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t\t        如今,我派遣官吏去接管西河郡,打算对西河郡的胡人进行编户齐民。若在此过程中,於夫罗欲耍诡计进行反抗,我只会马上换一位单于。<br><br>        所以,就看於夫罗聪不聪明了。南匈奴现今已困守在阴山以南,不足为惧。”<br><br>        鲜卑人能够一直惹是生非,那是因为他们有退路,打不赢了可以一直往北边跑。<br><br>        哪怕北边更加苦寒,生活条件更加恶劣,但都算是一条出路。<br><br>        可是南匈奴就不一样了。<br><br>        过去上百年,他们已经迁徙到了并州,相当于困守在了并州内部。<br><br>        这其中,好多人都已经习惯了汉人的生活,就连吃饭写字都已经学上了汉人的习惯。<br><br>        若要让这群人义无反顾地往北边跑,那只是笑话,哪怕於夫罗是匈奴的单于,哪怕他振臂一挥,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往北方跑。<br><br>        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br><br>        习惯了汉人安定享受的生活,再加上昭国这几年丰富的美酒佳肴,这群人真的不愿意去北方恶劣的环境生存。<br><br>        当然,他们的习惯是抢劫汉人的财富,但过去几年的试探下,这群人发现那群抢劫的人都死得极其凄惨之后,他们也变得老老实实了。<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不管於夫罗心中有多少不甘心,目前也只能按照昭国的规划老实称臣,编户齐民。<br><br>        “看来大王早已解决了周边隐患,是我多虑了。<br><br>        不过,这些人必然心有不甘。一旦我们动兵,他们会不会有串联团结起来的可能?”<br><br>        其实这个可能性荀攸也知道非常低,但这世上不是有万一吗?所以荀攸也想问问昭王的准备。<br><br>        “公达之意乃是,匈奴单于、鲜卑单于、乌桓大人、羌王等所有部落首领联合在一起,这种情况,其实是有一定几率会发生的。<br><br>        只要利益足够之大,让他们觉得团结起来可以灭了昭国,夺取昭国的所有财富,这便足够让他们冒一次险。<br><br>        不过我在他们里面安插了钉子。这些钉子不在这群胡人部落的首领里面,因为他们为了利益能够随时背叛。<br><br>        但有一部分人却是很可靠的,公达可知过去几年昭国因为缺人发生了何事吗?”<br><br>        荀攸不懂杨秋的言下之意,但他却知道昭国传出来的谣言,导致一部分胆大的人拖家带口投奔昭国。<br><br>        “我只知晓汉廷那边,过去几年有人拖家带口往北边逃亡。<br><br>        他们皆言,到了昭国便会分田地,且能吃饱。”<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这话让杨秋笑了一下。<br><br>        “这传言不假,公达亦知,工坊缺人,开垦荒地亦缺人,所以过去几年,此政策未曾改变。<br><br>        不过对于那些蛮夷部落而言,他们寻到了一条生财之道。在一些私人作坊之中,不管是种植茶叶,烧制瓷器,又或者开设染坊,都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劳作。<br><br>        然而昭国的官方工坊待遇优厚,源源不断地招揽了投奔过来的难民。<br><br>        对于这群私人作坊而言,他们自然只能雇佣乡里之间的普通百姓,但其实这群人觉得还不够。<br><br>        所以他们与这些蛮夷部落达成一个交易,购买蛮夷部落的奴隶过来,以低廉价格将这群人购买至作坊里面日日劳作。<br><br>        最后将生产出来的货物再通过商队卖到中原地区。近年来,因这种方法发家致富之人,大有人在……”<br><br>        杨秋没有阻止民间商贾的发展,她甚至是持鼓励态度的,最好让这群人野蛮生长起来,而她的最大要求就是老老实实交税。<br><br>        而这世上的聪明人,从来不会受限于时代,既然不能在偷税漏税上做功夫,那就只能在成本上面做功夫了,于是他们发现了廉价的劳动力。<br><br>        这些人基本都是部落之间吞并之后被俘虏的奴隶,最后被赢家用卖奴隶的方式卖到了昭国工坊。<br><br>        胡人部落不擅经营,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挣一笔,所以这种买卖根本就断绝不了。<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但一旦尝到甜头了,这群人难道只会卖奴隶吗?恐怕是看不顺眼的底层人都会被他们卖了,这就直接导致了贵族阶级和底层的胡人之间有了巨大的仇视。<br><br>        所以昭国这边利用这个机会,私底下拉拢了许多部落的底层人,让其传递消息为昭国办事。