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苏氏却未经传唤,蹒跚着走过来,满脸泪痕,跪地,竟称状告有误,是她误会了赵福。<br />
赵福听闻,脸色难掩喜色。<br />
堂外群众顿时议论纷纷,一片哗然。<br />
苏氏还未说完,潘竞喝止:“苏氏!你可知擅敲堂鼓,呈假状,当受何刑?”<br />
“笞刑五十!”<br />
潘竞霍然起身,目光如炬,直逼苏氏:“苏氏!你可想清楚了再说!莫要犯下大错!”<br />
苏氏委身在地,呜呜咽咽地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br />
众吏心中暗叹,若苏氏不出来反悔,这案子铁证如山,本可就此了结。<br />
潘竞又追问,苏氏只是哭,并不作答,最后竟直接晕了过去。<br />
无奈之下,只得中止堂审,将赵福暂时扣押。<br />
只能等苏氏醒来后再告诉她其中厉害,一群人在屋子里唉声叹气。武岳忍不住道:“这妇人真是糊涂!”<br />
潘竞:“近日有谁找过苏氏?”<br />
寻真:“苏氏她母亲来过。”<br />
潘竞招来差役,问:“苏氏母来了几回?”<br />
差役答:“几乎日日都会来。”<br />
潘竞:“带苏氏母!”<br />
苏氏母只是个普通农家妇,被官差一喝,便吓得竹筒倒豆子般,将事情全盘托出。<br />
原来,赵福被告后,私下找到苏氏母,承诺只要苏氏肯撤诉,他愿意抚养孩子。苏氏母见识短浅,哪里知道敲鼓告假状要被处以笞刑,而且妻子状告丈夫本就属于“干名犯义”,若告假状,不仅要被杖打,还要坐牢。<br />
苏氏母担心女儿离了赵福后,会被邻里指指点点,这辈子就毁了,便同意了赵福的请求。<br />
差点酿成大祸!<br />
将告假状的后果告诉了苏氏母,苏氏母吓得六神无主,跪地哭求:“大人,都怪民妇见识短浅,小女全是听了民妇教唆,才犯下这错。求大人开恩,饶过小女这一回吧!”<br />
这时,一婆子神色慌张,急匆匆跑来,喊道:“苏氏要生了!”<br />
潘竞:“快请稳婆来!”<br />
一时间,县衙里乱作一团。两个稳婆很快赶到,被差役引进偏房。<br />
苏氏痛苦的哀嚎不时从偏房传出,所有人都无心做事,在二堂等着。<br />
武岳感慨道:“听着这声音,怪让人心里发怵的。都说妇人生孩子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果真不假。”<br />
寻真听着那惨叫,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br />
苏氏一直到放衙都还没有生下来,差役和官吏们零零散散走了几个。寻真便让顺路的人捎句话,告诉甄凌不用等她了。<br />
虽然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但回去也会一直惦记着,倒不如在这里等着苏氏生完再走。<br />
潘竞、武岳也没走。<br />
半个时辰后,甄凌来了。因为甄凌偶尔会来县衙找寻真,大家都眼熟了,没通报便直接放她进来了。<br />
县丞署。<br />
甄凌放下竹篮。竹篮上面盖着一块布,用以保温,掀开布,下面有三个竹匣,里面装着饭菜。<br />
寻真吃完饭,上下眼皮直打架。甄凌知她这段时日一直忙这个案子,都没睡好觉,便道:“哥哥睡会儿吧,我在这儿替你看着,要是一会儿有人来找你,便叫你。”<br />
寻真实在是困得不行,点点头,上了塌。盖上毯子,一闭上眼睛便睡着了。<br />
潘竞听着偏房里的哀嚎,坐不住,便想着去找寻真聊聊政事。他刚走到门口,余光瞥见寻真躺在靠墙的榻上,闭着眼睛,睡着了,案前有一姑娘,潘竞便没进去。<br />
甄凌起身。那日送县太爷离任,她也去瞧了热闹,远远地见过潘竞一眼,当时还感叹,这新来的县令长得倒是挺俊。<br />
“大人。”甄凌行礼。<br />
潘竞颔首,方才甄凌进来时,武岳告诉他,这是甄善美的妹妹。<br />
