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大师果真看出来了。”安喜平牙根一紧,强笑道:“我对殿下忠心耿耿,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伤害,只是有些事实乃苦衷,无法让殿下知晓,大师,出家人慈悲为怀,度众生苦厄,不知大师,可愿度我?”<br/><br/> “阿弥陀佛,”一念唱了句佛号,道:“佛度众生,却是教人如何自度,师弟仁善大度,宽以待人,你若坦诚相告,如何不是在度自己?”<br/><br/> 安喜平惨然一笑:“若是我不愿坦白,大师是不是就要告诉殿下?”<br/><br/> 一念撩起眼皮,清冷的目光淡淡扫过,开口道:“不会。”<br/><br/> “哼,”安喜平冷笑,“大师可是有何要求?”<br/><br/> 一念嘴角勾起一道淡然的弧度,“我不告诉师弟,只是想给施主留下一个自度的机会,如今我日日伴于师弟左右,贫僧别的不敢乱下诳语,护他周全却还是敢保证的。”<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有姑娘觉得太子傻,其实我很喜欢太子这样赤子之心一般的傻,希望这样的人能多一点,即使尝遍人心险恶,还能保持一颗相信世间有善的心,他不会恶意揣度别人,不意味着他不懂得防备。<br/><br/> 当然他会被一念迷成这样,那也是因为小攻段位太高了,当一个人脑残粉的时候,就不要苛求他智商了……<br/><br/> 第21章喜平离去<br/><br/>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r/><br/> 白日一场细雪过后,到了晚间,反而乌云尽散,露出稀稀疏疏的几点寒星,和一轮清冷的下弦月。<br/><br/> 今夜飞月会把梁澄写给明元帝的信函呈给皇帝,一行人原本计划在傍晚时分抵达郑阳县津渡,然后便去县里的客栈住上一宿,明早和飞月一道会和,再向安徽出发。<br/><br/> 只是由于中间耽搁了许久,此时宵禁已过,他们便不得不泊在渡口,睡在船舱里。<br/><br/> 夜明星稀,万物静籁,梁澄却碾转反侧,如何也无法入睡。<br/><br/> 今日下午,梁澄制止了流云去向一念询问,而是亲自过问。<br/><br/> 结果就见到安喜平从一念的舱房里出来。<br/><br/> 梁澄清楚地看到,安喜平在见到他的那一刻,脸色微微一变,虽然很快就消失了。<br/><br/> “上师正在休息,你何故叨扰他?”梁澄发现他的声音竟然意外地平静。<br/><br/> “奴婢不知上师正在歇息,方才是想问上师除了荤腥,可还有其他忌口。”<br/><br/> “上师怎么说?”<br/><br/> “并无忌口,”安喜平有些懊恼地敲了下脑袋,“奴婢应该早点问的,之前太不周到了。”<br/><br/> 梁澄笑笑,忽然不再试探,“喜平,你到底是什么人?”<br/><br/> 安喜平身子一晃,以他对梁澄的了解,此时再如何装傻狡辩自己不明白他在问什么,对方都不会再信任自己。<br/><br/> 就算他可以真真假假掺合着,跟殿下说,他进宫前,家人皆葬身于江湖仇杀,唯独他带着家传内功心法,躲进皇宫,逃过一劫,不但未曾去势,还暗中修炼内功,但是对殿下的衷心从未变过。<br/><br/> 只是,即便最后殿下原谅了他,却也不可能再视他为心腹,而他,也厌倦了再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太监,他多希望在殿下有危险的时候,能大大方方地使出通身本事,保护他的殿下。<br/><br/> 虽然殿下已经知晓他身负内力,怀疑他的身份,可是唯独这件事,却是的万万不可告诉梁澄的。<br/><br/> “殿下,只有这件事我不能告诉你,无论如何,喜平对你,绝无半分伤害之心。”<br/><br/> 绝无半分伤害之心……<br/><br/> 梁澄想起上辈子,安喜平直到他被幽禁,都不曾背叛过他,甚至最后被杖打,也不敢在他面前暴露武功的事。