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呕呕呕,怎么连英少三的官组也混进来这么多煞粉。”<br/><br/> “你们有空在这里吵架不如多给自己的OP投投票好吗?现在已经是OP阶段了,有点紧张感好吗?!”<br/><br/> 已经是OP阶段了?<br/><br/> 一时兴起关注了一下英少三的陈覆,不由得来了点兴趣。<br/><br/> 所谓的OP,就是onepick的缩写。一般的选秀节目,到达后期阶段,观众的投票就只能投给一个人,这就是OP。<br/><br/> 不限这样的选秀节目,OP同样也是指称粉丝真正喜欢的偶像。<br/><br/> OP只能有一个,但是墙头可以无数。<br/><br/> 在选秀节目中,前期可以投票给多人的话,就会出现像天偶那样的联合投票,路人粉丝自己也会多挑选几个有好感的明星进行投票。<br/><br/> 但是一旦进入到OP阶段,那么对立感就会更加的明显。<br/><br/> 而比起天偶,英少三很快就进入了OP阶段,并且后期会通过明里暗里各种办法,比如建立起官方的后援会、数据组等等,巩固这种OP的模式,在赛时就形成本来出道之后才会有的打榜等形式。<br/><br/> 对于公司来说,这当然是一种更加有效率的固粉办法。<br/><br/> 陈覆关注了一下现在英少三的排名。<br/><br/> 这些选手他都不太认识,但是他重点关注的就是来自梆梆娱乐的练习生。前二十名,一共有五个来自梆梆娱乐的,其中四个都在前十一名。<br/><br/> 第一名,就是来自梆梆娱乐的祝钟深。<br/><br/> 英少三的出道位同样是十一个,但是并不是说排名落后的选手就没有机会出道了。<br/><br/> 事实上,按照英少三的赛制,第十二到第二十名的选手,同样有可能组成另外的团体或者solo出道。决定其命运的,就是「英气值」。<br/><br/> 排名只是靠票数决定,但是英气值却是完全靠粉丝的真金实银才能获得。排名靠前的选手,英气值也可能不如排名落后于他的选手。<br/><br/> 也就是说,在英少三,粉丝是真正意义上的花钱送偶像出道。<br/><br/> 前十一名的选手当然更加看重排名,但是英气值也并不是不重要。赛时同样会有一些资源、代言、舞台等等,这些都是按照英气值的前后来给出的。<br/><br/> 而且,按照苗阳的承诺,如果在赛时一直保持英气值第一,也就是人气王,并且成功出道的话,就可以直接获得单曲、代言人、片约等等的出道大礼包。<br/><br/> 也就是说,为了让偶像获得更多的人气和资源,粉丝们不仅得打榜投票,以此提高排名,还得拼命花钱,把英气值提高到足够竞争那些资源的程度。<br/><br/> 这种复杂且辛苦的赛制,对于粉丝们来说自然是怨声载道。但是另外一方面,这又带来了绝对的养成、陪伴的感觉。<br/><br/> 对于经历了英少三这样赛制折磨的粉丝来说,她们的偶像就更加重要、无法割舍。可以说,英少这个节目出来的偶像,粉丝绝对是最为忠诚的,很难脱粉。<br/><br/> 当然也很能打。<br/><br/> 英少三的官组里,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催票、催集资等等的声音,即便是刚才陈覆看到的那种与选手不太相关的帖子,也会有人过来喊组员去打投。<br/><br/> 这种热烈的气氛,自然而然地将更多的粉丝裹挟进去,心甘情愿地花钱,或者当打投女工。<br/><br/> 尽管英少三在营销方面没有做出太多的努力,别人也不知道这个节目的具体进程,但是陈覆只是稍微关注一下,就忍不住感叹,这真是一个比天偶还要疯狂、疲惫的圈子。<br/><br/> 好在……陈覆想,现在他已经把英少三的宣传安排上了。<br/><br/> 不用感谢他,这是他应该做的。<br/><br/> 陈覆撑着下巴,微微一笑。<br/><br/> 他买的这些营销,都被认为是苗阳官方买的。<br/><br/> 更多粉丝顺理成章地认为,看来是苗阳觉得跨年夜那十秒钟的风头过了,所以迫不及待地开始投入大笔的营销资金了。