潘竞见甄凌要过去拍醒寻真,便道:“不用叫了,等他醒了,让他来找我吧。”<br />
甄凌:“是。”<br />
寻真清醒时,夜已深,县衙里点上了烛。寻真伸了个懒腰:“方才好像隐约听到有人来找我?”<br />
甄凌:“县令来过,让你醒了去找他。”<br />
寻真朝外面走去,让甄凌在县丞署等她。<br />
苏氏还在生。寻真走到二堂,潘竞、武岳几人正在说话。寻真在一旁坐下,听了几句,他们没聊政事,在闲话家常,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寻真听着,话题突然转到了她身上。<br />
潘竞:“听闻竞舟还未曾婚配?”<br />
寻真一愣:“……嗯。”<br />
潘竞:“竞舟如此俊才,怎还未成家?你若不介意,日后我若见着合适的姑娘,便给你牵牵线?”<br />
寻真心里吐槽,上个县太爷关心自己的婚配,还能理解,老人家总是爱操心小辈的终身大事。可这新县令,跟自己同岁,也还未成家,怎么也关心起这个来了?<br />
当然上司关心下属的终身大事,也可能只是没话找话,随便说说。<br />
寻真一想到这事儿就头疼。为避免没完没了的介绍,索性编了个故事,每次有人要给她介绍对象,就用这套话术应付。<br />
“谢大人挂怀,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乃泗州人士,家乡遭了那百年难遇的洪灾,下官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也因此遭难。我心中已有她,实在不想耽误其他姑娘,故不愿成婚。”<br />
四下一静,潘竞注视着她,脸上露出动容之色,显然已被寻真编的故事打动了。<br />
“没想到,竞舟竟是如此深情之人。”<br />
破晓时分,偏房传来一阵响亮的啼哭声,稳婆惊喜的声音传了出来:“生了!生了!”<br />
随后,一稳婆跑出来,喜笑颜开地禀报:“大人,母女平安!”<br />
潘竞:“赏。”<br />
众人一起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br />
疲惫的脸上都浮现喜色。<br />
产房清理干净后,苏氏也恢复了意识,寻真几人走进房间。<br />
苏氏眼角挂着泪,想要起身行礼。<br />
潘竞到她面前:“不必起来,躺着吧。”<br />
“不论旁人跟你说了什么,苏氏,你只需记住,赵福这等败类,若留在世上,定会有无辜之人受罪,你一时犯浑,本县断不会坐视不管!如今证据确凿,定会将他绳之以法!”<br />
寻真见她无声地淌着泪,安慰道:“大人也是为你着想,若你承认告假状,便要被杖刑五十,还会下狱,你刚生下孩子,难道要让她一出生就没了娘?”<br />
“还有,你要记住,你是受害者,你什么错都没有。”<br />
苏氏哽咽着:“……是。”<br />
脑海中不禁回想起母亲对她说的话。<br />
“那赵福已跟我说了,只要你肯罢诉,那孩子不管是不是他的,他都愿意当亲生的养。要是你这事儿传出去,哪还有人敢要你?”<br />
“以后可怎么在这世道上活下去,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br />
“就算不为你自己想,也得为你肚子里的孩子想想啊!”<br />
被母亲这么劝了劝,便动摇了,她见识浅薄,哪里知道告假状的后果。<br />
潘竞:“且放宽心,此次公堂之上你突然变卦,念你事出有因,本县暂且不究。切不可再犯,若再如此,我便要依律打你五十大板。”<br />
苏氏:“是,大人,民妇知错……下回再不敢了。”<br />
潘竞点点头:“你好好休息,等你身子好些了,再升堂。莫多想,本县定给你个公道。”<br />
苏氏含泪点头。<br />
潘竞寻真几人出去后,看了看孩子,婴儿闭着眼,裹在襁褓里,皮肤红红的。<br />
潘竞瞧着:“这小孩儿倒是可爱。”<br />
