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身子一僵。<br />
正要挣脱之时,却听他忽开口问:<br />
“公主,方才你有许多时机可以逃走,用我一命换你一命,这很划得来,你为何不逃?”<br />
“现下你我都活下来了,这更划得来。”李汝萤道。<br />
申鹤余挺直脊背,目光直直平视前方,令她可以更加坦然地接受他只是能为她提供温暖的物件。<br />
“可那时你并不知竹笋会来。”<br />
他还是忍不住低了低头,“你分明是抱了必死的心。”<br />
以前他以为她视他人性命如草芥,可如今看来,她亦不顾惜己命。<br />
可她不惜命,却又肯以她的命来换他的命。<br />
他忽然看不懂她了。<br />
若她一直如往日般心肠狠恶,他或许可以一直对她憎恶下去。可如今虽知她手上沾了别人的鲜血,可他却对她厌恶不起来了。<br />
她没有继续回应他,反而在他怀中闭上了眼。<br />
申鹤余抬起头,继续道:“我自幼身体孱弱,双亲唯一期冀的便是我能平安活下来。所以公主,就算是为了你的亲人们,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性命。”<br />
这回不再无人应他,从洞口处经风传来了阵阵的鼾声。<br />
竹笋睡着了。<br />
良久,当他已经习惯了耳中的鼾声,怀中隐隐约约传来了一声轻叹。<br />
“可我已经没有亲人了。”<br />
-<br />
天光从洞口处一点点倾洒入洞中,李汝萤在暖阳的轻抚下睁开了眼。<br />
竹笋从洞口处叼了只果子放入她的手中。<br />
她摸了摸竹笋的脑袋,余光中却没有看到申鹤余。<br />
“他人呢?”<br />
竹笋抬头望了望洞外,而后又伏在了她的身下。<br />
李汝萤站起身走去洞外,向外眺望。<br />
不远处,空旷的山野上,有一处袅袅升起的长烟。<br />
少年衣衫单薄地盘坐在地上,手中细细烤着串起的野物。<br />
李汝萤从地上拾起树枝一根,将随风扬动的乌发在头顶盘髻簪起,而后向他走了过去。<br />
她不过走了一半的路时,他将火堆熄灭转身站起。<br />
昨夜天色太黑,她还不觉着怎样,如今乍一看他,所有的注意力都不禁锁在了他那被布缠得紧紧的左脚上,忽觉着他的模样滑稽极了。<br />
其实他伤了脚本是极伤痛的一桩事,偏他一副风轻云淡的神色,走路却一瘸一瘸的。<br />
她走快了许多,略带些小跑地迎了过去。<br />
他手中拿着的是一串烤得焦焦的野鸡。<br />
“昨夜事发突然,未能叫公主吃上那鱼,清晨只猎到了此物,公主将就用些。”<br />
“多谢你。”<br />
二人并一虎正分食之际,原本叼着根鸡腿的竹笋却忽丢下鸡腿,转身没入了一片碧草之中。<br />
两人见状,忙跟了过去。<br />
山野那头,竹溪生看着从山雾中走来的庞大身影,不禁揉了揉双眼。<br />
在看到跟在它身后的二人后,更加用力地揉了揉双眼。<br />
他向身旁的金至简侧了侧头。<br />
“远处的,是荆山吧?”<br />
金至简的喜悦却在瞬间凝滞起来,他向后吩咐道:<br />
“全都背过身去。”<br />
李汝萤看到了竹溪生,看到了金至简,亦看到了跟在他们身后全都背转过身的百名护卫。<br />
她疾步赶上去,尚未来得及开口,金至简便解下外袍为她披在了身上。<br />
她拢了拢衣袍,道了声“多谢。”<br />
一侧,竹溪生对着竹笋环绕了一圈又一圈,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又看。<br />
“大清早的,应当没有鬼,这老虎怎生得与我家竹笋这般相像......还有这玉牌......”<br />
李汝萤笑着走过去:“是竹笋,竹笋没有死。”<br />
竹溪生霎时间抱住了竹笋的脖子,眼中闪烁起了泪光。<br />
“竹笋啊,阿爹找你找得好辛苦,茶也不思饭也不想了啊......”<br />
申鹤余轻咳一声,道:“昨日那半只烧鸡竹兄吃得不是挺香的么。”<br />
竹溪生这才注意到站在一侧的申鹤余,脸上堆满笑扶住了他。<br />
“二弟,你果然无事!”<br />
申鹤余道:“大哥昨日还说咱们有福同享有祸同当......”<br />
竹溪生打断他道:“哎呦,你看,我这不是请了金将军他们来么!昨日若我先走了,二弟你也可以少保护一人,也更易逃脱不是~”<br />
更何况,他分明只说了前半句!<br />
