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筑基之基
陈恆闻言,心中一震,连忙恭敬应道:“弟子定当勤修不輟,不负前辈期望。”
碧落仙子微微頷首,看著手中的传讯玉佩说道:“你既然已经將那次请本座出手的机会用掉,那么,此物我便收回了。”
紧接著,她挥了挥玉手,道:“去吧。”
隨著她话音落下,殿门无声开启,那位萧姓修士已在外等候。
陈恆再次深施一礼,这才转身退出大殿。
走出殿门时,萧姓修士正负手而立,见他出来,只是淡淡点头:“隨我来。”
飞舟穿行在云海间,萧姓修士忽然开口:“这碧落峰的云海,在青阳宗內门也算一绝。”
陈恆顺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云雾如纱,在阳光下泛著金色光芒,確实美不胜收。
“確实壮观。”陈恆由衷讚嘆。
萧姓修士操控飞舟稍稍放缓速度:“你第一次来內门?”
“回师叔,是的。”陈恆恭敬答道。
萧姓修士语气平和,如同寻常聊天般地说道:“內门三十六峰,各有特色。”
“碧落峰以云海闻名,丹霞峰的晚霞最为绚丽,而剑鸣峰的瀑布则是宗门一绝。”
陈恆认真聆听,不时点头。
他能感觉到这位筑基修士虽然保持著前辈的威严,但言谈间已比来时隨意许多。
飞舟掠过一座灵峰时,萧姓修士忽然指向下方,淡淡道:“看那片药田,是內门弟子培育灵植的地方。”
陈恆顺著望去,只见层层梯田般的灵田中,各色灵草在微风中摇曳,几名弟子正在田间忙碌。
“弟子曾经也培育过一些灵药。”陈恆適时接话。
萧姓修士略显意外,说道:“哦?看来你对丹道颇有兴趣。”
“略懂一二。”陈恆谦虚道。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閒聊著,话题从灵植培育到天气变化,再到宗门近况。
萧姓修士始终保持著筑基修士应有的气度,言谈间既不显得过於热络,也不让人觉得疏离。
……
未过多时。
飞舟缓缓降落在苍松峰附近,萧姓修士淡淡道:“到了。”
陈恆恭敬行礼:“多谢师叔相送。”
萧姓修士微微頷首,目送陈恆离去后,才驾著飞舟冲天而起。
走在回洞府的路上,陈恆回想著方才的对话。
虽然只是些閒谈,但他能感觉到那位萧师叔的態度明显比来时和缓许多。
“看来碧落仙子的面子果然不小。”
陈恆暗自思忖,摸了摸怀中的碧玉令牌和储物袋,脚步不由加快了几分。
他摸著怀中的碧玉令牌和储物袋,心中一片火热。
“店铺、灵田……如今都已齐备。”
他低声自语道:“接下来,便是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陈恆一边这样想著,一边加快自己脚下步伐。
他知道,从今日起,自己在青阳宗的处境將大不相同——有了碧落仙子这层若有若无的关係,再加上即將开张的丹堂,无论是修炼资源还是人脉网,都將迎来质的飞跃。
而这一切,都將成为他通往筑基大道的坚实基石!
……
回到洞府后,陈恆立即开启了禁制,確保无人能够窥探。
他迫不及待地取出碧落仙子赐予的储物袋,仔细查探其中的物品。
储物袋內,整齐摆放著三样物品:
第一样是两百块下品灵石,虽然数量不算惊人,但对於链气期修士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財富。
第二样是几瓶丹药,瓶身上贴著標籤——“凝元丹”。
陈恆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瓶,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瀰漫开来。
这凝元丹乃是一阶上品丹药,专门针对链气后期修士,能够显著提升修炼速度,比聚灵丹的效果强上数倍。
在坊市中,一粒凝元丹就能卖出二十块下品灵石的高价,而这里足足有十瓶,每瓶三粒。
“这……”
陈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碧落仙子出手之阔绰,远超他的想像。
第三样物品则是一部古籍,名为《青灵丹经》。
陈恆翻开泛黄的书页,发现其中记载的內容竟是堪比基础丹经的进阶般。
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提高成丹概率、控制火候精要以及灵药配伍的玄妙之法,字里行间还留有前人批註的炼丹心得。
对陈恆这种修为的炼丹师而言,这部古籍无异於无价之宝。
其中记载的炼丹要诀,正是他现阶段最需要的知识。
陈恆深吸一口气,將物品小心收好。
碧落仙子的馈赠,不仅解决了他接下来修炼中的诸多难题,更为他未来的修行之路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陈恆在检查完这储物袋內的物品后便將其收了起来,看向那碧玉令牌和青色玉简。
他打算儘快將这店铺和灵田一事给落实,然后再去通知柳含烟和李绿儿。
……
次日清晨。
青霞峰,青霞坊市。
一位身著一身青袍,身材挺拔如松,剑眉星目,五官端正的男子出现在这座坊市外。
此人正是陈恆!