<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在陈覆看来,这里面说不定也真的有苗阳投入的一部分营销。<br/><br/> 对于粉丝们来说,这个时候英少三的营销,也算是一件好事。<br/><br/> 因为英少三的官组里已经有不少粉丝发帖抱怨,说自己追了个综艺,就已经快变成打投工具人了。<br/><br/> 每天睁开眼睛就是摸手机去投票,投完一个账号再换一个账号,然后紧张地关注数据,然后去群里汇报自己的打投结果,然后去关注一下集资链接的情况,顺便投一点钱……<br/><br/> 据说最强的那位粉丝,有一天切了一千多个不同的账号进行投票……<br/><br/> 虽然很强,但是也很累。<br/><br/> 所以,在粉丝们看来,苗阳开始营销了,那正好,一定能有更多的新粉丝加入进来,扩大粉丝的规模,也缓解一下她们的压力。<br/><br/> 然而营销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微博控评又要开始了。<br/><br/> 本来微博上没什么英少三的营销,那粉丝们也就管管自家的超话、广场、词条什么的,现在营销号一跟上,好嘛,网宣组又开始拉人控评、点赞、占领前排、举报不好的言论等等等。<br/><br/> 有一个粉丝忙得喘不过来气,在微博上看到《打工人座谈》的宣传,怒上心头:“我他妈是粉丝?我他妈就是个打工人吧!”<br/><br/> 陈覆看着不免一笑,突然觉得这个节目的名字还挺应景。<br/><br/>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打工人座谈》,营销也挺多的。微博上不是英少三,就是打工人,相映成趣。<br/><br/> 营销是花钱买热度的事情,而恰巧,这两方都不差钱。<br/><br/> 本来这两个综艺的受众是不太一样的,但可惜有陈覆在,这张惹祸的脸,就引来了一些年轻粉丝的关注,于是,在某个角度上说,这就成了竞品项目。<br/><br/> 毕竟,英少三的粉丝可能会去分心关注打工人,而英少三需要的恰恰就是粉丝完全的专注。<br/><br/> 硬要说的话,陈覆其实也就去那么一期,听上去还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对于英少三的粉丝来说,这一期节目所占据的时间,就可能造成排名的巨大变化。<br/><br/> 一些选手的大粉,已经开始严厉地要求粉丝们不要分心,不要关注「其他综艺的嘉宾」。<br/><br/> 稍微分下心,那可就会影响自己爱豆的票数啊!<br/><br/> 可是对于一些粉丝来说,本来英少三就已经花了自己的很多精力了,压根就不像是一个轻松愉快的综艺节目;而现在,自己想要去看看别的综艺放松一下,还会被骂?<br/><br/> 靠,你是我妈啊你就管我!<br/><br/> 这其中可能还掺和着一些水军作乱的成分,但是不管怎么说,粉丝与粉丝、综艺与综艺的对立,已经逐渐形成了。<br/><br/> 傅明礼选择让《打工人座谈》在这个时间上线宣传,就是瞄准了英少三去的。<br/><br/> 英少三严厉苛刻的打投模式,从一开始就想着将粉丝和观众捆绑在自己的节目上,从头到尾得持续小半年的时间。<br/><br/> 而如此长时间的鏖战,粉丝必定是会疲惫的。<br/><br/> 这个时候,一个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同样是大制作,还关注打工人这样亲切话题的综艺节目,对于那些疲惫不堪的粉丝来说,就如同是一股清流,瞬间就吸引了她们的目光。<br/><br/> 的确是分心了,就如同那些大粉担忧的那样。<br/><br/> 哪怕没有陈覆的容貌加持,也会分心。<br/><br/> 于是,《打工人<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