金至简的目光由李汝萤转移到了申鹤余身上。<br />
此少年与阿萤一并归来,只着半臂而同样未着外袍......<br />
金至简眉头蹙得更深,但旋即又归于平和。<br />
他负手走去申鹤余身前,从胸中取出钱袋递给他。<br />
“多谢小友对阿萤舍命相护。”<br />
他将“阿萤”二字说得颇为亲密,又拱手深深一礼,“金某有礼了。”<br />
第25章 公主和亲他不该辜负她<br />
申鹤余挑眉看向他。<br />
眼前人武将打扮,俊朗模样。<br />
但这声“阿萤”……怎么忽觉着这般刺耳?<br />
申鹤余并未接那袋金银,而是拱手回礼问道:“不知将军是?”<br />
竹溪生抢先道:“他呀,就是那位备受朔安闺秀青睐的金世子。”<br />
“竹先生玩笑话了。”<br />
金至简挺起身,负手缓缓道,“某大宣左千牛卫将军金至简。”<br />
话音一落,又上下一打量申鹤余,“敢问小友名姓?”<br />
竹溪生这回也觑向了申鹤余:“对啊二弟,你叫啥名啊?”<br />
李汝萤听到此处一时语塞。<br />
“竹溪君你同人拜把子都这么草率的吗?”<br />
竹溪生一笑,再度觑向申鹤余。<br />
申鹤余道:“我不过是乡野之人,贱名不足挂齿。我在族中排行十六,家人便多唤我为十六郎,金将军与大哥唤我十六便是。”<br />
“某观小友谈吐,不似乡野之人。”<br />
金至简仔细对申鹤余的面容看了又看,“某听闻,襄国公府申刺史有二子。<br />
“其中一人,是如今天子近侧的申学士,似乎朔安与申学士往来的诗文中,常称申学士为申十三。<br />
“而申学士还有一位弟弟,似乎他在家族中,正巧便排行十六。不知小友,可是申刺史之子?”<br />
李汝萤听后双眸瞪得老大。<br />
申昀那般卓然模样,怎会是他兄长!?<br />
申鹤余唇侧微微浮上笑意,心却沉了下去。<br />
他看人竟这样准。<br />
但他怎么能认?<br />
他忽然笑道:“金将军说笑了,某姓田,公主是知道的。”<br />
李汝萤立时附和:“先前申学士也曾在阿兄与我面前提起过那位十六郎,言其自幼体弱,是与申学士一般淡泊之人,与现下的田兄绝非同一人。”<br />
说完又对申鹤余补了句,“当然我并非是说你不淡泊的意思。我是说你更......”<br />
“更像个活人。”竹溪生替她说完。<br />
李汝萤勉强笑了两声。<br />
话虽糙了点,但意思倒也不差。<br />
申昀性情淡然,虽身处庙堂,但却有一番遗世独立的仙人模样,总叫她觉着像隔了一层云雾一般。<br />
申昀描述中的那位家中幼弟,活脱脱就是位小病秧子,自然应是比申昀还要多些疏离感的人。<br />
申鹤余嘴角一抽。<br />
感情他在传闻中应该是个半死不活的。<br />
不过他还是笑着垂下了头。<br />
“公主所言极是。”<br />
金至简听后却仍狐疑地打量着申鹤余。<br />
李汝萤问:“金将军,我这两日不慎迷失山林,宫中可传出什么消息了么?”<br />
金至简点了点头,道:“是有旨意下达,圣人应下了雅柯的求娶。”<br />
李汝萤呼吸一滞,心漏了几拍。<br />
果然还是应下了。<br />
金至简道:“三公主自愿前去和亲,圣人赐公主封号“端华”。”<br />
李汝萤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br />
竹溪生叹道:“可惜了。”<br />
各国使臣朝会过后不可在京逗留,如今已过两日,想必使臣已经各自回国,再难更改了。<br />
李汝萤忙追问:“三姊还在朔安么?”<br />
金至简道:“今日端华公主的车驾正好启程,公主现下回去,应当赶得上。”<br />
_<br />
朔安城外,徒有深深的车辙留在泥土上,李汝萤没有赶上为三公主送行。<br />
她站在原野上,向着远处的青山白云眺望。许久后,正要转身回观之时,那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了一抹丹阳向着她的方向驶来。<br />
有红衣女子策马向她而来,在她面前下了马。<br />
“三姊走了,你如今可满意了?”<br />
李玉稚握紧马鞭,怒视着李汝萤。<br />
李汝萤道:“五姊为何如此说?”<br />
李玉稚不屑地望她一眼,唇畔勾出了讽刺的笑。<br />
“你自己心里清楚。”<br />
说罢,她翻身上马,扬鞭而去。<br />
李汝萤蹙眉看向金至简。<br />
