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林玉泽笑望着她,也侧头看了眼亭外的人,随后低声道:“记得报恩就好,沈仵作,今日,玩得尽兴。”</p><p> “公子亦是。”</p><p> 林玉泽笑着点点头,竟这么走了。</p><p> 沈缨皱眉看着他的背影,视线无意间扫到亭外的莲朵。</p><p> 她站得位置并不显眼,面色不好,垂首站在树下不知道在想什么。</p><p> 而原本要走到别处的林玉泽也看到了莲朵,转了方向,径直走到莲朵身前。</p><p> 他倒是没什么其他举动,而是俯身对莲朵低声说了句什么,随后大步离去。</p><p> 沈缨望向莲朵,莲朵也往这边看来。</p><p> “莲朵?”</p><p> 沈缨快速跑到莲朵身边抓住她的手臂,莲朵抖了一下。</p><p> 沈缨掀开她的衣袖,有一道紫痕,是被鞭子之类的东西抽打导致的。</p><p> “你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p><p> 莲朵笑了一下,说道:“胡思乱想什么呢,我这几日请了位拳脚师父,正在学功夫,这才受了伤。”</p><p> 沈缨松了口气,但还是不忍心,从腰间取出伤药硬要给她涂。</p><p> 莲朵推辞了两下,便伸出胳膊。</p><p> 看着沈缨嘴里碎碎念,她嘴角微微勾起,但眼神却慢慢冷了下来。</p><p> 这些伤根本不是什么拳脚师傅留下的。</p><p> 而是无奇,姜宴清身边那个影子一样的人。</p><p> 原来,自己一直活在那位县令的视线之下。</p><p> ……</p><p> 沈缨给莲朵涂好药又用帕子包好,嘱咐了几句。</p><p> 随后想问她林玉泽刚刚说了什么,但又觉得自己管的太多,加上今日是盛会,是莲朵一番心血。</p><p> 所以,纵然她心中有疑惑,还是压了下去。</p><p> 他们都没提及林玉泽,不想被这人的话和背后的意图扰乱这一日的心情。</p><p> 沈缨拉着莲朵的手走向人群聚集之处,在看到大哥、小兰他们身影时,她听到莲朵唤了她一声。</p><p> “阿缨。”</p><p> “怎么了?”</p><p> “明日,酒窖里陈酒开封,还要封藏新酒,你最爱喝新出窖的第一口,我专门给你留着。”</p><p> 因为人群吵闹,她们都喊的很大声。</p><p> 沈缨听到要品新酒,便高兴的应下来,还说要给霍三再带几坛尝尝鲜。</p><p> “咚咚”鼓楼敲响,拜火节的火楼已经准备妥当。</p><p> 城中青年可以入场竞技,来争夺唯一能够点燃火楼的资格。</p><p> 沈缨回到家人身边,莲朵带着莲家人盯着会场上的事,已经急急忙忙的走了。</p><p> 她们一家挤到前头,在外围遇上了姜宴清,站在他身侧的竟是林默。</p><p> 他们不知在谈论什么,面上神情轻松,似乎相谈甚欢。</p><p> 沈缨停下来静静的看着他们。</p><p> 忽然,姜宴清侧头看过来。</p><p> 他的眸子里倒映着火光,将平日的清冷融了大半,终于显露出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气。</p><p> 他们视线遥遥相撞,空气里浮跌着愈发浓烈起来的酒香。</p><p> 若有若无,将她和姜宴清紧紧牵在一起。</p><p> 沈缨有一瞬间的慌张,她手指收紧,却发现还攥着小兰的手。</p><p> 她连忙行了一礼,又对看向她的林默颔首笑了一下。</p><p> 小兰也看到了姜宴清,松开她的手便跑了过去。</p><p> 她站在姜宴清身边,仰望着他,脆声道:“小女沈兰,见过大人,大人您也来玩啊。”</p><p> 姜宴清垂眸看着她,温声道:“沈二姑娘不必多礼。”</p><p> 小兰抿嘴笑了笑,将手中一直攥着的一个七彩绳结送给姜宴清,回头对走上前的沈缨招了招手,说:“阿姐,姜大人也来了。”</p><p> 沈缨无奈的笑了笑,说:“我看到了。”</p><p> 她走到近前,对姜宴清说:“大人确实该出来走走,今日可是永昌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了。”</p><p> 正说着,沈诚穿着利索的胡装,脸上画着火焰形状的朱砂油彩,快步跑过来。</p><p> 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和他一样装束的年轻人。</p><p> “阿姐也在啊。”他率先和沈缨问候了一句。</p><p> 说完就跑到姜宴清身前,咧着嘴一边笑一边说:“姜大人,今日举城同庆,不分大小尊卑,您也来同我们热闹热闹吧。”</p><p> “看到火楼上的那个火把没,谁把它抢下来,就是今年的火神之子,会被祝融神庇佑。”</p><p> 旁侧的年轻人也附和道:“是啊,大人。今年外县来了不少人,咱们先要在牵钩比赛中将他们通通踢出去,多您一个咱们就多一份力。”