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t\t        但是他们生活却天翻地覆。<br><br>        这所监狱到处贴满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br><br>        随即监狱长就让他们自己洗衣做饭,如果不参与劳动,当天就会饿肚子,一直梗着脖子不做饭,那就继续饿肚子。<br><br>        在士族们看来,高高在上的他们被逼迫自己动手洗衣做饭,那简直就是羞辱。<br><br>        士可杀,不可辱,这群人受到了极大的羞辱,然而饿肚子两天之后,他们还是没有选择去死。<br><br>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关在监狱的人太多了,若是大家一起死,确实能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同时为汉室殉国。<br><br>        可是人多了就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里面一定有人不甘心就这么去死。<br><br>        一旦出现了内部分歧,有人积极的干活洗衣做饭,再加上嘴里又宣传的是自己要学习圣人的品德,劳其筋骨,饿其体肤,<br><br>        那么其他人因为不愿意干活就去死,显得就像是好吃懒做了。<br><br>        所以这群大儒名士很尴尬,就这么选择去死,好像有点窝囊。<br><br>        至于第二个原因,那就很简单了,确实也有几个人能狠下心选择绝死而死。<br><br>        但是饿肚子这件事情第一天还好,很有气节,第二天饿得体晕眼花,依然可以有气节。<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第三天第四天之后,那就是艰难爬下来给自己洗衣做饭,宁愿撞死也不想饿死,饿死地滋味太难受了……<br><br>        于是,监狱里面的人开始减少,开始有人开始心甘情愿地写下投降书,然后杨秋让这些心甘情愿投降的人转移到长安新建的学堂里面去教书。<br><br>        重用这群人,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不给这些人希望。<br><br>        反正这天下读书人总是缺的,先去学堂里面教人识字,也能发挥一点作用。<br><br>        “大王,你有所不知,那群所谓的名士如今在监狱之中,每日从事着劳作之事还学会了操作织布机。<br><br>        然而,他们却不知好歹,用劳作所得换取了笔墨纸砚之后,竟在纸上写下了诸多辱骂您的话语,甚至妄图让监狱那边呈递给您看。<br><br>        哼,他们这般行径,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br><br>        开口的人是邓勇,目前也是邓勇在负责长安周边的治安,张杨已经带着军队转移到了函谷关那里驻守。<br><br>        至于徐晃,杨秋让他带着军队驻守到了孟津关,那是河东郡到洛阳的通道。<br><br>        虽然关东诸侯目前没有精力派兵攻打过来,但是几个关隘还是要派人驻守的。<br><br>        更何况,随着昭国强势占据长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流民逃难过来了。<br><br>        稍微有点儿战略眼光的人,都知道未来关东之地会陷入战乱之中,而关中这边至少目前没有战火。<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现在拖家带口迁徙过来的人不只是失去了土地的流民了,还有那些小地主阶级,他们也不敢留在关东那边了。<br><br>        “毅行,你这是中了他们的计策。<br><br>        这群名士全然不惧死亡,若是因触怒于我而被我派人斩杀,他们定会认为死得其所,死得光荣无比。<br><br>        故而他们当下才这般拼命地写下各种诋毁辱骂我的语句,只因他们巴不得被我赐死,如此便能为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忠孝的名声……”<br><br>        杨秋这话说完,邓勇纳闷地开口了。<br><br>        “大王,臣实在不解,他们这群人明明特别怕死,饿上几顿便老老实实地下地干活了。<br><br>        如今每天洗衣做饭,就连织布机都学会如何使用了,全然是为了活下去。大王为何说他们想要激怒你以求死呢?”<br><br>        “哈哈哈哈……”<br><br>        当着邓勇那副不解的面容,杨秋实在是忍不住大笑出声。<br><br>        “毅行,你要知晓,他们可以死在吾的刀下,亦可以在殉国当日自行了断,但必定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死得轰轰烈烈,死得青史留名,死得极具价值。