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 第134节
<p> 不过如今也不算太晚......<br />
卢妃思忖着,重新示意嬷嬷取来一炷香。<br />
太孙如今同他们已经生了嫌隙,她能察觉到今日宣珩言语间的冷淡。<br />
但是无妨。<br />
外人不会知道东宫兄弟的龃龉。<br />
今日她去了一趟,想来太孙也知道轻重。<br />
即便是为了东宫的名誉,他自然会替玟儿遮掩一二。<br />
卢妃为宣玟筹谋了多年。<br />
她很清楚,自己这个太子妃的位置,并不是靠什么家世身份得来的。<br />
而是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好儿子。<br />
一个和太子嫡长子,如今的皇太孙殿下,只差一岁的好儿子。<br />
只要在旁人眼里,二皇孙殿下还是太孙的好兄弟。<br />
那日后,等太孙殿下哪一日撑不住倒下去了......<br />
旁人自然会继续依附在她的儿子身侧。<br />
第93章<br />
没过几日, 长宁公主传了话过来。<br />
让萧明渊和宣珩得了空前去长乐宫中,陪同她一道用晚膳。<br />
萧明渊这几日忙完了京师大营里头的事务,正巧得了空。<br />
入夜便带着自家太孙殿下, 一道去了长乐宫里头。<br />
一进门, 萧明渊同宣珩给长宁长公主问了安,两个人便被她拉了过去。<br />
一通嘘寒问暖,好不关切。<br />
萧明渊含着笑一一应了话。<br />
又见长宁长公主气色也极好, 心下也放心了几分。<br />
长宁长公主这几年在宫里头养着身子。<br />
除了打理宫务之外,平日里闲暇时便邀请宗室的亲戚家眷, 或是各个府上的命妇们入宫赏花品茶来打发时辰。<br />
又能日日见到自己的亲外孙, 前来请安, 承欢膝下。<br />
时不时的萧明渊还从宫外搜罗一些新鲜玩意儿送过来, 孝敬她。<br />
日子过得别提有多顺心了!<br />
连皇帝之前见着长宁长公主, 都忍不住夸她这个当皇姐的, 面上容光焕发,看着似乎又年轻了几岁!<br />
拉着萧明渊问了一通, 长宁长公主也没冷落一旁的宣珩, 知道太孙性子沉静,她也时不时搭几句话。<br />
宣珩这两年, 同萧明渊来长宁长公主这处的时候渐渐多了起来。<br />
也不像是一开始那般拘谨。<br />
其实当长辈的, 大多都喜欢温和有礼, 谦逊听话的孩子。<br />
再加之宣珩这孩子, 身世也有些可怜, 又是皇帝的嫡长孙儿,还是如今萧明渊辅佐的人。<br />
长宁长公主爱屋及乌,只有更心疼他的。<br />
长宁长公主凤眸含笑,转头看向宣珩:“听说陛下这回祭天, 要带着太孙一道去,珩儿的冕服可都预备好了?有没有试过合不合身?”<br />
平日里长宁长公主,心疼萧明渊在宫里头当差辛苦。<br />
时不时就要送一些东西到承华殿,宣珩那一份从来没落下过。<br />
可以说,如今她是将宣珩这孩子,也当自家孩子一般心疼爱护。<br />
宣珩垂眸笑了下,温声应道:“昨日御造司已经将典礼用的冠冕服饰都送来东宫了,也试过了,尺寸刚刚好。”<br />
一旁的萧明渊笑了笑。<br />
衣裳的尺寸,他盯着量了好几遍。<br />
昨日亲自给自家小殿下试穿了,果真没有半点儿不合适的地方。<br />
就是自家小殿下太害羞了,穿着那件衣裳也不许他多看一看,就好像是怕他多占便宜似的。<br />
长宁长公主笑道:“那就好,珩儿如今是小太孙了,参加祭礼这样的大事,日后是少不了的,如今跟着陛下多学一学,来日独当一面才好。”<br />
这话说得不错。<br />
如今皇帝年岁越发大了,精神时时有些不济。<br />
自从盐税的事情之后,前朝的事务,有许多都压到了宣珩这个皇太孙身上。<br />
