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电影画报》?你什么时候喜欢看这个了。”<br/><br/> “日本人在上海开了一家电影公司,正在做宣传呢。”<br/><br/> 罗夏至闻言,脸色一变。<br/><br/> “由大椿商社出资,和日本文化协会共同协办的‘新时代映画株式会社’,将于本年底在上海开张。届时将以上海为影片生产中心,为中国民众提供不逊于好莱坞的精彩影片……什么意思!”<br/><br/> 罗夏至将杂志一扔,“大椿商社不开百货公司了?”<br/><br/> “现在国内抵制日货抵制的那么厉害,去樱花百货购物的基本都是外国人和日本人……他们这应该是准备改变策略了。”<br/><br/> 顾翰林皱起眉头说道。<br/><br/> “对……现在看电影已经超过听戏,成为上海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了。而且除了上海的两家电影厂,整个中国也没有什么电影公司。一旦有新影片上映,那拷贝是要放到全中国去播映的。日本人这时候横插一杠子,摆明了是为了宣传他们的思想……至少让大家不排斥日本人和日本货。”<br/><br/> 罗夏至忧心忡忡地说道。<br/><br/> 后世日本人玩这手玩的可溜了,满世界的推行日本漫画和日本偶像,已经成为了一种软文化输出了。<br/><br/> “你要不干脆开个电影公司算了?”<br/><br/> 顾翰林半开玩笑地说道。<br/><br/> “反正你贴片广告也拍了,电影院都办了,也不差这一招。”<br/><br/> “开电影公司不怎么现实……但是如果是投资拍片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br/><br/> 罗夏至眼珠一转,决定好好地考虑考虑对策。<br/><br/> 舒文飞小姐果然执行力一流,在一个星期后,罗夏至的案头上又收到了一份更加完备的女子工厂筹建计划书,并且在当期的股东大会上被直接提了上去。<br/><br/> “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品牌。”<br/><br/> 罗夏至说道。<br/><br/> 坐在她斜后方的,是破例被允许参加这次会议的舒小姐。<br/><br/> “这次我去香港考察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们很多的商店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就比如摩登百货吧,他们就拥有自己的代工工厂,为他们生产‘摩登毛衫’、‘摩登热水瓶’等商品。而且这些产品拥有自己的专属柜台,比起同类的商品,来的更加便宜……不但可以为公司赚取更多利润,还能够更大范围地传播自己的品牌。”<br/><br/> 众股东频频点头。<br/><br/> 这篇改进版的企划案,首先就解决了生产出产品的盈利问题——直接卖给时迈百货。<br/><br/> 舒小姐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为了让提案通过,首先大刀阔斧地直接将原来的“上海姐妹工厂”名字改成了“时迈小百货女子生产部”。<br/><br/> 这个生产部专门为时迈生产手工加工品,原料由时迈百货提供,生产的产品由时迈百货负责销售。<br/><br/> 第一期准备生产的产品就是“时迈牌针织羊毛衫”、“时迈牌西洋蕾丝花边”、“时迈藤条行李箱”等本来就颇受民众欢迎的产品。<br/><br/> 在这个大型机器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其实很多所谓的“工厂”,就是手工作坊。<br/><br/> 当时上海有很多不是很富裕的人家,如果想要贴补家用。就会花钱从这些工厂中购买原料,做成成品之后再“卖”回去。<br/><br/> 这样的做法简单粗放,没有集约效果,而且做不到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手巧点的还好,如果手工活差点,常常会出现花了钱买了材料,贴了时间做出的成品,最后老板拒绝回购,反而赔本的情况。<br/><br/> 而这个“时迈小百货女子生产部”将会提供前期的生产培训和必要的品质监控。<br/><br/> 舒小姐将生产人工成本和现有的成品进货成本做了对比,一旦形成规模之后,同样的产品单价将比现在直接从供应商那边进货的价格降低至少一半——关键是,这些都是“时迈牌”的!<br/><br/> 时迈百货,卖“时迈牌”商品,还有比这更加合适的事情么?<br/><br/> 经过董事会的讨论,这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时迈小百货女子生产部”的成立提案,终或批准!<br/><br/> 消息一出,公司里“姐妹互助合作社”的社员们群情激动,十几个女售货员拉着罗夏至又是哭又是笑。<br/><br/> 力大无比的前女子铅球队选手喻小姐,激动地打了罗夏至好几拳,打的他肩膀都发青了,也不知道她这行为是属于报复还是真开心。<br/><br/> “罗经理,我现在承认你也是我们‘姐妹互助社’的成员了!”<br/><br/> “好说,好说……”<br/><br/> 喻小姐一拳一口“姐妹”,打的罗夏至一脸苦相,避之不及。<br/><br/> 同时舒文飞小姐也正式走马上任,成为了罗夏至的秘书。<br/><br/> “你这个人,‘还算不错’。”<br/><br/> 上任第一天,舒小姐踩着高跟鞋走进罗夏至的办公室。<br/><br/> 接着,她开口的第二句话,就把罗夏至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br/><br/> “做我的男朋友怎么样?”<br/><br/> 啥?<br/><br/> 我把你当“姐妹”,结果你想泡我?<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我是真的要疯了……我爹病情不稳定,可能要转院不说。我妈晾衣服还差点骨折了……我两个医院来回跑,严重睡眠不足……<br/><br/> 5555,这段时间更新时间可能经常跳跃,我尽我所能日更,大家有空就多刷新两下看看,说不定就刷出来呢……感谢在2020-11-1722:14:06~2020-11-1821:16: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br/><br/>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四是北凉柿子1瓶;<br/><br/>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br/> 第80章日货反击<br/><br/> 时间进入十月。<br/><br/> 过去两个月里,时迈的生意一度好到“热昏”,让本来以为今年是个不太平年头的罗夏至都大吃一惊。<br/><br/> 去年先是秋粮欠收,又下了一个冬天的雪,弄得江淮一带民不聊生。<br/><br/> 大量灾民涌入城市,尤其是华界的几个区,让治安一度紧张到不行。<br/><br/> 谁曾想,今年春天开始,新建的各类工厂,尤其是外国人的工厂在苏州河沿岸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头,一家接一家开张。<br/><br/> 从码头到火车站,到处都是打着招工牌子的“拿摩温(工头)”。外乡人一下船,还没来得及看两眼大上海的繁华街景,就被工头拉着去厂子里报道了。<br/><br/> 乃至后来有些工厂还没有开工,就先急着去码头抢人,竟是怕万一秋冬季节来上海闯码头的人少了,会找不到工人,现在就“先下手为强”。很多只有十几岁的孩子,都被拉去工厂做了童工,包身工。<br/><br/> 原来是欧战结束后一年多内,全世界都在恢复生产,而中国因为原料丰富,关税低廉,人工价格便宜的缘故,又引得原来暂时退出的欧洲列强们转过身来投资建厂。<br/><br/> 前年他们就开始在上海各地抢地皮,今年厂房建设好了,终于开始正式生产了。<br/><br/> 除了欧洲人,美国人,工厂开的最多的那绝对是日本人了。<br/><br/> 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在欧洲一役中占尽了好处,吃完德国吃中国。又因为贩卖商品给当时参战,无暇发展经济的欧洲诸国,狠狠地发了一笔“战争财”。<br/><br/> 若说欧战之前,日本人到上海来投资,那还不算大鸣大放,犹带<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