<br><br>        倘若仅仅是因为不愿意干活洗衣,最终在这监狱之中窝囊死去,恐怕他们定会死不瞑目的。”<br><br>        杨秋对这群人可是秉持了人道主义的作风,不迫害,不羞辱,让其劳有所得。<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毕竟知识分子这类群体,你要太过高看他们,他们会高估自己有几斤几两,你要太过迫害他们,他们会觉得受到羞辱愤而自尽。<br><br>        如今这种状态,就得让他们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知道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br><br>        “那就一直让他们在那里写东西骂大王吗?就这样不管了?”<br><br>        邓勇干巴巴地问了起来,他原本是觉得这群人该死的,可是听了大王的说法,他又觉得摸不着头脑了。<br><br>        “毅行,你要明白,有时候杀人确实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有时候杀人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致使矛盾激化。<br><br>        何时该杀,何时不该杀,吾心中自有定数。这群人即便每日都辱骂于我,难道你认为这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吗?<br><br>        切不可将他们看得太过重要。待今年关中之地丰收之后,关中之人自会彻底降服于昭国。<br><br>        至于这群所谓的名士,他们的想法对于千千万万的百姓而言根本无足轻重,你需清楚关中之地最为重要的人是谁……”<br><br>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士族在当地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关系盘根错节各有联姻,这种时候不适合大动干戈。<br><br>        杨秋不想有人在今年的农耕事情上惹事儿,影响今年的秋收。<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毕竟一旦有动乱,人群之中的败类就会踏坏各种禾苗,就为了让昭国的统治不稳定。<br><br>        因此长安处在一片稳定的环境当中,杨秋到达长安,并没有实行什么大改革,反而是在督促各种农耕之事,<br><br>        于是关中之地的豪强士族也回过味儿来了,这昭王似乎暂时不想在关中大兴改革,反而现在是以安抚为主。<br><br>        于是这些人在私底下开始进行串联商讨了。<br><br>        毕竟都已经被昭国占据了,现在是梗着脖子不低头,还是想办法尽快加入到昭国的官吏体系当中,为自己分一杯羹。<br><br>        “杜兄,你观之这位昭王如何?”<br><br>        说话的人是韦端,京兆韦氏,可谓是士族名门出身。<br><br>        在昭国没有占据长安之时,韦端早就在灵帝的时候就已经举孝廉,后来更是征辟为郡吏,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br><br>        然而长安沦陷,韦端之前担任的官职已经被罢免,昭国在一些关键位置上都换上了并州一系出身的人。<br><br>        所以韦端现在无官无职。<br><br>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至少昭国的军队后来没有大开杀戒,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br><br>        而被韦端询问的人则是杜畿,他是京兆杜氏出身,其祖宗是杜周杜延年父子,在史记当中还留下了大名。<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然而在杜畿这一辈的时候,杜家已经没落。<br><br>        杜畿年少的时候父亲去世,由后娘一个人照顾,日子非常艰苦,不过也因此获得了孝顺的名声,所以年纪轻轻也被征辟为郡吏,走上了仕途之路。<br><br>        然而他和韦端的结局一样,因为两个人之前都颇有政治才能,占据了一些重要的官职,所以现在两个人都被罢免了。<br><br>        面对这种情况,最开始他们是小心翼翼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后观望昭国接下来要做啥。<br><br>        过去这半年多时间里面,长安逐渐安稳下来,昭国让自己的人替代了长安重要的官职,然后改革了官吏制度,开始带着上上下下的人忙碌于春耕之事。