婆子笑道:“大人可要抱抱她?”<br />
潘竞:“不了,这小家伙这么小,我若力气用大了,弄痛她可就不好了。”<br />
几日后,再次升堂。<br />
这回,外面来的百姓更多,衙门外人声鼎沸、叽叽喳喳的。<br />
潘竞传苏氏及苏氏母上堂,让二人当众揭露赵福。<br />
赵福见大势已去,再也无法狡辩,便都招了。原来赵福竟不能人道,婚后,从未与苏氏行房。因身体的残缺,赵福心理扭曲,竟生出看妻子与他人欢好的念头,那药商便是他选中的第一个对象。<br />
此后,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种荒唐行为持续整整三年,直至苏氏有了身孕。<br />
至于苏氏腹中孩子的生父是谁,赵福也不知道。他虽内心变态,热衷于看妻子与其他男子欢好,却无法容忍妻子怀上别人的孩子,才开始殴打苏氏。<br />
案情至此,真相大白。<br />
大周朝重视礼教纲常,这种严重违反人伦的行为,被视为大恶。<br />
潘竞给出的判决是绞刑,但因涉及死刑,需将案件上报苏州府,再逐级报送,最终由皇帝批准才能执行。<br />
此案件传到京都后,亦掀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都在讨论。<br />
纷纷惊叹,世间竟有如此怪异癖好之人,将妻子推向他人怀抱,还在一旁观看,实在恶劣至极!<br />
圣上得知,大怒,斥道竟有如此违背伦理纲常之徒。<br />
赵福犯“十恶”,罪无可恕,判秋后问斩。<br />
三个月后,皇帝的判决文书送到昆山县。<br />
大伙儿一阵欢呼。<br />
潘竞立刻派人将判决结果张贴在集市显眼处,昭示众人。<br />
赵福被判斩刑,其他同犯则被判处流放。<br />
潘竞心情畅快,高声道:“走,今儿个我请大家吃酒去!”<br />
众人又是欢呼。<br />
三个月相处下来,潘竞毫无世家子弟的架子,性子豪爽,出手大方,隔三岔五便请大家下馆子,一来二去,便把大伙儿都“收买”了,县衙里的氛围也愈发融洽。</p>
赵福听闻,脸色难掩喜色。<br />
堂外群众顿时议论纷纷,一片哗然。<br />
苏氏还未说完,潘竞喝止:“苏氏!你可知擅敲堂鼓,呈假状,当受何刑?”<br />
“笞刑五十!”<br />
潘竞霍然起身,目光如炬,直逼苏氏:“苏氏!你可想清楚了再说!莫要犯下大错!”<br />
苏氏委身在地,呜呜咽咽地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br />
众吏心中暗叹,若苏氏不出来反悔,这案子铁证如山,本可就此了结。<br />
潘竞又追问,苏氏只是哭,并不作答,最后竟直接晕了过去。<br />
无奈之下,只得中止堂审,将赵福暂时扣押。<br />
只能等苏氏醒来后再告诉她其中厉害,一群人在屋子里唉声叹气。武岳忍不住道:“这妇人真是糊涂!”<br />
潘竞:“近日有谁找过苏氏?”<br />
寻真:“苏氏她母亲来过。”<br />
潘竞招来差役,问:“苏氏母来了几回?”<br />
差役答:“几乎日日都会来。”<br />
潘竞:“带苏氏母!”<br />
苏氏母只是个普通农家妇,被官差一喝,便吓得竹筒倒豆子般,将事情全盘托出。<br />
原来,赵福被告后,私下找到苏氏母,承诺只要苏氏肯撤诉,他愿意抚养孩子。苏氏母见识短浅,哪里知道敲鼓告假状要被处以笞刑,而且妻子状告丈夫本就属于“干名犯义”,若告假状,不仅要被杖打,还要坐牢。<br />
苏氏母担心女儿离了赵福后,会被邻里指指点点,这辈子就毁了,便同意了赵福的请求。<br />
差点酿成大祸!<br />
将告假状的后果告诉了苏氏母,苏氏母吓得六神无主,跪地哭求:“大人,都怪民妇见识短浅,小女全是听了民妇教唆,才犯下这错。求大人开恩,饶过小女这一回吧!”<br />
这时,一婆子神色慌张,急匆匆跑来,喊道:“苏氏要生了!”<br />
潘竞:“快请稳婆来!”<br />
一时间,县衙里乱作一团。两个稳婆很快赶到,被差役引进偏房。<br />
