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n <p> ……</p><p> “入城费一人一文!”</p><p> 城门处站立的士卒不耐烦地大声吆喝,防止眼前这列队伍里有不知道的试图蒙混过关。</p><p> 温渺带着两个小姑娘排队。</p><p> 队伍慢慢前进,她忽然感觉袖口被扯了两下,低头一看,阿乐神色紧张地看着前面。</p><p> 温渺顺着她的目光往前看去,城门的布告出贴着一张画像。</p><p> 画里是一个佩着剑的女子,身旁站着一高一矮两个黑影。</p><p> 凭借着良好的目力,温渺看清了旁边那行小字:</p><p> [七月二十日,此凶徒于轻安巷斩二十余人数指,同行者为一少一幼两乞丐,现赏银十两缉之。]</p><p> 收回视线,温渺安抚地拍了拍阿乐的肩,示意她不用紧张。</p><p> 养了一个月,她们现在可以说已经完全变了模样了,就算是碰见原来同住一个巷子里的人也认不出来。</p><p> 况且……</p><p> 负责收入城费的士卒头子吊儿郎当地坐在椅子上,这一文钱一文钱的,他实在是提不起兴致。</p><p> 啪。</p><p> 耳尖听到纸张与桌面接触的轻响,他一下子坐直了身体,一看,哟呵,一千两银票,来大生意了。</p><p> “丙二十五。”嗓音淡然。</p><p> 头子抬头去看,一身白衣的女子身旁站着两个一看就养得不错的富家小姑娘。</p><p> 他随意扫了一眼,没有多问,伸手招呼那站岗的士卒:“小程!”</p><p> 士卒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语气谄媚:“老大,什么事?”</p><p> 那头子于是又懒洋洋地躺下,吩咐道:“丙二十五,摘了吧。”</p><p> 被称为小程的士卒心领神会,走到布告栏,揭下了右下角写着丙二十五那张,叠好递过去。</p><p> 头子接过,塞进怀里,对着面前三人挥挥手:“行了,进去吧。”</p><p> 这桩生意就算是做成了。</p><p> 今日之后,不管这丙二十五犯的是什么事,都已做结案处理,不论谁来问,犯人都已捉拿归案,自缢牢中了。</p><p> 这就是规矩——官府的规矩。</p><p> 赏银百倍,银到案消。</p><p> ……</p><p> 负责登记的书童坐在椅子上犯困。</p><p> 笃笃。</p><p> 敲桌子的声音把他吓醒,还以为是书院的先生来了,连忙坐直。</p><p> 一抬头,一个白衣姑娘站在面前,见他清醒了,温和一笑,往旁边走了两步,露出身后圆嘟嘟的女童。</p><p> “劳烦给我家小妹登记一下。”</p><p> 书童揉了揉眼睛,拿出记名册,问:“叫什么名字?”</p><p> “菖蒲。”</p><p> 年节</p><p> 时间在平淡的日子里匆匆流逝,温渺每日依旧看书,劳作,偶尔再抽些时间为阿乐解惑,也算是悠然自得。</p><p> 阿乐也过得充实得很,每日晨起送菖蒲到书院后,就回院子里练剑。</p><p> 温渺从不监督她有没有好好练剑,只管每到新的一个月,就教她一式新的动作。</p><p> 但阿乐还是坚持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每日练到脱力为止,才肯去泡药浴休息。</p><p> 日日如此,从未间断。</p><p> 这当然是件极累极枯燥的事,但感受着一日比一日更轻盈、更有力量的体魄,阿乐惴惴的心也渐渐充满安全感。</p><p> 至于菖蒲,凭借着活泼开朗的性子,在书院里交到不少朋友,每日开开心心的,小脸愈发红润了。</p><p> 接送菖蒲这个事,一开始是温渺和阿乐一起去的,等到阿乐执剑的手再也不会抖时,温渺就没有陪同了。</p><p> 眨眼间,四个月过去了。</p><p> 天气早就凉快下来,有条件的人家已经穿上了棉制的袄子。</p><p> 而更加寒冷的深山里,穿着单薄秋衣的女子握着木剑,满脸坚毅,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劈砍的动作。</p><p> 重复了上万次以后,即使是闭着眼睛,她也不会做错了。</p><p> 阿乐的吐气变成烟雾飘散,天气寒冷,但她却丝毫没有瑟缩之态,整个人像个火炉一样,再看不出当初那股子瘦弱。</p><p> 温渺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出声叫住她:“阿乐。”</p><p> 阿乐早就听见了温渺的脚步声,只是既然温渺没有出声,她就专心练习。现下温渺一开口,她就反应极快地收剑,跑到温渺身边去。</p><p> 阿乐如今稳重了不少,但在温渺面前,她依旧是当初那个跌跌撞撞的小孩。</p><p> 温渺微微蹲下,平视阿乐的眼睛,认真问:“我一月只教你一式,你一月只习一式,会觉得枯燥乏味吗?”</p><p> “不会!”</p><p> 阿乐摇头,没有敷衍之意:“每日习剑之后,我总有微末进步,这就够了。”