<br><br>        这期间,昭国介绍着新的粮食种子,推广新的农具,以及所谓的肥地之物……<br><br>        到目前,夏天已经来临,田地里面的粮食都已经长出来了。<br><br>        再加上昭国带着许多人兴修水利,所以关中之地的粮食看着竟然长势不错,让人觉得今年会是一个丰收之年。<br><br>        这就让关中之地的普通百姓渐渐安定了下来,谁统治这块土地他们是无所谓的。<br><br>        只要感觉田地里面的庄禾长得好,今年能够有吃的,他们的心就会安定下来,<br><br>        “韦兄,实不相瞒,关中之地的百姓在过去几年里过得实在太苦了。西凉军在周边为非作歹,残害百姓,无故戕害士族商人,使得周边土地荒芜,百姓纷纷逃离。<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我当时甚至以为再这般下去,关中之地必将愈发荒芜,到那时,瘟疫与饥饿肆虐,我都打算带着家人逃往南边了。<br><br>        不过,昭国军队骤然占据长安,控制关中之地,起初我也心慌意乱,生怕再有什么变故,让关中之地的百姓更加流离失所,深陷饥饿苦难之中。”<br><br>        第150章<br><br>        “然而我错了,人的偏见当真无时无处不在。我明知昭国在过去几年强势崛起,能让并州富裕起来,抵御北边的胡人,那位昭王必定有其过人优势。<br><br>        可我之前还是以狭隘的眼光看待这位君王,竟以为对方不过是一时运气好,靠血腥统治才得以凭借虎狼之军建立国家。<br><br>        但如今看来,昭国竟极为擅长治理内政。之前传言昭国有高产粮食一事,恐怕今年秋收便能得到验证。<br><br>        若昭国能让关中之地的百姓富足,实现民富国强,对我们关中而言乃是好事,总归比凉州的军阀要好,也比关东的诸侯打过来的结局要好。<br><br>        杜兄,我们关中没落太久了,很明显昭国要建都长安。若未来真的是昭国问鼎天下,我们关中之地肯定会再次繁荣兴盛起来。<br><br>        这过去的一百多年,我们关中士族都快被打压得都快要彻底没落了……”<br><br>        杜畿是真的感受过生活的艰难,从小到大吃饱穿暖都没办法做到,他深切的感受到了家族没落之后的苦楚。<br><br>        虽然家族没落是因为后人能力不行,但其实也是因为关中渐渐没落的原因。<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在杜畿眼里而言,重新振兴家族,是他心中最迫切的渴望。<br><br>        然而做到这件事情,关中出身的他虽然一开始就是郡吏出身,但想要在朝堂里面占据高位,几乎完全没有机会。<br><br>        在大汉天下,关东士族那群人才有机会做到三公的位置。<br><br>        可是天下大乱了,杜畿原本是觉得未来想办法投靠实力强的诸侯,借此振兴家族。<br><br>        那时他原本以为关中之地必定会越来越乱,只有往南边逃亡才有生路。<br><br>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如果是这位昭王问鼎天下,那他们关中之地的人必将受到重用,这个机会杜畿不想放弃。<br><br>        所以他刚刚那番话虽然没有明说,其实已经表明了愿意继续留在昭国寻求仕途。<br><br>        因为他现在看好昭王能让关中之地兴盛繁荣起来。<br><br>        韦端自然也明白了杜畿的言下之意,韦家还并没有没落,至少人脉关系还很强盛,所以这一刻,韦端的想法和杜畿稍稍有些不同。<br><br>        “杜兄,我自然知晓你的想法。自从昭国统治关中之地后,周边的百姓确实安稳了许多。<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若今年是个丰收年,恐怕连老天爷都在眷顾昭国,而我们身为关中之人,自然也期望未来关中之地能够繁荣昌盛。<br><br>        然而你想必也听闻了消息,昭国已向各个郡县传达了秋季考试之事,未来若想在昭国继续走上仕途,只能参加考试。<br><br>        众人可选择参加文举,亦可参加武举,报名参加考试之人不限出身年龄,也就是说只要过去未曾犯罪,任何人都可参与。<br><br>        这对我们而言是条出路,表明昭国愿意接纳我们关中之人,可这也会毁掉我们关中数百年的根基啊。<br><br>        此举一旦成为定例,士族的优势恐怕将荡然无存……”<br><br>        纸张的大量使用,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读书习字,确实也能毁掉士族的根基,但这都还不是致命的。<br><br>        士族能够传承几百年,从西汉到东汉越来越庞大,那可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学识太好,而是因为汉朝的举荐制度。