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 第167节
<p> 这处本是萧明渊的地盘儿,宣珩本就有些害羞怕生。<br />
如今这人这般变本加厉下来,更是被欺负得没什么脾气了。<br />
萧明渊叹了一口气,他哪里不知道自己小殿下的心思。<br />
忙抱着人,声音越发轻柔怜爱:“怕什么,都是些下人罢了,我的便是你的,你只当他们同承华殿的人一般便是。”<br />
“若是珩儿不喜欢,我让人换一批,你自己选喜欢的怎么样?还是要我把陈德他们也带过来?”<br />
“别,不用的。”宣珩摇了摇头。<br />
“这些下人们平日里没多嘴过,就是......就只是我自己不自在,不与他们相干。”<br />
其实宣珩倒也不是不喜欢伺候的人。<br />
温泉庄子上安排的人,都是萧明渊让人精挑细选的。<br />
一个个行事规矩,办事也得力,便是比宫里头精心调教过得也是不差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br />
萧明渊含笑,他的小殿下这是在同他撒娇呢!<br />
“既然如此,那殿下更该多同我亲近亲近才是。”<br />
萧明渊笑着亲了亲小殿下的眉眼。<br />
连劝带哄:“反正这处没人敢多嘴,殿下多与我亲热几回,习惯习惯,自然也不会觉得不自在了。”<br />
宣珩被这强盗逻辑差点儿圈进去了,半天没反应过来。<br />
萧明渊继续得寸进尺:“殿下不说话......我便只当你是答应了。”<br />
宣珩红着脸,晕头转向地便被哄着迷迷糊糊应下了。<br />
等回过神来,他也知道自己这张嘴是说不过萧明渊的。<br />
索性装傻移开视线,拿了那学宫条陈的草稿过来,叫人同自己指点一二。<br />
萧明渊今日可是占足了便宜,眼下心情大好,自然也好说话得很。<br />
更何况教学生也有酬劳,自家的小殿下还是个格外敏而好学的孩子。<br />
萧明渊同自家小殿下亲亲热热地坐在一处,一条一条将那条陈研读梳理了一遍。<br />
细致地讨论了半日,又添添减减了许多条意见。<br />
宣珩是实打实地研读了许多的典籍,看遍了地方各处的邸报文书。<br />
发觉民间其实不缺能人异士,更不乏如同神机营司造司那般的能工巧匠。<br />
地方上偶尔一些被官员奏报上来的奇闻异事,其实也有些有真才实学的旁门学士。<br />
像是寻数十类稻株培养嘉禾的田间老农。<br />
能做出会飞的机械鸟的木匠。<br />
还有一些会炼丹的奇人术士,甚至用煤炭弄出来一种可以比平日延长半个时辰的黑泥炭。<br />
这些手段虽然看起来是有些偏门奇巧,但是倘若能精深钻研,再逐渐派朝廷众人下传地方各处沿用下来。<br />
不知道有多少民生艰难之处,可得改善。<br />
这等造福百姓的大事,他自然是越发郑重认真。<br />
一条一条细心地将萧明渊说的那些建议添在纸上,等大致的方向确认下来了,宣珩才堪堪停了笔。<br />
“方才萧哥哥说得不错,学宫前期不宜划分太多派系,以免还未招揽学生,便会各系相争反倒坏了风气。”<br />
“就以农学,工学,数理学,药学,还有萧哥哥你说的这个化学为主,其余的之后再做细分。”<br />
一旁的萧明渊叹了一口气,拉过小皇孙殿下的手,替他细细揉了揉手腕儿。<br />
“嘶——”宣珩轻轻吸了一口凉气。<br />
方才不觉得,眼下被揉了揉腕骨的地方,才觉得僵硬又酸痛地厉害。<br />
宣珩有些心虚地放下手里的草稿。<br />
他还记得方才有人教训过自己。<br />
小心觑了一眼萧明渊,讪讪开口:“就是拿笔久了僵硬了些,揉了两下已经好了......谢谢萧哥哥。”<br />
萧明渊叹了一口气,手上动作没停。<br />
他倒是心疼,只是瞧着自家小太孙这般认真,他也舍不得打断小殿下的兴致。<br />
萧明渊低头,亲了亲自家小皇孙殿下白皙如玉的腕骨处,柔声道:“怪我没提醒殿下,还疼不疼?”<br />
“已经不疼了......”宣珩心下止不住一暖,声音也不自觉地轻了许多。<br />
他垂首又看了看一旁放着的草稿。<br />
心下惦记着,还是忍不住同萧明渊开口:“除了各个学派之外,这个学宫还差一个名字。”<br />
