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 第119节
<p> 萧明渊又道:“那若是张御史夫人娘家有钱,娘家生意皆是要靠张大人您撑腰,才能做得下去,娘家愿意拿这五千两免灾,张大人以为如何?”<br />
张御史冷脸:“我夫人娘家的银钱是她娘家的,他们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如何能替我出这五千两!”<br />
“况且这本就是有人栽赃,我凭什么要拿着五千两出来?”<br />
萧明渊闻言,轻叹了一声:“那便是了。”<br />
“张大人都不愿意出这个钱,那些本本分分的盐商们,难不成都是傻子?朝廷的官儿一派过去要收税银,无论多寡,他们倾家荡产也要给?”<br />
“张大人您说一说,这是什么道理?难不成那些人的心里头,都住着鬼么?”<br />
张御史一哽:“也……也许是怕林大人,在别的地方与他们为难……”<br />
萧明渊摇了摇头:“林大人是临时派去巡盐的钦差,又不是要去做他们当地的父母官,只要差事一了便要立刻动身回京,又如何在旁的地方与他们为难呢?”<br />
“况且,即便是如张大人所言,他们真的是惧于林大人的官威不得不妥协。”<br />
“既然平日未曾在贩盐一事上赚到那么多银钱,那也无财可以榨取……又如何任由林大人勒索敛财?!”<br />
张御史愣了愣:“这……这……”<br />
萧明渊见张御史无话可说,又道:“或许张御史还有疑虑,觉得林大人包藏祸心,但是张大人可有证据?”<br />
张御史咬咬牙,暗自生恨。<br />
他这明显是落入了定远侯的圈套了!<br />
偏偏先前他一时不曾发觉,竟然被套入其中难以摆脱。<br />
“林大人行事张狂放肆,枉顾朝廷声誉!此举即便并无私心也容易遭人非议!微臣身为御史,自然要质疑!”<br />
萧明渊抬眸:“既然张大人觉得林大人行事不妥,办的差事结果也不尽人意,陛下——”<br />
萧明渊垂首朝皇帝一拜:“臣斗胆替张大人请命,不如明岁派张大人南下巡盐。”<br />
“此行赵大人同林大人,一共筹齐税银六百六十余万两,张大人仔细周全,绝不会有半分差错,想必以张大人的本事,应当可以收上来更多……”<br />
“臣……臣——未曾接触过盐税一事,臣不敢担保……”张御史脸色一白,连忙推拒。<br />
盐税上的事到底水有多深,他为官多年,自然知道些皮毛。<br />
底下那些地方的官员,背后的主子手段通天,是一个比一个厉害!<br />
不然也不会连陛下派去的钦差,也拿他们没办法。<br />
况且——<br />
六百六十万两的盐税!这都是盐务三年的税银了。<br />
此行若非那林清风用非常手段,打着皇太孙和东宫的旗号,哄骗压榨。<br />
又有人要借东风,将火烧到太孙殿下身上。<br />
那些大大小小的盐商们,如何会这般轻而易举地大出血?!<br />
萧明渊有些失望地看了张御史一眼:“张大人怎么还未出尝试,便要轻易推脱?”<br />
“您在朝中,一向是忠君为民,公忠体国的典范!缘何今日竟然如此畏怯?!”<br />
萧明渊垂眸似笑非笑地开口:“难不成……张大人平日里开口闭口的‘臣一心为陛下’、‘愿为陛下和朝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话,都是蒙骗陛下的吗?那这可是欺君之罪啊,张大人!”<br />
张御史额头之上冷汗涔涔。<br />
只能对着龙椅上的君王喊冤,哆嗦着双腿,砰砰叩首高呼“微臣绝无此意,请陛下明鉴”等言语求饶。<br />
皇帝皱了皱眉,终于是忍得实在是不耐烦了。<br />
“罢了!朕看张御史这官儿当得也不大明白,当御史只知道如同市井妇人一般搬弄口舌是非,当巡盐使……”<br />
皇帝冷冷一笑:“如此昏聩懦弱之人,倘若朕真委以重任,怕是要殃及百姓!”<br />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帽,扒了他的官服,拉下去打五十廷杖,丢出宫门,日后别再叫朕看到他了!”<br />
话音方落。<br />