<br><br>        在考试制度不能通行天下的情况下,人才是怎么出来的,确实有举孝廉这一途径。<br><br>        但举孝廉的名额其实很珍贵,在最开始的时候还真的能够选拔出人才,后来已经完全成为了士族阶层里面的名额,普通人已经没机会得到了。<br><br>        所以汉代官员发掘人才的一大重要方法就是通过举荐制度来发掘官吏。<br><br>        而举荐官员的举主,必定和自己举荐的官员形成深厚的政治同盟,结成利益深厚的关系。<br><br>        在东汉的风气下,若是举主过世,还要跟着一起守孝,可见这政治同盟关系有多坚固。<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所以在汉朝几百年的制度实行下,哪怕中间经历了王莽之乱,但依然没有毁掉这群士族的根基。<br><br>        因为他们通过互相举荐的方法,早就已经掌握了这场政治游戏,完全将权力控制在了他们这个阶层内部。<br><br>        而关中之地的人,虽然这些年有些没落,主要是因为光武帝建都洛阳,导致政治中心东移。<br><br>        所以关中之地的人再难以出现朝堂高官,但这不代表他们就完全没有政治实力了,至少在关中之地,依然是他们的天下。<br><br>        可是现在,昭国占据关中之地,虽然没有对他们这群士族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没有动用那把刀大杀特杀。<br><br>        可是这项考试制度却几乎要掘了他们的根基。<br><br>        一旦考试制度形成常态,未来他们再也不能通过过去的关系结成利益深厚的同盟了。<br><br>        所以韦端才颇为犹豫,因为他作为过去政治制度的受益者,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他们这群士族会遭受多大的损失。<br><br>        可是人家昭国有刀有粮,完全不依靠他们这些士族,占据关中之地后就调来了粮食武器兵卒。<br><br>        而他们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这就让人很难受了。<br><br>        杜畿家族早就没落了,所以在权力的游戏当中,他并没有得到优势,反而感受到了这群人对他们寒门出生人带来的阻碍。<br><br>        就是因为他们霸占着官吏的位置,这才让他们这群没落的人难以出头。<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韦兄,这天下已然乱成这般模样,我往昔曾思索过诸多缘由,那时认为是天子昏庸所致,也想过是宦官当政之祸,甚至思索过是否是天命如此。<br><br>        可如今我却骤然惊觉,韦兄所在意之缘由,恰是大汉天下乱象丛生之根源。<br><br>        这话或许有些刺耳,但我却深感,若依旧沿用过去制度来治理天下,这天下是断难好转的……”<br><br>        此言一出,韦端瞬间征住了。<br><br>        两个人出身不同,所在意的东西自然也不同。<br><br>        杜畿已然没有家族势力支持,所以他必定是要参加考试,寻求在这场考试当中获得考试名次,然后在昭国中获得仕途升迁之路,未来在昭国一展宏图。<br><br>        那么他们韦氏呢?<br><br>        如果继续观望下去,若是让这些寒门之人首先占据高位,未来岂不是韦氏完全没有出头之路了,有些机会可是可遇不可求的。<br><br>        就像那个年纪轻轻的贾衢,还有徐晃。<br><br>        就因为在第一年参加了考试,如今年纪轻轻就已经占据了高位。<br><br>        来得早有时候优势是很大的,未来官吏的升迁之路只会越来越艰难,而如今昭国缺乏人才,若是现在参加考试,很有可能提前占据高位。<br><br>        这种事情韦端几乎一瞬间就想明白了。<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他不能阻止其他人参加考试,那为了让自己家族不没落,那他就必须妥协。<br><br>        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阳谋,根本就没得选。<br><br>        除非他能带领关中之地的人造反,把昭国赶出去,显然这又不太可能。<br><br>        在关中之地的豪强士族考虑今年秋季考试到底要不要参加的时候,郭嘉已经在关中之地四处游历了许久。<br><br>        他并没有马上去求见杨秋这位昭王,反而在关中之地的各个郡县上随着商队四处游历,观看关中之地的变化。<br><br>        最近这一次,郭嘉跟随的是糜氏的商队。<br><br>        当初在昭国,郭嘉凭借着自己交友能力和很多商队都结下了一份人脉关系,这一次糜氏的商队带着大量的药材是要去长安的。<br><br>        而郭嘉就打算随同糜氏商队这一次直接去长安。