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p> 他可以做菜了。<br />
他可以当膳工了!<br />
他拼命点头:“我、我会的!”<br />
看着他这幅傻样,潘琅寰难以言喻的撇开头,看向柳金枝:“他就交给你了,去外边儿那些个野鸡地方学手艺我不放心,我只信你。”<br />
说完他大步流星走出房门。<br />
但在路过柳金枝身边的时候,看见潘安玉的视线还呆呆地粘在自己身上,仿佛还没从极大的兴奋里挣脱出来。<br />
他脚步一顿,似乎想说些什么。<br />
但是舔了舔后槽牙,只道:“束脩我明个儿就送来。”<br />
然后走了。<br />
潘安玉忍不住跟了潘琅寰几步,却见对方始终没有回过头来时,呆呆地问:<br />
“柳姐姐,我哥哥是不是不认我了?”<br />
柳金枝拍拍他的肩膀,道:“明明是你先不认的他。”<br />
刚刚还盘桓不去的兴奋一下子消失。<br />
潘安玉顿时垮着个脸,弱弱道:“我可以解释的……哥哥认识很多人,肯定会让应天爵查我。要是我说有个哥哥,肯定很快就被查到了。”<br />
“你就是不说,也没见你躲久一点儿。”<br />
柳金枝笑道。<br />
潘安玉捂着脸叹气。<br />
“好了,过段时间去找你哥哥,给他郑重道个歉。”<br />
柳金枝走到橱柜边,取出一个梅红色匣子,打开递给潘安玉。<br />
潘安玉问:“这是什么?”<br />
柳金枝道:“间道荔枝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吃些甜的,会让人开心些。”<br />
潘安玉拿了一两颗托在手心里。<br />
间道荔枝糖是汴京夜市里常见的特色甜食,是一种以荔枝汁混合糖浆制成凝胶状甜品。<br />
其外形看起来是颗粉红的小圆团,还沾着晶莹的冰糖碎屑,散发着一股荔枝的清甜味道,就像现代的荔枝味儿软糖。<br />
潘安玉把荔枝糖丢进嘴里,咬开的一瞬间,浓郁的荔枝味儿瞬间在嘴中炸开,清甜的味道缠绕着舌尖,再加上果胶的软糯与冰糖的沁甜,确实抓人味蕾。<br />
一连吃了五六颗后,也不知是不是真如柳金枝所说“甜食抚慰人心”,潘安玉现在的心情是平复多了。<br />
他盯着木匣子里一堆亮晶晶、圆滚滚的糖,道:<br />
“我以<br />
前只知道做菜会很开心,让别人吃到我的菜会很满足,原来轮到自己当食客,也会因为美食高兴。”<br />
他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br />
“柳姐姐……不,应该是师父。”潘安玉正色道:“我想跟着你专门学做甜食。”<br />
柳金枝笑吟吟问:“定好了?”<br />
“嗯。”潘安玉又吃了一颗荔枝糖,“你别看我哥跟个硬汉子似的,其实他可爱吃甜食了。等我学好了,就做给他吃,再给他道歉。”<br />
“行。”柳金枝答应下来,“但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学,我就会使唤你。你莫怕苦、怕累。”<br />
“自然不会。”<br />
“行,出去帮忙去吧。顺便再认识认识人,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饭馆里多了好多新人呢。”<br />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从饭馆后院进了前堂。<br />
阿芹还在炒菜,李二田忙着做冰镇小食。<br />
王忠勇领着客人进来,大声唱菜名,林勤埋头理帐,时不时还抬头往大堂里扫一扫,怕有人手脚不干净,或者是闹事。<br />
花吉团拿着每日采办单子在账房里进进出出。<br />
因为男女大防,所以账房没落帘子,大家一眼就可以看见账房内发生了什么。<br />