<br><br>        若是有什么异动,比如说这些胡人部落要带领军队进攻昭国,到时候昭国这边也会马上得到消息。<br><br>        如果渗透的实力够强大,到时候还可以让底层人直接造反,把那群部落的首领拉下马来。<br><br>        所以这群人想要毫无风声团结起来打一场大仗,这是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至少杨秋到时候有几种方法挑动他们自己底层人内部造反。<br><br>        毕竟这世界上最大的仇恨其实还是阶级压迫,杨秋这边只要许诺的好处,让他们到时候可以加入昭国分田分地,这都能拉拢一大堆底层人。<br><br>        这就像是当初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实际上他手底下一堆蒙古人跟着他灭元。<br><br>        因为当时蒙古的贵族阶级也是把蒙古的底层人当奴隶卖来卖去,底层人过得非常惨。<br><br>        至于后来的带清,待在东北那地儿的满人还打出过旗号反清复明,后来清朝皇帝混不下去了,人家直接说使清帝不敢东归。<br><br>        所以过去几年,拉拢底层人的政策一直在施行,这些部落也一直派人过来学习昭国的纺织技术,种植技术,工匠技术等。<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杨秋都敞开大门了让人来学习,学了之后,这群人基本都叛变了一半。<br><br>        因此,当杨秋说完昭国的规划之后,荀攸目光肃然了起来。<br><br>        “若昭国政策能够行之有效的坚持下去,不到一百年,周边蛮夷之人必定会王化……可惜可惜,关东之人已经走向崎路。”<br><br>        这话让杨秋好笑了起来。<br><br>        “公达可是关东士族出身,如今竟然也不看好他们了?”<br><br>        对于内敛的荀攸而言,这种话他以前绝对不会在外人面前谈论。<br><br>        因为他知道这种言论支持的人很少,说出来之后还会可能被判为大逆不道之人。<br><br>        不过在昭王面前,这种话恐怕都算不上大胆,因为昭王做的事情比他要大胆多了。<br><br>        “若没有大王建立昭国,恐怕我亦会认为,天下问题只是君主昏庸,宦官当道,奸臣作祟。<br><br>        未来只需择一位力挽狂澜之雄主重新执掌天下,辅佐对方让天下恢复太平,此乃我以前所认为之路。<br><br>        可是经历过去几年之事,我想我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儒家所坚持之一套,已然走向死路。<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当初汉武帝能抛弃黄老之道,只因为此种方法已不适合治理天下。如今这天下恐怕也需要找到一套新的方法来治理天下。<br><br>        关东士族却固守旧制,而此恰是如今大汉走向灭亡的原因,我虽不知未来之道会如何,但以前方法肯定是错的……”<br><br>        荀攸的这番话让杨秋想到了荀谌当时和她讨论的治国之道。<br><br>        “公达,听你之言,你所信奉的治国之道似乎亦非儒家。莫非你亦是荀家异类?你觉得这天下应当如何治理?”<br><br>        这个问题,其实连荀氏族人都不知道。<br><br>        因为荀攸向来奉行低调的原则,既然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众人不一样,那就不能将自己异类的想法说出来。<br><br>        “乱世当用重典,攸其实偏向法家……”<br><br>        看来能够迅速加入她团队的人,基本都不是偏向儒家的人。<br><br>        毕竟按照儒家那套理论,若真的深信不疑,恐怕对杨秋的想法是大逆不道,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br><br>        “若是如此,我倒是知晓公达现在应该做何事了。<br><br>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准备做,却一直未能做成。公达若是有志同道合之人,何不推荐过来?<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这件事情也许会名垂千秋,就看公达你愿不愿意了。”<br><br>        第140章<br><br>        从许久以前,杨秋便一直渴望招揽一些专业人才来修订法律。<br><br>        然而,这方面的人才始终匮乏。<br><br>        所以,目前此事只是由零零散散的人在进行,而没有一个统领之人能够系统地对法律进行修订。<br><br>        难得遇到一个偏向法家的人才,以荀攸的能力,应当能够统帅一队专业人马从事此项任务。<br><br>        所以,杨秋几乎在瞬间便决定启动自己的备用计划,设置一个司法院,专门负责修订律法。<br><br>        毕竟,仅靠荀攸一人肯定是不够的。