<br><br>        “糜兄,我留意到此次似乎出现了众多糜氏子弟。东海糜氏这是打算在长安定居下来吗?”<br><br>        郭嘉和糜起刚刚相遇不久,目前正在前往长安的路上,所以一路上,郭嘉一边观察一边闲聊。<br><br>        他发现,不只是逃难到长安的流民越来越多了,似乎连这些商人都打算在长安准备后路了。<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奉孝也知晓,乱世之中,商人想要保全家族实非易事。<br><br>        东海糜氏乃家族根基,自然不能舍弃,然而未来之事谁又能断言呢?<br><br>        至少昭国占据关中之地,未来数年瞧着必定安稳无虞。如今将家族子弟一部分迁移过去,此亦是为了保存家族实力……”<br><br>        糜家在昭国还没有建立的时候,两边就开启了生意,合作了这么多年,双方是非常信任彼此的。<br><br>        而且糜氏还是昭国一大药材供应商,所以若是想要在昭国谋求一份安稳,昭国这边必定是会给予出路的。<br><br>        更何况如今昭国实力增长,糜氏自然也有其他想法,除了保存实力,其实也是想一部分家族子弟在昭国这边谋求仕途。<br><br>        毕竟昭国这边考试不限制出身。<br><br>        连商人都已经觉得在昭国能获得安稳了。<br><br>        郭嘉想到关东之地的乱象,这一刻他终于明确感受到了一件事情,昭国在未来几年内必定会吸纳关东的人口还有财富。<br><br>        若是关东之地一直陷于内乱之中,这时间只要长达五年以上,甚至是十年。<br><br>        那么就算未来有人能够统一关东之地,到时候关东之地的人口财富恐怕早就已经流失了大半。<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想要重新恢复起来,昭国是不会给予这个机会的。<br><br>        看来未来只会是昭国越来越强盛,除非关中之地能在两三年内统一安定下来。<br><br>        而这种事情,郭嘉自己都自嘲地笑了一声。<br><br>        两三年内统一安定,还不如去做梦呢。<br><br>        如此看来,还真的是天命在昭国。<br><br>        昭王这一计用得太好了,刘协这位汉天子的死亡带来的影响太大了。<br><br>        看来这一次,他应该放低姿态见那位昭王了!<br><br>        第151章<br><br>        汉朝继承了先秦以来的习惯,根据礼记当中的要求,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头。<br><br>        所以按照汉朝的规定,官吏五天就要放假回去搞一搞个人卫生问题,给全身做个清洁。<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对于士族来说,休沐日洗澡清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不只是他们的脸面,也是朝廷的脸面。<br><br>        毕竟长时间不洗澡沐浴,身上就是臭烘烘的,这种状态面见君主是极其失礼的行为。<br><br>        至于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也是要准备香汤洗澡,所以接风洗尘这词儿不是说说而已,那是真的要认真洗个澡。<br><br>        毕竟按照这个时代的条件,远道而来客人那真的是身上全部都是污垢,不去洗个澡去去尘土,真的会浑身发臭。<br><br>        郭嘉到达长安之后,当然没有马上去求见杨秋这位昭王,而是在先处理个人卫生问题。<br><br>        糜氏在长安早就买下了一座巨大的宅屋,毕竟糜氏是巨富。<br><br>        郭嘉就先行借住在了糜家的宅院里面,然后在当天到达之后进行了一场认真细致的沐浴。<br><br>        如果是以前,沐浴常见的东西是淘米水,皂角香料之类的东西,当然这是士族豪强才有条件用的沐浴用品,普通人最多用点淘米水。<br><br>        但是随着昭国这几年越来越富裕强大,商队通行于各地,昭国发明的沐浴用品也渐渐流行于士族当中,包括关东士族。<br><br>        他们虽然嘴上嫌弃昭国,说其是邪魔歪道。<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但在生活当中,不管是昭国这边制造的蜜糖,还是昭国过去这些年发明的一些菜品,又或者琉璃瓷器之类的东西。<br><br>        这群人私底下暗暗追捧,甚至在一些珍贵稀有物件上斗出了天价。<br><br>        至于冬日御寒的棉衣,用棉花制作的棉被,那更不用说了,只要有钱购买得起的人家,那已经是家家必备。<br><br>        而郭嘉现在用的沐浴用品就是昭国近几年发明的香胰子,这种东西有不同的香味选择,去污能力非常高。<br><br>        当然还有一种价格更加昂贵的香皂,不过这东西据说产量稀少,一般人暂时还用不起。