古有稷下学宫,正是贤明君主,为了吸引各家各派的贤才学士们前来讲学辨经,著书立传。<br />
倒是同眼前的学宫有异曲同工之妙。<br />
只是太学那处怕是不允这些旁门左道占了“稷下学宫”的名,来压他们一头。<br />
宣珩低声同萧明渊商量:“我方才想了许久,都觉得不大合适,萧哥哥可有什么好名字么?”<br />
萧明渊沉吟片刻:“天子赐授立院,教习百工杂学,不如直接叫天工院便好了。”<br />
“如此,既能体现陛下与朝廷恩德,又郎朗上口,倒也叫人通俗易懂。”<br />
第116章<br />
“查到了么?皇太孙殿下现在在什么地方?”<br />
卢妃一身素衣跪在佛像前, 一颗一颗拨弄着手中的紫檀木珠串。<br />
底下的心腹跪在卢妃背后身形颤颤、冷汗淋漓。<br />
“回禀娘娘,太爷说卢氏上下的人脉他都打点了个遍,也没听说皇太孙殿下去了何处。”<br />
“行宫里头如今戒严, 里头的人都不许乱走动, 二......二皇孙殿下那处院落里头,又一直都有重兵把守,什么消息都透不出来......”<br />
卢妃手上的动作生生顿了下, 复又快速拨动着珠串口中默念经文强压心绪。<br />
“你的意思是,什么有用的你们都没打听出来?”<br />
心腹颤颤巍巍地抬起头:“不......不是属下等不尽心, 实在是眼下支应不进去人手。”<br />
前些日子卢家才遭了难, 底下的许多暗桩和家私产业, 都被齐王和赵王的人毁了大半,<br />
卢老爷子在任上被人告了一状, 如今卸职在家中, 卢氏底下子孙又没有一个能在官场上顶事儿的。<br />
如今已经很是艰难了。<br />
心腹低声说道:“老太爷昨夜撑着病体起来交代了属下,提了一嘴, 说是太孙殿下那处, 怕是同二殿下离了心了。”<br />
“若是实在寻不到人,便不要再费力气了, 还请娘娘寻些旁的路子。”<br />
卢妃指尖捻着佛珠的动作越发用力, 突然攥在掌心的珠串连着修长的指尖被大力同时绷断。<br />
断了线的佛珠从掌心飞快滑落绷散到阴暗的角落。<br />
染了鲜血的指节也僵在原地, 随着急促的呼吸不住颤抖。<br />
一旁伺候的严嬷嬷心下一惊, 连忙上前将卢妃扶起身来, 扬声就要让人去传太医,却又被卢妃叫住了。<br />
见自家主子形容苍白,强忍惊怒之色,她只以为卢妃不想让外人瞧见自己狼狈样。<br />
只能自作主张取来药房的伤药替卢妃处理好伤口。<br />
又连连苦劝:“娘娘当心, 二皇孙殿下如今可就指着您一个人了,您可不能先乱了阵脚啊!”<br />
卢妃深吸一口气:“没有太孙殿下出面求情,想要让玟儿全身而退只怕是难如登天,更要命的是......”<br />
眼下这个节骨眼,皇太孙宣珩却不在。<br />
皇帝暂且压下齐王赵王谋逆之事,不让外人知晓倒也有理可说。<br />
但是为何却对皇太孙不闻不问?!<br />
这种时候,陛下应该将皇太孙贴身带在身侧,小心护佑才是。<br />
除非......<br />
除非皇帝知道为什么太孙不在,而且还默许了。<br />
而宣珩......偏偏在这个时候消失,是不是宣玟如今的境遇,正合他意——<br />
不!绝对不可能!<br />
卢妃心口怦怦直跳,绝对不相信自己这个猜测。<br />
上次玟儿对太孙动手的那件事,她亲自登门圆回来了,事后也试探过宣珩的意思。<br />
对方许是心下起了几丝隔阂,但是绝不会对自己的亲弟弟狠心下死手。<br />
她从小看着宣珩长大,知道这位太孙殿下重情重义、优柔寡断,不是狠辣心肠之人。<br />
即便是宣玟真的做了什么错事,身为长兄,他也会多加宽宥几分。<br />
真要对宣玟什么惩处,宣珩也大可光明正大,何须如此阴险狠辣?!<br />
卢妃皱了皱眉,突然想到什么似的。<br />
低头看着殿下的心腹沉声问道:“除了太孙殿下,定远侯可还在御苑围场或是行宫之中?”<br />
心腹愣了一下:“这......属下,属下不曾注意。”<br />
围场上人多眼杂,又没人刻意管束。<br />
许多公侯之子还喜欢成群结伴入林野宿追逐猎物,少那么几个人根本无人在意。<br />
那心腹见卢妃脸色越发难看,有些战战兢兢地开口:“属......属下这就去查!”<br />
“罢了!”卢妃沉声道,“不必再白费力气了。”<br />
