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n\t\t\t 不过昭国现在的举荐也只是在一些官署那边实习几个月,真正要成为官吏还是要参加正式考试。<br><br> 但这种机会还是让人很欣喜,所以凌霄楼让读书人趋之若鹜,都想在这里被人看到才华,也希望在这里能够一展抱负。<br><br> 至于五楼,那里是登高望远的地方,平日里面不会招待人。<br><br> 但若是有一些重量级人物到来,有时候会在这里招待客人。<br><br> 比如一些闻名天下的顶级大儒名士,他们是有资格到五楼去休息登高望远的。<br><br> 一般这种时候,都是蔡邕王烈这样的身份来接待人。<br><br> 而最近长安城就有一种传言,据说顶级大儒郑玄将会来长安了,说不定还能赶得上中秋节赏月。<br><br> 不过这都是些市井八卦传闻,长安人每天都会在酒楼之中听到各种新鲜的传闻。<br><br> 就算是关东之地的大儒来了,还不是要拜倒在我长安的魅力之下。<br><br> 至少这两年,长安人突然就生起来了这种自信。<br><br> 毕竟在过去五年,关东之地陷入内乱,百姓流离失所,长安却变得越来越繁华,人口越来越多,实在是让人忍不住骄傲。<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虽然三年前发生了一场小地震,让关东之地那边的人嘲讽了许久,认为他们昭国得位不正被上天惩罚。<br><br> 然而这地震带来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地震过后,长安的修建速度瞬间就加快了。<br><br> 不过两年的时间,偌大的长安城就修好了。<br><br> 这是一座崭新的长安城,比曾经的长安城还要大三倍,可谓是雄伟华丽至极。<br><br> 经历了几年战乱的长安人,他们自己都难以想象,不过是五年的时间,长安竟然能够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br><br> 如此规模庞大的建筑,从进入城门那一刻,就能感受到一种巍峨壮丽的感觉。<br><br> 这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带着数不清的活力,车水马龙,商贾兴盛,那都是长安最小的优点。<br><br> 他们长安现在有全天下最好的医馆,有全天下最大的大学,更是当今天下最大的城市。<br><br> 如今长安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万,可谓是繁华热闹至极。<br><br> 司马懿在经历过数个关卡,在一张精致的纸张又盖下一张印章之后,他终于来到了长安城外。<br><br> 毕竟身为昭国以外的子民,没有昭国的户籍信息,想要顺利来到昭国,从第一个关口开始就要验证身份信息。<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每进入一个关隘就要进行盖章登记,若是在中间哪个关隘发现缺了一个印章,那么此人必定要立即关押起来。<br><br> 因为对方没有走正常的程序,说明此人身份有异。<br><br> 所以司马懿来到长安可谓是经历了重重关隘。<br><br> 只是,尽管在心中有所准备,知道昭国过去几年修建了新的长安,知道昭国商贾兴盛繁荣,也知道昭国的长安修得巍峨壮丽。<br><br> 毕竟过去这一年,关东来往的商人已经将长安城夸赞得无与伦比。<br><br> 然而真正见到长安之时,司马懿才明白那些商人们为什么对长安的夸赞如此夸张。<br><br> 因为有些东西只有亲眼见到,才能知道这所谓的巍峨壮丽究竟是何等样子。<br><br> 毕竟在那之前,司马懿以为长安的繁荣也就跟洛阳差不多。<br><br> 毕竟司马懿从小在洛阳长大,亲眼见证了大汉朝的洛阳有多繁华兴盛。<br><br> 他以为长安再怎么繁华,也就跟洛阳差不多而已,毕竟是关中之地,一个穷困潦倒的地方。<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就算现在和平安宁,又能繁华到哪里去?<br><br> 只是站在城门这里,看着远处那巍峨高耸的凌霄楼,看着门口这修建得雄伟大气的城门,司马懿第一次有了自己见识浅薄的感觉。<br><br> “这位郎君,你肯定是外地人吧?”<br><br> 司马懿本以为有人在和他说话,转过头一看,却发现旁边不远处有一个长身玉立的郎君站在那里微笑和人说话。<br><br> 此人穿着一身儒服,宽袍大袖,头上又带着一顶冠,应该是士族出身。<br><br> “老人家是怎么猜到的?是因为我的服装和昭国服装不太相同吗?”<br><br> 少年郎的语气很是温和,挑着担子的老人家瞬间就笑了。<br><br> “这倒不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基本都是这种穿着,昭国的服装并不统一,从服装上并不能判断出身地点。<br><br> 但是从眼神上却可以判断,若是昭国之人,一般不会在城门外逗留许久,认真观察长安城,因为当地之人都已经习惯了长安的繁华壮丽。<br><br> 但外地人不一样,每次外地的读书人或者商人过来,都会在城门外面震惊许久。