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细问起宋颂家的情况来。<br/><br/> 得知宋颂妹妹小时候也有轻微自闭症,顾临深外公恍然了悟:“怪不得。”<br/><br/> 宋颂有和自闭症患者打交道的经验,可以让他外孙喜欢上也不奇怪。<br/><br/> 谈兴国笑道:“估计不止这样,这孩子去了省图几次,现在省图上下几乎都认识他了。里头虽然有他救了我爸的原因在,却也足见他是个很会讨人喜欢的孩子。”<br/><br/> 顾临深外公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就更好奇了。”<br/><br/> “你和表姨真要搬去那边住,肯定有机会能见到那孩子的,到时你看看就知道了。”<br/><br/> “也行,那我到时再看看。”顾临深外公点着头说。<br/><br/> 两人说话间顾临深舅舅也回来了。<br/><br/> 顾临深外公把事情给他舅舅讲了,又仔细地吩咐起来:要安全把外甥送去;既然是合租就要把房租说好,当场就给人家;听说那边没电话,顺便去电话局那边跑一趟,把电话给装上,这主要是他们要用的,也把钱给付清了再走;要给外甥帮把手,而且是不动声色地帮,别让他察觉到;最后,最重要的是这是他们在求人,态度一定要好,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br/><br/> 顾临深舅舅年纪也不少了,听得一脸无语。<br/><br/> 他爸把他当什么人了?但凡在社会上摸打滚爬过的人,都不可能狗眼看人低,跑去别人面前摆谱!<br/><br/> 不过家里两老最大,一切都是两老说了算,顾临深舅舅只能把这一二三四五六项注意事项给记下来。<br/><br/> 这边顾临深外公刚交待完,顾临深就拖着行李箱下来了。<br/><br/> 顾临深看见他舅舅后两眼一亮,一脸期待地望着他舅舅。<br/><br/> 顾临深外公:“………………”<br/><br/> 真是儿大不中留!<br/><br/> 为了不让宋颂家把他们当成甩锅的,顾临深外公好劝歹劝,才把顾临深劝下。当天晚上,顾临深又亲自给他父母打了电话,表示自己要念高三去,一年后再回家。<br/><br/> 顾家父母本来觉得这事不太靠谱,等顾临深外公外婆轮番上阵,又保证很快就搬到附近去,顾家父母才松口。<br/><br/> 他们挂了电话,都觉得很不可思议。<br/><br/> 他们儿子居然主动提出要去上学?<br/><br/> 他们儿子还交上了朋友,而且是非要住到别人家里去的那种朋友?<br/><br/> 顾家大哥应酬完回到家,也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他想到那天顾临深一脸羡慕地站在溜冰场外看着那些同龄人玩闹,心里有些泛酸。<br/><br/> 顾家大哥说道:“既然小深想去,就让他去吧,有外公外婆他们在,不会有事的,回头我们再亲自过去看看。”<br/><br/> 顾家父母赞同地点头。<br/><br/> 顾临深这一决定通过顾家上下反复讨论,最后终于获得全票通过。<br/><br/> ……<br/><br/> 与此同时,宋颂刷题刷到一半,走到院子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br/><br/> 夜里清风徐徐,凉爽得很。他嗅见院子里的桔子花香,顿时觉得胸腔里吸入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br/><br/> 他做了几个伸展运动,忽然看到对面亮起了灯。<br/><br/> 对面的房子比他们租的新房子要大,瞧着也很眼熟,正好就是杨光家。<br/><br/> 宋颂抬眼望去,只见对面二楼的阳台上出现了杨光的身影。<br/><br/> 宋颂笑了起来,远远朝杨光招了招手。<br/><br/> 杨光一顿,也朝他招招手,倚着栏杆点起一根烟抽了起来。<br/><br/> 宋颂走出门外,穿过街道,来到杨光家门前,仰起脑袋对杨光说:“别抽这么多烟,对肺不好。”