<br><br>        郭嘉洗澡几乎用了三桶水,最开始是将身上的尘土污迹洗干净,后来才开始用香胰子,再后来加上一些香料。<br><br>        等到彻底沐浴完毕之后,郭嘉才穿上了昭国这边用棉布制成的亵衣亵裤,再之后再穿上了一身用丝绸制作的外裳。<br><br>        毕竟现在是夏季,穿衣主要以轻薄透气为主。<br><br>        就这样休整了一天之后,第二日郭嘉才奉上了自己的名帖。<br><br>        如果按照正常顺序,郭嘉送上自己的名帖,杨秋估计只能安排到两三天之后见面。<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因为她这边的事情是真的非常多,许多来面见她的人都是提前几天定好。<br><br>        但这两天却是有一件特殊的事情,按照杨秋和贾诩的计划,在筛选了几轮人选后,杨秋现在正在每天见一两个美男。<br><br>        然后让对方在她面前表演一下弹琴奏乐,而她在一旁认真欣赏,简直就是日日笙歌。<br><br>        似乎美人计在这一次快要成功了,得到消息的家族已经在私底下悄悄寻找美男,不放过任何钻营的机会。<br><br>        这一日,杨秋照常让对方在她面前弹琴奏乐。<br><br>        听到侍卫过来禀报消息,说郭嘉竟然来到长安,并且奉上自己的名帖之后,杨秋就决定马上见人了。<br><br>        毕竟美人计的计划还需要持续很多天,今天提前结束而已,完全不会有任何影响。<br><br>        因此在郭嘉跟着侍卫在长廊里面行走,慢慢靠近后面会客的堂屋之时,他还听到了一首曲子的尾声,颇有一种情意绵绵的感觉。<br><br>        “大王这日子瞧着倒是甚为享受,嘉原本以为大王刚刚夺得长安,政务理应极为繁忙才是,未料到大王倒是颇具闲情逸致。”<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听着郭嘉这带笑的话语,杨秋打趣地笑了起来。<br><br>        “奉孝过去这一年想必是游历了诸多地方,如今却又来到长安。<br><br>        想必也是想瞧瞧长安的美人,享受长安的美酒,未来久居于长安,不知吾这般猜测是否正确?”<br><br>        没错,杨秋这么快面见郭嘉,就是觉得对方心中估计已经下定了决心。<br><br>        不然郭嘉不会突然求见于她,而是继续观望四处游历。<br><br>        毕竟人的耐心是有限的,招揽了一次没成功,接着又主动求见,最后说自己不愿意来昭国效力,那不是闹着玩儿吗?<br><br>        “嘉心中确实已经做出决定,不过在那之前,吾心中有一个疑问,若是不合适,大王不用解答。”<br><br>        杨秋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br><br>        “虽然嘉与大王才见过寥寥数次面,但是吾心中甚是清楚,大王乃是天下间意志力最为坚定之人,为了心中大业无畏名声与死亡。<br><br>        近几日流传的一些谣言,可是大王有意为之?莫非想要凭借这美人计达成些什么?”<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奉孝可知晓,当你问出此问题之后,即便你不为吾效力做事,恐怕我近期也不能准许你离开了。<br><br>        聪明人有时容易想得过多,但有时恰恰又确实能够猜测到真相,这一回你猜对了。”<br><br>        杨秋也不觉得这个计策能够瞒过所有人。<br><br>        因为计策有时候本来就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针对那一批想要钻空子的人,只要他们上钩了就行。<br><br>        毕竟对他们来说,只要他们有钻空子的想法,这种机会他们就不会想要错过。<br><br>        至此,郭嘉猜到了杨秋引蛇出洞的想法。<br><br>        不过这事儿暂时和他关系不大,郭嘉既然做出了决定,自然要做出一番大事儿。<br><br>        “嘉以往观望天下,常思索天下之弊在何处,那时嘉的朋友们常于私底下讨论,或言天子执政太过崩坏,或言大臣尸位素餐,再或言宦官当政。<br><br>        不过嘉实则心中另有想法,原本以为天下之弊在赋税,在人丁,在田产,然嘉过去一年于昭国游历许久后,又回到关东等地,倒是发现了另一条路。<br><br>        大王亦知天下弊端所在,然大王行了两条路,除在田产人丁赋税上有所改变,大王一直致力于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驯化优良种子,发展商贾,兴盛教化……<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邪巫

牛奶少年郎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