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蛰伏民间、收拢民心的温柔刀,一个是潜在朝野、披荆斩棘的快剑。若让这二人劳心劳身,却最终修成苦果,他承彦实在不忍。<br />
想到这里,太子哼了一声,有些厌恶自己明明将为人君,却仍旧葆有心软。<br />
遂抬手打帘:“孤出去走走。”<br />
“太子殿下。”<br />
太子脚步定了定,回首见谢辛辛微笑向他。<br />
“殿下,谢谢。”<br />
适才的烦躁忽然在一声道谢中一扫而空。<br />
太子别过了身子,嗯了一声,才缓缓道:“孤祝尔等百年好合,永结同心。”<br />
得到太子殿下的祝福,也算是意外之喜。一时间,回想起在殿前司初见太子的忐忑,谢辛辛望着太子出门的背影,百感交集。<br />
回过神来时,边青昙似乎正在同那位袁广师弟斗嘴。<br />
谢辛辛问:“你们说什么呢?”<br />
边青昙便解释给她听:“这位袁大夫对我方才的话很有意见。可,宫中的医生,多看重行医诊方的实践,殊不知这医者也分流派,比如莲州范氏,世代悬壶,却走的是医中“仕途”,也只精通望诊开方。”<br />
“那么若是人人都依照现有的医学开方子,这方子里的药材,哪一味温补,哪一味性寒,哪一味是猛药,适宜以毒攻毒,又是谁研究的呢?”<br />
“这便是另一群大夫的事了。这类人,擅岐黄药理,草药蓼蓍,其毒性疗效,都是这类通岐黄之术的大夫弄出来的名堂。”<br />
范守一接话道:“无错。青昙的父亲边大夫若还在世,应当也是这一医脉的佼佼者。”<br />
吴太医把完脉象,捻须笑道:“不无道理。话说回来,这陆大人的病情……依鄙人愚见,毒与药相生相克,相互辅成,可相互激发,在必要的时候,也可相互转化。只是现有典籍中,未有能促成这一转化的药材记载罢了。”<br />
谢辛辛听得明白,难掩惊喜:“你们的意思是说……?”<br />
吴太医道:“若能在手头的药材之中,找到能化解此种寒毒的方法,也是泽被后世之事啊。”<br />
边青昙不管什么后世,只是拉起谢辛辛的手道:<br />
“既然你想救他,尽管让我来试一试吧。”<br />
范守一在一旁听着,这时忙补充:“是让‘我们’试一试。”<br />
毕竟这种医学研究,靠他们二人不知得研究多久,若有两位见多识广的太医相助,才能事半功倍。<br />
这种时候,无论三七二十一,先把二位御医同他们绑死在一起才是正经。<br />
第97章 番外四 春眠<br />
几位大夫这一试,试到了婚宴宾客喁喁四散,无人问,郎君何处。<br />
也试到了冬风吹挟甜酒气,春日渐暖,万物苏生。<br />
这时初春,气候凛冽,塘花败后,还未有新荷初生。<br />
裕元八年,赵都云于牢中起疯癫,而大皇子承元自那一仗后吓破了胆,更加痴傻,闭门不出。<br />
老皇帝无端病重,元宵后,太子承彦登基,改年号,永朔。<br />
云京城内的事,寻常世人难探其根源。世人只知新皇仁德,设慈幼局、独孤所,关照鳏寡孤独,广颁仁政,而不知宫内是在怎样的静谧下完成了权力的厮杀。<br />
永朔元年,并没有出现先皇在位时藩王割据的局面。天下最大的两家王爵,宣王府与北瑛王府——在赵都云获罪后,宣王府只仰赖宣德太妃苦苦支撑,本已是强弩之末。北瑛王府更是主动让出半个兵权,嫡子陆景明以待罪之身永戍边关,非召不回。<br />