花吉团正跟吴兴镛说着好话。<br />
“吴先生,要不就再给我算算吧,这个数我怎么算不出来呀?”<br />
吴兴镛不耐烦,但冷言冷语打不走花吉团,她就跟听不见一样,只央求着吴兴镛算,又礼貌的很。<br />
最后没办法,吴兴镛只好教她。<br />
“是这样拨算盘的嘛,你少进了一位数!”<br />
周围人看见了都嘻嘻笑。<br />
这么个鼻孔朝天的吴兴镛,终于有个人能治他了。<br />
花吉团别的不说,就是耐心细致,又能忍。<br />
对上吴兴镛,那是用棉花去接拳头,能把人磨到没脾气。<br />
柳金枝把潘安玉领进膳房里。<br />
里头还有三四个小膳徒,正认真的洗菜、摘菜,还有孩子在颠锅炒饭,手法纯熟。<br />
柳金枝指着他们道:“安玉,你就跟着他们一块儿从膳徒开始。你起步晚,手上功夫弱,所以就要格外认真。”<br />
“好的,东家!”<br />
潘安玉大声应下,然后就一头扎进膳徒堆儿里洗菜去了。<br />
他性格好,虽然大孩子们许多,但没一会儿就嬉闹在了一起。<br />
听着膳房里的嬉笑声,炒菜声,菜刀剁菜板声,还有外头那些食客们的说笑、王忠勇的高声揽客,偶尔还有杜卫疲惫的声音:<br />
“歇歇腿儿,再跑下一单。”<br />
柳金枝心中就涌动着一股脉脉温情。<br />
她的饭馆真是越来越繁华了<br />
第53章<br />
第二日,柳金枝照旧给傅霁景准备好了吃食。<br />
杏安来拿时,又说:“二郎今日课业繁忙,怕不能按时用饭,免得娘子在外多等,还是叫我送去吧。”<br />
说完就把饭盒提走了。<br />
往后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br />
柳金枝挠挠下巴。<br />
她怎么觉得,杏安是在故意阻挠她与傅霁景见面?<br />
这事儿孙玉香也看出来了。<br />
其实自从傅钗华搬走后,孙玉香就想对柳金枝动手,没想到等来等去,居然等到柳金枝又给傅霁景送上饭了。<br />
她简直气的牙根儿痒痒。<br />
恨傅霁景这个没眼光的,居然真栽倒在柳金枝身上了。<br />
又怕傅霁景敢一怒为红颜,不敢再去找麻烦。<br />
以至于柳金枝的日子过得舒坦的很。<br />
但渐渐的,孙玉香发现这次送饭与以往的不一样。<br />
柳金枝似乎再没与傅霁景见过面。<br />
孙玉香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吩咐身边新来的小丫鬟。<br />
“你去柳氏饭馆附近转转,看傅家二郎有没有再与柳金枝见面。若是没有,速速报与我听。”<br />
“是。”<br />
*<br />
与此同时,杏安提了食盒送到太学食堂,又用另一套说辞对傅霁景道:<br />
“二郎,柳娘子又被潘家兄弟两个绊住了。那潘家弟弟连书都不读了,就在柳娘子手下学做菜。”<br />
傅霁景木着一张脸坐着,一句话没说,只是垂眸看向面前食盒里的菜。<br />
依旧是荤素搭配,还有一小碟芥辣瓜旋儿。<br />
杏安见傅霁景的视线落在芥辣瓜旋儿上头,又道:“这菜是娘子特意为二郎你准备的。”<br />
这话杏安没有胡说。<br />
太学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同窗们皆是聪慧无双,所以考试的难度也比寻常学校的大上许多,排名竞争也十分激烈。<br />
虽然傅霁景次次都能稳居榜首,但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他夜夜挑灯苦读的艰辛。<br />
长久下来,饮食进的更少了些,也没什么胃口。<br />
柳金枝第一次与傅霁景、杏安见面时,就从杏安的嘴里知道傅霁景爱吃辣。<br />
为了给傅霁景开胃,今天的菜式里她就多加了一道芥辣瓜旋儿。<br />