苏氏痛苦的哀嚎不时从偏房传出,所有人都无心做事,在二堂等着。<br />
武岳感慨道:“听着这声音,怪让人心里发怵的。都说妇人生孩子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果真不假。”<br />
寻真听着那惨叫,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br />
苏氏一直到放衙都还没有生下来,差役和官吏们零零散散走了几个。寻真便让顺路的人捎句话,告诉甄凌不用等她了。<br />
虽然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但回去也会一直惦记着,倒不如在这里等着苏氏生完再走。<br />
潘竞、武岳也没走。<br />
半个时辰后,甄凌来了。因为甄凌偶尔会来县衙找寻真,大家都眼熟了,没通报便直接放她进来了。<br />
县丞署。<br />
甄凌放下竹篮。竹篮上面盖着一块布,用以保温,掀开布,下面有三个竹匣,里面装着饭菜。<br />
寻真吃完饭,上下眼皮直打架。甄凌知她这段时日一直忙这个案子,都没睡好觉,便道:“哥哥睡会儿吧,我在这儿替你看着,要是一会儿有人来找你,便叫你。”<br />
寻真实在是困得不行,点点头,上了塌。盖上毯子,一闭上眼睛便睡着了。<br />
潘竞听着偏房里的哀嚎,坐不住,便想着去找寻真聊聊政事。他刚走到门口,余光瞥见寻真躺在靠墙的榻上,闭着眼睛,睡着了,案前有一姑娘,潘竞便没进去。<br />
甄凌起身。那日送县太爷离任,她也去瞧了热闹,远远地见过潘竞一眼,当时还感叹,这新来的县令长得倒是挺俊。<br />
“大人。”甄凌行礼。<br />
潘竞颔首,方才甄凌进来时,武岳告诉他,这是甄善美的妹妹。<br />
潘竞见甄凌要过去拍醒寻真,便道:“不用叫了,等他醒了,让他来找我吧。”<br />
甄凌:“是。”<br />
寻真清醒时,夜已深,县衙里点上了烛。寻真伸了个懒腰:“方才好像隐约听到有人来找我?”<br />
甄凌:“县令来过,让你醒了去找他。”<br />
寻真朝外面走去,让甄凌在县丞署等她。<br />
苏氏还在生。寻真走到二堂,潘竞、武岳几人正在说话。寻真在一旁坐下,听了几句,他们没聊政事,在闲话家常,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寻真听着,话题突然转到了她身上。<br />
潘竞:“听闻竞舟还未曾婚配?”<br />
寻真一愣:“……嗯。”<br />
潘竞:“竞舟如此俊才,怎还未成家?你若不介意,日后我若见着合适的姑娘,便给你牵牵线?”<br />
寻真心里吐槽,上个县太爷关心自己的婚配,还能理解,老人家总是爱操心小辈的终身大事。可这新县令,跟自己同岁,也还未成家,怎么也关心起这个来了?<br />
当然上司关心下属的终身大事,也可能只是没话找话,随便说说。<br />
寻真一想到这事儿就头疼。为避免没完没了的介绍,索性编了个故事,每次有人要给她介绍对象,就用这套话术应付。<br />
“谢大人挂怀,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乃泗州人士,家乡遭了那百年难遇的洪灾,下官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也因此遭难。我心中已有她,实在不想耽误其他姑娘,故不愿成婚。”<br />
四下一静,潘竞注视着她,脸上露出动容之色,显然已被寻真编的故事打动了。<br />
“没想到,竞舟竟是如此深情之人。”<br />
破晓时分,偏房传来一阵响亮的啼哭声,稳婆惊喜的声音传了出来:“生了!生了!”<br />
随后,一稳婆跑出来,喜笑颜开地禀报:“大人,母女平安!”<br />
潘竞:“赏。”<br />
众人一起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br />