而陆佗,待剿灭东洋匪患之后,自请解甲。据民间传言,这位北瑛王年过半百,忽地对草药病理学起了兴趣,正在云游各处搜集奇珍异草。<br />
如今的谢氏的老铺子有茗琅和马南春看顾,又新开了几家茶肆让王娘子和小绿茱打理。谢小掌柜每日忙完玉春楼和慈幼局的事,要去葫芦巷子最深处那个院子小坐。<br />
久而久之,东街到葫芦巷之间的车夫都与她混成了熟脸。<br />
这日晚上少客人,谢辛辛将酒楼事宜托给了刘宛之后,披着风衣便往街口走。<br />
有没来过几回的客人关注到她,随口问了声:<br />
“哎?掌柜的就走了?”<br />
熟客自然是知道谢辛辛做派的,替她解释道:<br />
“这谢小掌柜新婚之后,郎君好像身染奇病,昏睡不醒,放在边大夫那儿照顾呢,掌柜的每天晚膳之后都得去看望。”<br />
“啧啧啧,可惜多么水灵的姑娘……哎哟,莫不是克夫吧?”<br />
一个空酒坛子哐当就砸了过来,好险没把说这话的人脑门砸个大包。这人一恼,站起来嚷嚷:“谁呀!”<br />
却是几个身着软甲的六尺大汉,同在大堂用饭,隔着一张桌子,冷冷盯着他。看的那人气焰顿时矮了一截。<br />
“几位官爷……”那人腿软,跌坐下来问,“不知何处冒犯?小的,小的先给官爷赔不是……”<br />
为首的那人从牙缝里挤出字来:<br />
“再对我们夫人和指挥使大人不敬,仔、细、你、的、牙。”<br />
“是是是!”这人忙告饶,忙拉着同伴躲到远远的另一张桌子上,却胃口都被吓没了。<br />
喘了半天气,这才反应过来,这谢小掌柜的郎君,就是云京那个颇受新皇器重的殿前司陆指挥使啊?<br />
“难怪了。”此人猛一饮茶,顺着气喃喃自语,“早听闻这陆指挥使染疾不起,天家却替他留着都指挥使的位置到现在,堂堂的殿前司如今,还是副指挥使代行指挥使之职呢。难怪谢小掌柜愿意守着……原来……”<br />
同伴忙打他一掌:“还说,还说?小心那边的董都头将你牙碎了喂鸡。”<br />
那厢谢辛辛已经走出了街口,候着生意的车夫隔着几丈远,就同她招手笑道:<br />
“谢小掌柜,今日倒是比往常早啊。”<br />
谢辛辛浅浅一笑,同他寒暄着上了车:“今日不忙,遂早些出来。”<br />
“还是去葫芦巷子?”<br />
“嗯。”<br />
“唉,谢小掌柜,你那小郎君还没醒过来呐?”<br />
谢辛辛沉默了一霎,旋即还是笑道:“快啦,快啦。近日又收到滇南寄来的仙草,几位大夫都觉得能用上呢。”<br />
车夫隔着轿帘,也陪着她短叹一声。<br />
“谢小掌柜也是真不容易啊。”<br />
“可不是么。”谢辛辛附合着,面上也不愁苦,一切皆是淡淡的。<br />
他醒也好,不醒也罢,尽人事,听天命罢了。<br />
谢辛辛这么劝慰自己。<br />
毕竟她太忙了,没空风花雪月。赵都云一倒,再加上太子殿下那边的事情一多,她不仅要忙着将谢家的产业重新支撑起来,还要看顾着慈幼局的孩子们,替他们相看领养的父母。<br />
也不知是因为忙得没空惆怅,还是因为心中空寂太过,不得不让自己忙得脚不沾地,才没有时间闲下来感受那一分苦闷。<br />
总归这一生都是营营逐逐波波碌碌,他若醒不过来,权当老天要自己跳出七情六欲关头了。[1]<br />
“对了,谢小掌柜,我听闻小惜儿今儿遇到喜欢的大人了。”<br />
谢辛辛猛地一呛:“什么?”<br />