这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凉拌菜,以黄瓜为主料,辅以辛辣的芥末酱调味。<br />
就像现代的凉拌黄瓜一样,但又比凉拌黄瓜少了点调味品。<br />
以柳金枝的口味来说,她觉得现代凉拌黄瓜更好吃。<br />
所以在制作过程当中,手法更偏向现代。<br />
她是先将芥菜籽碾磨成细粉,再用温开水调匀,接着罩上细纱布过滤杂质,然后加醋调味。<br />
就能得到一种辛辣冲鼻的酱料,闻起来又似芥末,又似辣椒,能熏得人连打三个喷嚏。<br />
至于黄瓜就需旋成薄片,这也是“瓜旋儿”名称得由来。<br />
洗干净之后,将准备好的芥末酱倒在黄瓜薄片之上,静待一段时间,使之腌渍入味。<br />
成品口感爽脆,辛辣开胃,配上小白粥呼啦啦吃是最痛快的。<br />
果然,在食盒的第二格就有一碗用粳米煮成的小白粥。<br />
因为杏安来得及时,小白粥还散发着微弱的热气。<br />
“二郎,用一点吧。”<br />
杏安递过来一双竹著。<br />
傅霁景抿着唇接过,却迟迟下不了口。<br />
也不知是不是巧,门口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br />
杜卫穿着一身劲衣短打,用扁担挑着两个食篮站在食堂门口。<br />
在夏日里搞外送,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杜卫晒得比以前黑多了,笑一笑,只有两排白白的牙齿最显眼。<br />
而在杜卫身边站着的则是王、周、陈三位郎君。<br />
两个人纷纷将银两递给杜卫,叫身边小厮从食篮里取出自己点的吃食。<br />
看来经过上次傅霁景的介绍后,这三人已经成为柳氏饭馆的忠实客户了。<br />
眼见三人喜滋滋地要抱着外卖进食堂吃饭,杜卫转身要走。</p>
他可以当膳工了!<br />
他拼命点头:“我、我会的!”<br />
看着他这幅傻样,潘琅寰难以言喻的撇开头,看向柳金枝:“他就交给你了,去外边儿那些个野鸡地方学手艺我不放心,我只信你。”<br />
说完他大步流星走出房门。<br />
但在路过柳金枝身边的时候,看见潘安玉的视线还呆呆地粘在自己身上,仿佛还没从极大的兴奋里挣脱出来。<br />
他脚步一顿,似乎想说些什么。<br />
但是舔了舔后槽牙,只道:“束脩我明个儿就送来。”<br />
然后走了。<br />
潘安玉忍不住跟了潘琅寰几步,却见对方始终没有回过头来时,呆呆地问:<br />
“柳姐姐,我哥哥是不是不认我了?”<br />
柳金枝拍拍他的肩膀,道:“明明是你先不认的他。”<br />
刚刚还盘桓不去的兴奋一下子消失。<br />
潘安玉顿时垮着个脸,弱弱道:“我可以解释的……哥哥认识很多人,肯定会让应天爵查我。要是我说有个哥哥,肯定很快就被查到了。”<br />
“你就是不说,也没见你躲久一点儿。”<br />
柳金枝笑道。<br />
潘安玉捂着脸叹气。<br />
“好了,过段时间去找你哥哥,给他郑重道个歉。”<br />
柳金枝走到橱柜边,取出一个梅红色匣子,打开递给潘安玉。<br />
潘安玉问:“这是什么?”<br />
柳金枝道:“间道荔枝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吃些甜的,会让人开心些。”<br />
潘安玉拿了一两颗托在手心里。<br />
间道荔枝糖是汴京夜市里常见的特色甜食,是一种以荔枝汁混合糖浆制成凝胶状甜品。<br />
其外形看起来是颗粉红的小圆团,还沾着晶莹的冰糖碎屑,散发着一股荔枝的清甜味道,就像现代的荔枝味儿软糖。<br />
潘安玉把荔枝糖丢进嘴里,咬开的一瞬间,浓郁的荔枝味儿瞬间在嘴中炸开,清甜的味道缠绕着舌尖,再加上果胶的软糯与冰糖的沁甜,确实抓人味蕾。<br />