那位定远侯萧明渊,向来是同太孙在一处的。</p>
如今这人这般变本加厉下来,更是被欺负得没什么脾气了。<br />
萧明渊叹了一口气,他哪里不知道自己小殿下的心思。<br />
忙抱着人,声音越发轻柔怜爱:“怕什么,都是些下人罢了,我的便是你的,你只当他们同承华殿的人一般便是。”<br />
“若是珩儿不喜欢,我让人换一批,你自己选喜欢的怎么样?还是要我把陈德他们也带过来?”<br />
“别,不用的。”宣珩摇了摇头。<br />
“这些下人们平日里没多嘴过,就是......就只是我自己不自在,不与他们相干。”<br />
其实宣珩倒也不是不喜欢伺候的人。<br />
温泉庄子上安排的人,都是萧明渊让人精挑细选的。<br />
一个个行事规矩,办事也得力,便是比宫里头精心调教过得也是不差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br />
萧明渊含笑,他的小殿下这是在同他撒娇呢!<br />
“既然如此,那殿下更该多同我亲近亲近才是。”<br />
萧明渊笑着亲了亲小殿下的眉眼。<br />
连劝带哄:“反正这处没人敢多嘴,殿下多与我亲热几回,习惯习惯,自然也不会觉得不自在了。”<br />
宣珩被这强盗逻辑差点儿圈进去了,半天没反应过来。<br />
萧明渊继续得寸进尺:“殿下不说话......我便只当你是答应了。”<br />
宣珩红着脸,晕头转向地便被哄着迷迷糊糊应下了。<br />
等回过神来,他也知道自己这张嘴是说不过萧明渊的。<br />
索性装傻移开视线,拿了那学宫条陈的草稿过来,叫人同自己指点一二。<br />
萧明渊今日可是占足了便宜,眼下心情大好,自然也好说话得很。<br />
更何况教学生也有酬劳,自家的小殿下还是个格外敏而好学的孩子。<br />
萧明渊同自家小殿下亲亲热热地坐在一处,一条一条将那条陈研读梳理了一遍。<br />
细致地讨论了半日,又添添减减了许多条意见。<br />
宣珩是实打实地研读了许多的典籍,看遍了地方各处的邸报文书。<br />
发觉民间其实不缺能人异士,更不乏如同神机营司造司那般的能工巧匠。<br />
地方上偶尔一些被官员奏报上来的奇闻异事,其实也有些有真才实学的旁门学士。<br />
像是寻数十类稻株培养嘉禾的田间老农。<br />
能做出会飞的机械鸟的木匠。<br />
还有一些会炼丹的奇人术士,甚至用煤炭弄出来一种可以比平日延长半个时辰的黑泥炭。<br />
这些手段虽然看起来是有些偏门奇巧,但是倘若能精深钻研,再逐渐派朝廷众人下传地方各处沿用下来。<br />
不知道有多少民生艰难之处,可得改善。<br />
这等造福百姓的大事,他自然是越发郑重认真。<br />
一条一条细心地将萧明渊说的那些建议添在纸上,等大致的方向确认下来了,宣珩才堪堪停了笔。<br />
“方才萧哥哥说得不错,学宫前期不宜划分太多派系,以免还未招揽学生,便会各系相争反倒坏了风气。”<br />
“就以农学,工学,数理学,药学,还有萧哥哥你说的这个化学为主,其余的之后再做细分。”<br />
一旁的萧明渊叹了一口气,拉过小皇孙殿下的手,替他细细揉了揉手腕儿。<br />
“嘶——”宣珩轻轻吸了一口凉气。<br />
方才不觉得,眼下被揉了揉腕骨的地方,才觉得僵硬又酸痛地厉害。<br />
宣珩有些心虚地放下手里的草稿。<br />
他还记得方才有人教训过自己。<br />
小心觑了一眼萧明渊,讪讪开口:“就是拿笔久了僵硬了些,揉了两下已经好了......谢谢萧哥哥。”<br />
萧明渊叹了一口气,手上动作没停。<br />
他倒是心疼,只是瞧着自家小太孙这般认真,他也舍不得打断小殿下的兴致。<br />
萧明渊低头,亲了亲自家小皇孙殿下白皙如玉的腕骨处,柔声道:“怪我没提醒殿下,还疼不疼?”<br />
“已经不疼了......”宣珩心下止不住一暖,声音也不自觉地轻了许多。<br />
他垂首又看了看一旁放着的草稿。<br />
心下惦记着,还是忍不住同萧明渊开口:“除了各个学派之外,这个学宫还差一个名字。”<br />
古有稷下学宫,正是贤明君主,为了吸引各家各派的贤才学士们前来讲学辨经,著书立传。<br />
倒是同眼前的学宫有异曲同工之妙。<br />