等再过几年,宣珩历练有成,皇帝自然是要安心将大事都交到皇太孙的手上的。<br />
也好叫自己松快几分,说不定还能腾出些空闲时候,好好的颐养天年呢!<br />
长宁长公主见宣珩乖巧应是。<br />
心下越发满意。<br />
早两年,长宁长公主还有些担心。<br />
皇帝膝下的那些成年皇子们,个个对储君之位都虎视眈眈。<br />
萧明渊选了这么一个年轻的皇孙辅助着,即便是背后有皇帝扶持着。<br />
想要斗得过朝中那些都已经封了王、成了气候的皇子们,怕是也举步维艰。<br />
只是不曾想宣珩这个皇太孙当得很不错。<br />
性子谦逊公正,又贤德仁厚,很有当年先太子他父王的贤明之风。<br />
如今渐渐坐稳了储君之位,也着实辛苦这孩子了!<br />
长宁长公主心下轻叹一声。<br />
拉着宣珩的手,又忍不住关切道:“这回秋猎怕是要个把月才能回宫,围场那边儿不比宫里头方便。一应日常起居用的东西别落下了 。<br />
“天气渐渐转凉了,西山围场那边儿山上就更冷了,衣裳鞋袜这些也要多备下来几套,还有斗篷,选厚实些的......”<br />
萧明渊在一旁看着,勾了勾唇接话:“外祖母放心吧,殿下的行装我都大致瞧过一遍了,什么东西都备齐了。”<br />
“再说了,外祖母您这回,不也要跟着我们过去,到汤泉行宫住些日子么?”<br />
“倘若真的有缺的,孙儿到时候再去求您,您心疼孙儿们,定然已经提前替我们周全了!”<br />
原本长宁长公主是该留在宫里头的。<br />
只是眼下已经快进十月了,下了两场秋雨,长宁战公主腿上旧病犯了起来,疼了两日。<br />
虽说请了太医来,用针灸和汤药将病痛压了下去。<br />
但是叫皇帝知道了,还是有些担心。<br />
索性这回秋猎围场那处的汤泉行宫,是个暖和的好地方。<br />
皇帝便想着,趁着这时候,让长宁长公主也跟着去汤泉行宫多住一阵,治一治腿上的旧疾。<br />
这才亲自前来劝了两回,叫长宁长公主应下了。<br />
长宁长公主忍不住笑着轻斥了一句:“你倒是敢厚着脸皮伸手?!”<br />
萧明渊道:“外祖母面前,孙儿有什么不敢厚脸皮的?只怕到时候孙儿要日日前来叨扰,您别烦我们才是。”<br />
长宁长公主哪里不知道,萧明渊这是故意说着话哄她开心。<br />
面上忍不住止不住地高兴。<br />
她这个年岁,富贵权势早就像是过眼云烟似的东西了。<br />
唯有自己这个血脉相连的亲外孙,才是她记挂的。<br />
只可惜萧明渊年纪还小,似乎还没怎么开窍一般。<br />
这些年都在忙着宫里和前朝的事情。<br />
她以前提过几回娶亲的事,自己这孙儿都不大感兴趣。<br />
而且......也不曾听说他有什么红颜知己之类的可心人。<br />
当真是同他那亲生父亲萧国公世子没半分相似的!<br />
长宁长公主倒是不怎么着急。<br />
自家孙儿的人才品貌,家世背景自不必说。<br />
如今年纪轻轻就替自己用战功挣下了爵位,又已经在朝中官居高位,可谓是英年才俊。<br />
谁也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br />
倘若萧明渊想要娶妻,不必长宁长公主亲自张罗,满京城的命妇也要上赶着来结亲。<br />
不过到底长宁长公主记得,先前女儿上的亲事,她是做主选错了。<br />
也怕自己这处相看的,萧明渊会不满意。<br />
故而也只由着萧明渊年轻人自己去折腾。<br />
倘若自家渊儿,日后能寻一个温顺贤德的女孩子,成了家有了儿女。<br />
那才算是圆满了!<br />
.<br />
萧明渊和宣珩留在长宁长公主那处,用完了晚膳才回了自己宫殿。<br />
秋猎那日定下是在九月二十六。<br />
因着要参加祭天大典,尤其是宣珩这个皇太孙,在祭礼上,还要代替皇帝念祝文。</p>