一连吃了五六颗后,也不知是不是真如柳金枝所说“甜食抚慰人心”,潘安玉现在的心情是平复多了。<br />
他盯着木匣子里一堆亮晶晶、圆滚滚的糖,道:<br />
“我以<br />
前只知道做菜会很开心,让别人吃到我的菜会很满足,原来轮到自己当食客,也会因为美食高兴。”<br />
他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br />
“柳姐姐……不,应该是师父。”潘安玉正色道:“我想跟着你专门学做甜食。”<br />
柳金枝笑吟吟问:“定好了?”<br />
“嗯。”潘安玉又吃了一颗荔枝糖,“你别看我哥跟个硬汉子似的,其实他可爱吃甜食了。等我学好了,就做给他吃,再给他道歉。”<br />
“行。”柳金枝答应下来,“但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学,我就会使唤你。你莫怕苦、怕累。”<br />
“自然不会。”<br />
“行,出去帮忙去吧。顺便再认识认识人,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饭馆里多了好多新人呢。”<br />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从饭馆后院进了前堂。<br />
阿芹还在炒菜,李二田忙着做冰镇小食。<br />
王忠勇领着客人进来,大声唱菜名,林勤埋头理帐,时不时还抬头往大堂里扫一扫,怕有人手脚不干净,或者是闹事。<br />
花吉团拿着每日采办单子在账房里进进出出。<br />
因为男女大防,所以账房没落帘子,大家一眼就可以看见账房内发生了什么。<br />
花吉团正跟吴兴镛说着好话。<br />
“吴先生,要不就再给我算算吧,这个数我怎么算不出来呀?”<br />
吴兴镛不耐烦,但冷言冷语打不走花吉团,她就跟听不见一样,只央求着吴兴镛算,又礼貌的很。<br />
最后没办法,吴兴镛只好教她。<br />
“是这样拨算盘的嘛,你少进了一位数!”<br />
周围人看见了都嘻嘻笑。<br />
这么个鼻孔朝天的吴兴镛,终于有个人能治他了。<br />
花吉团别的不说,就是耐心细致,又能忍。<br />
对上吴兴镛,那是用棉花去接拳头,能把人磨到没脾气。<br />
柳金枝把潘安玉领进膳房里。<br />
里头还有三四个小膳徒,正认真的洗菜、摘菜,还有孩子在颠锅炒饭,手法纯熟。<br />
柳金枝指着他们道:“安玉,你就跟着他们一块儿从膳徒开始。你起步晚,手上功夫弱,所以就要格外认真。”<br />
“好的,东家!”<br />
潘安玉大声应下,然后就一头扎进膳徒堆儿里洗菜去了。<br />
他性格好,虽然大孩子们许多,但没一会儿就嬉闹在了一起。<br />
听着膳房里的嬉笑声,炒菜声,菜刀剁菜板声,还有外头那些食客们的说笑、王忠勇的高声揽客,偶尔还有杜卫疲惫的声音:<br />
“歇歇腿儿,再跑下一单。”<br />
柳金枝心中就涌动着一股脉脉温情。<br />
她的饭馆真是越来越繁华了<br />
第53章<br />
第二日,柳金枝照旧给傅霁景准备好了吃食。<br />
杏安来拿时,又说:“二郎今日课业繁忙,怕不能按时用饭,免得娘子在外多等,还是叫我送去吧。”<br />
说完就把饭盒提走了。<br />
往后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br />
柳金枝挠挠下巴。<br />
她怎么觉得,杏安是在故意阻挠她与傅霁景见面?<br />
这事儿孙玉香也看出来了。<br />
其实自从傅钗华搬走后,孙玉香就想对柳金枝动手,没想到等来等去,居然等到柳金枝又给傅霁景送上饭了。<br />
她简直气的牙根儿痒痒。<br />