<br/><br/> 究竟是什么身份,让他连死都不愿说出?<br/><br/> 既然如此,多说无益,梁澄闭眼,平静道:“我无法留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在身边,你走吧。”<br/><br/> 即便早已猜到梁澄不会留下他,但是事到临头,还是忍不住心神俱<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痛。<br/><br/> 安喜平忍不住低唤了声“殿下”,声音沙哑,仿佛含着沙砾,“喜平绝不会害你,真的不能留在你身边吗?”<br/><br/> 梁澄双手负背,侧头看向别处,无动于衷。<br/><br/> “好,喜平懂了,谢殿下不杀之恩。”安喜平郑重跪下,向梁澄重重地磕下一个头,旋身飞出船外,足尖轻点水面,竟是踏水无痕,然后几个起落间,消失在渡口的边上的野林里惊起数点昏鸦。<br/><br/> 跟了他十五年的安喜平,走了。<br/><br/> 梁澄躺在床榻上,用被子将脑袋盖住。<br/><br/> 正当他闭着眼,逼自己入睡时,一念那处,却悄无声息的掠出一道飞影。<br/><br/> 第22章为你束发<br/><br/> 不知哪来的几卷乌云,遮住清冷的月辉,江边的松林里,寒鸦噤声,只有积雪从松枝上滑落的声音,扑簌簌的一声,显得这雪间松林愈发寂静。<br/><br/> 西风横梢,但见一道颀长萧肃的身影似一片浮羽,轻轻落于松间雪地上,一念一袭暗纹玄袍,一手竖于 x_io_ng 前,气势清冽而端华,如金身罗汉,威严凛然,不可侵犯。<br/><br/> “不知李将军深夜前来,所为何事?”<br/><br/> 话音一落,只见一道高大健硕的身影移到近前,竟是踏雪无痕,可见轻功了得。<br/><br/> 若是梁澄在此,定会惊讶此人竟然是本该在东都的舅舅,护国大将军李度秋。<br/><br/> “自相国寺一见,便有一事叫李某夜不能寐,于是李某着人暗查一番,却发现诸多巧合,今早本要驱车拜访,却发现你们提前离寺远游,所幸李某发现澄儿身边暗卫的行踪,这才一路坠着跟来。”<br/><br/> 一念不动声色,“难为李将军了,不知李将军对贫僧有何见教,不惜深夜奔波。”<br/><br/> 李度秋神色复杂地望着一念的面容,像是透过他回忆着谁,“你可还记得自己的生母?”<br/><br/> 一念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既已出家,便是断了红尘羁绊。”<br/><br/> “你记得。”李度秋笃定道:“她如今是静水宗宗主,一生不得嫁娶,你们母子,自然无法相认。”<br/><br/> 一念放下 x_io_ng 口的执礼,两臂随意垂落身侧,足尖微开,看似漫不经心,却是一个可以随时起势攻击的姿态。<br/><br/> 李度秋却兀自讲下去,“当年你母亲游历至边关,恰逢突厥犯边,滕王奉旨领兵,我为左路领将,滕王遭漠北独鹰骨骨哈木刺杀,所幸得你母亲施救,后来先帝病危,急诏滕王回京,你母亲随滕王一道回去,彼时突厥未退,先帝留我镇守,不想一月后却传来滕王谋逆被斩之事,你母亲要我为滕王平反,然而明元帝已然登基,一切尘埃落定,李家自来忠君不二,不能毁在我手里,我便拒绝了。”<br/><br/> 李度秋眼里溢出痛苦的意味,“你母亲不愿见我,我以为此生便是一别两宽,再无瓜葛,只是如今我见到你,有一事要问你母亲,她不愿见我,你替我向她带句话,她若还是不愿见我,就当我没说。”<br/><br/> 李度秋看向一念,对方依旧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李度秋呼出一口白气,哑声道:“我已知明元帝非先帝血脉,我……后悔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