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这个消息的时候,江迟秋真的是一脸懵逼。<br/><br/> 作为清安院的编修,江迟秋是没有上朝资格的。故而等到圣旨传到清安院后,他才知道自己竟然多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工作。<br/><br/> 江迟秋还没有说什么,江迟秋的上司卓郁参就忽然对前来传圣旨的太监说道:“此事于制不合,迟秋只是我清安院的编修,他怎么能去饶谷郡呢?”<br/><br/> 这个道理或许除了皇帝本人以外,所有人都懂得。<br/><br/> 江迟秋没有想到,一向以来以温和儒雅著称的卓郁参,竟然会忽然这么直白的说出这番话来。<br/><br/> 听到卓郁参的话,前来传圣旨的太监也有点尴尬的笑了一下说:“这是陛下的意思。”<br/><br/> “饶谷郡那边本就不安稳,迟秋只是一个编修且才十八岁,怎么能叫他负责这件事?”卓郁参的声音很是焦急,江迟秋能够听出对方是真的关心自己。<br/><br/> 说来在这个世界除了明昼知以外,江迟秋或许也就只能和卓郁参称得上是朋友了。<br/><br/> 这么多年清安院生涯里,卓郁参一直都很照顾江迟秋。<br/><br/> 听见卓郁参这着急的语气后,江迟秋先上前行礼将圣旨接了过来,然后对卓郁参说:“既然皇上已经决定了,那么这件事……必然有他的道理和考量。而且我也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哥哥了,这一次去正好可以看看他。”<br/><br/> 此时太监已经退了出去,这里只剩下了江迟秋和卓郁参两个人在。<br/><br/> 只听卓郁参叹了一口气说:“我大穆……实在不该是现在这样。”<br/><br/> 卓郁参是一个标准的文人,他虽是丞相之子,可是却从没有将自己高看过一天。<br/><br/> 江迟秋明白卓郁参的意思,作为一个一心做出点事业来的人,看到穆朝现在的情景,卓郁参的心中自然不悦。<br/><br/> 而在和对方当了多年的同事后,江迟秋也隐隐约约的认识到了一点——卓郁参虽然看上去温和,可实际上他的本性要更加「尖锐」。<br/><br/> 前几年或许还不明显,但是从刚才卓郁参直接质问太监的样子,就能够体现出一二来。<br/><br/> 见到江迟秋已经将圣旨接了,卓郁参也不再多说。<br/><br/> 作为江迟秋的上司,他还是有一点点权利的——例如说给江迟秋放假,叫他回去好好准备一下。<br/><br/> 于是在收了圣旨之后没多久,江迟秋就回到了家中开始准备去饶谷郡的东西。<br/><br/> 而在江迟秋离开清安院后,看着空下来的位置,卓郁参的心中竟忽然有些空落落的。<br/><br/> 几年的时间下来,他已经习惯了江迟秋的陪伴……<br/><br/> 现在江迟秋终于要离开清安院,离开卓郁参的身边了。<br/><br/> 国师的葬礼还没有结束,江迟秋只在家里稍稍准备了一下,便带着粮草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京城。<br/><br/> 江迟秋好歹也是一个文官,他是乘着马车离开宝繁城的。<br/><br/> 好巧不巧的是,乘车离开饶谷郡去往饶谷郡的路上,正好路过了诸凤观。<br/><br/> 若是放在往常,按照穆朝的习惯,前去赈灾的大臣应该去诸凤观内拜一下才行。但是最近正值前任国师的葬礼期间,这一项活动也被取消了。<br/><br/> 在路过诸凤观的时候,江迟秋就像儿时那样,忍不住拉开帘子向外看了一眼。<br/><br/> 他看到整个诸凤观上挂满了白幡,此时正随着风一道微微的摆动。<br/><br/> 江迟秋叹了一口气,又将帘子拉了回来。<br/><br/> 而同样在此时,明昼知也走出了他师父的灵堂,站在诸凤观的该高台上向下看去。<br/><br/> “这是什么?”男人看到了那一队长长的车马。<br/><br/> 站在他身边的人先是行了一礼,接着便对明昼知说:“国师大人,这是前往饶谷郡赈灾的队伍。”说完这句话后,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是江迟秋公子带队的。”<br/><br/> “江迟秋?”