殿前金吾卫已经将张御史干净利落地堵了嘴,拖下去,到殿外行刑。<br />
五十廷杖,即便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也可能会被那包金如铁的廷杖打断筋骨。<br />
更不要说张御史已经上了年纪,更是文官,怕是还没挨够就要去见阎王了!<br />
座上的君王轻飘飘地发了话,便没再在意过张御史的结局。<br />
但是底下一众朝臣却是噤若寒蝉,再也无人,敢在此时触皇帝的霉头!<br />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br />
如今龙椅上这位,的确许久不曾龙威震怒、大发雷霆了!<br />
但是倘若皇帝真要清洗朝堂,整顿南地盐税。<br />
谁人又拦得住!<br />
御前只需要一声令下。<br />
派钦差南下,将盐务上大大小小的官员,挨个儿查实了。<br />
只要掺和进来,定了罪状,便直接下狱审问。<br />
之后一批一批砍头,只要杀得够快!够多!<br />
自然能斩断有些伸得太长的手,也自然能让人害怕畏惧!<br />
皇帝年轻之时,便是如此惩治贪官污吏的!<br />
如今当皇帝久了,为了江山社稷安稳,倒也少用如此激进的手段。<br />
但是文武百官心中,又岂会不记得当初陛下杀人如麻的真龙之威?!<br />
皇帝垂眸,又看了一眼底下的宣珩和林清风等人。<br />
“太孙,和赵爱卿,林爱卿,尔等先起来吧!”<br />
宣珩同林清风等人齐齐一拜:“多些陛下恩典!”<br />
皇帝声色微缓:“此次巡盐一事,尔等都有大功,朕自会有赏赐。”<br />
“赵爱卿赏黄金百两,仍旧归于户部,再加任职东宫侍读一职。”<br />
东宫侍读一职不算高官,不过五品。<br />
但是却为储君近身讲学之人。<br />
皇帝如此任命,自然是要将赵启功榜到东宫一条船上。<br />
虽然这位赵大人中庸无能,但也尽忠职守,至少本位上的事也干的还算不错,也不贪不占,一身清廉。<br />
这种愚笨之人,虽不可大用,但放在那处,也算是一个萝卜占一个坑,到底出不了什么大差错。<br />
等日后有能者居上,庸者自然可以让位。<br />
“林清风!”<br />
皇帝又开口。<br />
林清风:“微臣在!”<br />
皇帝垂眸:“林爱卿,这朝中六部可有看的过眼的?”<br />
在他看来,此人心性高傲,但却少有棱角。<br />
而且并不迂腐愚蠢。<br />
皇帝对这林清风还是很是满意的!<br />
只是一点,对方太过年轻,入朝为官资历太浅,即便是算上此次巡盐的政绩。<br />
最多也只能给他擢升到五六品的阶位,当一个小官儿。<br />
能让他自己挑一挑六部任职,已经算是皇帝额外开恩了!<br />
林清风顿了顿,开口:“启禀陛下,臣愿意去工部。”<br />
林清风自知自己性格并不圆滑,更喜欢干些实事出来。<br />
礼部便罢了,吏部乌烟瘴气,林清风也实在看不过眼。<br />
户部管着天下财权,没点儿脑子还真不好干,林清风这回也算是拾人牙慧,才得了个好处。<br />
兵部都是武将,刑部倒是能干实事,但每个职位都炙手可热、无甚空缺……<br />
倒是工部,与他最为相宜。<br />
况且林清风家在南地,南方水患频频,他自小也研究过地理和治水的典籍,在此处到有些用途。<br />
皇帝沉吟片刻:“既如此,那便认命你为工部员外郎,先跟着学学本事。再赐你黄金千两,宅邸一座。”<br />
林清风:“谢陛下圣恩!”<br />
封赏过后。<br />
皇帝面上欣慰之意尽数收敛。<br />
俯瞰着殿上诸位臣工。<br />
“盐税一事,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话要说么?!”<br />
殿上鸦雀无声。<br />
少倾。<br />
皇帝闭了闭眼,沉声淡淡开口:“罢了,既然无言以对,那便退下吧!”<br />
殿上百官后颈忍不住一凉。<br />
陛下这话,几乎已经是在明示要整顿盐税之事了,叫底下人洗洗干净脖子等着被砍。<br />
一想到皇帝往年的狠厉血腥手段……<br />