</p><p> 温渺淡淡一笑,阿乐这个年纪,觉得枯燥是正常,但能从心里接受,是真的难得。</p><p> “我早先告诉你,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能平万事理,你一直做得很好。”</p><p> 温渺嗓音偏淡,稍一轻声说话,那声音就好像悠悠忽忽飘在云中。</p> ', ' ')('\n <p> “只是你这个年纪倒也不必看得太开。明日,城内要过年节,热闹得很,我们一起去逛逛吧?”</p><p> 轻飘飘的话语像一记重锤砸在阿乐心上。</p><p> 原来,已经到了该过年节的时候了。</p><p> 她和菖蒲,现在也已经有人陪着一起过节了。</p><p> 阿乐看着温渺,看她额间的碎发似乎都散发着醉人的光,让人头晕目眩。</p><p> 阿乐用力点头:“好!”</p><p> ……</p><p> 虽然当下年景不好,但在这个新旧更替的日子里,百姓们脸上还是多少挂上了几分笑容。</p><p> 温渺三人走在街上,今日的人格外多,家里只要不是揭不开锅的,都在门前挂上了红灯笼,连街上的道路都被照得红艳艳一片,喜庆极了。</p><p> 阿乐牵着菖蒲跟在温渺身侧,对路旁小摊上叫卖的小玩意儿投去好奇的视线。</p><p> “姐姐。”</p><p> 菖蒲晃了晃阿乐的手,肉乎乎的小短手指向一个摊子:“我想要这个小兔子。”</p><p> 阿乐看去,发现那是一个灯笼摊,高高的架子上挂着一排排被精巧编制成各种形状的灯笼,五颜六色很招人喜欢。</p><p> 菖蒲看中的是位于中下方的,一个胖嘟嘟的兔子灯。</p><p> “走吧,过去看看。”</p><p> 温渺听见了菖蒲的声音,便领着她们走了过去。</p><p> 她倒是不担心阿乐买不起,每个月月初,她都会准备一笔小钱给她们俩零用。</p><p> 阿乐平日里花销实在不多,估计现在也有自己的小金库了。</p><p> 这处摊子前围着的人要格外多些,除了因为做工精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里有猜灯谜的活动。</p><p> 所谓猜灯谜,就是客人先选一盏心仪的灯笼,灯笼底部沾着一张字谜,客人若是答出来了,就可以直接拿走灯笼,反之,就要掏钱买下来。</p><p> 正巧,她们刚到摊前,上一位客人就猜完了灯谜,可惜猜错了,遗憾的花钱买下了灯笼。</p><p> “我要一个兔子灯!”</p><p> 菖蒲拉着阿乐和温渺挤到最前面,圆润的小脸挤得红扑扑的,大声喊。</p><p> 摊主还没有说话,上一位买了灯笼的客人还没有走远,听见这话又折返回来,摇着不知道哪里买的折扇,挑剔地打量温渺三人。</p><p> “女子?不如你们请我帮你们猜,我分文不取,如何?”</p><p> 他自觉自己这番话说得风度翩翩,得意地露出一个笑来。</p><p> 人群里有人附和他:“不如请这位公子帮你们猜,免得到时候答不出来闹了笑话!”</p><p> 围观的男人都因这话哄笑起来,偶有几个看热闹的妇人夹杂在其中,也只是沉默着没有反驳。</p><p> 菖蒲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被吓住了。</p><p> 但阿乐可没有愣神,她一面攥紧菖蒲的手,一面对摊主说:“劳烦取下那盏兔子灯。”</p><p> 随即又朗声道:“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有女子不能猜字谜这规矩!那这盏灯笼我倒是想请在场的大家一起猜一猜,若是你们能先于我们猜出来,这十两银子,我双手奉上!”</p><p> 声音铿锵有力,没有丝毫怯场。</p><p> 啪!</p><p> 一锭银子被拍在店家跟前的桌子上,阿乐目光扫过人群,经过一段时间的练武,如今的她可谓脱胎换骨,目光如剑溢出锋锐之气,原本哄笑者竟不敢与她对视!</p><p> 若是只嘲笑阿乐一人她也就忍了,可是菖蒲还在,这就让她无法忍受了。</p><p> 她这话虽是怒极下说出来的,却并不莽撞。</p><p> 字谜其实有一个天然的门槛,那就是要识字。</p><p>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条件。</p><p> 时局艰难,有余钱供后代读书的人家还是在少数。</p><p> 别看围观的人数众多,其中大半都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的看热闹的平头百姓,而且今日她们来得稍晚,真有少数识字的、有能力答出这字谜的,早就拿了上佳的那批灯笼游玩去了。</p><p> 阿乐心中冷静,猜字谜是有时限的,最好的结果是她们猜出来了,让这些言语狠狠打回去他们的脸。</p><p> 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家都猜不出来,掏钱买一盏灯笼罢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