他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將店铺之事给彻底落实。
陈恆站在坊市入口处,目光扫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心念一动,那块只有自己能看见的搜索麵板浮现在眼前。
他在面板上输入关键词:“青霞坊市管理处位置及负责人信息”。
面板上泛起涟漪,一行行文字迅速浮现:
青霞坊市管理处位於坊市西北角,是一座三层青砖小楼,门前悬掛“坊务堂”匾额。
当前负责人:赵明远(链气九层修士),背景为內门筑基长老赵无涯的远亲。
性格特点:圆滑世故,善於察言观色,对背景深厚的修士格外殷勤。
近期动向:因劫修之乱导致坊市收益下滑,正急於寻找新的盈利点。
陈恆看完信息,嘴角微扬。
这赵明远的性格和处境,正是他需要的。
他整了整衣袍,確保腰间的碧玉令牌清晰可见,隨后大步朝西北角走去。
穿过几条热闹的街道,拐过几个弯后,一座青砖小楼出现在眼前。
楼前果然掛著“坊务堂”的匾额,两名链气中期的弟子正在门前值守。
陈恆刚走近,其中一名弟子便上前阻拦:“这位师兄,此处是坊市重地,閒人免进。”
碧落仙子微微頷首,看著手中的传讯玉佩说道:“你既然已经將那次请本座出手的机会用掉,那么,此物我便收回了。”
紧接著,她挥了挥玉手,道:“去吧。”
隨著她话音落下,殿门无声开启,那位萧姓修士已在外等候。
陈恆再次深施一礼,这才转身退出大殿。
走出殿门时,萧姓修士正负手而立,见他出来,只是淡淡点头:“隨我来。”
飞舟穿行在云海间,萧姓修士忽然开口:“这碧落峰的云海,在青阳宗內门也算一绝。”
陈恆顺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云雾如纱,在阳光下泛著金色光芒,確实美不胜收。
“確实壮观。”陈恆由衷讚嘆。
萧姓修士操控飞舟稍稍放缓速度:“你第一次来內门?”
“回师叔,是的。”陈恆恭敬答道。
萧姓修士语气平和,如同寻常聊天般地说道:“內门三十六峰,各有特色。”
“碧落峰以云海闻名,丹霞峰的晚霞最为绚丽,而剑鸣峰的瀑布则是宗门一绝。”
陈恆认真聆听,不时点头。
他能感觉到这位筑基修士虽然保持著前辈的威严,但言谈间已比来时隨意许多。
飞舟掠过一座灵峰时,萧姓修士忽然指向下方,淡淡道:“看那片药田,是內门弟子培育灵植的地方。”
陈恆顺著望去,只见层层梯田般的灵田中,各色灵草在微风中摇曳,几名弟子正在田间忙碌。
“弟子曾经也培育过一些灵药。”陈恆適时接话。
萧姓修士略显意外,说道:“哦?看来你对丹道颇有兴趣。”
“略懂一二。”陈恆谦虚道。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閒聊著,话题从灵植培育到天气变化,再到宗门近况。
萧姓修士始终保持著筑基修士应有的气度,言谈间既不显得过於热络,也不让人觉得疏离。
……
未过多时。
飞舟缓缓降落在苍松峰附近,萧姓修士淡淡道:“到了。”
陈恆恭敬行礼:“多谢师叔相送。”
萧姓修士微微頷首,目送陈恆离去后,才驾著飞舟冲天而起。
走在回洞府的路上,陈恆回想著方才的对话。
虽然只是些閒谈,但他能感觉到那位萧师叔的態度明显比来时和缓许多。
“看来碧落仙子的面子果然不小。”
陈恆暗自思忖,摸了摸怀中的碧玉令牌和储物袋,脚步不由加快了几分。
他摸著怀中的碧玉令牌和储物袋,心中一片火热。
“店铺、灵田……如今都已齐备。”
他低声自语道:“接下来,便是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陈恆一边这样想著,一边加快自己脚下步伐。
他知道,从今日起,自己在青阳宗的处境將大不相同——有了碧落仙子这层若有若无的关係,再加上即將开张的丹堂,无论是修炼资源还是人脉网,都將迎来质的飞跃。
而这一切,都將成为他通往筑基大道的坚实基石!