有人止不住心头惶惶。<br />
只觉得这日子,是难以安宁了!</p>
张御史冷脸:“我夫人娘家的银钱是她娘家的,他们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如何能替我出这五千两!”<br />
“况且这本就是有人栽赃,我凭什么要拿着五千两出来?”<br />
萧明渊闻言,轻叹了一声:“那便是了。”<br />
“张大人都不愿意出这个钱,那些本本分分的盐商们,难不成都是傻子?朝廷的官儿一派过去要收税银,无论多寡,他们倾家荡产也要给?”<br />
“张大人您说一说,这是什么道理?难不成那些人的心里头,都住着鬼么?”<br />
张御史一哽:“也……也许是怕林大人,在别的地方与他们为难……”<br />
萧明渊摇了摇头:“林大人是临时派去巡盐的钦差,又不是要去做他们当地的父母官,只要差事一了便要立刻动身回京,又如何在旁的地方与他们为难呢?”<br />
“况且,即便是如张大人所言,他们真的是惧于林大人的官威不得不妥协。”<br />
“既然平日未曾在贩盐一事上赚到那么多银钱,那也无财可以榨取……又如何任由林大人勒索敛财?!”<br />
张御史愣了愣:“这……这……”<br />
萧明渊见张御史无话可说,又道:“或许张御史还有疑虑,觉得林大人包藏祸心,但是张大人可有证据?”<br />
张御史咬咬牙,暗自生恨。<br />
他这明显是落入了定远侯的圈套了!<br />
偏偏先前他一时不曾发觉,竟然被套入其中难以摆脱。<br />
“林大人行事张狂放肆,枉顾朝廷声誉!此举即便并无私心也容易遭人非议!微臣身为御史,自然要质疑!”<br />
萧明渊抬眸:“既然张大人觉得林大人行事不妥,办的差事结果也不尽人意,陛下——”<br />
萧明渊垂首朝皇帝一拜:“臣斗胆替张大人请命,不如明岁派张大人南下巡盐。”<br />
“此行赵大人同林大人,一共筹齐税银六百六十余万两,张大人仔细周全,绝不会有半分差错,想必以张大人的本事,应当可以收上来更多……”<br />
“臣……臣——未曾接触过盐税一事,臣不敢担保……”张御史脸色一白,连忙推拒。<br />
盐税上的事到底水有多深,他为官多年,自然知道些皮毛。<br />
底下那些地方的官员,背后的主子手段通天,是一个比一个厉害!<br />
不然也不会连陛下派去的钦差,也拿他们没办法。<br />
况且——<br />
六百六十万两的盐税!这都是盐务三年的税银了。<br />
此行若非那林清风用非常手段,打着皇太孙和东宫的旗号,哄骗压榨。<br />
又有人要借东风,将火烧到太孙殿下身上。<br />
那些大大小小的盐商们,如何会这般轻而易举地大出血?!<br />
萧明渊有些失望地看了张御史一眼:“张大人怎么还未出尝试,便要轻易推脱?”<br />
“您在朝中,一向是忠君为民,公忠体国的典范!缘何今日竟然如此畏怯?!”<br />
萧明渊垂眸似笑非笑地开口:“难不成……张大人平日里开口闭口的‘臣一心为陛下’、‘愿为陛下和朝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话,都是蒙骗陛下的吗?那这可是欺君之罪啊,张大人!”<br />
张御史额头之上冷汗涔涔。<br />
只能对着龙椅上的君王喊冤,哆嗦着双腿,砰砰叩首高呼“微臣绝无此意,请陛下明鉴”等言语求饶。<br />
皇帝皱了皱眉,终于是忍得实在是不耐烦了。<br />
“罢了!朕看张御史这官儿当得也不大明白,当御史只知道如同市井妇人一般搬弄口舌是非,当巡盐使……”<br />
皇帝冷冷一笑:“如此昏聩懦弱之人,倘若朕真委以重任,怕是要殃及百姓!”<br />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帽,扒了他的官服,拉下去打五十廷杖,丢出宫门,日后别再叫朕看到他了!”<br />
话音方落。<br />
殿前金吾卫已经将张御史干净利落地堵了嘴,拖下去,到殿外行刑。<br />
五十廷杖,即便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也可能会被那包金如铁的廷杖打断筋骨。<br />