卢妃思忖着,重新示意嬷嬷取来一炷香。<br />
太孙如今同他们已经生了嫌隙,她能察觉到今日宣珩言语间的冷淡。<br />
但是无妨。<br />
外人不会知道东宫兄弟的龃龉。<br />
今日她去了一趟,想来太孙也知道轻重。<br />
即便是为了东宫的名誉,他自然会替玟儿遮掩一二。<br />
卢妃为宣玟筹谋了多年。<br />
她很清楚,自己这个太子妃的位置,并不是靠什么家世身份得来的。<br />
而是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好儿子。<br />
一个和太子嫡长子,如今的皇太孙殿下,只差一岁的好儿子。<br />
只要在旁人眼里,二皇孙殿下还是太孙的好兄弟。<br />
那日后,等太孙殿下哪一日撑不住倒下去了......<br />
旁人自然会继续依附在她的儿子身侧。<br />
第93章<br />
没过几日, 长宁公主传了话过来。<br />
让萧明渊和宣珩得了空前去长乐宫中,陪同她一道用晚膳。<br />
萧明渊这几日忙完了京师大营里头的事务,正巧得了空。<br />
入夜便带着自家太孙殿下, 一道去了长乐宫里头。<br />
一进门, 萧明渊同宣珩给长宁长公主问了安,两个人便被她拉了过去。<br />
一通嘘寒问暖,好不关切。<br />
萧明渊含着笑一一应了话。<br />
又见长宁长公主气色也极好, 心下也放心了几分。<br />
长宁长公主这几年在宫里头养着身子。<br />
除了打理宫务之外,平日里闲暇时便邀请宗室的亲戚家眷, 或是各个府上的命妇们入宫赏花品茶来打发时辰。<br />
又能日日见到自己的亲外孙, 前来请安, 承欢膝下。<br />
时不时的萧明渊还从宫外搜罗一些新鲜玩意儿送过来, 孝敬她。<br />
日子过得别提有多顺心了!<br />
连皇帝之前见着长宁长公主, 都忍不住夸她这个当皇姐的, 面上容光焕发,看着似乎又年轻了几岁!<br />
拉着萧明渊问了一通, 长宁长公主也没冷落一旁的宣珩, 知道太孙性子沉静,她也时不时搭几句话。<br />
宣珩这两年, 同萧明渊来长宁长公主这处的时候渐渐多了起来。<br />
也不像是一开始那般拘谨。<br />
其实当长辈的, 大多都喜欢温和有礼, 谦逊听话的孩子。<br />
再加之宣珩这孩子, 身世也有些可怜, 又是皇帝的嫡长孙儿,还是如今萧明渊辅佐的人。<br />
长宁长公主爱屋及乌,只有更心疼他的。<br />
长宁长公主凤眸含笑,转头看向宣珩:“听说陛下这回祭天, 要带着太孙一道去,珩儿的冕服可都预备好了?有没有试过合不合身?”<br />
平日里长宁长公主,心疼萧明渊在宫里头当差辛苦。<br />
时不时就要送一些东西到承华殿,宣珩那一份从来没落下过。<br />
可以说,如今她是将宣珩这孩子,也当自家孩子一般心疼爱护。<br />
宣珩垂眸笑了下,温声应道:“昨日御造司已经将典礼用的冠冕服饰都送来东宫了,也试过了,尺寸刚刚好。”<br />
一旁的萧明渊笑了笑。<br />
衣裳的尺寸,他盯着量了好几遍。<br />
昨日亲自给自家小殿下试穿了,果真没有半点儿不合适的地方。<br />
就是自家小殿下太害羞了,穿着那件衣裳也不许他多看一看,就好像是怕他多占便宜似的。<br />
长宁长公主笑道:“那就好,珩儿如今是小太孙了,参加祭礼这样的大事,日后是少不了的,如今跟着陛下多学一学,来日独当一面才好。”<br />
这话说得不错。<br />
如今皇帝年岁越发大了,精神时时有些不济。<br />
自从盐税的事情之后,前朝的事务,有许多都压到了宣珩这个皇太孙身上。<br />
等再过几年,宣珩历练有成,皇帝自然是要安心将大事都交到皇太孙的手上的。<br />