小惜儿是慈幼局第一批收养的孤儿里面,最白净可爱的小姑娘,来时才四岁有余,最是喜欢谢辛辛,总是像块牛皮糖似的,黏着她小腿上不肯走。<br />
也是这个原因,哪怕再乖巧漂亮,也难被领养出去。但凡有人要带她走,小惜儿就满地哭叫乱爬,喊着“我不走不我走,坏人要绑小惜儿走,小惜儿偏不走。我要和辛辛姐姐过一辈子!”<br />
故使每一个领养人都无比尴尬,此事便多次作罢。而谢辛辛虽然有心领养她,可她如今是一个人操持着太多事情,怕自己没时间照顾小孩,遂没有提起这事。<br />
“你是说,有大人来慈幼局看小惜儿,小惜儿还很喜欢?”<br />
车夫说是啊,“据说是个相貌很俊秀的男人,小惜儿喜欢得不行,说他长得好,那个男人便问她想不想做他的女儿,小惜儿好像没有拒绝。”<br />
什么?谢辛辛顿时警惕起来:“单一个俊秀男人,没有带妻子来吗?一个男人没有女子在身边,总叫人不放心,更何况是一个长得漂亮的……”<br />
小惜儿喜欢谢辛辛,谢辛辛自然不免对小惜儿也多上了心思。<br />
可不能叫小惜儿让赵都云那样的男人骗回家了。谢辛辛办慈幼局的规矩,若是独身男子想要领养小女孩儿,是绝对不允许的。<br />
车夫想了想,却说:“好像,好像却是他一个人,没有带妻子……”<br />
“停车。”谢辛辛当机立断,“掉头,我今日先不去葫芦巷子了,去慈幼局。”<br />
紧赶慢赶赶到慈幼局门口,谢辛辛不顾风仪跳下了车,因跑得太急,险些呛到风中飘散的杨絮。<br />
这个时间,慈幼局的孤儿才用完饭,应当在小院里玩耍休憩。谢辛辛见不到孩子,便急着往后面院子里去。<br />
“夫人,你终于来啦!夫人,……咦,这是怎么的?”抚幼嬷嬷迎上来话说了一半,看她面色不对,诧异道,“夫人怎么脸色这么差?这不是好事吗?”
想到这里,太子哼了一声,有些厌恶自己明明将为人君,却仍旧葆有心软。<br />
遂抬手打帘:“孤出去走走。”<br />
“太子殿下。”<br />
太子脚步定了定,回首见谢辛辛微笑向他。<br />
“殿下,谢谢。”<br />
适才的烦躁忽然在一声道谢中一扫而空。<br />
太子别过了身子,嗯了一声,才缓缓道:“孤祝尔等百年好合,永结同心。”<br />
得到太子殿下的祝福,也算是意外之喜。一时间,回想起在殿前司初见太子的忐忑,谢辛辛望着太子出门的背影,百感交集。<br />
回过神来时,边青昙似乎正在同那位袁广师弟斗嘴。<br />
谢辛辛问:“你们说什么呢?”<br />
边青昙便解释给她听:“这位袁大夫对我方才的话很有意见。可,宫中的医生,多看重行医诊方的实践,殊不知这医者也分流派,比如莲州范氏,世代悬壶,却走的是医中“仕途”,也只精通望诊开方。”<br />
“那么若是人人都依照现有的医学开方子,这方子里的药材,哪一味温补,哪一味性寒,哪一味是猛药,适宜以毒攻毒,又是谁研究的呢?”<br />
“这便是另一群大夫的事了。这类人,擅岐黄药理,草药蓼蓍,其毒性疗效,都是这类通岐黄之术的大夫弄出来的名堂。”<br />
范守一接话道:“无错。青昙的父亲边大夫若还在世,应当也是这一医脉的佼佼者。”<br />
吴太医把完脉象,捻须笑道:“不无道理。话说回来,这陆大人的病情……依鄙人愚见,毒与药相生相克,相互辅成,可相互激发,在必要的时候,也可相互转化。只是现有典籍中,未有能促成这一转化的药材记载罢了。”<br />
