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玉。<br/><br/> 鹤来伸指在砚台底部轻轻一弹,澈如金声回响,知道是难得一见的古物臻品。其父鹤章是书法大家,浸淫多年,平时颇爱收藏笔砚,家里有不少宝贝,鹤来自幼得父亲指点,眼界自也不凡。<br/><br/> 他五岁始习字,用的是父亲给的端州紫石砚,小时候不懂,只觉得比外面店里的好看,后来才知道是多稀罕的名件。<br/><br/> 宁峥嵘冲完澡,擦着头发出来,满意地看鹤来坐在沙发上认真欣赏自己的礼物,“喜欢吗?”<br/><br/> 鹤来道,“太贵重了,怎么在德国买到?”<br/><br/> “只要有心,什么都能淘到。”宁峥嵘说罢,在心中补充,还要有钱。<br/><br/> 唉,得认真挣钱了,古玩这圈子真不是好混的,太烧钱了,什么名牌限量,跑车名表,与之相比都是大白菜。<br/><br/> 人大概就是这样矛盾:鹤仙越是一无所求,就越想把最好的给他。当然,要是哪天鹤仙能主动提出想要什么东西,自己一定会高兴得飞起来。<br/><br/> 第九章次元壁突破<br/><br/> 筹备数月,宁峥嵘的小画廊初具雏形。选址、装修,都由他拍板,离鹤来住处不远,交通方便。按宁峥嵘的意思,鹤来虽然不用管生意上的事,但是偶尔也需要露个脸。<br/><br/> 对于自己的知名度,宁峥嵘也是毫不犹豫地加以利用。他平素在社交平台上一直岁月静好,除了魔术活动宣传,就是美食打卡,连营业自拍都很少——很符合年轻大神那种阳光向上、又恰到好处的距离感。<br/><br/> 他的粉丝群体自称“绒球”,性别比大致是五五开,叫“嵘哥”的可能是男粉,叫“嵘宝”的未必是女粉,叫“老公”的有男粉也有女粉,总之相互间维持着微妙的和谐。<br/><br/> 由于他的推特和ins账号只用来给友人点赞互动,几乎不更新状态,以至于国外粉丝纷纷注册微博来关注他,并在本土粉的热情科普下迅速接受了上述设定,在转评里一口一个“Laogong”。<br/><br/> 这天,宁峥嵘破天荒发了一张自拍照:他身穿一件“今天也要加油鸭”的黄底白字T恤,在一间尘土飞扬、堆满建筑材料的房屋前比了个剪刀手。<br/><br/> 绒球们激动坏了,毕竟宁峥嵘以往很注重隐私,大家几乎没见过日常生活中的他是什么样。于是先猛夸自拍好评,再夸人长得帅穿什么都好看,几轮彩虹屁后,才静下心来仔细研究照片,猜他在哪里,做什么。<br/><br/> 先猜是准备新魔术吗?宁峥嵘上次公开露面已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以他对魔术的执着程度,大家都猜他是不是去什么深山老林闭关修炼去了。<br/><br/> 资深一点的大绒球去他团队其他人的账号视察一圈回来,迅速推翻了这个猜测。人都在世界各地享受度假呢,有去看极光的,有在亚马逊丛林里裸奔的,还有个别工作狂天天念叨“老板不在的第N天,想他”。<br/><br/> 又有人猜,是不是工作室搬家了?但宁峥嵘在国内的“老巢”地址也不是秘密,搬没搬家,有心人路过看一眼就知道。<br/><br/> 每过几天,宁峥嵘就会晒新自拍,背景永远是那个正在装修的屋子,偶尔会让大家选哪个涂料好看,或是哪种灯罩造型更复古之类。一来二去,大伙不由自主上起心来,甚至还有专业人士在微博上积极献言献策。<br/><br/> 绒球们自我调侃,本来是“云看戏”,现在是“云监工”,时刻关注嵘宝的房子装修得怎么样了。<br/><br/> 时间一长,大伙渐渐看出端倪:这是一间传统中式的屋子,但又不像是住人的地方。又有妙想天开的球妹猜测,是不是宁峥嵘买下了什么老园子,修缮好以后租给剧组拍民国戏。<br/><br/> 其他绒球哈哈大笑着把她送上热评,让宁峥嵘来看挣零花钱的小妙招。<br/><br/> 有个微博名字叫“韦长声”的用德语评论了一句“还以为是在装修婚房”,宁峥嵘迅速回复对方一个头顶灯泡叮亮的简笔卡通表情包。