站在原地,任由皇后动作。</p><p> 皇后用红绳穿过玉佩上的小孔,又将绳子末端塞进宁清的腰带里面,打了个严实的结,玉佩牢牢地贴在宁清腰间。</p><p> “好了。”皇后将手收回,满意地道。</p><p> 她又望向宁清,一本正经地说:“姑娘,愿这玉佩能让你与好运相伴,也祝你未来所遇皆欢喜,所得皆善良。”</p><p> 宁清一时怔住,须臾,她认真地道:“多谢皇后娘娘,您放心,这枚玉佩我一定会好好珍惜。”</p><p> 玉佩在宁清腰间散发出淡淡的流光,通灵剔透,翠</p>        ', ' ')('\n          <p>色温碧。</p><p> 宁清与皇后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p><p> 大朔国9</p><p> 太子册封大典当日, 举国欢腾。</p><p>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照品级班次排列在临华殿前的广场之上,东西相向而立。</p><p> 阳光和煦, 倾洒在皇宫的琉璃屋瓦上,格外耀眼。</p><p> 吉时已到,主事官员敲响钟鼓, 钟鼓齐鸣三声, 声势浩大。宫廷诸卫宣布百官入场, 众官员按顺序进入临华殿, 依着自己的站位站好,默默等待册封大典的开始。</p><p> 宁清一行人站在官员身后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处,安静地观看着。</p><p> 群臣毕至, 等候元效帝的驾临。</p><p> 宁清注意到林昭宇入场时身后还跟着一名中年男子, 看那男子的长相并不像是大朔国人,她不由得多看了几眼。</p><p> 一阵鼓乐声响起,响彻整座宫殿。元效帝伴随着鼓乐走进临华殿,拾阶而上。他走到宝座前坐下, 众人纷纷向着他行三跪九叩礼。</p><p> 夏鸿永也在引导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大殿。他身着衮冕,冕服上刻着十二章纹, 浑身上下散发着高贵之气。冕冠上的珠子也随着他的走动, 轻微地晃动着。</p><p> 鼓乐声止, 册封大典正式开始。</p><p> 太子册封乃国之盛事, 流程众多, 官员们一个个神情庄重, 观看着典礼的举行。</p><p> 一系列繁琐的流程走完, 终于到了宣读册封诏书之时。</p><p> 夏鸿永几步上前, 屈膝跪地, 左手按在右手之上,身体弯曲,头缓缓垂至地面,以稽首礼的姿势跪拜在地。</p><p> 册封使站在群臣面前,手持案册,铿锵有力地宣读太子册命诏书。</p><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p><p> “安王夏鸿永,日表英奇,天资粹美,恭谦表志,宜成大统。兹恪遵初昭,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p><p> “授之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p><p> 册封使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上回响,落在每个人耳边。</p><p> 夏鸿永跪拜在地,恭敬地接过太子印玺和太子册封文册。</p><p> “儿臣定不负父王所托,心系百姓,治国理政,为父王分忧。”</p><p> 册封礼成,夏鸿永也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成为大朔国当朝太子。</p><p> 宁清在一旁目睹了整个过程,心情澎湃。此时此刻,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独属于皇家的威仪。整场册封大典都是那么的庄严肃穆,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p><p> 夏鸿永接过册封文册后就退至一旁,目光朝下面的群臣望去。</p><p> 站在林昭宇身边的男子在这时走上前,恭敬地朝着元效帝和夏鸿永行礼:“陛下万安,太子殿下万安。”</p><p> “岭西国使者舟车劳顿,特意前来参加册封大典,这实属大朔国的荣幸。”元效帝坐在宝座上,淡淡地开口。</p><p> 怀良几人在下面安静地观看着这一幕。</p><p> 均言见宁清对男子颇为好奇,在一旁解释说:“岭西国是西边的一个大国,之前与我们国家争斗了多年。也就是近几十年,两国的关系才有些许缓和。”</p><p> 岭西国地处西北边疆地区,与大朔国是邻国的关系。两个国家之间隔着一处地界,为了争夺相交的这一处边界,大朔国与岭西国已经争斗了多年。</p><p> 这百余年来双方互相看不顺眼,也因此边界处经常会发生战乱。只是两国的实力旗鼓相当,交锋多年以来,双方虽各有损伤,但谁也奈何不了谁。</p><p> 国与国之间交战,受苦的多是住在边界附近的百姓。边关百姓深受战乱之害,没有一天过得安稳,整日活在提心吊胆中,叫苦连天,怨声载道。</p><p> 直到元效帝登基后,岭西国皇帝将自己的妹妹,嫁与元效帝为妾。双方因此签订了和平协议,各自派出自己国家的将军,镇守边关。两国不再因为边界领地归谁所有而兵戎相见,彼此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p>        ', ' ')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邪巫

牛奶少年郎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