更不要说张御史已经上了年纪,更是文官,怕是还没挨够就要去见阎王了!<br />
座上的君王轻飘飘地发了话,便没再在意过张御史的结局。<br />
但是底下一众朝臣却是噤若寒蝉,再也无人,敢在此时触皇帝的霉头!<br />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br />
如今龙椅上这位,的确许久不曾龙威震怒、大发雷霆了!<br />
但是倘若皇帝真要清洗朝堂,整顿南地盐税。<br />
谁人又拦得住!<br />
御前只需要一声令下。<br />
派钦差南下,将盐务上大大小小的官员,挨个儿查实了。<br />
只要掺和进来,定了罪状,便直接下狱审问。<br />
之后一批一批砍头,只要杀得够快!够多!<br />
自然能斩断有些伸得太长的手,也自然能让人害怕畏惧!<br />
皇帝年轻之时,便是如此惩治贪官污吏的!<br />
如今当皇帝久了,为了江山社稷安稳,倒也少用如此激进的手段。<br />
但是文武百官心中,又岂会不记得当初陛下杀人如麻的真龙之威?!<br />
皇帝垂眸,又看了一眼底下的宣珩和林清风等人。<br />
“太孙,和赵爱卿,林爱卿,尔等先起来吧!”<br />
宣珩同林清风等人齐齐一拜:“多些陛下恩典!”<br />
皇帝声色微缓:“此次巡盐一事,尔等都有大功,朕自会有赏赐。”<br />
“赵爱卿赏黄金百两,仍旧归于户部,再加任职东宫侍读一职。”<br />
东宫侍读一职不算高官,不过五品。<br />
但是却为储君近身讲学之人。<br />
皇帝如此任命,自然是要将赵启功榜到东宫一条船上。<br />
虽然这位赵大人中庸无能,但也尽忠职守,至少本位上的事也干的还算不错,也不贪不占,一身清廉。<br />
这种愚笨之人,虽不可大用,但放在那处,也算是一个萝卜占一个坑,到底出不了什么大差错。<br />
等日后有能者居上,庸者自然可以让位。<br />
“林清风!”<br />
皇帝又开口。<br />
林清风:“微臣在!”<br />
皇帝垂眸:“林爱卿,这朝中六部可有看的过眼的?”<br />
在他看来,此人心性高傲,但却少有棱角。<br />
而且并不迂腐愚蠢。<br />
皇帝对这林清风还是很是满意的!<br />
只是一点,对方太过年轻,入朝为官资历太浅,即便是算上此次巡盐的政绩。<br />
最多也只能给他擢升到五六品的阶位,当一个小官儿。<br />
能让他自己挑一挑六部任职,已经算是皇帝额外开恩了!<br />
林清风顿了顿,开口:“启禀陛下,臣愿意去工部。”<br />
林清风自知自己性格并不圆滑,更喜欢干些实事出来。<br />
礼部便罢了,吏部乌烟瘴气,林清风也实在看不过眼。<br />
户部管着天下财权,没点儿脑子还真不好干,林清风这回也算是拾人牙慧,才得了个好处。<br />
兵部都是武将,刑部倒是能干实事,但每个职位都炙手可热、无甚空缺……<br />
倒是工部,与他最为相宜。<br />
况且林清风家在南地,南方水患频频,他自小也研究过地理和治水的典籍,在此处到有些用途。<br />
皇帝沉吟片刻:“既如此,那便认命你为工部员外郎,先跟着学学本事。再赐你黄金千两,宅邸一座。”<br />
林清风:“谢陛下圣恩!”<br />
封赏过后。<br />
皇帝面上欣慰之意尽数收敛。<br />
俯瞰着殿上诸位臣工。<br />
“盐税一事,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话要说么?!”<br />
殿上鸦雀无声。<br />
少倾。<br />
皇帝闭了闭眼,沉声淡淡开口:“罢了,既然无言以对,那便退下吧!”<br />
殿上百官后颈忍不住一凉。<br />
陛下这话,几乎已经是在明示要整顿盐税之事了,叫底下人洗洗干净脖子等着被砍。<br />
一想到皇帝往年的狠厉血腥手段……<br />
有人止不住心头惶惶。<br />
只觉得这日子,是难以安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