难道是阿耶果真是久找她不见,才无奈遂了雅柯的心意么?</p>
正要挣脱之时,却听他忽开口问:<br />
“公主,方才你有许多时机可以逃走,用我一命换你一命,这很划得来,你为何不逃?”<br />
“现下你我都活下来了,这更划得来。”李汝萤道。<br />
申鹤余挺直脊背,目光直直平视前方,令她可以更加坦然地接受他只是能为她提供温暖的物件。<br />
“可那时你并不知竹笋会来。”<br />
他还是忍不住低了低头,“你分明是抱了必死的心。”<br />
以前他以为她视他人性命如草芥,可如今看来,她亦不顾惜己命。<br />
可她不惜命,却又肯以她的命来换他的命。<br />
他忽然看不懂她了。<br />
若她一直如往日般心肠狠恶,他或许可以一直对她憎恶下去。可如今虽知她手上沾了别人的鲜血,可他却对她厌恶不起来了。<br />
她没有继续回应他,反而在他怀中闭上了眼。<br />
申鹤余抬起头,继续道:“我自幼身体孱弱,双亲唯一期冀的便是我能平安活下来。所以公主,就算是为了你的亲人们,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性命。”<br />
这回不再无人应他,从洞口处经风传来了阵阵的鼾声。<br />
竹笋睡着了。<br />
良久,当他已经习惯了耳中的鼾声,怀中隐隐约约传来了一声轻叹。<br />
“可我已经没有亲人了。”<br />
-<br />
天光从洞口处一点点倾洒入洞中,李汝萤在暖阳的轻抚下睁开了眼。<br />
竹笋从洞口处叼了只果子放入她的手中。<br />
她摸了摸竹笋的脑袋,余光中却没有看到申鹤余。<br />
“他人呢?”<br />
竹笋抬头望了望洞外,而后又伏在了她的身下。<br />
李汝萤站起身走去洞外,向外眺望。<br />
不远处,空旷的山野上,有一处袅袅升起的长烟。<br />
少年衣衫单薄地盘坐在地上,手中细细烤着串起的野物。<br />
李汝萤从地上拾起树枝一根,将随风扬动的乌发在头顶盘髻簪起,而后向他走了过去。<br />
她不过走了一半的路时,他将火堆熄灭转身站起。<br />
昨夜天色太黑,她还不觉着怎样,如今乍一看他,所有的注意力都不禁锁在了他那被布缠得紧紧的左脚上,忽觉着他的模样滑稽极了。<br />
其实他伤了脚本是极伤痛的一桩事,偏他一副风轻云淡的神色,走路却一瘸一瘸的。<br />
她走快了许多,略带些小跑地迎了过去。<br />
他手中拿着的是一串烤得焦焦的野鸡。<br />
“昨夜事发突然,未能叫公主吃上那鱼,清晨只猎到了此物,公主将就用些。”<br />
“多谢你。”<br />
二人并一虎正分食之际,原本叼着根鸡腿的竹笋却忽丢下鸡腿,转身没入了一片碧草之中。<br />
两人见状,忙跟了过去。<br />
山野那头,竹溪生看着从山雾中走来的庞大身影,不禁揉了揉双眼。<br />
在看到跟在它身后的二人后,更加用力地揉了揉双眼。<br />
他向身旁的金至简侧了侧头。<br />
“远处的,是荆山吧?”<br />
金至简的喜悦却在瞬间凝滞起来,他向后吩咐道:<br />
“全都背过身去。”<br />
李汝萤看到了竹溪生,看到了金至简,亦看到了跟在他们身后全都背转过身的百名护卫。<br />
她疾步赶上去,尚未来得及开口,金至简便解下外袍为她披在了身上。<br />
她拢了拢衣袍,道了声“多谢。”<br />
一侧,竹溪生对着竹笋环绕了一圈又一圈,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又看。<br />
“大清早的,应当没有鬼,这老虎怎生得与我家竹笋这般相像......还有这玉牌......”<br />
李汝萤笑着走过去:“是竹笋,竹笋没有死。”<br />
竹溪生霎时间抱住了竹笋的脖子,眼中闪烁起了泪光。<br />
“竹笋啊,阿爹找你找得好辛苦,茶也不思饭也不想了啊......”<br />
申鹤余轻咳一声,道:“昨日那半只烧鸡竹兄吃得不是挺香的么。”<br />
竹溪生这才注意到站在一侧的申鹤余,脸上堆满笑扶住了他。<br />
“二弟,你果然无事!”<br />
申鹤余道:“大哥昨日还说咱们有福同享有祸同当......”<br />
竹溪生打断他道:“哎呦,你看,我这不是请了金将军他们来么!昨日若我先走了,二弟你也可以少保护一人,也更易逃脱不是~”<br />
更何况,他分明只说了前半句!<br />
金至简的目光由李汝萤转移到了申鹤余身上。<br />