谢辛辛听得明白,难掩惊喜:“你们的意思是说……?”<br />
吴太医道:“若能在手头的药材之中,找到能化解此种寒毒的方法,也是泽被后世之事啊。”<br />
边青昙不管什么后世,只是拉起谢辛辛的手道:<br />
“既然你想救他,尽管让我来试一试吧。”<br />
范守一在一旁听着,这时忙补充:“是让‘我们’试一试。”<br />
毕竟这种医学研究,靠他们二人不知得研究多久,若有两位见多识广的太医相助,才能事半功倍。<br />
这种时候,无论三七二十一,先把二位御医同他们绑死在一起才是正经。<br />
第97章 番外四 春眠<br />
几位大夫这一试,试到了婚宴宾客喁喁四散,无人问,郎君何处。<br />
也试到了冬风吹挟甜酒气,春日渐暖,万物苏生。<br />
这时初春,气候凛冽,塘花败后,还未有新荷初生。<br />
裕元八年,赵都云于牢中起疯癫,而大皇子承元自那一仗后吓破了胆,更加痴傻,闭门不出。<br />
老皇帝无端病重,元宵后,太子承彦登基,改年号,永朔。<br />
云京城内的事,寻常世人难探其根源。世人只知新皇仁德,设慈幼局、独孤所,关照鳏寡孤独,广颁仁政,而不知宫内是在怎样的静谧下完成了权力的厮杀。<br />
永朔元年,并没有出现先皇在位时藩王割据的局面。天下最大的两家王爵,宣王府与北瑛王府——在赵都云获罪后,宣王府只仰赖宣德太妃苦苦支撑,本已是强弩之末。北瑛王府更是主动让出半个兵权,嫡子陆景明以待罪之身永戍边关,非召不回。<br />
而陆佗,待剿灭东洋匪患之后,自请解甲。据民间传言,这位北瑛王年过半百,忽地对草药病理学起了兴趣,正在云游各处搜集奇珍异草。<br />
如今的谢氏的老铺子有茗琅和马南春看顾,又新开了几家茶肆让王娘子和小绿茱打理。谢小掌柜每日忙完玉春楼和慈幼局的事,要去葫芦巷子最深处那个院子小坐。<br />
久而久之,东街到葫芦巷之间的车夫都与她混成了熟脸。<br />
这日晚上少客人,谢辛辛将酒楼事宜托给了刘宛之后,披着风衣便往街口走。<br />
有没来过几回的客人关注到她,随口问了声:<br />
“哎?掌柜的就走了?”<br />
熟客自然是知道谢辛辛做派的,替她解释道:<br />
“这谢小掌柜新婚之后,郎君好像身染奇病,昏睡不醒,放在边大夫那儿照顾呢,掌柜的每天晚膳之后都得去看望。”<br />
“啧啧啧,可惜多么水灵的姑娘……哎哟,莫不是克夫吧?”<br />
一个空酒坛子哐当就砸了过来,好险没把说这话的人脑门砸个大包。这人一恼,站起来嚷嚷:“谁呀!”<br />
却是几个身着软甲的六尺大汉,同在大堂用饭,隔着一张桌子,冷冷盯着他。看的那人气焰顿时矮了一截。<br />
“几位官爷……”那人腿软,跌坐下来问,“不知何处冒犯?小的,小的先给官爷赔不是……”<br />
为首的那人从牙缝里挤出字来:<br />
“再对我们夫人和指挥使大人不敬,仔、细、你、的、牙。”<br />
“是是是!”这人忙告饶,忙拉着同伴躲到远远的另一张桌子上,却胃口都被吓没了。<br />
喘了半天气,这才反应过来,这谢小掌柜的郎君,就是云京那个颇受新皇器重的殿前司陆指挥使啊?<br />
“难怪了。”此人猛一饮茶,顺着气喃喃自语,“早听闻这陆指挥使染疾不起,天家却替他留着都指挥使的位置到现在,堂堂的殿前司如今,还是副指挥使代行指挥使之职呢。难怪谢小掌柜愿意守着……原来……”<br />