<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老人家这话说得有些不好听,但我觉得你们这些读书人应该最开始是瞧不起我们昭国的,没想到我们昭国也能如此繁华美丽。”<br><br> 说话的老人家挑着的担子里面,放着的是一些玉米。<br><br> 这是近几年传到关中的一种粮食,而老人家很显然要挑到城里面去卖。<br><br> 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家,提到昭国之时难掩骄傲之情。<br><br> 即使是面对他们这些士族子弟,明明应该有阶级区分,却没有丝毫惧怕。<br><br> 至少在关东之地,那些农户们见到他们这些穿着儒袍的读书人,都会下意识退后避让。<br><br> 根本不敢上前来攀谈,更别说这种下意识地炫耀了。<br><br> 不过少年郎的脾气很好,他甚至还微笑点了点头。<br><br> “老人家你说得没错,我确实是外地之人,刚刚也确实很震惊,之前也觉得长安不会有多少繁华,但现在却觉得自己见识颇为浅薄,让老人家见笑了!”<br><br>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yaqush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n\t\t\t 此言一出,老人也笑了起来。<br><br> “你倒是个有见识的郎君,有礼有节,老人家我先走了,你再慢慢看。”<br><br> 这话说完,老人带着一脸笑意往进城方向排队了,而刚刚说话的少年郎却感叹出声。<br><br>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昭国真是令我大吃一惊,果然兄长让我来是对的,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明白许多事情是其实是想象不出来的。”<br><br> 此言一出,一旁的司马懿突然兴起了结交的心思,他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必定也见识不一般。<br><br>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br><br> 在下河内司马懿,表字仲达。今日初临长安,未知阁下如何称呼?”<br><br> “在下琅琊诸葛亮,字孔明。想必方才吾与那位老者的一番交谈,被君听到了。<br><br> 今日抵至长安,吾着实震惊,昭国与吾之所想大不相同,不知君有何感想?”<br><br> 两个人作为外地人长途跋涉来到长安,自然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更何况又这么巧在城门外面相遇,所以彼此之间都想结识一番。<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等到诸葛亮与司马懿进入城门之内登记好信息之后,两个人已经互相各称表字,约好了明日见面。<br><br> 毕竟二人一路风尘仆仆,现在身上都沾染着泥土的气息,不好好沐浴一番,都不好意思在长安这座充满着香气的城市游览。<br><br> 至于二人住的地方,区别倒是很大,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br><br> 按照长安的传统,东贵西富,所以东边的里坊主要居住的是达官贵人。<br><br> 而诸葛亮去的是西边,他投靠的是自己亲人。<br><br> 他的兄长诸葛瑾于半年前来到昭国,目前打算参加昭国今年秋季考试。<br><br> 至于诸葛亮为何在此时到来?这自然是因为诸葛瑾到达长安之后,他在信件当中告诉诸葛亮。<br><br> 长安城极其繁华,他决定以后在昭国出仕。<br><br> 并且他还极力邀请诸葛亮亲自来长安一趟,让诸葛亮亲眼看看长安是什么样子。<br><br> 至于司马懿,他投靠的不是亲人而是故旧,这一个故旧就是杨修了。<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当年杨秋占据关中之地后,长安朝廷的大臣们全部都关到了一起,后来更是统一关到了一处监狱进行劳作。<br><br> 反正杨秋也不要他们的命,谁愿意投降,谁就先放出来,<br><br> 杨彪作为弘农杨氏的族长,大汉朝曾经的三公,董卓朝廷曾经的重臣,他自然是无法投降的。<br><br> 那岂不是抹黑家族名声,让天下人耻笑。<br><br> 不过人都是会变的,随着关东之地出现两个汉天子,大家都称自己是正统,彼此之间战乱不休的局面持续到三年以上之后。<br><br> 弘农杨氏也不得不为自己家族的发展而考虑了。<br><br> 而此时的昭国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关中之地已经被治理得非常繁华。<br><br> 再加上随着长安城的修建,更是能够看到昭国的强大。<br><br> 于是就在去年长安城修好之后,弘农杨氏与昭国做了一个交易。<br><br> 杨彪低调投降不进行宣传,对方自囚于家族,而弘农杨氏愿意退出弘农郡,把家族迁徙到长安附近,以此彻底让出函谷关的控制权。<br><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