只是太学那处怕是不允这些旁门左道占了“稷下学宫”的名,来压他们一头。<br />
宣珩低声同萧明渊商量:“我方才想了许久,都觉得不大合适,萧哥哥可有什么好名字么?”<br />
萧明渊沉吟片刻:“天子赐授立院,教习百工杂学,不如直接叫天工院便好了。”<br />
“如此,既能体现陛下与朝廷恩德,又郎朗上口,倒也叫人通俗易懂。”<br />
第116章<br />
“查到了么?皇太孙殿下现在在什么地方?”<br />
卢妃一身素衣跪在佛像前, 一颗一颗拨弄着手中的紫檀木珠串。<br />
底下的心腹跪在卢妃背后身形颤颤、冷汗淋漓。<br />
“回禀娘娘,太爷说卢氏上下的人脉他都打点了个遍,也没听说皇太孙殿下去了何处。”<br />
“行宫里头如今戒严, 里头的人都不许乱走动, 二......二皇孙殿下那处院落里头,又一直都有重兵把守,什么消息都透不出来......”<br />
卢妃手上的动作生生顿了下, 复又快速拨动着珠串口中默念经文强压心绪。<br />
“你的意思是,什么有用的你们都没打听出来?”<br />
心腹颤颤巍巍地抬起头:“不......不是属下等不尽心, 实在是眼下支应不进去人手。”<br />
前些日子卢家才遭了难, 底下的许多暗桩和家私产业, 都被齐王和赵王的人毁了大半,<br />
卢老爷子在任上被人告了一状, 如今卸职在家中, 卢氏底下子孙又没有一个能在官场上顶事儿的。<br />
如今已经很是艰难了。<br />
心腹低声说道:“老太爷昨夜撑着病体起来交代了属下,提了一嘴, 说是太孙殿下那处, 怕是同二殿下离了心了。”<br />
“若是实在寻不到人,便不要再费力气了, 还请娘娘寻些旁的路子。”<br />
卢妃指尖捻着佛珠的动作越发用力, 突然攥在掌心的珠串连着修长的指尖被大力同时绷断。<br />
断了线的佛珠从掌心飞快滑落绷散到阴暗的角落。<br />
染了鲜血的指节也僵在原地, 随着急促的呼吸不住颤抖。<br />
一旁伺候的严嬷嬷心下一惊, 连忙上前将卢妃扶起身来, 扬声就要让人去传太医,却又被卢妃叫住了。<br />
见自家主子形容苍白,强忍惊怒之色,她只以为卢妃不想让外人瞧见自己狼狈样。<br />
只能自作主张取来药房的伤药替卢妃处理好伤口。<br />
又连连苦劝:“娘娘当心, 二皇孙殿下如今可就指着您一个人了,您可不能先乱了阵脚啊!”<br />
卢妃深吸一口气:“没有太孙殿下出面求情,想要让玟儿全身而退只怕是难如登天,更要命的是......”<br />
眼下这个节骨眼,皇太孙宣珩却不在。<br />
皇帝暂且压下齐王赵王谋逆之事,不让外人知晓倒也有理可说。<br />
但是为何却对皇太孙不闻不问?!<br />
这种时候,陛下应该将皇太孙贴身带在身侧,小心护佑才是。<br />
除非......<br />
除非皇帝知道为什么太孙不在,而且还默许了。<br />
而宣珩......偏偏在这个时候消失,是不是宣玟如今的境遇,正合他意——<br />
不!绝对不可能!<br />
卢妃心口怦怦直跳,绝对不相信自己这个猜测。<br />
上次玟儿对太孙动手的那件事,她亲自登门圆回来了,事后也试探过宣珩的意思。<br />
对方许是心下起了几丝隔阂,但是绝不会对自己的亲弟弟狠心下死手。<br />
她从小看着宣珩长大,知道这位太孙殿下重情重义、优柔寡断,不是狠辣心肠之人。<br />
即便是宣玟真的做了什么错事,身为长兄,他也会多加宽宥几分。<br />
真要对宣玟什么惩处,宣珩也大可光明正大,何须如此阴险狠辣?!<br />
卢妃皱了皱眉,突然想到什么似的。<br />
低头看着殿下的心腹沉声问道:“除了太孙殿下,定远侯可还在御苑围场或是行宫之中?”<br />
心腹愣了一下:“这......属下,属下不曾注意。”<br />
围场上人多眼杂,又没人刻意管束。<br />
许多公侯之子还喜欢成群结伴入林野宿追逐猎物,少那么几个人根本无人在意。<br />
那心腹见卢妃脸色越发难看,有些战战兢兢地开口:“属......属下这就去查!”<br />
“罢了!”卢妃沉声道,“不必再白费力气了。”<br />
那位定远侯萧明渊,向来是同太孙在一处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