同伴忙打他一掌:“还说,还说?小心那边的董都头将你牙碎了喂鸡。”<br />
那厢谢辛辛已经走出了街口,候着生意的车夫隔着几丈远,就同她招手笑道:<br />
“谢小掌柜,今日倒是比往常早啊。”<br />
谢辛辛浅浅一笑,同他寒暄着上了车:“今日不忙,遂早些出来。”<br />
“还是去葫芦巷子?”<br />
“嗯。”<br />
“唉,谢小掌柜,你那小郎君还没醒过来呐?”<br />
谢辛辛沉默了一霎,旋即还是笑道:“快啦,快啦。近日又收到滇南寄来的仙草,几位大夫都觉得能用上呢。”<br />
车夫隔着轿帘,也陪着她短叹一声。<br />
“谢小掌柜也是真不容易啊。”<br />
“可不是么。”谢辛辛附合着,面上也不愁苦,一切皆是淡淡的。<br />
他醒也好,不醒也罢,尽人事,听天命罢了。<br />
谢辛辛这么劝慰自己。<br />
毕竟她太忙了,没空风花雪月。赵都云一倒,再加上太子殿下那边的事情一多,她不仅要忙着将谢家的产业重新支撑起来,还要看顾着慈幼局的孩子们,替他们相看领养的父母。<br />
也不知是因为忙得没空惆怅,还是因为心中空寂太过,不得不让自己忙得脚不沾地,才没有时间闲下来感受那一分苦闷。<br />
总归这一生都是营营逐逐波波碌碌,他若醒不过来,权当老天要自己跳出七情六欲关头了。[1]<br />
“对了,谢小掌柜,我听闻小惜儿今儿遇到喜欢的大人了。”<br />
谢辛辛猛地一呛:“什么?”<br />
小惜儿是慈幼局第一批收养的孤儿里面,最白净可爱的小姑娘,来时才四岁有余,最是喜欢谢辛辛,总是像块牛皮糖似的,黏着她小腿上不肯走。<br />
也是这个原因,哪怕再乖巧漂亮,也难被领养出去。但凡有人要带她走,小惜儿就满地哭叫乱爬,喊着“我不走不我走,坏人要绑小惜儿走,小惜儿偏不走。我要和辛辛姐姐过一辈子!”<br />
故使每一个领养人都无比尴尬,此事便多次作罢。而谢辛辛虽然有心领养她,可她如今是一个人操持着太多事情,怕自己没时间照顾小孩,遂没有提起这事。<br />
“你是说,有大人来慈幼局看小惜儿,小惜儿还很喜欢?”<br />
车夫说是啊,“据说是个相貌很俊秀的男人,小惜儿喜欢得不行,说他长得好,那个男人便问她想不想做他的女儿,小惜儿好像没有拒绝。”<br />
什么?谢辛辛顿时警惕起来:“单一个俊秀男人,没有带妻子来吗?一个男人没有女子在身边,总叫人不放心,更何况是一个长得漂亮的……”<br />
小惜儿喜欢谢辛辛,谢辛辛自然不免对小惜儿也多上了心思。<br />
可不能叫小惜儿让赵都云那样的男人骗回家了。谢辛辛办慈幼局的规矩,若是独身男子想要领养小女孩儿,是绝对不允许的。<br />
车夫想了想,却说:“好像,好像却是他一个人,没有带妻子……”<br />
“停车。”谢辛辛当机立断,“掉头,我今日先不去葫芦巷子了,去慈幼局。”<br />
紧赶慢赶赶到慈幼局门口,谢辛辛不顾风仪跳下了车,因跑得太急,险些呛到风中飘散的杨絮。<br />
这个时间,慈幼局的孤儿才用完饭,应当在小院里玩耍休憩。谢辛辛见不到孩子,便急着往后面院子里去。<br />
“夫人,你终于来啦!夫人,……咦,这是怎么的?”抚幼嬷嬷迎上来话说了一半,看她面色不对,诧异道,“夫人怎么脸色这么差?这不是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