此少年与阿萤一并归来,只着半臂而同样未着外袍......<br />
金至简眉头蹙得更深,但旋即又归于平和。<br />
他负手走去申鹤余身前,从胸中取出钱袋递给他。<br />
“多谢小友对阿萤舍命相护。”<br />
他将“阿萤”二字说得颇为亲密,又拱手深深一礼,“金某有礼了。”<br />
第25章 公主和亲他不该辜负她<br />
申鹤余挑眉看向他。<br />
眼前人武将打扮,俊朗模样。<br />
但这声“阿萤”……怎么忽觉着这般刺耳?<br />
申鹤余并未接那袋金银,而是拱手回礼问道:“不知将军是?”<br />
竹溪生抢先道:“他呀,就是那位备受朔安闺秀青睐的金世子。”<br />
“竹先生玩笑话了。”<br />
金至简挺起身,负手缓缓道,“某大宣左千牛卫将军金至简。”<br />
话音一落,又上下一打量申鹤余,“敢问小友名姓?”<br />
竹溪生这回也觑向了申鹤余:“对啊二弟,你叫啥名啊?”<br />
李汝萤听到此处一时语塞。<br />
“竹溪君你同人拜把子都这么草率的吗?”<br />
竹溪生一笑,再度觑向申鹤余。<br />
申鹤余道:“我不过是乡野之人,贱名不足挂齿。我在族中排行十六,家人便多唤我为十六郎,金将军与大哥唤我十六便是。”<br />
“某观小友谈吐,不似乡野之人。”<br />
金至简仔细对申鹤余的面容看了又看,“某听闻,襄国公府申刺史有二子。<br />
“其中一人,是如今天子近侧的申学士,似乎朔安与申学士往来的诗文中,常称申学士为申十三。<br />
“而申学士还有一位弟弟,似乎他在家族中,正巧便排行十六。不知小友,可是申刺史之子?”<br />
李汝萤听后双眸瞪得老大。<br />
申昀那般卓然模样,怎会是他兄长!?<br />
申鹤余唇侧微微浮上笑意,心却沉了下去。<br />
他看人竟这样准。<br />
但他怎么能认?<br />
他忽然笑道:“金将军说笑了,某姓田,公主是知道的。”<br />
李汝萤立时附和:“先前申学士也曾在阿兄与我面前提起过那位十六郎,言其自幼体弱,是与申学士一般淡泊之人,与现下的田兄绝非同一人。”<br />
说完又对申鹤余补了句,“当然我并非是说你不淡泊的意思。我是说你更......”<br />
“更像个活人。”竹溪生替她说完。<br />
李汝萤勉强笑了两声。<br />
话虽糙了点,但意思倒也不差。<br />
申昀性情淡然,虽身处庙堂,但却有一番遗世独立的仙人模样,总叫她觉着像隔了一层云雾一般。<br />
申昀描述中的那位家中幼弟,活脱脱就是位小病秧子,自然应是比申昀还要多些疏离感的人。<br />
申鹤余嘴角一抽。<br />
感情他在传闻中应该是个半死不活的。<br />
不过他还是笑着垂下了头。<br />
“公主所言极是。”<br />
金至简听后却仍狐疑地打量着申鹤余。<br />
李汝萤问:“金将军,我这两日不慎迷失山林,宫中可传出什么消息了么?”<br />
金至简点了点头,道:“是有旨意下达,圣人应下了雅柯的求娶。”<br />
李汝萤呼吸一滞,心漏了几拍。<br />
果然还是应下了。<br />
金至简道:“三公主自愿前去和亲,圣人赐公主封号“端华”。”<br />
李汝萤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br />
竹溪生叹道:“可惜了。”<br />
各国使臣朝会过后不可在京逗留,如今已过两日,想必使臣已经各自回国,再难更改了。<br />
李汝萤忙追问:“三姊还在朔安么?”<br />
金至简道:“今日端华公主的车驾正好启程,公主现下回去,应当赶得上。”<br />
_<br />
朔安城外,徒有深深的车辙留在泥土上,李汝萤没有赶上为三公主送行。<br />
她站在原野上,向着远处的青山白云眺望。许久后,正要转身回观之时,那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了一抹丹阳向着她的方向驶来。<br />
有红衣女子策马向她而来,在她面前下了马。<br />
“三姊走了,你如今可满意了?”<br />
李玉稚握紧马鞭,怒视着李汝萤。<br />
李汝萤道:“五姊为何如此说?”<br />
李玉稚不屑地望她一眼,唇畔勾出了讽刺的笑。<br />
“你自己心里清楚。”<br />
说罢,她翻身上马,扬鞭而去。<br />
李汝萤蹙眉看向金至简。<br />
难道是阿耶果真是久找她不见,才无奈遂了雅柯的心意么?</p>