<br><br>        所以,当杨秋说出自己要成立一个司法院修订法律,并且让荀攸任职的时候,荀攸其实是有些诧异的。<br><br>        他虽然确实偏向法家,也觉得应该修订法律来重整一下世道风气。<br><br>        但他没想到昭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竟然让他担任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大王,攸初至昭国,对昭国上下之事尚不甚明晰。<br><br>        大王委我以重任,我恐不能即刻做好,我需再仔细了解昭国具体情况。”<br><br>        荀攸这番谦虚的言语让杨秋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br><br>        “公达,你莫不是以为修订法律之事一年半载便能做好?此事做个几十年都有可能。<br><br>        我并非让你在汉律之上修修补补,而是要修订一套全新的法律。这件事情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也需要极多的人力物力。<br><br>        公达未来若有这方面的人才,尽可以招揽过来。当然,我知晓公达在兵家之术上亦颇为擅长,所以我对公达的期望不止于此。<br><br>        眼下暂时无大战,所以公达不如先做此事。”<br><br>        这一下子,荀攸听出了杨秋的潜台词。<br><br>        “大王所谓的全新法律,主要是指?”<br><br>        “乱世当用重典,难道公达觉得这世界上有几个老百姓值得用重典呢?<br><br>        天下士族、地方豪右、皇亲贵族,他们才是需要用严苛法律限制的人群。<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此事需考虑周全,公达,做这件事情可是要得罪许多人的。万一修得严苛了,恐怕会有很多人找你麻烦!”<br><br>        士大夫阶层为什么喜欢讲道德,因为从道德水平来判断人,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太大了。<br><br>        但是要用法律条文来限制人,受伤害最大的绝对不是底层百姓,而是中间这群士大夫阶层。<br><br>        如果在法律上明确限制了他们,并且还制定了严苛的刑法惩罚他们,那一定会让他们很痛苦。<br><br>        所以没有一定的能力,那最好不要参与修订法律这件事情,因为很有可能会下场凄惨。<br><br>        “大王这是真的不在意身后事了?”<br><br>        荀攸自然懂这件事情的危险,他倒也没有惧怕,反而笑问着说出了这样一句话。<br><br>        “名声于我而言只是浮云,毁誉参半才是常态,若人人都夸赞我,那只能证明这条路是错的。<br><br>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公达,你敢接下这一项重任吗?也许未来千百年后,公达的身后名也会是诸多骂名?”<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当年朱元璋修订法律修了几十年,严格打击官僚集团违法乱纪,所以后来史书上真的被抹黑得非常惨。<br><br>        不过从明末结局来看,朱元璋倒也看透了这群官僚的本性,上上下下勾连在一起,几百万的军饷从京城出去,上上下下孝敬一圈。<br><br>        大概发到边军的手里面只有几十万了。<br><br>        然后还要被边军的上层将领在贪污一遍,最后能打仗的有没有几千人都是个问题。<br><br>        所以对于官僚阶级而言,法治才是最好的,跟他们谈什么道德,那都是虚的。<br><br>        “此事亦是臣心之所向,大王信臣之忠,用臣之能,待臣之诚,攸承蒙如此厚恩,岂敢不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为。<br><br>        大王尽可宽心,臣定当不遗余力,务必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br><br>        也就是说,荀攸决定接下这一个重任了。<br><br>        杨秋选定了一处新修的官衙做司法院,让荀攸之后挑选人开始筹备。<br><br>        而荀攸又具体问了一下杨秋对修法律这件事情关注的一些重点,毕竟修法这件事情涉及到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总得先搞清楚杨秋这边的重点是什么。<br><br>        等到两个人讨论完大致内容之后,天色已经将晚,杨秋原本是打算让人送荀攸回去的,但显然荀攸似乎还有话没说完。<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邪巫

牛奶少年郎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