恨傅霁景这个没眼光的,居然真栽倒在柳金枝身上了。<br />
又怕傅霁景敢一怒为红颜,不敢再去找麻烦。<br />
以至于柳金枝的日子过得舒坦的很。<br />
但渐渐的,孙玉香发现这次送饭与以往的不一样。<br />
柳金枝似乎再没与傅霁景见过面。<br />
孙玉香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吩咐身边新来的小丫鬟。<br />
“你去柳氏饭馆附近转转,看傅家二郎有没有再与柳金枝见面。若是没有,速速报与我听。”<br />
“是。”<br />
*<br />
与此同时,杏安提了食盒送到太学食堂,又用另一套说辞对傅霁景道:<br />
“二郎,柳娘子又被潘家兄弟两个绊住了。那潘家弟弟连书都不读了,就在柳娘子手下学做菜。”<br />
傅霁景木着一张脸坐着,一句话没说,只是垂眸看向面前食盒里的菜。<br />
依旧是荤素搭配,还有一小碟芥辣瓜旋儿。<br />
杏安见傅霁景的视线落在芥辣瓜旋儿上头,又道:“这菜是娘子特意为二郎你准备的。”<br />
这话杏安没有胡说。<br />
太学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同窗们皆是聪慧无双,所以考试的难度也比寻常学校的大上许多,排名竞争也十分激烈。<br />
虽然傅霁景次次都能稳居榜首,但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他夜夜挑灯苦读的艰辛。<br />
长久下来,饮食进的更少了些,也没什么胃口。<br />
柳金枝第一次与傅霁景、杏安见面时,就从杏安的嘴里知道傅霁景爱吃辣。<br />
为了给傅霁景开胃,今天的菜式里她就多加了一道芥辣瓜旋儿。<br />
这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凉拌菜,以黄瓜为主料,辅以辛辣的芥末酱调味。<br />
就像现代的凉拌黄瓜一样,但又比凉拌黄瓜少了点调味品。<br />
以柳金枝的口味来说,她觉得现代凉拌黄瓜更好吃。<br />
所以在制作过程当中,手法更偏向现代。<br />
她是先将芥菜籽碾磨成细粉,再用温开水调匀,接着罩上细纱布过滤杂质,然后加醋调味。<br />
就能得到一种辛辣冲鼻的酱料,闻起来又似芥末,又似辣椒,能熏得人连打三个喷嚏。<br />
至于黄瓜就需旋成薄片,这也是“瓜旋儿”名称得由来。<br />
洗干净之后,将准备好的芥末酱倒在黄瓜薄片之上,静待一段时间,使之腌渍入味。<br />
成品口感爽脆,辛辣开胃,配上小白粥呼啦啦吃是最痛快的。<br />
果然,在食盒的第二格就有一碗用粳米煮成的小白粥。<br />
因为杏安来得及时,小白粥还散发着微弱的热气。<br />
“二郎,用一点吧。”<br />
杏安递过来一双竹著。<br />
傅霁景抿着唇接过,却迟迟下不了口。<br />
也不知是不是巧,门口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br />
杜卫穿着一身劲衣短打,用扁担挑着两个食篮站在食堂门口。<br />
在夏日里搞外送,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杜卫晒得比以前黑多了,笑一笑,只有两排白白的牙齿最显眼。<br />
而在杜卫身边站着的则是王、周、陈三位郎君。<br />
两个人纷纷将银两递给杜卫,叫身边小厮从食篮里取出自己点的吃食。<br />
看来经过上次傅霁景的介绍后,这三人已经成为柳氏饭馆的忠实客户了。<br />
眼见三人喜滋滋地要抱着外卖进食堂吃饭,杜卫转身要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