也好叫自己松快几分,说不定还能腾出些空闲时候,好好的颐养天年呢!<br />
长宁长公主见宣珩乖巧应是。<br />
心下越发满意。<br />
早两年,长宁长公主还有些担心。<br />
皇帝膝下的那些成年皇子们,个个对储君之位都虎视眈眈。<br />
萧明渊选了这么一个年轻的皇孙辅助着,即便是背后有皇帝扶持着。<br />
想要斗得过朝中那些都已经封了王、成了气候的皇子们,怕是也举步维艰。<br />
只是不曾想宣珩这个皇太孙当得很不错。<br />
性子谦逊公正,又贤德仁厚,很有当年先太子他父王的贤明之风。<br />
如今渐渐坐稳了储君之位,也着实辛苦这孩子了!<br />
长宁长公主心下轻叹一声。<br />
拉着宣珩的手,又忍不住关切道:“这回秋猎怕是要个把月才能回宫,围场那边儿不比宫里头方便。一应日常起居用的东西别落下了 。<br />
“天气渐渐转凉了,西山围场那边儿山上就更冷了,衣裳鞋袜这些也要多备下来几套,还有斗篷,选厚实些的......”<br />
萧明渊在一旁看着,勾了勾唇接话:“外祖母放心吧,殿下的行装我都大致瞧过一遍了,什么东西都备齐了。”<br />
“再说了,外祖母您这回,不也要跟着我们过去,到汤泉行宫住些日子么?”<br />
“倘若真的有缺的,孙儿到时候再去求您,您心疼孙儿们,定然已经提前替我们周全了!”<br />
原本长宁长公主是该留在宫里头的。<br />
只是眼下已经快进十月了,下了两场秋雨,长宁战公主腿上旧病犯了起来,疼了两日。<br />
虽说请了太医来,用针灸和汤药将病痛压了下去。<br />
但是叫皇帝知道了,还是有些担心。<br />
索性这回秋猎围场那处的汤泉行宫,是个暖和的好地方。<br />
皇帝便想着,趁着这时候,让长宁长公主也跟着去汤泉行宫多住一阵,治一治腿上的旧疾。<br />
这才亲自前来劝了两回,叫长宁长公主应下了。<br />
长宁长公主忍不住笑着轻斥了一句:“你倒是敢厚着脸皮伸手?!”<br />
萧明渊道:“外祖母面前,孙儿有什么不敢厚脸皮的?只怕到时候孙儿要日日前来叨扰,您别烦我们才是。”<br />
长宁长公主哪里不知道,萧明渊这是故意说着话哄她开心。<br />
面上忍不住止不住地高兴。<br />
她这个年岁,富贵权势早就像是过眼云烟似的东西了。<br />
唯有自己这个血脉相连的亲外孙,才是她记挂的。<br />
只可惜萧明渊年纪还小,似乎还没怎么开窍一般。<br />
这些年都在忙着宫里和前朝的事情。<br />
她以前提过几回娶亲的事,自己这孙儿都不大感兴趣。<br />
而且......也不曾听说他有什么红颜知己之类的可心人。<br />
当真是同他那亲生父亲萧国公世子没半分相似的!<br />
长宁长公主倒是不怎么着急。<br />
自家孙儿的人才品貌,家世背景自不必说。<br />
如今年纪轻轻就替自己用战功挣下了爵位,又已经在朝中官居高位,可谓是英年才俊。<br />
谁也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br />
倘若萧明渊想要娶妻,不必长宁长公主亲自张罗,满京城的命妇也要上赶着来结亲。<br />
不过到底长宁长公主记得,先前女儿上的亲事,她是做主选错了。<br />
也怕自己这处相看的,萧明渊会不满意。<br />
故而也只由着萧明渊年轻人自己去折腾。<br />
倘若自家渊儿,日后能寻一个温顺贤德的女孩子,成了家有了儿女。<br />
那才算是圆满了!<br />
.<br />
萧明渊和宣珩留在长宁长公主那处,用完了晚膳才回了自己宫殿。<br />
秋猎那日定下是在九月二十六。<br />
因着要参加祭天大典,尤其是宣珩这个皇太孙,在祭礼上,还要代替皇帝念祝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