<br/><br/> 宁峥嵘常在微博上和粉丝互动,而且他继承了父亲的语言天赋,<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除了汉语以外,德语和英语也都很地道,意大利语平平,但日常对话还是绰绰有余。所以粉丝用什么语言评论,他就用什么语言回复,无缝切换,对答如流——这事还上过一次热搜呢。<br/><br/> 一开始中国绒球心情复杂,既骄傲又吃醋,就是那种“全世界都知道我老公最优秀而我却看不懂他跟其他人在聊啥”的矛盾心理。<br/><br/> 后来矛盾解决了。倒不是他们突然大度或者看开了,而是因为有了自发的“民间汉化”——凡是宁峥嵘点赞回复过的外语评论,都会有热心绒球翻译成汉语。<br/><br/> 这次也是,韦长声的评论很快被译成中文,绒球们看了直乐,都说老公是在装修我们俩的婚房没错。<br/><br/> 可宁峥嵘回复的那个表情包就有点令人费解了。这哑谜到底是什么意思,承认还是否认?<br/><br/> “韦长声”这个ID在死忠绒球中间小有名气,他和宁峥嵘互相关注,而且每次留言,宁峥嵘几乎都是秒回,因此不少人觉得他是宁峥嵘私交甚笃的圈外好友。<br/><br/> 为什么说是“圈外”呢,因为韦长声的微博关注只有1,也就是只关注了宁峥嵘,而寥寥数百粉丝中多半都是僵尸粉,剩下那些看名字就知道是狂热绒球,比如“一生峥嵘”,“嵘宝在我床上”之类。<br/><br/> 从韦长声的微博主页看,他是个小众电影爱好者,经常晒一些电影票啊,海报啊,再就是发一些冷门德语片的简介。他的个人信息保护得很好,从不在微博上谈及日常,只能从电影票根上看出他目前居于德语国家,职业、年龄甚至性别都是问号。<br/><br/> 唯一称得上“生活照”的就是头像——一只粉白大桃子的特写照片。<br/><br/> 有些绒球试图和他套近乎,叫他“声哥”,还用三脚猫德语和英语花式留言,韦长声没回过一个字,似乎上微博只是为了与宁峥嵘一个人互动。<br/><br/> 再说画廊终于大功告成,宁峥嵘十分满意。那天维特说以为他在装修婚房,让他心花怒放,这可不就是自己和鹤仙两个人的爱之港湾嘛!<br/><br/> 画廊的事,鹤来一点没插手,只是劝宁峥嵘不要累着,已经请了最好的装修公司了,不必事事亲力亲为。<br/><br/> 宁峥嵘辩解,“我这是积累有用的经验。”<br/><br/> “什么经验?”<br/><br/> 宁峥嵘无辜地看对方,心说,装修婚房的经验……<br/><br/> 画廊定名为“鹤汀”,是宁峥嵘的中国通老爸起的,意思是有鹤栖息的水上小洲。宁峥嵘问鹤来喜不喜欢,鹤来自无异议,宁峥嵘就说,那你写给我,我去定制一个特别好看的招牌。鹤来提笔,一挥而就。<br/><br/> 古香古色的招牌安上去那天,他终于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画廊全景图,博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br/><br/> 「新的尝试,新的期待。」<br/><br/> 刚刚发送出去,宁峥嵘的电话就被打爆了,经纪人和助理的电话也被打爆了——新的尝试是什么?开发新副业?主业还会不会继续?连宁峥嵘团队的内部聊天组里也都在问,老板你不要我们了吗?<br/><br/> 宁峥嵘虽然任性,但这种大事还是会提前和经纪人通气的,因此他们回复国内外媒体的口径十分一致:这是宁峥嵘与一位好友合作的画廊,开业前会给各位媒体朋友寄邀请函,欢迎大家光临。<br/><br/> 明星创业的很多,有开火锅店的,有开面馆儿的,有些还有自己的服装品牌,但开画廊的就鲜见了。因为书画这行需要的是眼光和鉴赏力,更有自己的小<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