明昼知皱眉问道,“怎么会是他?”<br/><br/> 明昼知最近一直忙<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着师父的后事,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觉以及关心其它事情了。<br/><br/> 见明昼知似乎不知道这件事,他身边的人也迅速将皇帝的决定说了一遍。<br/><br/> 明昼知一开始没有说话,沉默一会后他忽然从自己的袖中拿出了一枚玉佩,“你去追上队伍,把这个给江迟秋。”<br/><br/> “是,国师大人。”<br/><br/> 那人赶紧将玉佩接来,然后飞快向着山下而去。<br/><br/> 只是在拿到这玉佩的时候,他也不由疑惑了一下:国师为何会有这种满是杂质,品相一般的玉佩呢?<br/><br/> ——就像众人知道的那样,明昼知是前任国师捡来的一个弃婴。<br/><br/> 而众人不知道的是,这一枚玉佩就是当初明昼知父母给他留下的唯一东西。<br/><br/> “江大人!”离开诸凤观一会后,一人快马加鞭等赶上了江迟秋的马车。<br/><br/> 听到外面的声音,江迟秋赶紧掀开帘子去看。<br/><br/> 江迟秋不认识马车外的人究竟是谁,但对他也有一点印象——这人是诸凤观的人。<br/><br/> “有何事?”江迟秋赶紧问道,顺便也叫车队暂时停了一下。<br/><br/> 那人从马背上翻下,向江迟秋行了一礼后说:“这是国师大人叫我给您的。”<br/><br/> “国师大人……”听到这四个字江迟秋还有些不适应。<br/><br/> 不过在反应来他说的人就是明昼知后,江迟秋还是赶紧将对方手中的东西接了过来。<br/><br/> “好,替我向明昼……不,国师大人道谢。”江迟秋下意识说道。<br/><br/> “是,江大人。”<br/><br/> 运送赈灾粮草的队伍不能停太长时间,说完这句话后,队伍就再一次向前而去。<br/><br/> 而等将车帘拉上后,江迟秋这才把明昼知给自己的玉佩小心翼翼托在手中看了起来。<br/><br/> 刚才着急着离开江迟秋并只将玉佩看了一眼,但是现在稍稍观察它一下,江迟秋就认出了这东西来。<br/><br/> 多年前明昼知曾给江迟秋说,这是他父母给他留下的唯一东西。<br/><br/> 想起这是什么后,江迟秋不由被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明昼知竟然会将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自己。<br/><br/> 江迟秋不由转身再次打开车帘向后看了一眼,只可惜现在队伍已经行进到了山中,诸凤观早已经被树木遮掩看不清楚了。<br/><br/> 车内的少年稍稍沉默了一下,接着将自己一直带着的玉佩从衣领中拿出,郑重的换上了明昼知送的这一块。<br/><br/> 从宝繁城到饶谷郡,快马加鞭需要大约两日。<br/><br/> 运输粮草的的队伍虽然一刻也没有停,可是到饶谷郡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br/><br/> 江迟秋看到尽管远离京城,可是饶谷郡依旧挂满了白幡,正在纪念刚刚仙逝的国师。<br/><br/> 早在几日之前,江宪闻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他知道这一次来饶谷郡中送粮食的人就是自己的弟弟江迟秋。<br/><br/> 因此当宝繁城来的车马行驶到城下的时候,江宪闻就骑着骏马从城中出来迎接江迟秋了。<br/><br/> 他们差不多已经有六年时间没见。<br/><br/> 看到江宪闻的那一刻,江迟秋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br/><br/> 六年的时间已经将江宪闻当年那种锐气消磨,他不再是江迟秋记忆中春风得意的少年将军,而是一个沉稳的守城者了。<br/><br/> 江宪闻黑了不少,面颊上也多了一些皱纹。看到他的那一刻,江迟秋竟然不由得鼻酸了一下。<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