疲惫的脸上都浮现喜色。<br />
产房清理干净后,苏氏也恢复了意识,寻真几人走进房间。<br />
苏氏眼角挂着泪,想要起身行礼。<br />
潘竞到她面前:“不必起来,躺着吧。”<br />
“不论旁人跟你说了什么,苏氏,你只需记住,赵福这等败类,若留在世上,定会有无辜之人受罪,你一时犯浑,本县断不会坐视不管!如今证据确凿,定会将他绳之以法!”<br />
寻真见她无声地淌着泪,安慰道:“大人也是为你着想,若你承认告假状,便要被杖刑五十,还会下狱,你刚生下孩子,难道要让她一出生就没了娘?”<br />
“还有,你要记住,你是受害者,你什么错都没有。”<br />
苏氏哽咽着:“……是。”<br />
脑海中不禁回想起母亲对她说的话。<br />
“那赵福已跟我说了,只要你肯罢诉,那孩子不管是不是他的,他都愿意当亲生的养。要是你这事儿传出去,哪还有人敢要你?”<br />
“以后可怎么在这世道上活下去,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br />
“就算不为你自己想,也得为你肚子里的孩子想想啊!”<br />
被母亲这么劝了劝,便动摇了,她见识浅薄,哪里知道告假状的后果。<br />
潘竞:“且放宽心,此次公堂之上你突然变卦,念你事出有因,本县暂且不究。切不可再犯,若再如此,我便要依律打你五十大板。”<br />
苏氏:“是,大人,民妇知错……下回再不敢了。”<br />
潘竞点点头:“你好好休息,等你身子好些了,再升堂。莫多想,本县定给你个公道。”<br />
苏氏含泪点头。<br />
潘竞寻真几人出去后,看了看孩子,婴儿闭着眼,裹在襁褓里,皮肤红红的。<br />
潘竞瞧着:“这小孩儿倒是可爱。”<br />
婆子笑道:“大人可要抱抱她?”<br />
潘竞:“不了,这小家伙这么小,我若力气用大了,弄痛她可就不好了。”<br />
几日后,再次升堂。<br />
这回,外面来的百姓更多,衙门外人声鼎沸、叽叽喳喳的。<br />
潘竞传苏氏及苏氏母上堂,让二人当众揭露赵福。<br />
赵福见大势已去,再也无法狡辩,便都招了。原来赵福竟不能人道,婚后,从未与苏氏行房。因身体的残缺,赵福心理扭曲,竟生出看妻子与他人欢好的念头,那药商便是他选中的第一个对象。<br />
此后,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种荒唐行为持续整整三年,直至苏氏有了身孕。<br />
至于苏氏腹中孩子的生父是谁,赵福也不知道。他虽内心变态,热衷于看妻子与其他男子欢好,却无法容忍妻子怀上别人的孩子,才开始殴打苏氏。<br />
案情至此,真相大白。<br />
大周朝重视礼教纲常,这种严重违反人伦的行为,被视为大恶。<br />
潘竞给出的判决是绞刑,但因涉及死刑,需将案件上报苏州府,再逐级报送,最终由皇帝批准才能执行。<br />
此案件传到京都后,亦掀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都在讨论。<br />
纷纷惊叹,世间竟有如此怪异癖好之人,将妻子推向他人怀抱,还在一旁观看,实在恶劣至极!<br />
圣上得知,大怒,斥道竟有如此违背伦理纲常之徒。<br />
赵福犯“十恶”,罪无可恕,判秋后问斩。<br />
三个月后,皇帝的判决文书送到昆山县。<br />
大伙儿一阵欢呼。<br />
潘竞立刻派人将判决结果张贴在集市显眼处,昭示众人。<br />
赵福被判斩刑,其他同犯则被判处流放。<br />
潘竞心情畅快,高声道:“走,今儿个我请大家吃酒去!”<br />
众人又是欢呼。<br />
三个月相处下来,潘竞毫无世家子弟的架子,性子豪爽,出手大方,隔三岔五便请大家下馆子,一来二去,便把大伙儿都“收买”了,县衙里的氛围也愈发融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