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不累!爹爹快帮我梳头吧!我自己都把衣裳穿好了!”灯盏扯扯自己的衣裳,翠绿直裰绣满孔雀翎,淡青的大带系的很不工整,一头墨色长发披散在肩头。<br/><br/> 天上孔雀衣,人间世所稀。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皮。<br/><br/> 这世间怕是只有孔雀才衬得起他家宝贝的风采吧?可孔雀毕竟只是世间凡鸟,怎衬得?<br/><br/> 彦成有点儿后悔捡回来这小祸害了,怎么就那么勤快呢?完全想不起来是自己小时候要晨起练功,就祸害着人家孩子也天没亮就起床。小十年了都一直这样儿,要是不养成习惯都新鲜了。<br/><br/> 后悔也没辙,谁让这是他们家宝贝儿子呢?彦成无奈地爬起来,哈气连连地套上衣裳替灯盏梳头发。<br/><br/> 灯盏安安静静地坐在床边,问:“爹爹,你明年就得行冠礼了吧?”<br/><br/> “是呀,怎么了?”漫不经心地答着,轻车熟路地把头发束好,末了又从包袱里拣了个翠色的簪插上。<br/><br/> 直到这些都做完了,灯盏仍旧没有说话,彦成又问了一遍,灯盏叹道:“爹爹及冠了就得娶媳妇啦!那时候你有了亲儿子,怎么还会喜欢灯盏呢!”虽是悲伤的话,却是喜悦口气,弄的彦成有点儿转不过闷儿来,只得说:“傻孩子!”说完自己转身去了门口,喊小二哥送洗脸水来。<br/><br/> 小二哥送来的水里面飘着几片花瓣,散着淡淡幽香。彦成拉着灯盏站到盆边掬了水给他洗净脸,水珠儿挂在脸上,越发衬得那张小脸如花瓣般娇嫩可爱。彦成看得有些失神,灯盏喊了两声爹爹才忙敛了心神,替灯盏擦净了脸,从包袱中取了朱砂出来。<br/><br/> 落在灯盏眉间的那一点朱砂,若鲜血般凄艳美丽。<br/><br/> 外面马蹄声嗒嗒作响,彦成执笔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这并不是一个普通马队可以发出的声响,这样的声响,只有辽国的战马方能发出。<br/><br/> ☆、第六章<br/><br/> 是辽军来了么?从他到了这里,就该知道辽军一定会来,只是没想到来得这样快,他还没有带着灯盏好好玩过。<br/><br/> “爹爹,怎么了?”灯盏扯着彦成的衣袖,一脸彷徨眼含霜。<br/><br/> 彦成笑笑,轻轻拍拍灯盏的头,手指掠过他眉间朱砂,淡笑道:“吾儿不知?”<br/><br/> “不知。”<br/><br/> “不知便罢,等下有爹的老朋友要来……”<br/><br/> 马蹄声越来越近,彦成一把薅起灯盏便扔到床上,青色床帐散下,登时挡住了床上的灯盏,彦成低声叮嘱:“千万别出来。”<br/><br/> 耶律衡纪站在门口意味不明地笑着:“彦成,好久不见!”<br/><br/> “我倒想永不相见。”<br/><br/> “我却总想着再见你。”冷言冷语对耶律大将军显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他依旧笑若飘花,即便是万年的冰雪遇到他这笑,也定会消融。<br/><br/> 彦成并没有笑,脸上的寒冰亦未消融,手心却满是汗水,强自镇定道:“你来所为何事?”<br/><br/> “你不知?”耶律衡纪勾唇一笑,邪魅非常。<br/><br/> “不知!”<br/><br/> “呵,这口气倒和你那小儿子像得很!”<br/><br/> “我尚未娶妻,何来的儿子?”彦成脸上挂着笑,心已快要跳出 x_io_ng 腔。<br/><br/> 耶律衡纪听他不肯承认也不再提,只喊了声:“拿酒来!本将军要与故人同饮叙旧!”<br/><br/> “慢!你我各事其主,道不同不相为谋,这酒,不喝也罢!”<br/><br/> 逐客令已下,耶律衡纪再厚的脸皮也撑不住了,幽幽地叹了口气,低声道:“你果真如此讨厌我?”<br/><br/> 彦成不禁失笑,他与他,不过是各事其主罢了,何来讨厌之说?<br/><br/> “彦成,我送你的剑,你还带着……”耶律衡纪瞥到房间桌上的那柄剑时,那满心的欢喜简直无法述说。