</p><p> 几个年轻人叫叫嚷嚷的将姜宴清和林默围在中间,沈缨拉着小兰退到了一边。</p><p> 大概是姜宴清推脱了几句,沈诚便呼喊了一声,竟指挥着一群人将姜宴清和林默抬进了场子。</p><p> 沈缨瞠目结舌的看着,生怕沈诚被姜宴清一根手指碾死。</p><p> 她可没忘了初见姜宴清那次,他用一颗棋子就将杀手击倒</p> ', ' ')('\n <p>。</p><p> 牵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本是由鲁班发明的用来军中训练士兵的一项赛事。</p><p> 可强身练武,后来演变为牵钩之戏在民间广泛流行。</p><p> 牵钩之戏需一条麻绳制成的篾缆,两端的人互相对拉。</p><p> 篾缆长短根据参加人数多少而定,有时长度绵亘数里。</p><p> 竞赛时人们击鼓助威,齐声呐喊,热闹非常。</p><p> 有游记上曾这般记载各地的牵钩之戏,说:“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p><p> 这项赛事在皇宫中举办过后,民间便更盛行了。</p><p> 按照规矩,拜火节中牵钩之戏获胜的一队,便可攀上火楼抢夺顶端火把,并点燃火种。</p><p> 火楼周围搭着架子,足足十几丈,地下是水渠,里头放了好些红果,红彤彤的一片,掉下去摔不死,还能捞几把红果回去,也算沾沾喜气。</p><p> 很快,人群传来欢呼声。</p><p> 沈缨踮脚往场内张望,就见至少二三百人,穿着红黑两色劲装,脸上涂着火焰红漆的人跑到场内。</p><p> 沈缨努力辨认,好半天才在左侧人群中看到了姜宴清。</p><p> 他身侧站着林默和沈城,他腰上系了根银色腰带,显然是几人之中的首领。</p><p> 队伍分立两端,握紧篾缆,篾缆长四五十丈,中间裹着红绸,对应着中间的一个大旗。</p><p> 一位百岁老者手上拎着铜锣站到中间,笑眯眯的看着两边的人,待双方站定,“咣”的一声敲响铜锣。</p><p> “呼哈、呼哈……”</p><p> “咚咚、咚咚……”</p><p> 两边同时发力,姜宴清在最前,沈诚在后,再后面是林默等人,越往后的人越强壮。</p><p> 不过对面的人也不逊色,因为有很多外域人的加入,故而开始之初很有优势。</p><p> 姜宴清摆了一下手,他们这边的人顿时压下身子,红绸往他们这边移了移。</p><p> 但对方很快效仿,红绸又被拉过去。</p><p> 姜宴清回头对沈诚说了一句话,随后放开手上的缆绳,几步跑出去,从围栏上取了一个旗帜。</p><p> 最后,他跳上高处,一边挥舞旗帜,一边高呼:“永昌荣耀、永世昌平!”</p><p> 他喊完便用力挥舞旗帜,旗帜飞舞,划出一道赤色光影,仿佛尾端裹挟着火焰。</p><p> 旗帜大开大合,很有节奏。</p><p> 林默抬头看了他一眼,也跟着喊了起来,喊一句,拽一下,大家都按着节奏拉拽。</p><p> 姜宴清笑了一下,扔开旗帜回到队伍里。</p><p> 场中队伍整齐划一的喊着口号,振奋人心。</p><p> 沈缨心口滚烫,拉了拉小兰的手,姐妹二人相视一笑,也跟着喊了起来。</p><p> 整个集市场上仿佛沸腾的油锅,所有人都喊了起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但凡在场之人都在高呼。</p><p> 声音震天,连鼓声都压了下去。</p><p> 姜宴清他们那一队很快将对方拽了过去,永昌的人获得胜利。</p><p> 众人围在一起呼和了一声,还来不及多想,就有那机灵的一脚踹开身边的人,疯狂地往火楼那边跑去,猴子似的攀上高处。</p><p> 攀上去还不老实,吊着手臂大喊:“今日这火把,非老子莫属!”</p><p> 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经得起这般刺激,怒吼一声,便往上冲去。</p><p> 姜宴清和林默也笑着往那边跑。</p><p> 起初他们还不着急,有些谦让,等攀上火楼的铁架,才知道竞争激烈。</p><p> 这些年轻人身手不凡,又有经验,丝毫不比那些高手逊色。</p><p> “姜大人快爬呀,你是最后一个了,最后一个就是大乌龟。”</p><p> 小兰被大哥沈礼架在肩上,焦急的盯着火楼,见姜宴清不紧不慢的攀爬,她倒是急了。</p><p> 孩子的声音清脆,周围顿时哄笑。</p><p> 姜宴清侧目看来,也笑了一下。</p><p> 他随后一手攀着铁杆,用力一荡,踏着一根木桩往上跃了一大截。</p><p> 那么多人在往上爬,但他的姿态是最好看的,轻巧的像一片柳叶。</p><p> 但,姜宴清并不轻松,越往上人越挤,高手越多。</p><p>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