……
回到洞府后,陈恆立即开启了禁制,確保无人能够窥探。
他迫不及待地取出碧落仙子赐予的储物袋,仔细查探其中的物品。
储物袋內,整齐摆放著三样物品:
第一样是两百块下品灵石,虽然数量不算惊人,但对於链气期修士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財富。
第二样是几瓶丹药,瓶身上贴著標籤——“凝元丹”。
陈恆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瓶,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瀰漫开来。
这凝元丹乃是一阶上品丹药,专门针对链气后期修士,能够显著提升修炼速度,比聚灵丹的效果强上数倍。
在坊市中,一粒凝元丹就能卖出二十块下品灵石的高价,而这里足足有十瓶,每瓶三粒。
“这……”
陈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碧落仙子出手之阔绰,远超他的想像。
第三样物品则是一部古籍,名为《青灵丹经》。
陈恆翻开泛黄的书页,发现其中记载的內容竟是堪比基础丹经的进阶般。
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提高成丹概率、控制火候精要以及灵药配伍的玄妙之法,字里行间还留有前人批註的炼丹心得。
对陈恆这种修为的炼丹师而言,这部古籍无异於无价之宝。
其中记载的炼丹要诀,正是他现阶段最需要的知识。
陈恆深吸一口气,將物品小心收好。
碧落仙子的馈赠,不仅解决了他接下来修炼中的诸多难题,更为他未来的修行之路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陈恆在检查完这储物袋內的物品后便將其收了起来,看向那碧玉令牌和青色玉简。
他打算儘快將这店铺和灵田一事给落实,然后再去通知柳含烟和李绿儿。
……
次日清晨。
青霞峰,青霞坊市。
一位身著一身青袍,身材挺拔如松,剑眉星目,五官端正的男子出现在这座坊市外。
此人正是陈恆!
他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將店铺之事给彻底落实。
陈恆站在坊市入口处,目光扫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心念一动,那块只有自己能看见的搜索麵板浮现在眼前。
他在面板上输入关键词:“青霞坊市管理处位置及负责人信息”。
面板上泛起涟漪,一行行文字迅速浮现:
青霞坊市管理处位於坊市西北角,是一座三层青砖小楼,门前悬掛“坊务堂”匾额。
当前负责人:赵明远(链气九层修士),背景为內门筑基长老赵无涯的远亲。
性格特点:圆滑世故,善於察言观色,对背景深厚的修士格外殷勤。
近期动向:因劫修之乱导致坊市收益下滑,正急於寻找新的盈利点。
陈恆看完信息,嘴角微扬。
这赵明远的性格和处境,正是他需要的。
他整了整衣袍,確保腰间的碧玉令牌清晰可见,隨后大步朝西北角走去。
穿过几条热闹的街道,拐过几个弯后,一座青砖小楼出现在眼前。
楼前果然掛著“坊务堂”的匾额,两名链气中期的弟子正在门前值守。
陈恆刚走近,其中一名弟子便上前阻拦:“这位师兄,此处是坊市重地,閒人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