<br/><br/> 十多年了,他送彦成的剑,他竟还带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彦成的心里还是有他的,他们的那些往昔,不单单是自己没有忘记,就连彦<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成,也不曾忘记呢!这十多年的等候,不是白等的!<br/><br/> 一瞬间,耶律衡纪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更不会记得他此番所来是为何事。他以为,他还是十三年前的那个少年,而彦成,依旧是十三年前的那个孩子……<br/><br/> 那一年,耶律衡纪十六岁,是大辽最年轻的将军。<br/><br/> 在从夏国回来的路上看到那个穿一袭紫貂裘的孩子,踏着满地枯草追赶一只狐。<br/><br/> 天真稚嫩的笑脸,是耶律衡纪从来没有过的,忽然心生羡慕,便过去结识。<br/><br/> 他说他叫彦成,是大将军的儿子,陪爹爹来边关探望旧部的。<br/><br/> 呵,原来是圣朝那位百胜将军的孩子,难怪有如此风采。耶律衡纪很怕因为国别的不同,而失去与他结识的机会,便骗他称自己亦是圣朝之人,隐去了姓氏,只告诉他,自己叫做衡纪。<br/><br/> 这一骗,就是三年。<br/><br/> 他们结交了三年,踏遍了边关山水,打尽了边关鸟雀。彦成因为他,拒绝了同父亲一起回京,独自留在边关。<br/><br/> 曾几何时,他独自踏上那些和彦成一起玩耍过的山,惊飞所有鸟雀。<br/><br/> 佩剑,是最要好的时候送的。<br/><br/> 那是年少的时候,特地遣人去寻来想自己用的,派出去的人直去了九年,才寻回来,自己却毫不犹豫的送了他。<br/><br/> 剑,送出去就后悔了,不是舍不得,也是舍不得。<br/><br/> 舍得的是剑,舍不得的是人。若不是因为这柄剑,彦成不会得知他的身份,更不会毫不犹豫地千里归京。<br/><br/> 连句再会,都不曾给他留下。最要好的时候,亦是分别之期。<br/><br/> 耶律衡纪在他走后,常常幻想千里之外的彦成是副什么模样:慢慢长大,鲜衣怒马,英姿勃勃。后来,细作们传回的消息中,提到了彦成受封护国将军。他由衷地替他欢喜,全然没有国别的芥蒂,只有对故人的思念。<br/><br/> “这剑好的很,我自然留着。”彦成笑得云淡风轻,十多年前的事情,他也记得,却懒得再提。现在的他,想保护的,是他的灯盏,是他圣朝边关的百姓。比起家国天下,那些随风逝去的友情,不堪一提。<br/><br/> 正要逐客的时候,小二正捧了酒送进来。<br/><br/> “酒已来了,不如喝一杯可好?”耶律衡纪还沉浸在内心的喜悦中,并没有注意到对面彦成眼中冰雪。<br/><br/> 彦成微微一笑,低声道:“不必了,耶律将军请!”<br/><br/> 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没有丝毫犹疑,兜头落下。耶律衡纪知道自己的脸色现在一定难看的很,就连口中都泛起苦味了,那脸色又能好到什么样呢?艰涩的开口,声音嘶哑:“既然你不愿谈私事,那我们……就谈国事!”<br/><br/> ☆、第七章<br/><br/> “国事?国事该和礼部谈,本官隶属兵部,怕是没资格和耶律将军洽谈国事!”<br/><br/> 耶律衡纪冷笑一声:“你要我和礼部谈夏国王储之事?”<br/><br/> “夏国王储与我何干!”果然还是知道的,彦成桌下的手攥紧的太紧,指甲嵌入肉里,疼到了心头。<br/><br/> “定国将军莫要作态,把李戥盏交出来。”<br/><br/> “本官不认识什么李戥盏!耶律将军请回!”说着手已握上剑柄。<br/><br/> “李戥盏乃为夏国王储!全夏国正等着他回去继位!”耶律衡纪亦已握住刀柄,只待对方出手之时及时护住自己。<br/><br/> 彦成敛下眼,不知<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