<br/><br/> 这一点他也是过了三十岁以后才觉察出来的,早些年听了只觉得别人是在危言耸听,等过了三十就会发现精力逐渐衰退,身体所有坏毛病都跑了出来。<br/><br/> 要不是他还有坚持锻炼这么个优点,说不定不等出意外就英年早逝了。<br/><br/> 杨光手里夹着烟,隔着自己喷出来的烟雾看着底下的<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宋颂。<br/><br/> 今天宋颂他们搬家时他就注意到了。<br/><br/>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放着省城不住,反而跑回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县城。<br/><br/> 在看到宋颂一家搬进对面时,他不由得站在阳台上看了许久。<br/><br/> 宋颂一家人感情很好,明明只是搬进那么一栋小楼房里,还是租的,一个两个却欢喜得像是在过年。对他们来说,开心是那么简单的事,一点点好事儿就能让他们满足。<br/><br/> 杨光对“家”这种东西没什么好印象,小时候他爸喝醉酒就打人,他妈受不了了,一鼓作气和他爸离了婚。他妈一开始没能带走他,他爸就从打他妈变成打他。<br/><br/> 后来他妈嫁入豪门,哭着把他抢了回去。<br/><br/> 他很快有了个弟弟。<br/><br/> 他怕碍着他后爸的眼,主动去住校,日子倒也还过得去。直到有次他弟出了事,他妈第一反应是他动的手,他就再也没回去过了。<br/><br/> 等他弟醒了,他们才知道不是他干的,他只是路过救下他弟而已。<br/><br/> 因着这事,他后爸心里很愧疚,物质上对他大方得很。<br/><br/> 他其实也没多恨他妈,更不觉得他后爸不好,只是一个人习惯了,也就不想去打扰他们一家三口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日子了。<br/><br/> 他也习惯了竖起浑身的刺,回击别人的恶意,也拒绝别人的善意。<br/><br/> 对谁都一样。<br/><br/> 杨光摁熄了手里的烟。<br/><br/> 宋颂见杨光听劝,又说道:“明天我奶可能要做包子送给邻里,算是庆贺我们家乔迁之喜,到时你给个面子啊。”<br/><br/> 杨光嗤笑一声。<br/><br/> 租的房子也算是乔迁吗?<br/><br/> 杨光也没把心里话说出口,只随口应了一声。<br/><br/> 宋颂笑眯眯:“我回去睡了,你也早点睡。”<br/><br/> 杨光没再说话,站在阳台上目送宋颂进屋。<br/><br/> 第24章<br/><br/> 第二天一大早,宋奶奶果然捏包子,光是馅料就调了一盆。<br/><br/> 一般来说她们自家也舍不得做那么多,可这是要庆贺他们家的“乔迁之喜”,多割点肉不算过分,何况家里两个刚动完手术的病人,得多吃点肉补补。<br/><br/> 宋颂一早起来帮忙和面。<br/><br/> 没办法,现在家里就他一个男的,他妈又得去省城送货去,力气活当然他来干。<br/><br/> 宋奶奶边调馅边给宋颂讲做人的道理:“远亲不如近邻,家里优势的时候亲戚不一定能帮上忙,邻里可能还能伸把手,所以平时有好东西就算少吃几口,也给邻里乡亲们送点去。”<br/><br/> 宋颂笑着应下。<br/><br/> 这是典型的小地方邻里观,换成钢筋水泥丛林般的大城市,上下班在电梯碰个面已经算是难得的交集了,谁还会来敦亲睦邻那一套。<br/><br/> 他爷爷奶奶一辈子老实巴交,平日里也处处与人为善。只一样看走了眼,那就是没看出养子是个白眼狼,为着这么个人伤过亲儿子的心。<br/><br/> 可这也不是他们的错处,当年要不是老友为了救宋爷爷丢了命,养子的母亲也不会抛下孩子跑了。<br/><br/> 宋爷爷欠着养子家一条命,理当好好把人养大,即便对方把征收钱卷跑了,他们也只能叹息一声,就当是还了当年的债。<br/><br/> 过去的是非对错,宋颂懒得去掰扯,既然他爸妈都放下了,以后一家人好好过就是。<br/><br/> 宋颂和好<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